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的刀朝父皇刺过来的那刻,儿臣别无他想,只一个念头,父皇身体安康,绝对不能有闪失。” “儿臣挡刀完全出于君臣义,父子情,儿臣无怨无悔,父皇若是执意赏赐些儿臣什么……” 沈惊澜略微迟疑一瞬,“……儿臣敌国为质十余载,愿父皇允准儿臣进宫请安,给儿臣一个尽孝机会。” 沈惊澜言辞真挚,面上丝毫瞧不出作伪痕迹,不卑不亢,前因后果说得清楚,要的只是一个随时进宫给老皇帝请安的机会,不要高官厚禄,金银珠宝。 老皇帝沉默良久,目光在沈惊澜身上来回打量,似是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丝伪装,片刻后,沉声开口。 “你不记恨朕?” 沈惊澜心口一紧,面上不动声色。 “记恨。” 老皇帝脸色更加阴沉,眯着眼睛,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御乾宫气氛倏然冷了下来,气压低得令人喘不过气。 在一边随侍的总管太监李公公,更是被沈惊澜这句大逆不道的话,吓得脸色煞白。 这位荣王殿下在法华寺伤的不是胸口,大概是伤到了脑子,就算是对陛下有恨,也不能当着面说出来。 沈惊澜接着说道:“儿臣八岁离开雍国,为质十余年,饱受凄苦折磨,儿臣心里有恨,儿臣不敢欺瞒父皇,每每看到别人家父慈子孝,多有艳羡,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在父皇膝前尽孝。” “日子久了,儿臣也逐渐明白,那不是恨,是儿臣想念家乡,想念父皇的孺慕不舍之情。” 沈惊澜扮弱十余年,察言观色功夫最是厉害,知道什么人想听什么话,驾轻熟路,好听的话不要钱是的说给老皇帝听。 老皇帝愣了愣,冷厉的脸上终于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动容,错开看沈惊澜的视线,看向别处。 “难为你了。” 顿了顿,像是终于放下了什么似的,释然般地叹了一口气。 “难得你有这份孝心,既如此,那就随时进宫来看朕吧,朕累了,你先回去吧。” 沈惊澜双膝跪地行礼,“儿臣叩谢父皇。” 沈惊澜走后,李公公红着眼睛嘀咕,声音都带上了几分哭腔。 “荣王殿下在大虞受了那么多苦,还能不忘本心,那日法华寺刺客的刀过来的时候,荣王殿下想都没想就冲过来了,那可真是没把自己的命当回事,一门心思护着陛下的,什么赏赐都不要,就说这份心意,实在感人。” “要说这荣王殿下可真是命大,受了那么重的伤,留了半盆的血都没事,八成也是感动了佛祖,佛祖护着荣王殿下呢……” 老皇帝黑着脸,白了一眼李公公。李公公察觉到老皇帝眼神,很快止住了哭腔,改口道。 “是……是佛祖庇佑陛下,陛下福泽深厚,荣王殿下沾了陛下的福气才转危为安。” “行了!闭嘴吧!” 老皇帝不耐烦地打断李公公的拍马屁。 老皇帝越想气越不顺,上元节法华寺那日,随行的几十个官员,十二个儿子包括沈星驰在内都去了。 替他挡刀的怎么就是沈惊澜呢? 刺客的刀过来的时候,那一瞬间,他是亲眼瞧见守在他身边的皇子朝臣们惶恐避之的眼神,刀插进沈惊澜胸口,这些人才忠心似的,把他围了起来,嘴里喊着“护驾”。 星驰当时在干嘛来着? 老皇帝叹了一口气,吩咐李公公。 “拟旨!” “陛下不是累了?” 李公公微讶。 老皇帝轻哼一声,“他说什么都不要,朕总不能什么都不赏,朕耳不聋眼不瞎坊间怎么传朕的闲话,朕都知道,总不能真留下无情无义的话柄,落了口舌!” 他心里纳闷,最近这些日子是怎么了,百姓和御史台格外活跃,跟喝了鸡血似的。 老皇帝叹了一口气,他一把年纪,还要抽出精力应付这些宵小之辈。 “是。” 李公公赶紧准备笔墨。 荣王府,书房。 “王爷替陛下挡了一刀,依属下看,应该趁机要兵权,手里有兵权,刀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才有底气。” “张大人所言非也,王爷刚刚有点起色,太早暴露,恐惹陛下猜忌,应该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先蚕食掉柳家的势力,再伺机打压太子。” 张山不乐意了,“依沈大人所言,如老妪磨磨,成大事不定猴年马月,王爷都等了十几年了,好不容易机会来了,难道还要继续等?” “就是因为王爷等了十几年,才更不应该差这一时半刻。” 古叔抿了一口气,烦躁地放下茶盏。 “都别吵了,王爷没回来,王妃还在这呢。” …… 温若初端坐茶台前,气定神闲地煮了第三壶茶。 沈惊澜为老皇帝挡刀,都知道沈惊澜被老皇帝召进皇宫,十有八九是给沈惊澜封赏。 温若初听着沈惊澜的这些幕僚你一句我一句商讨如何利用这次封赏,制定接下来的夺嫡计划。 她笑了笑,“诸位畅所欲言,拿到桌面上说开了,总比憋在心里强,等会王爷回来,说不定能带好消息。” 茶台对面坐着古叔礼部尚书张炳军,范天恩,还有两个沈惊澜早拉入麾下的朝臣,一个是吏部侍郎沈文,另一个御前参将张山。 方才吵得最凶的就是沈文和张山,一个建议要兵权,一个建议要官职。 没人说要银钱,因为不缺钱。 这些年沈惊澜经营天机阁积累的财富,完全可以支撑起一场大型战事花销。 温若初觉得兵权和官爵都不妥。 老皇帝手里握着兵权,不会轻易交出,就算是给了,那也是不情不愿,一声令下,沈惊澜容易变成空有虚衔的光杆司令。 至于官爵…… 沈惊澜已经贵为亲王,老皇帝心里迈不过那道坎,不会给沈惊澜太高的职位。 沈惊澜遭了那么大的罪,半条命都搭进去了,讨赏赐,就该讨些不一样的,老皇帝愿意给的,旁人都没有的。 正说着话,门房的人隔着门板传话。 “王妃,王爷回来了。” 紧闭门板被从外推开,沈惊澜走了进来。 身材修长,身穿青色朝服,身长而立,气息凛冽,背着光,跨步走了进来。 脚步沉稳,身形矫健,不见半分半个时辰前御乾宫里在老皇帝面前扮孝子的羸弱模样。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齐声道。 “王爷。” 温若初也跟着起身。 沈惊澜径直走到温若初身边。 “诸位坐。” 扶着温若初坐下,他跟着坐到温若初身边,两人相视一笑,微微点头,不必多言,已然明了。 温若初知道沈惊澜这次进宫收获颇丰。 范天恩藏不住事,性子有些急,他急着问道。 “陛下赏赐什么了?” 第144章 随时进宫请安 沈惊澜不紧不慢抿了一口茶,淡声开口。 “能随时进宫请安的特权。” 话音落地,整个书房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茶灶上铜壶里咕嘟咕嘟水沸声。 没有兵权,也没有加官进爵。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两个的嘴巴微张,眉心蹙起,看起来都沈惊澜求来的这个赏赐不大满意。 他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沈惊澜做出的每个决定,不仅仅关乎沈惊澜个人,更事关这条船上每一个人的荣辱,乃至身家性命。 柳家想托举晚辈,行刺老皇帝玩砸了,被沈惊澜捡漏。 有沈惊澜谋略过人的计谋,其中也少不了这些人多方协调运作。 刺客轻易近老皇帝的身,到后来的苦肉计,再到后来诱捕灭口刺客的衙役……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计划都不能顺利。 他们不满意,却不敢多言。 温若初察觉到这些人的不满,这些人不理解,她却知道沈惊澜用意。 眼神询问沈惊澜,沈惊澜对她点点头,示意她可以说。 温若初缓缓开口解释。 “陛下有十三位皇子……”尴尬地笑了笑,“十二位了。” 众人也跟着笑了笑,沉重压抑气氛减轻不少。 温若初神色正了几分,接着说道。 “只太子有随时进宫请安特权……” 一来,沈惊澜欲取太子之位代之,不动兵戎,用温吞稳妥的法子夺嫡,一步一步比肩太子,外人难免不多想。 沈星驰骄奢淫逸,人就怕对比,突然跳出来一个各方面都能干的沈惊澜,时间长了流言四起,众口铄金,老皇帝想一手遮天,也好顾及一二,沈星驰的那个太子位可就不稳了。 二来,“随时进宫请安”是晚辈对长辈尽孝,是人之常情,若是只拿这个当赏赐,就是老皇帝就是自己扯下自己的脸面,放在地上让天下人踩。 沈惊澜可是为老皇帝挨了一刀,老皇帝肯定还有给沈惊澜一些说得过去的赏赐,来堵悠悠众口。 三来,“随时进宫”是好事啊,多方便。请的是“安”,必要时,也可能是“命”。 温若初说话点到为止,只提醒一句话就不继续说了。 众人各个瞪大眼睛,忽觉头皮发麻,茅塞顿开,或多或少猜到了其中关窍,频频顿首。 正说关键问题,书房门板被扣响。 “咚!咚!咚!” 伴随着小辛的声音,“阁主,王妃,李公公来传旨了……” 老皇帝的亲信大太监来了,书房里的人在密谋造反,宰老皇帝的儿子。 沈惊澜不慌不慢放下茶盏,和温若初一起走出书房。 李公公也走进前院。 前院和书房只隔着一堵墙,说的话能清晰传到书房。 这个时候,李公公若是有那个实力和胆量,冲进书房,能把他们一锅端了,从此封侯拜相。 李公公尖细着嗓子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荣王沈惊澜忠勇昭显,护驾有功,其心可嘉,其行可赞朕念其功绩卓然,特加恩赏,以彰其德。今赐沈惊澜黄金千两,明珠百颗,绸缎千匹,食邑
相关推荐:
以下犯上gl
斗罗:我唐舞麟真的不是魅魔
美人与混混[八零]
晋末长剑
绯闻男友_现代耽美_BL
卿何倾禾(搬旧文 1v1 sc 年龄差 破案)
乐以忘悠(兄妹骨科)
都市王牌保镖
一妻二夫三个宝
金龙:帝国六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