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反正他闲得没事干。”省得总爱去管别人家的闲事。 夫妻之间还能有什么样的感情,就像她跟她丈夫那样,男人有钱就在外面乱搞。真遇见了困难,还是得她这个做老婆的人捞他的真感情吗? 有个陌生人一直盯着自己,姜菱没法子继续写稿子,她找出了一本书看打发时间。 这人来找宋观书? 姜菱看到过宋观书拿回家的账本,面霜和护手霜的销量特别好。 门卫大爷说,“没找错人,她找技术科的宋观书同志,我刚才上楼,技术科的同志说宋观书已经离职了,他们说他是你丈夫,找你应该也是一样的。” 宋观书回来的时候,见到姜菱不在家,装着试用装的盒子空了,就知道她拿着去送邻居了。 又不是她急着找宋观书。 她怕不是对宋观书有什么误解。 同事们无聊得很,听见这对话的内容立刻竖起了耳朵。 听到她这个自我介绍,姜菱猛然觉得好像是在哪里听到过,似乎是谢朗曾经提过这个名字。 徐友兰不清楚她为什么这么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点点头。 穿得十分时髦,脚踩一双小皮靴,穿了条显身材曲线的喇叭裤,她在商场里面问过,这样一条喇叭裤至少要花十多块钱,她脚上穿着的靴子价格更贵,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 宋观书缓缓抬眼,他这段时间太忙,连去修理头发的时间都没有,额前的碎发有些长了,遮住了眉毛。 就宋观书媳妇这一身的行头,少说也要五六十块钱,看来他们家的日子确实过得不错。 徐友兰只得说:“那好,我等你下班。” 也算是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场地的费用、给纺织厂的挂靠费、购置原材料的钱、跟包装厂定制的包装盒.......成本大头都花在了这上面。 “还有啊,工资不要一次性地全部给他。”这人存不住钱,有钱就大手大脚花掉了,“等下次他回老家之前,你再给他。” 她跟着敷衍点头,“确实,他人很好。” 莫名地,她从这女同志身上,看到了宋观书的影子。 周五的晚报面世后,几个供销社的面霜销量便一路飙升。 姜菱呵呵笑,“也行,他就是太闲了,我看可以叫他去供销社的柜台辅助销售,或者是走街串巷的送使用卖正装。” 就在这种奇怪的氛围之下,终于听到了下班铃响。 见姜菱不在意她说的话,徐友兰有些不甘心。 姜菱笑着说,“这就是你不懂事了,宋观书帮了你这么多,你来看他也不说带点礼物上门。” 不过宋观书不会出于好心,管这种闲事。 按照宋观书的记性,不至于几年不见,就忘记了这人叫什么。 他做不到完全袖手旁观,想了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以为孙敏受委屈是因为妈不在身边,如果她妈回来了,孙敏不会像现在这样可怜。 销量给李桂打了一剂强心针,他是想要做大做强的,便催着宋观书研制新品,先将厂里的琐事放到一边。 如果能够按照这个销量继续下去,盈利指日可待。 “姜同志,你和宋哥是怎么认识的呀?”她似乎不太关心姜菱的答案,不等她回答,就自顾自地继续说道,“宋哥是个很好的人,他算是知青点最早的一批知青了,我刚下乡的时候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多亏他照顾我。” 姜菱这人一身反骨,你越催她越不着急,她不紧不慢地收拾办公桌。 她活了二十多年,就没有见过像姜菱一样油盐不进的人。 徐友兰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姜菱会是这个反应,不说怀疑他们之间的感情,反而质问她没有带礼物上门。 姜菱摇了摇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他当朋友我都变得爱管闲事了。”她从前只是爱看热闹而已。 这说得就很暧昧,很让人误会了。 把糖葫芦塞到了姜菱手里。 “我是我们那一期中唯一的女知青,我做不来农活,总
相关推荐:
茉莉雨(炮友转正)
诱惑的甜蜜牢笼(高H)
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穿书)
各有所长(np)
重生之宠你一辈子
谁是你哥们儿
遮天:我真有大帝之姿!
燃欲
神的恩赐(np)
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