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宠物帝国(H) > 第121章

第121章

有什么用?皇上不急太监急,急也没那个硬件啊。就像觉尔察氏,她最多只能接济娘家,可不能替两个舅舅去读书习武,更别提光宗耀祖。就算现在李薇等于是一飞冲天了,但人家也只会说这是李家的祖坟冒青烟,跟觉尔察家的祖坟可没半点关系。 她道:“我也不是不明白额娘的苦心,只是舅舅们这样外人看着糟心,他们说不定觉得自己过得挺好的。”所以有时她觉得额娘替两个舅舅操那么多心,有点累了。 四爷慢慢听着,心里却想起自家那一堆哥哥弟弟来。照素素的说法,他看着可怜的,那个可怜人却未必是真可怜。 七弟打小腿脚不好,看着皇上是厌弃了成嫔,不乐意提起他。可是阿哥们的格格,只有他是两个满族老姓的格格,这是连太子都比不了的。 八弟的生母身份低微,在上书房时一向不起眼,可皇上之前挑人怎么就挑了他? 弱者未必真弱,强者也未必真强。 四爷走了神,李薇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让屋里人都退出去后,拿起丝绳编起花结来。等四爷回神,惊讶屋里都没人了,她笑道:“你刚才睁着眼睛都盹过去了。” 他一笑,道:“爷是走神了。”拿起她编好摆在一旁的几个花结,指着其中一个绿色的如意结道:“拿它给爷穿个扇坠儿吧。马上就到夏天了。” 夏天很快来了,仿佛一下子天就热起来。 李薇怕三阿哥起痱子,拿金银花水给他洗澡。还把二格格和弘?S都叫来,一人准备了一桶热水。 二格格大了,羞道:“额娘真是的!我不小了!” 弘?S也迟疑的看着正在木盆里拍水撒欢的三阿哥,不肯跟小弟弟一个待遇。 “额娘也洗啊,”李薇道,“你们阿玛也要洗,我都准备好了。快回屋洗去。一会儿水凉了。” 于是,下午四爷来时,二格格和弘?S都在院子里晒太阳晾头发。院中葡萄架下铺着一张大竹席,三阿哥只穿红肚兜趴在上面跟姐姐哥哥们玩得正欢乐。 二格格和弘?S略坏,一人坐一边,拿东西逗三阿哥。一个喊:“弟弟过来,过来就给你。”三阿哥咯咯笑着吭吃吭吃爬过去,那个把金铃藏身后,拿手伸给他看:“没有了,没有了。”然后指对面,“你看,在那边呢。” 另一个就摇手里的金铃,哄三阿哥:“过来,过来,在这儿呢。” 四爷站着看了半天,笑道:“就知道欺负你们弟弟。” 弘?S道:“额娘说让弟弟多爬爬好。” 二格格指着屋里:“阿玛快去,额娘说也给你准备了呢。” 准备了什么? 四爷好奇的进去,见她在屋里也是晒着头发,笑着说:“怎么今天一院子的人都洗澡了?你怎么不去外面晒着?” 李薇道:“小孩子晒晒好,骨头硬。”她总不能说晒太阳补钙吧? “你给我留了什么好东西?”四爷问。 李薇笑着推他进了角房,门口挡了架屏风,屏风后就是一个大浴桶,里面备好了有半桶琥珀色的汤,微烫。不必凑近就能闻到一股药味。 她说:“你也泡泡吧,现在往里兑热水,马上就能洗。” 金银花汤啊。 小时候在宫里就洗过这个,不过大了后就很少泡了。倒是素素有孩子后,每年夏天都要泡一回,防疫除瘟,对小孩子尤其好。她给孩子泡还不算,连她带他都会准备一大堆金银花汤,催着一起泡。 其实四爷爱出汗,一到夏天坐在椅上时间久了,屁|股上就爱起痱子和湿疹,一起一大片。涂了药又痒又刺很不舒服。 尝到好处后,四爷也喜欢泡这个。有时自己在书房还要泡一泡。 他这时就说:“让他们兑水吧,这会儿时间还早,我也泡一个。” 泡完出来,已经快五点了。四爷也不回书房了,叫来弘?S查他的功课,父子两个你一问我一答,二格格坐在旁边,跟弘?S比着看谁答得快。 李薇喂过三阿哥后,让奶娘抱走。跟着叫玉瓶过来吩咐晚膳。 玉瓶出去找了赵全保,说了晚膳单子后,赵全保复述一遍就要去,玉瓶喊住他,冷笑着刺了一句:“这回可真该刘太监侍候了,你也省了不少心吧。” 赵全保站住脚,看时候还来得及,拉住玉瓶躲到一旁,笑道:“小姑奶奶,我又哪里惹到你了?” 玉瓶沉着脸,道:“别打量没人知道。主子信你,你不说一心报效主子,反拿主子去做人情。”她狠狠按了几下赵全保的胸口,“捂着良心问一问,你对得起主子吗?” 赵全保让她推得一个踉跄,赶紧站稳,道:“你这话好没来由,我待主子是什么心,轮不到你来教训我。” 说着他转身就要走。玉瓶喊住他,道:“你收刘太监的银子我不管,他想侍候主子,抱主子的大腿,那是他的事,我也管不到前院去。只是主子也不是干站着让人蒙的,你这种小手段,使一两回还行,能使多久,你自己想。” 说完,玉瓶挤开他先离开了。 赵全保深吸一口气,面色不变的去前院叫膳。因为后院李家厨子的手艺侍候李薇还行,四爷总看不上。所以四爷来,李薇一般去前院叫膳。 但平常她还是习惯叫后院膳房的膳。 赵全保到了前院膳房,刘太监新收的小徒弟一见到他就麻利的跑过来,连声喊哥哥,又给他端茶搬座儿,然后跑去喊他师傅。 刘太监很快从灶间出来,赵全保笑道:“给刘爷爷请安,咱们主子今天想您的手艺了,这不,就遣小的来请您出山了。” 刘太监正色道:“主子能瞧得上奴才的手艺,那是奴才烧高香了。”然后就笑眯眯的拉着赵全保去他的屋里喝茶,左右无人,塞给赵全保一包银子。 赵全保收下银子,叹道:“以前总是受您的照顾,只是日后怕是不能常来了……” 刘太监回身掩上门,小声问:“可是我侍候的不好,让主子用的不舒服了?” 赵全保摇摇头,比了一下手势。 刘太监明白了,这是有小人作祟,他皱眉道:“不然,就请你搭个梯子,我再去拜拜这尊佛?” 赵全保摇头:“不好使。”玉瓶在主子跟前是最受信重的一个,她虽然是侍候人的包衣,却跟他这种没根只能搂银子的人不一样,日后她出府嫁人也能再回来侍候,生的孩子的前程也能挂在主子身上,几两银子买不通她。 刘太监为难了。他在屋里左右转圈,赵全保站起身道:“日后,小的自然会在主子面前多提提爷爷的名儿,只要主子记着您,忘不了您,自然会常常叫您侍候。” 刘太监送他出去,再三道:“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侍候主子几年?不过是想趁着还能动,多替主子尽几次心罢了。” 赵全保道:“我都记着呢。爷爷就放心吧。” 看着赵全保出去,刘太监无奈转身回到灶间。徒弟们已经洗洗切切忙得热火朝天了,他指挥着人架锅倒油爆香葱姜,一边忙着,一边想,难道真到了要告老的时候了? 回乡买地,做个地主过逍遥日子? 刘太监叹了口气,小徒弟关心的问:“师傅,您这是怎么了?” 他摇摇头,拍着小徒弟的肩道:“快,下肉!” 不成,他还不到说老的时候呢。等真动不了了,再想告老的事吧。能安安稳稳的从宫里退出来,到了四爷府上,不混出个样儿来怎么行?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拿这句话问自己,刘太监拍着像怀胎五月的大肚子笑了。 李主子吃惯了家里的口味,不爱叫他的菜,他就拿银子买通赵全保,在叫膳时做手脚,只要李主子没明说,赵全保就叫他的膳。虽然现在是被人发现,赵全保要缩,他不能强留,但也不意味着就此认输。 比起四爷和福晋,还是李主子的大腿要好抱一些。 刘太监不禁细思,要怎么再走通李主子跟前的门路呢?赵全保不成,跟着去哪座庙哪个佛前烧香才灵验呢? 74、(剧情)上书房 ... 刚入夏,皇上偶然有次走到上书房,见只有寥寥几个小阿哥在读书,大半的地方都空着,叫来十五、十六等几个小阿哥近前来查问课业,考背字习字,小阿哥们都答得爽快。 皇上赏了他们之后,回到宫中却思念起太子来。 殿外烈阳炽热,晒得大殿前的空地上一片白炙。来往宫人都沿着殿檐下的阴影走。正值大中午头,偏偏毫无人声,只有殿外树间的蝉鸣叫得厉害。 康熙坐在榻上,手里握着一卷书。他习惯了不管坐在哪里,都要手不释卷。太子还小时,也是由他教了这个习惯。当时太子只及他膝盖高,穿着杏黄的常服,坐在高大的椅子上还略有不稳,可他教他要坐直挺背,太子就不管坐得再不稳当,也没有向后靠,不敢去扶一扶近在咫尺的扶手。 当时的太子,他亲自起名叫保清。保这大清江山千秋万代。这是他年仅二十五就逝去的皇阿玛的心愿。 外人都说皇阿玛德行有亏,强夺臣妻。为君不贤,秉性软弱,恣意狂放。 可他眼中的皇阿玛,是一个真正的皇帝。说他软弱,可谁见到他一力抗衡权臣与宗亲?在坐稳江山后,更是连压在头顶的太后都被他死死的按住,不能妄动。 天不与他,才叫他只活了二十五年。 成年后回想起先皇,他只有满满的敬佩。 扶起多尔衮时,先皇尚年幼,宗亲强盛。当时满人刚刚入关,汉人的那套君臣父子还没刻在满人的骨头里。就算是当时把先皇拉下,换别人去坐这皇庭大位,也无人置喙半句。 等多尔衮势大,先皇也是先蛰伏,再寻机将他斩于马下。 待太后势大,先皇要坐稳这汉人江山,就不如背这不孝之名。治汉人,自然要尊汉人的礼法。像前金那样,大清的江山也坐不稳几代。 先皇待孝献皇后有几分,他不知道,也猜不出来。只是祸水名由孝献担了,太后也疲了,满宫的蒙古皇后蒙古妃子也都完了,而满人血统的阿哥也留下来了。 要不是天花恶疾,先皇没有英年早逝,不知他还会有什么样的英举。 仰望先皇,康熙总怕自己做得不及先皇好。他习自先皇,保清一落地就立了太子,皇后嫡出,这样的太子才是万众归心。 当时他的儿子不多,自然是盼着哪一个都要成才,虽然也曾忧心过保成与太子的年龄相差不大,也做不出故意冷落这个阿哥。他只盼着他们都快快长大,能成为他的臂膀。 当时还有前明小朝廷,还有数之不尽的反贼。宗亲们习惯在了草原上的权柄,不虽然被这中原繁华迷住了眼,却还念念不忘当年的八王议政,四大贝勒的风光。他既要笼络他们,又不愿意当个傀儡皇帝。 平衡。在没有坐在这个位子上时,南怀仁就用一艘摆在铜盆中的纸船教了他什么叫平衡。 他说着一口奇怪的满语,在他问起平衡时,叫太监接来一盆水,折了只纸船放在水中,将一柄薄竹板架在船上,然后在竹板两端放上等重的棋子。 他道:“尊贵的皇上,这就是平衡。” 然后他加重一侧的棋子,两只象棋叠在一起,竹板向一侧倾斜,棋子都落到水里不说,纸船也翻了,来不及捞已经化成了纸泥。 他回寝殿后自己玩了好半天,书中有不患寡,患不均的说法,细思起来与平衡一般无二。可见世上万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当了皇帝后,他才更深刻的理解到平衡的含义。小到身边的一事一物,连太监宫女们都会争先恐后,大到朝堂、后宫,还有这个天下。 回首来路,他只担忧自己没办法做得更好,考虑得更周全,却并无后悔。 只是想起太子,想起他小时懵懂干净的眼神…… 康熙长叹一声。 侍候的梁九功见此,头垂得更低。听说年老的太监都会腰痛,有的从宫里出去了也直不起腰,大概就跟他们这天天弯腰有关吧? 梁九功走了下神,却也不妨他竖起一只耳朵听皇上的吩咐。在皇上身边侍候得久了,连睡觉都记着听皇上的话呢。 他这名字还是皇上小时候替他改的,说他有九个功劳。当时的皇上待下人就以厚恩、厚赏、重罚为主。能留下来的,都是忠心不二之人。 梁九功近前几步,皇上刚才朝他看了一眼,这是有事叫他去做。 皇上转头看着窗外,慢道:“去请太子过来。” 梁九功背上起了一层冷汗,低声应了声‘是’,疾步退出,叫了最近在皇上跟前较为得用的魏珠过来。 魏珠长得眉目清秀,年约十八九,一脸的忠厚诚恳。他见梁九功招手,立刻快步过来,打了个利落的千问:“梁爷爷,叫小的有什么吩咐?” 梁九功清了清喉咙,呶一呶嘴,小声道:“去毓庆宫一趟,皇上传太子呢。” 魏珠心里把梁九功骂了个臭死,面上笑着应道:“小的这就去。”转身也不敢耽搁,叫了两个小太监陪着,一路往毓庆宫去。 宫里不许奔跑,所以太监传话时要是主子说的急,他们不敢耽搁,个个都练了个走快路的本事。魏珠带着两个小太监,一路疾驰,脚下快的像踩风火轮。 皇上待太子近年是有些冷淡了,太子气不顺时,也难免拿底下人出气。太监都是贱种,主子拿他们出气也是抬举,挨了板子也要爬回去谢恩的,哪敢说一个不是出来? 久而久之,难免有人视去毓庆宫为上刀山,下油锅。 再者,谁知皇上叫太子是好事还是坏事?太子去领了顿骂,挨了顿罚,出来找人出气,你这个去传话的是不是就是正好的出气筒? 魏珠连梁九功的祖宗二十八代都问候遍了,这趟差也不得不出。还不能误了主子的事,万一皇上叫太子一时不见,梁九功肯定撒着欢儿的就把他卖了。 到了毓庆宫宫门口,魏珠放慢脚步。守宫门的小太监早远远的看到一个主管太监带着两个小太监过来,早就跑回去报信了。魏珠也是故意给里头的人准备的时候,省得他一路跑进去,太子正抱着小老婆快活,他是能催太子快些皇上等着,可也要给太子穿衣服洗漱的时间吧? 他这边慢一步,一会儿这差事办起来才更顺当。 果然层层通报进去,他见到太子时,太子已经收拾好了。他跪下磕头说:“秉殿下,皇上那边传呢。” 太子温煦一笑,道:“不好让皇阿玛久等,咱们快些。” “喳。”魏珠应道,侍候着太子去了。 踏出殿门时,魏珠大着胆子蹩了眼太子的容色。被殿外炙热的太阳光一照,显得太子面色白得像个病人,额角渗出几颗汗珠。 宫里都说太子沉迷女色,还说太子宠爱漂亮的小太监。 魏珠心里摇摇头,这主子们的事,他还是不要多管了。一路将太子送到皇上这里,看着这位主子踏进殿门,梁九功在里面通报,他这趟差事才算是走完了。 魏珠抹了把额角的汗,见跟他走了一遭的两个小太监也是晒得脸膛发红,笑道:“别说你爷爷不疼你们,去找个凉快地儿,叫宫女姐姐赏你们两碗酸梅汤喝吧。”说着,从怀里摸出两颗银角子扔过去。 小太监接了他的钱,跑得飞快提来一碗还挂着水珠的酸梅汤,道:“魏爷爷尝尝,也解解暑气。” 魏珠接过来,笑道:“你这个小鬼,拿我的银子来奉承我。”一口喝尽把碗递给他,脑门险被冰凉的酸梅汤给冰炸,浑身的暑气就散了大半,爽得心眼儿颤。 小太监揣着碗不忙走,盯着寂静的殿门叹:“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儿呢。” 像他这样的小太监还轮不到进殿侍候。魏珠听他在这里替主子担忧,上去就是一脚:“快滚吧,你操的是哪门子的心?” 话虽这么说,魏珠心知他跑这一趟把太子请来,不知道宫里多少主子的耳目都要动起来了。其实他也在想,这殿里不知是个什么情形…… 个个都在为太子担心,谁知殿里侍候的梁九功早看傻眼了。 皇上不待见太子也有好几年了,今天叫来居然温言煦语不说,说着说着,太子掉泪,皇上眼圈也红了。 这是怎么个意思? 这天又要变? 梁九功是亲眼见着太子进来时还有些紧张,皇上两句话下来,太子就哭了,跪下抱着皇上的腿一边喊阿玛一边哭,撒娇撒得皇上也心软,扶起来父子两个哭成一团。 梁九功的汗簌簌而下,使眼色把殿里的人都撵出去,自己撑着当木桩子。没办法,主子们哭完也要人侍候的,他躲不成啊。 只好当自己没长耳朵眼睛。 康熙去了上书房的事太子已经听说了,进来时见他面色松动,立刻找机会跪下,一个劲的认错,勾起了皇上的慈父心肠。见皇上也跟着落泪,太子真是松了口气。 父子二人相谈甚欢。各自抹了泪后,康熙失笑,道:“你连儿子都有了,怎么还这么爱哭呢?” 太子垂头:“儿子在阿玛面前,永远都如垂髻小儿一般。” 康熙轻叹,叫梁九功:“去太子那里拿衣衫来给太子换上。” 又跪又哭的,太子身上的衣服早不能看了。梁九功出去这回就没叫魏珠了,显见皇上和太子谈得正好,这种露脸的好事怎么能叫这孙子? 他喊来自己的徒弟,叫他往毓庆宫跑一趟,暗中叮嘱道:“若有人问起,只管说不是坏事。” 魏珠见梁九功没再喊他,反叫了他的徒弟,眼一眯暗道:这老不死的……看来殿里的情形不赖啊…… 他眼珠子一转,走到暗处叫来一不起眼的洒扫太监,像自言自语道:“太子起来了。” 说完自己就走出来了。一刻后,跑毓庆宫取衣服的人回来,这洒扫太监才离开。看到消息透出去了,魏珠才满意的笑起来。 外

相关推荐: 狼的慾望 我的狼王子系列(一)   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鼻尖上的诱惑(H)   江湖志之绿侠滛姬传   当肌肉变态男穿成病娇少女   淫女列传   你来得有些迟(H)      重生之嫡女蓉归   [快穿]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