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姜扬觉得,不如到鱼凉看看, 看看这个吾昆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北燕四大名阀正在内乱,其中也少不了楚军密探的搅合,姜扬也觉得此时答应会盟,将风声放出去, 很可能收获意外之喜,一箭双雕。 至于会盟,谈谈而已,成或不成都无所谓。 祝北河的意思很简单,他从本职出发,认为在座的各位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假如会盟结果对楚军有利,那能不打就不打,省钱也省事。就算是拖过冬日再打,都能省下不少御寒装备。 姜扬能说会道,祝北河言简意赅,他们两个都是思路明确的精细人物,其他将领硬是说不过他们,把议事厅吵得跟油锅也似。 顾烈干脆让他们回去再想想,明日再议。 狄其野一直没说话,等人都走光了,才试探着问:“主公偏向与风族结盟?” 近来狄其野在外礼仪有所进步,一口一个主公喊得朗朗上口,姜扬为此还挺感动,以为狄小哥懂事了。 对姜扬的夸奖,狄其野坦然接受,顾烈每天在寝殿被狄其野你来我去,对狄其野这种厚脸皮行为颇感一言难尽。 狄其野自身也偏向先谈一谈,倒不是狄其野不想打仗,而是战术拖延的考虑,还有就是当年顾麟笙与风族的仇怨,易地而处,他会给风族一个和谈的机会。 尽管他内心并不看好会盟的结果。 因为最根本的是,楚军纸面上是天下最强势力,可战场上风云诡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不是说看上去最强的一定会笑到最后。何时该大步前进,何时该缓步慢行,这就是战机所在,优秀将领能把握战机,普通将领被战机把握。 风族作风凶狠的复仇之师,常言道哀兵必胜,楚军对上风族,就算打得赢也会被撕掉块肉。 北燕忙于内斗,眼看着摇摇欲坠,但它毕竟是盘根错节的王朝势力,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谁也说不好四大名阀会不会临死醒悟,合作对外。 狄其野从不盲目乐观,所以更赞同姜扬和祝北河的意见。 顾烈微微摇头:“风族必然不是真心结盟。只是与北燕僵持不下,避免双边作战的计策。就算一时谈成,日后也会撕破脸。拖字诀罢了。” 听出他们看法一致,狄其野放下心来,开始日常求解禁足令。 “既然如此,主公何不趁此时机加速攻秦?末将愿效犬马之劳。”狄其野眉毛一挑,半真半假地怂恿道。 所谓不盲目乐观,那是对别人,对自己,狄其野向来很有信心,有他在,就算现在顾烈想起兵伐风,也不在话下。 此时派狄其野去攻秦,敖戈和陆翼非得炸了不可,顾烈就不信狄其野想不到,因此根本都不搭这茬。 对于风族,顾烈的顾虑比狄其野更多。 前世,顾烈对风族与祖父顾麟笙的恩怨一无所知。事实上楚顾家臣中的年轻一辈,也就是如今的楚军主力,几乎都不知晓此事,而老一辈对此讳莫如深,闭口不谈。 直到顾烈立楚登基,重修顾麟笙的传记,这才把驱逐风族的过往挖出来,那时风族早已经被灭得七七八八了。 风族有问鼎中原之心,顾烈想要亡燕复楚,就必须打败这个对手。 打败,而不是消灭,消灭风族并不是顾烈的原计划。 前世楚军王师回荆,留守蜀州的敖戈对留守职责十分不满,执行下去就粗心大意,曾被风族骑兵成功撕裂防守,不仅一度占领西蜀边境三城,还将那三城屠了个干净。 顾烈虽未亲眼目睹惨景,但通过姜扬痛心疾首的记述,也可窥得一二。重生后顾烈再三警示敖戈,就是为此。 前世消灭风族,即使在知晓风族祖父恩怨后,顾烈虽责备自己失察,却并不后悔。 所以,鱼凉会盟的邀请,前世风族也曾发出,但在屠尽西蜀三城的前提下,这邀请更像是一种挑衅,楚顾根本不会考虑。 然而今生与前世不同。 重生后顾烈再三警示敖戈避免了屠_城惨剧,对祖父顾麟笙和风族的恩怨也已经知情。 最重要的是,他毕竟无法完全抹消治理天下五十年留下的处事态度
相关推荐:
大风水地师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将军男后(修改版)
掌中之物
爸爸,我要嫁给你
永乐町69号(H)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可以钓我吗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