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中较量,只知道六皇子沈飞白还活着的时候,陛下很是看中沈飞白,给沈飞白安排重要职位,曾一度比肩太子。 这句夸赞如一根尖刺扎进皇后心里。 天是要变了,男人果然是靠不住,皇后暗自庆幸还留了点家底。 沈惊澜自然也听说过老皇帝曾经不止一次对沈飞白说过,沈飞白能力卓著,有先帝遗风。 沈飞白是怎么死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老皇帝的这句“先帝遗风”是肯定,也是警告。 警告他恪守本分,不该多管闲事。 沈惊澜恭顺道:“父皇谬赞了,先帝远见卓识,有雄才大略,儿臣难以望其项背,不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儿臣调查鄞郡军需案,是父皇当机立断允准儿臣调查,儿臣也只是尽为人臣子应尽的本分罢了。” 众人纷纷附和沈惊澜,猛夸老皇帝英明,教子有方,一顿彩虹屁。 老皇帝脸色稍霁。 第160章 诱敌深入 听着里面气氛不那么严肃了,皇后让太监通传,里面很快传出让皇后进御书房的声音。 皇后抬步走进御书房,按照刁嬷嬷教她的,给老皇帝行礼之后就开始扮柔弱,装委屈,把所有错处都推到萧桂云身上。 刁嬷嬷本意让皇后单独向老皇帝哭诉,以为皇后明白了她的意思,就没详细嘱咐,万万没想到尚书房还有外臣在。 皇后听说沈惊澜得了密旨调查鄞郡,早已六神无主,失去思考能力,刁嬷嬷怎么教的,她就怎么做。 不管不顾,走进御书房当即跪地不起,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都是妾身的错,妾身约束亲眷不力,险些酿成大错,请陛下责罚,妾身绝不阻拦……” 话里话外萧桂云私募兵马和她无关,她不知情,她也是刚刚知道。 一位年近五十的皇后,满头珠翠,一脸皱纹,御书房当众痛哭,多少有些失了体统,御史台和三司的人一脸尴尬。 老皇帝比三司和御史台的人还尴尬,轻咳好几声,皇后自顾哭天抢地哭着,没注意到他的眼色。 老皇帝板着脸色,无奈看向众人。 “都先下去。” “是。” 沈惊澜和御史台以及三司的人齐声道,纷纷退出御书房。 等在御书房门口的范天恩见沈惊澜出来,赶紧迎了上去,眉眼间透着一股兴奋,低声道。 “真是巧了,御史台和三司的人也在,也亏得他们在,萧桂云的案子势必会有个说法,武兴和萧桂云勾结在一起,追风兄弟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咱们的运气不错。” 沈惊澜眉心微蹙,不置可否,老皇帝的态度很明朗,鄞郡私募兵马案子也就是到萧桂云这里。世人皆知萧桂云是皇后的弟弟,为人庸弱胆小怕事,能做出私募兵马这种掉脑袋的事,背后定是有人授意。 老皇帝越是存私心护着沈星驰掩饰事实真相,越是把沈星驰推向深渊。 沈星驰这个太子位暂时稳了,老皇帝的皇位可就不稳了。 范天恩还在喋喋不休地念叨着御史台和三司“凑巧”来御书房觐见老皇帝的事。 沈惊澜瞥了范天恩一眼。 “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 不过是有人刻意为之罢了。 利用百姓之口,无限放大矛盾,煽动百姓情绪,逼御史台不得不出手,有组织有预谋,四两拨千斤,可以躲在背后,又没有任何损失。 此等手段基本无解。 沈惊澜太熟悉这种打法了。 他从鄞郡回来直接进宫禀告案情,还没见温若初,更没通过气。 当他走进御书房听了两句御史台那些人控诉沈星驰罪行,联想到路过御史台,数以千计百姓堵在御史台门口,他便知是温若初在背后造势。 范天恩一脸不明所以,“啊?不是巧合,难不成有人刻意安排?可御史台那些老顽固,陛下都拿他们没办法,谁能支使动他们?” 沈惊澜并不想和范天恩解释,“回府。” 荣王府 温若初听完沈惊澜回来讲述的御书房情况,一整天都丧眉丧眼的。 追风是因为凑巧撞见武兴和鄞郡郡守萧桂云往来,被杀人灭口,这条人命债,萧桂云也有份。 沈惊澜回来没一会儿,刑部那边传来消息。 萧桂云前脚关进刑部大牢,后脚就被赐了一杯毒酒,死了。 听说老皇帝后来又召见了太子沈星驰,没人知道老皇帝和皇后太子说了什么。 只是后来皇后和太子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母子二人脸色不好,大抵是受到了老皇帝训斥。 鄞郡的私募兵马案就这么结束了,追风因撞见武兴密会萧桂云,一时没防备,死在武兴手上。 武兴死了,萧桂云也死了。 追风的仇也算是报了。 温若初换上一身素色衣裳,往铜盆里扔了两叠纸钱,越琢磨,心里越是堵得慌。 “这仇报了,又好像没报。” 范天恩半蹲在铜盆前,听说皇后和太子全须全尾地从御书房出来,骂骂咧咧了一下午,愤愤不平道。 “陛下是老糊涂了,萧桂云帮皇后和太子私募兵马,账本和花名册都摆在眼巴前了,有萧桂云白纸黑色的画押,就装没瞧见。” 沈惊澜眉目低垂,坐在温若初身边,看着面前的铜盆,沉默了一下午,纸钱燃烧的火光映在他那张俊脸上,神色冷厉而落寞。 温若初轻声劝慰沈惊澜,心里难受,硬是挤出一抹笑意。 “其实这次我们也不算落了空,老皇帝训斥了皇后和太子,还搁置了太子手上所有政务,老皇帝皇后和太子之间看似牢不可摧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嫌隙。” “我们不如趁热打铁,抓准时机扩大这个嫌隙。” “皇后母族萧家在雍国既非商贾,也非簪缨世族,萧家仗着皇后的势这些年才慢慢兴起,族中没有能力超群的父兄,子侄辈也每一个顶用的,萧家无权无势更没什么钱,萧家整个家族都是能过且过的躺平状态。” “五六万规模的兵马,养这么多,需要银子不是小数目,光军饷支出这一项,每年粗略估算至少三千万两,军需用品和雍国军队的混淆在一起,只能节省一部分开支,这军饷从哪出?” 沈惊澜和范天恩同时看向她,沈惊澜略微迟疑一瞬是明白了,范天恩不明白。 “从哪出啊?” 萧家没钱,皇后必然是把手伸到了政务上,从旁处捞取银子,补上了她私募的这支军队军饷的空缺。 皇后太子和老皇帝之间已经出现了嫌隙,只要老皇帝同意调查军饷来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后那边必然会自乱阵脚。 调查军饷是小,真正的目的是敲山震虎,引老虎慌不择路,朝他们提前布下的陷阱方向跑。 第161章 心腹还是心腹大患 沈惊澜和温若初对视一眼,心照不宣,没搭理范天恩的问题。 沉吟半晌,抬眼看向温若初。 “安郡王沈烨前两日刚回来,我去找沈烨。”说话起身就走。 安郡王沈烨是喜好游山玩水,是老皇帝最小的弟弟,性子率直跳脱,从未染指权利争斗,老皇帝很是喜欢这个弟弟,更是把沈烨当做儿子在养。 沈烨游历之时,曾到大虞看过沈惊澜,也算是有点交情。 温若初知道沈烨这位小皇叔,比沈惊澜年长几岁,嘴巴毒得厉害。 书中沈惊澜掀翻雍国朝廷弑父杀兄,沈氏宗亲都快被杀干净了。 除了被提前送走的沈星驰长子沈桓外,这位喜好游山玩水的安郡王沈烨是结局最好的一个,一生无忧都在当他的游山玩水闲散郡王。 沈惊澜刚刚背后使刀子打了皇后一个措手不及,取下萧桂云人头。 老皇帝虽斥责了皇后和太子,对沈惊澜也一定心生芥蒂。继续不依不饶追查鄞郡私募那些兵马军饷来源,恐惹老皇帝猜忌。 请求追查军饷来源这事,需要一个老皇帝信任且远离朝堂的人,沈烨正合适。 御乾宫,老皇帝寝宫。 老皇帝盘膝坐在床榻上,沉思半晌,手中黑旗落在黑白棋子密布的棋盘上。 沈烨一身天蓝色锦袍,曲起一条腿,坐姿吊儿郎当,盯着棋盘上黑子刚刚落下的点,眉心微蹙,啧了一声。 “又输给皇兄了,每次都这样,没意思,不玩了。” “哈哈,上次三十回合就被朕杀得片甲不留,这次已经四十回合了,怎么不算进步呢?” 老皇帝哈哈笑了两声,让总管太监李公公撤下棋盘。 “这次回来打算在都城住多久?” 沈烨揪了一颗葡萄扔嘴里,一脸心疼抱怨道。 “别提了,皇兄是不知道,我这次回来寻思收拾收拾书房,一些孤本藏书都被蠹虫咬了,整套的《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就剩半本了。” “怎么如此严重?没做熏虫?”老皇帝咂了一口茶,闲聊似的随口问道。 沈烨见老皇帝上道,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 “说来也怪我,去年就有几本古籍被蠹虫祸害了,不严重,被咬的几本古籍也不是我喜欢的,我也就没当回事,哪曾想那些蠹虫贪得无厌,不过是一年,差点把我书房都毁了。” 沈烨捶胸顿足怒骂啃食书籍的蠹虫好一会儿。 起初老皇帝还跟着搭几句腔,后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越来越沉,端坐在那,也不跟沈烨说话了,沉默不语。 沈烨说得口干舌燥,借口府里还有事,和老皇帝招呼一声,告辞走了。 李公公瞧着老皇帝脸色不好,试探性地轻声问道。 “陛下,是不是身子不爽利?老奴去传御医?” 老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不用请御医,自说自话。 “雍国上到朝廷,下到百姓,也相当于一间书房,蠹虫多了,也要啃食朕的江山了。” “工部连递来两道折子,治理绥河清除河道,伸手朝朕要
相关推荐:
女王时代
受诱今gl
女配逆袭记
下海请call me(剧情H、NP)
醋意大发(H)
切肤之爱
原来是镇元
金龙:帝国六千年
逃婚以后(女扮男装 np)
斗罗:我唐舞麟真的不是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