第23章
跟皇贵妃聊天其实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因为她这个人脾气古怪,有话直说从不拐弯抹角,也从不跟人打机锋,对于后宫那些传言和八卦更是兴趣缺缺。 她就像个紫禁城的异类,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和别人似乎都没什么关系。 惠妃跟她说了这么一会儿的话,见她打了好几个哈欠,也不好意思再待下去,起身便打算回延禧宫。 皇贵妃陪着她去后院接胤禩,恰巧在门口听到胤祐跟个导游似的提起巴黎的几个著名打卡地,又看到胤禛脸上一脸向往的神情。 她竟然有点分不清大儿子到底是向往外面的世界,还是向往能跟着阿玛一起听南怀仁讲课。 胤祐拿了好多玩具出来,都是胤禩没有见过的,还没有展示完,惠妃就要把人带走了。 于是兄弟俩恋恋不舍的告别,胤祐本来想说让八弟以后去慈宁宫找他玩,看一眼旁边胤禛的表情,又把话咽了回去。 胤祐的病才刚好,就吵着要回慈宁宫,皇贵妃搂着他问道:“为什么想回慈宁宫,宝宝不想和额娘住在一起吗?” 小家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乌库玛嬷太久没有看到小七了,她会想我的,我也想她。” 皇贵妃一眼就看穿了儿子的心思,想念乌库玛嬷是真的,想去乾清宫也是真的,这几天可把小家伙憋坏了,每日都要问好几遍,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陪哥哥去读书。 太皇太后茶不思饭不想好几天,可算盼回了她的小七。 众人簇拥着小家伙进到屋子里,他便径直扑进老祖宗的怀里,抬起头疯狂暗示:“乌库玛嬷你快看看我呀,我都瘦了。” 太皇太后捧着他的小脸,心疼得不行:“是瘦了,这下巴都尖了,得好好补补。苏茉儿,快去通知御膳房,中午给我的小七加个他最爱吃的清蒸鲈鱼,再炖一盅鸡汤。” 吃了好几天清粥小菜的胤祐可算如愿以偿,饱饱的吃了一顿,尤其是那条鲈鱼,一多半都进了他的肚子。 第二天胤祐就跑去了乾清宫,小太监赵诚听到他来了,专程放下手里的活儿过来看他,看起来比他还高兴。 七阿哥就跟个开心果似的,有他在的时候,就像是给乾清宫威严肃穆的氛围添了一抹亮色,来来去去的侍卫太监看到他干活儿的心情都好了不少。他不在的这几天,大伙儿还真是想得紧。 想念他的可不止侍卫太监,胤祐在南书房门口碰见了他阿玛。 康熙看到小儿子,眉头皱了皱,不动声色的说了句“又来了”,也不知道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胤祐点点头:“我又来了,阿玛有没有想我呀?” 康熙用手指点了点他的鼻尖,反问道:“那你有没有想阿玛?” 胤祐张了张嘴,正要说一句好听的哄他阿玛开心,眼角余光却看到了旁边的曹寅,立刻扑过去抱住了对方的腿:“子清有没有想我呀?” 曹寅:“……” 康熙:“……” 曹寅很无奈的朝着他家主子摊了摊手:“没办法,长得太好,总是招七阿哥惦记。” 胤祐其实并不在意曹寅有没有想自己,紧接着他就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容若呢,怎么没有看到容若,好久不见,我都想他了。” 曹寅:“!!!” 康熙:“!!!” 第16章 这可把老父亲郁闷坏了,本以为小儿子大病初愈就跑来乾清宫,是因为思念他这个阿玛,哪知道人家是好久不见,想看美人了。 曹寅双手按在胸前,做西子捧心状,一脸哀怨的说道:“心都碎了。” 胤祐不知道他在心碎什么,有点不走心的安慰他:“别难过了,小七也有点想你。” “有点……” 这个“安慰”怎么听都太过敷衍,曹寅的心差点碎成了玻璃渣。 倒是另一边站着的康熙心里感觉平衡多了,与曹寅四目相对,露出个轻笑:美人又怎么样,还不是要被更好看的比下去。 这时候,纳兰成德从后面走出来,胤祐立刻放开曹寅的腿,扑扑向纳兰,两条小胳膊在空中急切的摇晃:“容若容若,抱抱~~” 面对这么可爱粘人的小包子,谁能忍得了。纳兰也暂时将君臣之礼抛到了脑后,一弯腰就把孩子抱了起来。 胤祐乖乖地搂着他的脖子,无比自豪的说道:“上次你教我背的诗词我都会背了。” 纳兰都已经不记得上次是什么时候了,但还是说道:“那你背来听听。”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小小可爱早上喝过牛乳,身上有淡淡的奶香味,说话也是奶声奶气的,有些字发音还不标准,听起来别有一番意趣,就连不远处站着的康熙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才子显然对他这个“小徒弟”的表现十分满意,笑着伸出手指,点了点他的鼻尖:“甚好,再背个别的。” 他眉目长得极好,浓浓的书卷气带着浅淡的伤怀,笑起来的时候眉目舒展,有种云开见月的极致风情。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两篇《卫风》都是纳兰和曹寅平日里教他的,其实胤祐学得并不认真,他一心想要习武当巴图鲁,对背诵诗词古籍并没有设么兴趣,但好在记忆力够强,听一两遍也就记住了。 曹寅也转过身来站在纳兰身旁,忍不住挠了挠小可爱的下巴,肉嘟嘟软绵绵的,手感极好,他又忍不住多挠了两下,就像在逗引小猫小狗。 曹寅的发妻在多年前就已亡故,这些年来别说再娶,连个妾室也没有,更别提孩子。 父亲曹玺和嫡母孙氏还想将兄长的儿子过继给他,只是他向来不喜欢孩子,且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便迟迟没有答应。 现在看着这么聪颖可爱的七阿哥,他又觉得其实孩子也挺好玩的。 他问胤祐:“一会儿教你练功夫好不好?” 小可爱水灵灵的大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然后他又转头去看纳兰成德:“我们今天要学新的诗词吗?” 纳兰反问他:“你想学什么?” 胤祐笑起来眼睛就像弯弯的月牙:“你教什么我就学什么。” 被晾在一旁的老父亲虽然惊讶于儿子的学习能力,却还是有点吃醋。 这孩子眼睛里就只看得到纳兰和曹寅,看不到他这个阿玛。 于是,他板着脸,轻斥一声:“没规矩。” 也不知道这句“没规矩”究竟说得是谁,一旁的高士奇提着笔,也不知该不该记下来。 那两大一小仍然无动于衷的兀自说笑,康熙终于忍无可忍:“你们三个,有一个算一个,都给朕去院子里罚站!” 说完,他又看了一眼旁边一直安安静静站着的胤禛:“进来,今天朕也给你讲讲《诗经》。” “……” 胤祐站在中间,曹寅和纳兰一左一右站在他身旁,两个人互相推诿,都说是对方惹怒了圣上,所以才被罚站。 胤祐仰起小脑袋,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发现和曹寅拌嘴的纳兰看起来似乎心情格外的好。 虽然梦里那个自称神仙的人说的话,胤祐一个字也不信,但他能感觉出来,容若总是不快乐。 无论如何,胤祐希望他能够多笑一笑。 这时候有人忽然走到他们跟前,胤祐抬头望去,是一位他见过,却叫不出名字的大臣。 胤祐好奇的打量着这个人,他的容貌举止看起来很严肃,但眼神和表情看起来却并不严肃。 左手抱着一本册子,右手执笔,抬眼看了看南书房的方向,低下头,一边往册子上记录着什么,一边碎碎念:“九月初七,辰时,圣上训斥銮仪卫和七阿哥没规矩……” “诶诶诶……”曹寅拖住了他执笔的手腕,“高大人,不用什么都往上记吧。”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高士奇,自康熙十七年设置南书房以来,他便奉旨入值,为圣上讲经释疑,评析书画,皇上亲赐“忠孝之家”印玺一方。赐居大内“苑西”。 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帝师,前不久又被授为执事日讲官起居注,记录圣上言行。 高士奇合上册子:“那就不记了。” 他低下头来,发现胤祐正在好奇的打量他,夸赞之词张口就来:“七阿哥聪颖灵慧,天资卓绝,将来必是文武兼备的全才。
相关推荐: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诞幻(全息1V1)
儿孙满堂(H)
魅魔Masquerade
合欢宗女修在修罗场苟命
华娱:从飞轮海开始
云泥
王国幼稚园
武逆焚天
饴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