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圣上缓步走来,坐上龙椅。 昨日佳嫔的怀孕,的确让圣上高兴,但这份高兴并没有持续到今天上朝。 这是年前最后一场朝会,也是关系着绍无极去留的一场朝会。 山雨欲来,圣上面色沉郁,朝臣神经紧绷。 一个老御史率先发难,列出绍太尉数条罪证,包括滥杀无辜、残害忠良、坑杀‘江南百姓’、目无尊卑等。 “绍太尉挟势弄权,教唆西北将士以军改农,致使边防薄弱,若外族入侵,可长驱直入,其心险恶,罪不容诛!” 老御史手持笏板,说到动情处,双手颤抖,老泪纵横,乌纱帽摘去,叩首在地。 圣上道:“教唆将士,以军改农?” 圣上将目光转向顾玉,道:“顾爱卿,朕让你去西北督理军饷,你就给朕带回来这样一个结果。” 圣上说这话时,像是殿外凛冽的冬风吹了进来,语气之冰冷,让人不由战栗。 其中的威胁之意溢于言表,似乎顾玉只要回答是,便自毁前程。 不仅是圣上,朝中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顾玉,静待顾玉的反应。 这是关乎皇权与世家厮杀两年的决定性一战,而顾玉,就是得胜的关键。 一旦顾玉选择皇权,可以预见这个春节,京都上下又将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度过。 一旦顾玉选择世家,那么站在顾玉背后的寒门,便会被世家再次打压。 丁孝吉站在后面,静静看着顾玉的背影,心中充满焦灼。 虽然他也不喜绍无极的残忍手段,但眼看世家被绍无极用雷霆之法打压,大伤元气,他自然是希望顾玉继续坚持,站在皇权这边,为寒门争取发展的时间。 居子石眉头紧皱,像是在与内心坚守的原则做抗争。 赵尚书等人心跳如鼓,虽有王丞相作保,可事关身家性命,他们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任由各方心惊胆战,王丞相始终不动如山。 在所有人的注视中,顾玉向前一步。 “回圣上,关于绍太尉挟势弄权,暗中指使边关将士军改农的人证物证,昨日臣回京,已尽数交由三司。” 三司中,大理寺卿彭焦、御史台裘右,闻言皆上前一步,唯有刑部的居子石还站在原地。 顾玉回头看了居子石一眼,便转过头去,对他的选择并不意外。 可下一瞬,居子石也站了出来。 “臣等连夜审讯人证,检查物证,绍太尉指使边关将士军户改农户,证据确凿,无可推脱。” 看到这一幕,圣上盛怒。 “大胆!” 所有人都跪了下来:“圣上息怒。” 圣上双手有些颤抖地指着这些人:“你们...你们究竟有没有将朕放在眼里!” 所有人齐声道:“臣等罪该万死。” 圣上眼中充血,恨不得将他们都杀个干净。 满朝文武,除了绍无极,圣上最信任的便是跟他站在一起,扶持寒门的顾玉,和刚正不阿的居子石。 可现在,他们一个个站在了世家那边。 什么人证物证? 顾玉是钦差,是代表他去的边关! 可带回来的证据,顾玉竟然没有先呈给他,而是呈到三司手里,三司又与世家勾结,要置绍无极于死地。 他这个圣上,连想护着的人都护不住。 这场战役已经拉扯得太久,急需有人退后一步。 然而,退后的人必定不是世家。 两年时间啊。 整整两年时间里,绍无极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世家头上,有些人连睡觉都不敢合眼,生怕在梦里就被内卫给暗杀了。 圣上也愈发固执,想做什么谁也拦不住,朝臣的建议也不听,谁不顺着他的意,就会成为下一个被收拾的对象。 绍无极杀的人中,固有作恶多端之人,可也有朝廷的肱股之臣。 抄家灭门,株连九族,连无辜稚子都不放过。 圣上害怕世家把控朝廷,可朝廷也不该是圣上一个人说了算。 居子石跪在朝臣中间,压抑着内心的挣扎。 他掌刑狱二十多年,怎会不知顾玉交到三司的人证物证处处漏洞,怎会不知这背后有世家的手笔? 在顾玉回来之前,王丞相就登上了居府的大门。 居子石向来不掺和朝堂上的纷争,可王丞相说了这么一番话: “再聪明的人都有打瞌睡的时候,这天下的是非曲直,难道仅凭一个人就能断定吗?居尚书,三司会审,多久没派上用场了?” 王丞相的话击中了居子石内心深处的恐慌。 三司会审,本是为了杜绝冤案,判定是非,互相监督而设,可自从内卫处设立后,三司便如同虚设。 他们抗争过。 要求内卫处只处理急事,要求内卫处将审理结果交由三司复审。 这个限定在去年还有效果,可是今年年初以来,内卫处便开始抢夺三司事务,霸道地铲除异己。 至于复审,更是成了一纸空谈。 人都死绝了,复审又有什么用呢? 他们抗议过,多次上书,可惜圣上充耳不闻。 说得多了,引起圣上不满,就会有灾祸降临。 这一年里,光是被暗杀的御史就有二十多个。 居子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顾玉的归来是一个转机,也是一场惊天大阴谋。 可是看着日渐疯魔的圣上,看着笼罩在整个京都上空的阴霾,居子石还是向自己的原则妥协了。 与百官一起,冤枉一个嗜杀之人。 大殿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不仅是跪伏在地的群臣,就连殿内的宫人都两股战战。 居子石打破了平静:“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一石惊起千层浪。 殿内大半朝臣齐声重复着这句话: “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第673章 “哈哈哈哈。” 圣上怒极反笑。 站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状似疯癫。 “你们一个个,安的是什么心!” “这皇位,不如给你们坐!” 除了绍无极,所有人都把头埋得很低。 “臣不敢!” 圣上又扭曲着面容笑了几声:“不敢!朕看你们敢得很!” 哪怕心有准备,圣上也没想到场面会闹得这般难看。 自古以来,朝臣要求清君侧的情况,必是有了昏君奸臣。 可是他在位期间,勤勤恳恳,夜以继日为大禹朝付出心血,刚过不惑之年,身子便垮了。 这般勤政,却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百官跪求“清君侧”的下场。 只有站在御阶下的绍无极,疤痕脸上挂着对他的担忧。 可悲的是,如今这场面,他根本留不住绍无极。 圣上顿时觉得耳鸣眼花,跪在下面的一个个朝臣如同从地狱爬出来的狰狞恶鬼,似要把他生吞活剥不可。 这幻觉催生心魔,圣上摇晃着身子,一步步走下御阶。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不知圣上想做什么。 绍无极察觉情况不对,向前一步,拦在他面前,唤道:“圣上!” 圣上一把推开绍无极,径直走了下去。 所有人都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从前圣上不是没发过怒,但像今天这样,从龙椅上走下来还是头一次。 顾玉察觉到龙靴停在她面前,来不及思考太多,就被圣上一把拽过官服,从地上拉了起来。 众目睽睽之下,顾玉不敢反抗,只能任由圣上用一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她。 圣上看着顾玉的面容,恶狠狠道:“顾爱卿,你说,是谁让你这么做的!” 顾玉垂下眼帘,道:“圣上息怒。” 圣上瞪大了眼睛,看着颇为可怖:“朕让你说!给朕说!” 顾玉依然道:“圣上息怒,保重龙体为要。” 圣上一把推开顾玉,顾玉猝不及防倒地,还是背后的朝臣用后背接住了顾玉,不至于摔得太难看。 顾玉赶忙又俯首跪了下去。 圣上又一步步来到居子石面前,像是拎顾玉那般,拎起居子石的领子。 圣上脸上带着渗人的笑:“居爱卿,是谁让你这么干的?” 居子石抿了抿唇:“圣上息怒。” 圣上怒吼一声:“是谁!是谁让你们这般大逆不道!” 居子石闭上眼,像是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他从圣上手里拽回了自己的领子,抬手摘掉了头顶的乌纱帽,高呼:“圣上!请听臣一言。” 圣上愣愣地看着居子石,道:“说!” 顾玉有种不好的预感。 居子石刚正不阿,他明知真相,却还是选择了与世家一起构陷绍无极,不知此时又会说出什么。 果然,居子石一字一顿:“圣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铿锵有力的语言响彻大殿,因为没人敢说话,还有一点回声。 顾玉刚刚被圣上揪起衣领时没有害怕,现在听到居子石这么说,才感到心惊肉跳。 不仅是顾玉,包括王丞相,都悄悄抬头看向居子石。 居子石脸上尽是坚毅,腰背挺得笔直。 “哈哈哈哈哈。” “好啊!” “居子石,你忠心啊!” “得道?失道?” “原来在尔等眼里,朕是忠奸不分的昏君,朕如今失道,尔等是不是要叛了朕!” 所有人齐声道:“臣不敢。” 圣上伸出食指,一下下点着跪在地上的朝臣,然后高呼:“神鹰卫,来!” 殿内群臣再次陷入惶恐,顾玉冷汗直冒。 居子石这句话,可是戳破了圣上一直以来自欺欺人的面孔,圣上最要面子,岂会放过他? 顾玉赶紧转头,给居子石使眼色,可居子石目不斜视,并未理会顾玉的暗示。 守在殿外的神鹰卫对视一眼,还是走进去了两个人。 圣上一把抽出一个神鹰卫腰间的剑,剑尖直指居子石。 圣上道:“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居子石抬手握住剑身,将剑放在自己的咽喉处,朗声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臣以死劝谏圣上,施以仁政,终止暴行。” 圣上点着头:“好样的,居子石,你真是好样的。” 哪怕锋利的剑尖指在居子石的咽喉,居子石也毫无惧色。 倒是把顾玉看得毛骨悚然。 圣上道:“你刚刚说什么,你说你要誓以死清君侧?” 居子石道:“若臣之言能够警戒圣上一二,臣万死不辞。” 圣上道:“好,朕成全你。” 若朝臣只是逼迫圣上处置绍无极,圣上倒不会如此偏激。 可是居子石的话,就差指着圣上的鼻子骂昏君了,圣上再也无法冷静下来。 圣上手中蓄力,眼看就要朝着居子石的咽喉戳去。 顾玉再也等不了了,跪在居子石身边,伸出手拉了居子石一把,让居子石整个人仰倒在自己身上。 与此同时,一直关注着圣上状态的绍无极快步上前,一把夺过圣上手里的剑。 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惊呼,朝堂上顿时陷入混乱。 居子石狼狈躲过这致命一剑。 绍无极用自己高大的身躯跪在圣上面前,阻止圣上做出追悔莫及之事。 居子石凭借其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在朝野上下颇有贤名,若是在大朝会上被圣上用剑杀死,圣上必遭史书唾骂。 绍无极太了解圣上了,精心营造的明君形象若是沾上污点,比杀了他更难受。 而圣上没能杀死居子石,眼瞧着朝堂混乱,才从癫狂的情绪中缓过神来。 他一把扔下手中的剑,赤红着一双眼,微微摇头,不知不觉间,他觉得嘴唇上湿漉漉的,一张开嘴,血就流进嘴里。 圣上伸手一摸,原来刚刚在暴怒之下,鼻腔流出了一行鼻血。 绍无极看不得圣上被如此逼迫,也知自己到了穷途末路,再挣扎,也只会让圣上为难。 当着群臣的面,绍无极主动道:“臣认罪!” 圣上疯癫大笑,用华贵的龙袍擦了把鼻下的鲜血,然后撑着摇摇欲坠的身子,一步步回到龙椅之上。 殿内陷入死寂。 过了许久之后,所有人的腿都跪得僵硬麻木,圣上才开了口: “着解散内卫处,罢免绍无极太尉之职,贬为庶人。” 第674章 “谢主隆恩。” 寂静的朝堂中,绍无极跪下谢恩。 众人皆松了口气,毕竟圣上刚刚的作态过于可怖,解散内卫处,罢免绍太尉,文武百官便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如同王丞相说的,今年终于能过个好年了。 而顾玉眼神微凉,远远不够。 仅仅将绍无极贬为庶人,怎解她心头之恨? 圣上说完这几句话,仿佛忽然老了十岁,身子也佝偻起来。 圣上又指着顾玉和居子石:“至于你们...” 圣上缓了缓脾气,一语未完,便又收回手。 虽然话没说完,但是朝中上下都知道,圣上对他们的宠信到头了。 “臣有奏!” 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大殿。 众人纷纷看去,竟是刚刚被圣上点过名的顾玉。 圣上看向顾玉的眼神不再和善,但是想到文翰司,还是稍稍回神,道:“讲。” 顾玉将手里的折子和账本呈了上去。 “启禀圣上,臣与平南将军前往西北剿灭山匪,督理军饷之时,发现西北官员腐败成风,对历年军饷层层盘剥,到了戍边将士手中,十不存一...” 原先在弹劾绍无极的奏折中一笔带过的军饷案,在此刻被顾玉详细说了出来。 而她交出去的账本,正是她跟君泽在西北一点一点查明白的。 那天跟王匀一起威胁顾玉的四个太守,名字赫然在上,贪腐金额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顾玉道:“各方运往西北的军饷,皆被掌印官员利用空印之法贪墨,两三核对,官官相护,危害西北久矣。崇州、颍州、丰州、岳州尤其猖獗。” 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君泽也开了口: “回圣上,臣在剿匪之时,得知许多山匪都是被逼无奈,才落草为寇,细问才知,西北官员不仅利用空印贪墨军饷,甚至对百姓横征暴敛。想来他们运往朝廷的税收,亦利用空印之法昧下。西北民不聊生,才有山匪猖獗、恶霸横行的现象。” 顾玉和君泽的一番话,刚刚松口气的人们又拉回紧张的氛围中。 户部赵尚书冷汗涔涔,偷偷看向王丞相。 而王丞相依然不动声色,似乎对顾玉这番话早有预料,也并未做阻拦。 圣上冷着脸,从太监手里接过账本。 在顾玉离开西北之前,王匀便把一个账本连同她被迫写下的折子送到京都王丞相手里。 而真正的账本,是顾玉从崇州、颍州、丰州和岳州中一点点调查来的,以及雍州太守杜庞主动交上来的最真实、确切的账目。 顾玉本来已经想好了,等到绍无极被扳倒,连同贪腐案一同被定罪之时,她再交出真正的账本,称第一次的假账本被人动过手脚。 有雍州太守杜庞给出的再真实不过的账本,那些假账自然会现原型。 若圣上有心深查,就会发现王丞相从中做了手脚。 到那时,圣上失去了绍无极抵抗世家,只能依靠顾玉背后的寒门与世家对抗。 可王丞相不愧是千年的老狐狸,根本没有把西北王家递来的假账本呈给圣上。 这让顾玉感到不安,不知王丞相是否看穿了她的心思,更不知王丞相想做什么。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临走前,郑都督一口气给戍边将士发了大半年的军饷,可以支撑将士们平安度过这个冬天。 可明年呢? 西北会不会故态复萌?甚至觉得有王丞相给他们兜底,会不会变本加厉盘剥军饷? 顾玉不敢赌人心。 奉天殿再次安静下来,只有圣上翻看账本的声音。 户部尚书暗道不好,凭借“军改农”一案,王丞相顺利扳倒绍太尉,最大的目的已经达成。 可现在,顾玉把最关键的军饷案搬了出来,这关系着整个西北官场,也关系着赵尚书自己的官途。 从前西北官员贪污,王家可没少收益,如今王丞相竟然摆着卸磨杀驴的架势,未曾阻拦顾玉道出西北实情。 赵尚书暗自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暗自祈祷王丞相还有后招。 圣上看完账本后,脸色阴郁,唤道:“赵爱卿。” 赵尚书心跳一停,颤抖着身子向前一步,跪了出去。 圣上道:“近几年国库年年亏空,户部年年跟朕哭穷,税收年年降低,你身为户部尚书,就没有察觉到异常吗?” 赵尚书道:“启禀圣上,待臣回去,彻查此事。” 圣上冷笑一声:“彻查?怕是查着查着,所有账目全都对上了。” 赵尚书连忙道:“臣不敢!” 圣上不再说话。 令人窒息的压力笼罩在奉天殿上下。 赵尚书心跳如鼓,求助似的看了一眼王丞相。 王丞相则是看了一眼顾玉。 赵尚书忙道:“圣上,臣从来不知空印之事,求圣上给臣一些时间,臣定当一一核对历年账目,给西北一个交代,给天下一个交代。” 顾玉凉凉开口:“一时失察?赵尚书,据我所知,空印账本通行有数年之久,您这个时候还说不知,一句‘一时失察’就能敷衍过去吗?” 赵尚书脸色难看到了极点:“西北官员是否以空印贪墨军饷税收,如今还是顾小公爷一人之言,小公爷何必这般咄咄逼人。” 顾玉道:“赵尚书的意思是,这账目是我作假?” 赵尚书道:“下官绝非此意,只是真相如何还有待查证。” 赵尚书心跳如鼓,账本在圣上手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拖延时间,再另想办法。 顾玉一向能言善辩,当众跟她起争执,哪里能落得了好? 圣上这个时候道:“账本便是证据,赵尚书还需要什么查证?” 圣上开口,赵尚书哪里敢推脱,他又看了一眼王丞相,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后,跪着道:“圣上,臣一时失察,恐被西北官员钻了空子,求圣上给臣戴罪立功的机会,让臣根据账本,彻查此案。” 圣上转动着手里的十八子,看向顾玉:“顾爱卿觉得呢?” 顾玉道:“臣年少无知,办案经验远不如朝中前辈,可也知道,为了避嫌,必不能让户部自查,不如交给三司。” 话到此处还没完,顾玉看向王丞相,道:“王丞相觉得呢?” 朝臣纷纷看向顾玉,心中惊讶。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顾玉怎么敢? 第675章 朝堂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有些官员甚至后悔今天没有告假,这一波三折的着实让人经受不起。 虽然之前顾玉扶持寒门,跟王丞相斗得不可开交,但是像今天这般,赤裸裸挑衅还是头一遭。 谁不知道赵尚书早就是王丞相的人,谁不知道王丞相出身于陇西王家,谁不知道王丞相与西北联系密切。 顾玉刚刚就因为站在世家这边,扳倒绍太尉而引起圣上不满。 这个时候她又如此明目张胆地挑衅王丞相,意欲何为? 在圣上面前,表示自己跟王丞相划清界限吗? 对圣上打一个巴掌,再给一个甜枣? 再去看圣上的脸色,若是在绍无极被废前,圣上自然会高兴,顾玉整治了西北军饷贪污。 可偏偏放在绍无极被废后,哪怕顾玉解决了圣上的心头大患,圣上脸上也没见几分喜色。 王丞相眼中闪过锋芒,而后对着顾玉露出了淡淡的笑,像是长辈对不听话的晚辈那般,带着一丝无奈。 “臣以为,镇国公说的法子甚妥,交给三司,自然公正。若确有此事,当严惩不怠。” 顾玉转头对圣上道:“请圣上定夺。” 交给三司来查自然再稳妥不过,圣上自无不应。 顾玉再次开口:“圣上,虽然结果未出,但是空印文书可以钻的漏洞太多,臣提议,往后加强印章制度,杜绝空印,以免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户部侍郎道:“顾小公爷有所不知,像运送军饷、钱税、粮食、绢丝等,路上会遇到的情况太多,难免造成损耗,空印恰好避免了往来核对信息,若取消空印,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也容易造成接与收两方的矛盾。” 顾玉道:“臣提议,印章当有专属人掌管,每次使用,需登记时间、地点、事由、用印人。每年向下核查两次。若有丢失,当立即上报,废除丢失印。若需空印,当使印章骑缝压线,以防空印文书被有心人利用...” 顾玉说的法子弥补了当前印章使用的漏洞,是个人都听得出来完备优越。 只是这样一来,一些贪官污吏便不能再通过印章‘合理合法’做手脚了。 圣上只说让顾玉做个章程出来。 朝会结束之后,顾玉可谓大获全胜。 “军改农”扳倒了绍无极。 “军饷案”让三司彻查户部与西北,顺带解决了空印的弊病。 然而,出宫门时,因为王丞相的马车与顾玉的马车相近,两个人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一起。 看到顾玉脸上春风得意的表情,王丞相笑着对顾玉道:“年轻人聪明些是好事,可是聪明过头,就容易惹祸了。” 话说得不错。 在外人看来,顾玉去了一趟西北,把圣上和王丞相都得罪得透透的,两边都讨不了好处。 算是自断前程。 顾玉收敛了脸上所有表情,对王丞相一拱手,不顾他的警告,客气道: “多谢王丞相夸奖,
相关推荐: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爸与(H)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薄情怀(1v1)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实习小护士
珊璐短篇CP文
仙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