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这些金子是南卿庄郭河诓骗百姓,贪赃枉法的赃款,另外大庆庄,顺柏庄查抄的赃款也将陆续运抵……兵部。” “至于距离都城较远的庄子,则需父皇尽快下令禁军去收缴赃款。” 正常来说查抄的脏银,如无特殊情况,都是放在户部。 如今东宫和户部勾结,这些金子只能放置在别处,老皇帝对兵部尤其看中,兵权始终没有真正下放,沈惊澜此举也在博取老皇帝信任。 老皇帝看了几页账目,双目赤红,手指微微颤抖,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脸憋得通红,喝下一口茶水,又急赤白脸呛咳好几声。 李公公拍着老皇帝后背,顺了老半天的气,憋在老皇帝胸口的这口气才顺下去。 一间书房尚且藏一两只蠹虫,一个庞大的国家,有那么几个奸佞之辈也正常,太子怎么也成蠹虫了? 他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为的就是稳固江山,给星驰铺路。 皇后和太子这是在做什么? 老皇帝胸口剧烈喘着粗气,眯着眼睛靠坐在龙椅里,半晌后,撩起眼皮看向沈惊澜。 想起一大早听说的荣王府走水,温若初产下双生子,他这个九儿子还能一大早把皇后和东宫的罪证送过来…… 光整理这些账目所耗费的时间,至少月余,能在短短十日之内呈递到他面前。 沈惊澜应该在他命令他调查军饷来源案之前,就已经查到了军饷和土地有关。 不…… 这时间可能更早。 沈惊澜早就想对沈星驰动手了。 沈惊澜是带着恨回来的…… 老皇帝盯着沈惊澜,盯得格外认真,似乎在透过那双毫无二心的眼睛,窥探掩藏在深处的那颗欲弑君的狼子野心。 浑浊老眼闪着光,眼底不显,心底却已起了杀意,但凡瞧出一丝端倪,定要叫这个寒族余孽血溅当场。 沈惊澜坦然站在老皇帝面前,老皇帝想杀了他,此时的沈惊澜何尝不想宰了老皇帝。 他微微低着头,姿态恭敬。没有任何不敬之举,有的只是为人臣为人子的忠心。 老皇帝端坐龙椅,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瞅了沈惊澜半天,除了敬畏什么也没看到。 这孩子心思缜密,又如此沉得住气,还真有几分先帝风采,先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也曾在三日之内查出重臣贪墨大案。 老皇帝心底杀意逐渐退去,转而浮现几分赞赏。 第一次对这个儿子生出了几分愧疚心思。 第176章 老皇帝承认沈惊澜这个儿子 老皇帝面色缓了缓,看向沈惊澜的目光中难得多了几分长辈对晚辈的慈爱。 “朕听闻荣王府昨夜走了水,你身子无碍吧?” 沈惊澜:“谢父皇体恤,儿臣一切安好。” 雍国习俗,孩子出生后,由家中长辈取名,等到满月长辈亲手把孩子的名字加进族谱。 老皇帝犹豫一瞬,又问。 “朕还听说荣王府得了两位小皇孙?” “是。” 老皇帝:“……” 他十三个儿子,十五位公主,那个添丁加口的不都是乐得来找他报喜,央求他赐名? 沈惊澜安顿好温若初之后,趁着皇后和东宫还没反应过来,当机立断,安排人手抄了南卿庄,以及都城附近两个庄子负责给东宫敛财劣绅的宅子。 忙了一早晨,两个孩子的名字还没来得及取。 清楚雍国习俗,新生的孩子需要长辈取名字入族谱。他并无不在意族谱,孩子是温若初生的,沈惊澜想让温若初给孩子取名字。 沈惊澜不愿意,老皇帝以为沈惊澜为人木讷不好意思求他,他可是一国之君,岂有上上赶着求人的求他的道理。 父子俩僵持半晌,谁都没说话。 李公公站在一边,小心翼翼打量老皇帝神色,这个荣王殿下也真是的,陛下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就借坡下驴呗。 陛下能承认这两个孩子是小皇孙,可不容易,有陛下首肯,荣王妃生的这两个小皇孙,谁也动不了,是能长大的。 李公公挑破尴尬道,一脸笑意。 “荣王府的两位小皇孙还没来得及取名吧,左右过两日荣王也得来求陛下,不如就趁今日把两位小皇孙的名字定下,省得荣王殿下再多跑一趟。” 沈惊澜倒吸一口气,余光瞄了一眼李公公,眼神警告李公公多事。 撩起衣袍,双膝跪地,求老皇帝。 “儿臣代两位犬子求父皇赐名。” 老皇帝眉宇间染上喜色,满意沈惊澜对他的恭顺,捋了一把花白胡须。 “好,好啊,今日便赐名。”他思索片刻,道,“桓儿和烁儿在前,老九府上的两位小皇孙,按辈分排老三和老四,老三便叫沈轩,寓意光明轩昂,日后必成大器,老四就叫沈煜,煜有照耀之意,望他一生璀璨。” 沈惊澜叩首谢恩:“谢父皇赐名,愿两位犬子不负父皇期许。” 老皇帝挥了挥手,“行了,回去多陪陪老婆孩子吧,鄞郡军饷来源的案子不用你管了,荣王府不能住了,你暂且在老宅子将就几日,这两日朕帮你选一处府邸。” 又赐给两位小皇孙一人一只金项圈,让沈惊澜带回去。 沈惊澜回老宅子的时候,温若初已经睡醒了,两位小公子在奶娘那吃饱了奶水,躺在摇床里,一人带着一个金项圈,排排睡,睡得香甜。 温若初趴在床边,下巴垫在手臂上,看两个小家伙,皱皱巴巴的丑娃娃,这会愣是看顺眼了。 沈惊澜方才回来的时候一脸难色,似是有话,犹犹豫豫的,温若初再三追问才知道是孩子取名字的事。 老皇帝舔着脸把两个小家伙的名字定下了。 沈惊澜怕她生气。 温若初没觉得生气,反而觉得是好事,沈惊澜到底是老皇帝的亲儿子,沈惊澜的儿子可不就是人家孙子? 只有经过老皇帝承认,两个小家伙的名字才能写在雍国皇室玉牒上,将来才有机会承袭大统,也间接反应出老皇帝逐渐承认了沈惊澜,这是好事。 温若初还反过来劝沈惊澜宽心。 沈惊澜坐在摇床的另一边,取名字的事过去了,知道温若初心里惦记着鄞郡军饷来源的案子,不等温若初问,闲聊似的就把在御乾宫的事说完了。 温若初面上没什么怒色,只有老母亲对两个小家伙的喜爱。 月儿到底是年纪小,沈不住气,两位小公子在睡觉,压低声音愤愤不平道。 “皇后和太子坑害那么多人,王爷把他们贪腐的账目和金子都摆在陛下脸上了,陛下一点反应都没有,也没说惩治皇后和太子?实在是太让人寒心了!” 那色胆包天的郭河强娶小玉的日子在十日后,一大早郭河被沈惊澜的人抓走了,小玉算是彻底得救翻身了,是喜事。 温若初听说郭河被抓走了,心里着实为小玉松了一口气。 她又诞下两个小家伙,母子平安。 好事都赶到一起了,她笑得温和,“陛下没反应,可不代表不惩治皇后和太子。” 自古天子不与民争利,老皇帝平庸却不昏庸,知道百姓对一个朝廷的重要性。 不然也不可能在匪患结束之后,百废待兴之时,力主推行土地改革政策,会在沈星驰声望受损的时候,为沈星驰挽回声望。 老皇帝愚民,却不敢伤民。 土地是一国之本,皇后和沈星驰这次动了老皇帝最在意的东西,老皇帝这会指不定怎么伤心动怒呢。 云淡风轻地让沈惊澜回来,不过是把沈惊澜当做外人,不方便处理家事。 老皇帝若是当着沈惊澜的面直接叫来皇后和太子,那才是真的冷处理没有下文。他们这边才该担心。 月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脸上的愤怒逐渐消散,不大懂公主说的,但是她相信公主。 温若初和沈惊澜一左一右围坐在摇床边,看着他们创造出来的小家伙,唠家常说情话一般,轻声细语说着朝堂上的事,家国天下在这一小方天地完美融合,一片岁月静好。 这边岁月静好,翊坤宫此时气氛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 房间里只老皇帝,皇后以及太子沈星驰一家三口在,宫女嬷嬷太监们被老皇帝撵了出去。 皇后跪坐在地,年近半百,贵为一国之母,当着三十几岁孩子的面哭得梨花带雨,上气不接下气,肩膀一耸一耸的。 “人心是喂不熟的,那些贱民穷得叮当响,必然是品行卑劣之人,就算是给了他们低价良田,那些人也不会记陛下的好,对陛下感恩戴德,只会得寸进尺,要更多,变成刁民。” “陛下当年收缴老臣手里的良田,得罪了多少人,几位皇叔含恨而死,陛下百年之后有何颜面去见先帝!” 第177章 满月宴 老皇帝被皇后这一番歪理狡辩气得浑身发抖,下意识举起手掌,念及三十几年的夫妻情分,巴掌迟迟没有落下。 无奈又气愤地叹了一口气。“六年前匪患背后主使之人就是朕的那几位皇叔,他们想要夺朕的皇位,朕难道要对他们感恩戴德?” “朕不挫挫他们的锐气,杀鸡儆猴,这天下如何能长治久安?” “你是一国之母,不是人事不懂的顽童,朕把你当成最亲近之人,你却在背后拆朕的台,被你坑害的那些百姓投告无门,卖儿卖女,你让天下人如何看朕?” “朕没亏待过你,你为何要自毁江山?” 一大早听说老九的宅子被皇后一把火烧了,杀人放火是重罪,佛法里说是要下地狱的,皇后素来胆子小,他还不相信。 眼下看来,是他看走了眼,三十多年都没认清皇后的真面目。 皇后抬眼看向老皇帝,心下一横,吐出积压在她心里多年委屈。 “还不是你宠爱柳妃,看柳妃的儿子比星驰都重,臣妾不过是为星驰多做一分打算罢了,手里没银
相关推荐:
[犬夜叉同人] 人见城主的符箓师
野渡无人  【校园 1V1】
我的兄长我的父(H)
招惹
哥哥
莫名其妙去修仙
艳鬼压床
行湿走肉
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
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