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近日来陛下咳疾好转,多有过问政务,有些东西送给别人是一回事,可别人惦记着有想要拿的意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皇后面色逐渐凝重起来,脸色煞白。 她和陛下做了三十几年的夫妻,清楚陛下对沈星驰这个嫡长子的宠爱,以及寄以厚望的程度,可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私屯兵马,到底是犯了忌讳。 皇后扭头看向刁嬷嬷。 “那你的意思是……” 刁嬷嬷:“太子将来板上钉钉就是要承袭大统的,不如……舍弃掉那支兵马,不犯陛下忌讳,不惹陛下生气,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稳度过这几年,日后雍国的江山都是皇后娘娘您和太子殿下的。” 遣散那支军队? 刁嬷嬷说的有几分道理,可屯在鄞郡的那支军队毕竟是真金白银招募起来的,是她攒了十几年攒下的家底。 那么多银子砸进去,就这么遣散了…… 皇后还是有些舍不得。 “五万人的军队屯在鄞郡确实有些扎眼……” 她思忖半晌继续道,“传信给鄞郡郡守,留下两万兵马,剩下的全部遣散。” 手里没有自己的兵权,她不踏实。 两万兵马明晃晃地屯在那也多啊,刁嬷嬷愁眉不展,该劝的都劝过了,剩下的只能看天意了。 “娘娘,遣散三万人也是需要些时日的,这段日子可千万不能出差错啊。” “旁人到好说,沈惊澜和温若初虽对娘娘和太子殿下恭顺有佳,可他们夫妻二人一直都没明确表示出归于太子麾下意图,和陛下反倒走得越来越近,不得不妨。” “你说得对。” 皇后端起茶盏,咂了一口茶水,沉默半晌,再抬眼眸光锐利而坚定。 “传召荣王和荣王妃,明日申时,本宫要在翊坤宫设宴宴请他们夫妻二人,本宫就不信招不进来沈惊澜和温若初。” “人要往长远看,本宫要让他们知道,将来这雍国是谁的,与其多走弯路,不如早些认清现实。” 老天爷给了沈惊澜活着回来的机会,就该感恩戴德,好生珍惜,而不是拿太子的闲事,去讨陛下的欢心。 负责给荣王府传懿旨的小太监,不多时回来禀告。 “回禀皇后娘娘,荣王妃说荣王殿下晌午吃坏了肚子,人在屋里躺着下不来床,请皇后娘娘体恤他们。” 皇后心里咯噔一下,好像哪里不对,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 一股无来由的焦躁在心底肆虐,皇后重重拍了一下方桌,茶盏都跟着颤了颤。 “他们抗旨不成?” 刁嬷嬷端来一盏茶水,给皇后顺气。 “娘娘息怒,他们不来,娘娘也可以去,正好瞧瞧荣王是否真的在府,若是不在,那就是违逆了陛下的旨意,若是在,娘娘正好借此彰显皇后懿德,关爱皇子,将来沈惊澜若是做出不利于娘娘的太子的事,那就是不忠不孝,遭天下人咒骂。” 从前没什么利益冲突,皇后还愿意演一演母慈子孝,如今沈惊澜快要在她头上动土了,叫她如何能坐得住? “沈惊澜算是个什么东西,一个外族妖女生的孽种,也配让本宫去探望?” 等皇后发完脾气,刁嬷嬷才说道。 “那就传召荣王殿下和荣王妃进宫,荣王不是病了?宫里有御医。” 皇后点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温若初再三推诿皇后传召她和沈惊澜进宫的懿旨,直到第三日,收到来自鄞郡的消息,她才回了皇后,独自前往翊坤宫。 温若初在皇后面前站定,微微低了低头算是行过礼。 “儿臣见过母后,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见温若初自己来的,脸色难看至极,看温若初的眼神都是带着不加掩饰的怒火的,少了之前婆媳见面的和颜悦色,也不赐座了。 冷声质问,“本宫传召的是荣王和荣王妃,怎么只你自己来了,荣王呢?” 温若初自顾坐到一边的空位里,嘴角带着坦然笑意。 “荣王这会不能来见母后了。” “为何?”皇后急着问道,面色愈发紧张。 温若初看向皇后,淡淡道。 “荣王得了父皇密旨调查鄞郡军需耗损异常一事,这会在御书房回话呢。” 第159章 皇后的“好儿媳” 不应该啊,前两日萧桂云还写信问安来着,怎么就被沈惊澜摸了过去? 沈惊澜不是一直在都城,整日陪着温若初? 天机阁也一切正常…… 莫不是沈惊澜和温若初设下的圈套,故意做戏给她看? 皇后捋顺了因果,不大相信温若初和沈惊澜居然能默契配合做到天衣无缝,连她都骗了过去。 可事实如此,又不得她相不相信。 皇后面上血色瞬间退得干净,下意识端起手边茶盏掩饰慌乱,茶盏在她手中微微颤抖,洒出些许茶水在衣袖上。 刁嬷嬷接下皇后手里茶盏,递给身后宫女。 “哪个粗心大意的,茶水这么烫也敢端上来,去换一盏温的过来。” 刁嬷嬷用帕子擦去皇后衣袖上的茶渍。 “娘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平常待奴才们仁厚,可也不能太纵着了。” 皇后撩起眼皮和刁嬷嬷对视一眼,听懂了刁嬷嬷暗示。 小宫女换来一盏温热茶水,皇后喝了一口,缓了缓心神,看向温若初。 厉声怒喝一声:“大胆!” “前几日本宫传召你和荣王,你还说荣王身子抱恙,胆敢信口雌黄诓骗本宫这个嫡母?如此忤逆不孝,你可知罪?” 温若初歉意笑了笑。 “母后恕罪,儿臣不敢,实在是事出有因,儿臣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父皇给荣王下了密旨,有宵小之辈胆敢在鄞郡屯兵,所用军需以朝廷正规军队损耗填充,荣王受皇命,前往鄞郡调查,为避免走漏消息,才如此。” 早在沈惊澜发现鄞郡军需异常就禀告给老皇帝。 知道老皇帝的德行,护着沈星驰,萧桂云是沈星驰的亲娘舅,老皇帝心明镜萧桂云帮沈星驰和皇后做事。 沈惊澜没直说鄞郡郡守萧桂云募兵,而是换了一个贪墨的名头,罪名不轻不重,容易接受。 老皇帝很痛快地给沈惊澜下了一道密旨,让沈惊澜酌情处理。 不知道沈惊澜回来,给老皇帝捧回来一个炸弹,老皇帝作何感想。 刁嬷嬷接过话茬,“这就是荣王妃娘娘的不是了,皇后娘娘听说荣王殿下身子抱恙,好几日都没睡好,王妃娘娘连个口风都不吐,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皇后娘娘怕是要伤心的。” 说着话,总管太监李公公来传话。 “娘娘,陛下叫您去御书房。” 温若初挑了挑眉,看来沈惊澜那边的进展不错,这下要有热闹看了。 私募兵马,可是诛九族的重罪,这把火能不能烧到沈星驰身上未可知,皇后的九族怕是要不保了。 皇后站起身,刁嬷嬷帮她理了理衣裳,两人低声说了什么,温若初站得远听不清。 皇后经过她的时候,脚步微顿,扯出一抹僵硬笑意。 “你还真是厉害,本宫竟没看清你。” 温若初坦然接受夸赞,“谢母后抬爱。” 皇后鼻音轻哼一声,淡淡扫了一眼温若初,眼神冰冷,带着明显的警告和威胁意味。 温若初假装没读懂皇后的眼神,不以为意嘴角挂着浅浅笑意,她目送皇后。 “儿臣恭送母后。” 御书房 老皇帝端坐龙之上,脸色阴沉,一页一页地翻看面前沈惊澜呈递上的账本,账本上记录着近几年鄞郡军费支出。 萧桂云私自募兵的花名册,账册和卷宗都摆在老皇帝手边,是刚刚翻阅过的。 御书房内气氛紧张而凝重,安静异常,只有老皇帝查看账本的翻页声响,众人大气不敢喘。 沈惊澜和御史台还有三司的几位老臣站在殿前。 御史台和三司的人不是沈惊澜私下叫来的,沈惊澜从鄞郡回来,先是传信给温若初报平安,连家门都没回,直接进宫禀告鄞郡调查到的情况,凑巧御史台和三司的人都在。 御史台拉着三司的人弹劾太子沈星驰,因一桩争风吃醋的案子,沈星驰看中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夫人,几番跟踪调戏,那位员外郎的夫人不忍受辱投缳自尽了,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孩。 这位员外郎四处投告,迫于太子权势,投告无门,在刑部衙门门外也上吊自杀了。 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只剩下一个孩子。 这事传得沸沸扬扬,百姓自发到御史台门口请命,御史台被迫接下这桩案子。 御史台刚说完员外郎的案子,沈惊澜就来了。 老皇帝听御史台念叨的心烦,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个员外郎夫人也定是有错,她若是守妇道,整日待在后宅,太子怎么会调戏她? 到底是出了人命,正是群情激奋,他虽贵为一国之君,却不能为太子说话。 正寻思着找一件旁的事岔开,拖段时日,派太子去江南赈灾,有了政绩,这事也就过去了。 赶上沈惊澜回来了,老皇帝直接让沈惊澜禀告鄞郡那边军用物资耗损异常的案子。 没想到沈惊澜说的案子更让人抓心。 沈惊澜缓声道:“儿臣把鄞郡郡守带了回来,已经确认鄞郡的那些兵马就是鄞郡郡守萧桂云亲自招募,卷宗里有萧桂云画过押的口供,萧桂云亲口承认……” “朕果然没看错你。”老皇帝合上账本,打断沈惊澜后面的话。 “朕让你去查军需物资贪墨案,你竟查出萧桂云谋逆案,证据链条清晰,此等雷霆手段,缜密心思,当属年轻一代楷模,有先皇遗风。” 皇后走到御书房门口,听到的就是这么一句夸赞沈惊澜的话。 这话陛下可不是第一次对皇子说,上次夸的还是沈飞白。 她并不知老皇帝和柳家那些暗
相关推荐:
请君入瓮(h 1v1)
京港缠欢
我的女友是警花:制服诱惑
贱男的春天(肉)
在恶毒女配身边当舔狗的日子
我真的不是暴露狂啦
刁奴欺主
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
快穿女配:反派boss,你有种!
公主与小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