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花園」--跳蛋寶貝 > 第32章

第32章

没派人来打听。 搞不懂,元宵节再看看吧。 嬷嬷心里直犯嘀咕,之前娘娘就嫌弃这甄家的小娘子小家子气,这么一瞧,的确老实本分过头了。 当然,她并不知晓皇后已彻底对甄青殷改观。 *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京城盈满过节的气氛,大街小巷在为赏灯做准备。 一大早,甄家人齐聚一堂,各吃了一碗饺子混汤圆。 甄青云在甄世廉手里吃了几次亏,不敢闹幺蛾子。 他憋着一股劲儿,一心顺顺利利去无歧书院读书,将来考科举、中状元、当大官,有朝一日把二叔、甄青殷、甄圆圆统统踩在脚下。 ——老太太和二叔说多了,他莫名笃定,只要他去无歧书院读书,便一定能中状元当大官。 老夫人养了这些日子,仍是精神不济,今儿看着儿孙齐聚一堂,郁结数日的心情稍稍缓解了些。 只是,目光扫过吃相文雅的甄青殷时,忍不住朝她甩个冷眼。 甄青殷视而不见,吃了两个黑芝麻汤圆、六个饺子,取好事成双、六六大顺、八八大发的好兆头,吃到撑,见牙口不好的老夫人还在慢吞吞吃饺子,她便慢慢地喝汤。 直到老夫人停筷,大家才一起放下筷子。 一家人到暖阁喝茶。 气氛难得和睦。 甄世俭问起甄青云启程的日期。 甄青云殷切地望向甄世廉。 因那日舌头受了伤,他得以在家中逗留几日,启程的日子拖到现在。 见所有人看着自己,甄世廉笑笑:“明儿后儿随时出发,青云,你的伤可好了?” 甄青云受过甄世俭指点,知晓他的前程还需二叔帮忙,压下忐忑,小鸡啄米点头:“好了好了,二叔你听,我说话一点不受影响,吃东西也没影响,那日就是看着骇人……” 甄世廉可不关心他伤好没好、疼不疼:“那正好,明儿就出发,宜早不宜迟,早些抵达,早些读书,也能早些出人头地。” 甄青云未说完的话硬生生吞回肚子,面上露出一点不满,却不敢泄露更多,膝盖上的手指蜷紧,一口一个二叔,叫得极亲热:“好,好,我听二叔的。” 甄青殷端起茶盏,不动声色垂下眼帘。 甄青云骨子里还是狡诈的,受点挫折,便学会了掩藏自己。 不过,在他口无遮拦这么多次之后,他以为他的人生还有扭转的机会吗? 甄世廉又说起晚上的元宵灯会,帝后与民同乐,在京官员三品及三品以上的,可携带家眷参加赏灯宴。 “……老太太可有兴致去?” 老夫人当然想去,这是体面,但是身子骨不允许:“我老胳膊老腿的,去了反倒给皇上皇后添麻烦,便不去了,你们去。” 甄世廉心知甄青殷是只小狐狸,不敢露出端倪,笑微微应下。 小殷氏汇报府中内务,荣嬷嬷在一旁点头,老夫人碍着小儿子在眼前,压住想发火的冲动,轻轻颔首,笑容淡了下去。 老二媳妇故意跟她作对吧?改了好几项她定下多年的老规矩。 接下来又说到甄世俭辞官的事。 元宵节一结束,官员的春节假就结束了,从明天要开始上早朝、当值。 一年之计在于春,甄世廉和老夫人都有心在这一天,把府中大事处置妥当。 甄世俭仍是想辞官。 从八品的小官,当得实在没意思,又在秦楼楚馆丢了大脸,回去当值怎么面对同僚? 老夫人着急上火的,甄世廉一针见血地问:“大哥,那你辞官之后,想做什么?” 甄世俭一想,活到如今这个岁数,除了吃喝玩乐逛青楼,这些年就是被老子和二弟压着头读了些书。 他虽自诩读书人,却不是个爱读书的,不想辞官之后,继续与书本打交道。 左思右想,他哑然无言,一时竟想不到,除了混吃等死还能做什么。 甄世廉早做好了打算,把家里最爱闹腾的人支走:“大哥,在京城里为官,你怕丢人,要不,我走走门路,给你求个外放?一来,升到七品,起码是个入流的官,二来,为一县之长,谁敢笑话你?你还能当家做主,完成抱负,我知大哥其实一直是个胸怀大志的人。” 甄世俭哪有什么抱负,这些年尽在温柔乡、书堆里打转了,唯一自己做主的,便是纳了张姨娘为妾,并且宠妾灭妻。 弟弟一番话,听得甄世俭热血沸腾,仿似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知音:“世廉,还是你懂我,那我就外放,去当一县父母官去!” 他有些紧张地看向老夫人。 当年张姨娘怂恿过他外放,跟他一起出去,既能体验当太太的感觉,还能收刮钱财,老夫人没答应。 第66章 财大气粗 殊料,这回老夫人竟一口应下:“你想去就去,我老婆子还能挡着儿孙出息不成。” 当年不答应,是拴着大儿子在家生孩子,如今孙子有了敞亮的前程,大儿子年纪大了,生不动了,爱去哪儿去哪儿。 若能混个前程出来,将来也能帮扶一把孙子。 亲叔叔哪有亲爹亲,只有大儿子才会倾尽全力帮助大孙子,更何况,大孙子多次出言不逊,得罪了小儿子,小儿子多少有芥蒂的。老夫人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心想事成,甄世俭哈哈大笑,团团朝甄世廉拱手行了个礼:“二弟,哥哥先谢过你!” 谢罢感慨,“还是亲兄弟好,互相扶持,咱们兄弟一心,其利断金!甄家会越来越好的!” 甄世廉眼角一抽,笑容不变。 小殷氏低头喝茶,掩去唇边的嘲笑。 甄家眼下的麻烦,都得到了解决,暖阁的气氛更为轻松和睦。 甄家开年不顺,接二连三见血,老夫人为图个吉利,装也要装个慈眉善目、喜气洋洋出来。 喝了半盏茶,她便感到疲惫,摆手说:“今儿过节,大家事多,你们都去忙去,青殷留下,给我读读经书。” 这几日,她每天会让甄青殷留下一段时间,美其名曰侍疾,也不让她做什么,只让她读读书。 但得跪在她的榻边读。 亏得她怕甄青殷向小儿子和晁国公夫人告状,好心地给了个蒲团。 从第一天的半个时辰,到昨儿的两个时辰。 今天这一跪,估摸得延长到两个半时辰了。 甄世廉怕老夫人磋磨甄青殷,头一天专门打听,得知只是让甄青殷跪在蒲团上读书半个时辰,便没说什么。 老夫人是他生母,正病得厉害,左右权衡下,只能委屈一下青殷,这样也有利于青殷对外营造孝顺的形象。 但是,昨儿夜里,小殷氏告诉他,甄青殷跪了两个时辰,回朝雨阁时,是丫鬟背回去的,细问才知母亲的阴私手段。 为人子者,不好说母亲的不是,甄世廉正要寻个借口叫走甄青殷,正好把甄青殷带出甄家,参加晚上的赏灯宴,甄青殷盖上茶碗,朝桌上一搁,先开口了。 “我正想说呢,一连为老太太侍疾数日,不见老太太的病有起色,我不通医术,心里暗暗着急,打算今儿去尼姑庵里捐些香油钱,为老太太祈福。” 老夫人一听,便知她想躲懒,心头的怒火燎了起来,淡淡笑问:“过节人多,你小孩子家家的,出门丢了怎么好?祈福在家祈福也一样。” 甄世廉趁机使眼色,小殷氏笑道:“老太太,我也有此想法。老太太迟迟不见好转,咱府里上下都焦心,老爷们上值挂心,青云出远门不放心,就连青殷和圆圆夜里睡觉都不安稳。” 甄世俭及时表孝心:“是啊是啊,母亲是咱甄家的镇宅之宝,母亲病着,咱们做什么都挂着您。” 他扯扯甄青云。 甄青云正神游做中状元的美梦,啊啊了两声:“是啊是啊,我和父亲一样想法。” 老夫人神色缓和,为那句“镇宅之宝”感到好气又好笑,甄世廉不等她开口,乘胜追击,一拍定板:“母亲,那就这样说定了,我亲自送她们娘几个去庵堂,捐香油钱,给您祈福。” 好话歹话都叫他们说了,老夫人病了这许多日,也想去去晦气,心里已是应允了,嘴上却仍想为难为难甄青殷。 “你们都是孝顺的,青殷,既然是你先提出来的,那你准备捐多少香油钱?” 如此大张旗鼓的,捐少了好意思说自己孝顺? 暖阁里一静。 大家都没料到老夫人问得这么直白。 甄青殷怯怯道:“我没什么私房,统共存了些月例银子,还有姨母给的零花,共二百多两,因太担忧老太太,怕银子不够,菩萨听不到我的祈福,昨儿又叫丫鬟出府偷偷卖了五件姨母送我的琉璃首饰,换了七百多两,凑够一千两。我打算把这一千两,全部捐了,好让老太太早些康复。” 老夫人惊了。 除了纨绔甄世俭,甄世廉等人也惊了。 一千两! 一千两够甄世俭活动个七品小官当当了。 老夫人心疼得滴血:“也,也不必卖首饰,传出去不好听。” 一千两啊,她倒是有心哄过来,装自己的钱箱子里,可晁国公夫人不是尊好惹的大佛。 这孙女真不是个贴心的,捐什么香油钱,直接孝敬给她,她摸着银子,明儿病就好了! 甄世廉和小殷氏有心劝劝,不必这么实诚,但当着老夫人的面不好说,怕她多心。 被一千两迷昏了头,老夫人没理由阻拦甄青殷尽孝,只得唤荣嬷嬷取了对牌,给了马车和护院,送她和小殷氏、甄圆圆出门,甄世廉履行承诺护送。 甄世俭和甄青云也想去,尽孝心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但甄青殷捐一千两,他们捐少了,反倒惹人笑话,寻个由头,各自出府去了。 老夫人哼一声。 老大总怨怪她偏心,可要紧时候就看出来,老大只会动嘴皮子,嘴上虚虚关心两句,连捐个一千两换她这个老娘的健康都舍不得。 甄世廉骑马,甄青殷三个女眷坐前头的马车,第二辆马车上坐着荣嬷嬷和丫鬟们。 小殷氏瞄了眼马车窗外的夫君,甩下帘子,笑吟吟低声道:“青殷,你又让二婶松快一日。” 上回是去晁国公府走亲戚,这回出门上香祈福。 新年十五天,老夫人背了甄世廉就骂小殷氏,小殷氏挨骂十三天,现在已经被骂皮了。 逃得一日算一日。 “娘,你猜你方才的话,爹有没有听到。”甄圆圆捂嘴偷笑。 她本是活泼的姑娘,奈何这些年讨好过老夫人,总得不到好脸,久而久之,就和甄青殷一样,一进福荣堂,便当个背景板,能不开口就不开口,请了安立刻走,绝不多留一刻钟。 小殷氏哼笑:“听到又如何?男人啊,夹在老娘和媳妇中间,只能装聋作哑。” 婆婆占着长辈,吃亏的大部分是媳妇,她又凶恶不起来,只能吃闷亏。 “不提这些扫兴的,青殷,你怎么想到去城外的青月庵?从前咱家从未去过黎山上香。” 第67章 触发放灯任务 系统抱腿冷哼: 甄青殷唉声答:“宋家有个表姐在青月庵出家,顺便也瞧瞧她过得怎样。” 小殷氏以为,晁国公夫人拜托甄青殷探望那宋家姑娘,便没多问,转而聊起路上的人文风景。 马车跑了整整两个时辰,过了午,才来到黎山脚下。 甄青殷刚抬了抬颠簸坐麻的双腿,马车外蓦地传来二叔的声音:“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甄青殷腿一软,又坐了回去。 系统惊喜: 系统声音响起的同时,太子虚扶起甄世廉,声音有股冷淡的温和:“甄侍郎无须多礼。不知甄侍郎来此地是?” 甄世廉压下一肚子狐疑,笑道:“谢殿下。” 一秒表情切换成忧愁,“臣的母亲近日身子骨不大好,侄女说要来青月庵捐些香油钱,给祖母祈福,老太太赞她有孝心,臣便带着家眷一起来了。今儿元宵节,各处山头都是上香祈福的香客,黎山清净,这才来此。殿下怎地也在此地?” 话里话外,着重说明,他家侄女青殷是多么孝顺。 太子淡淡扫一眼下马车的甄家女眷,已修炼到把大蜜蜂的话当耳旁风的地步,随口敷衍道:“孤去明山点个长明灯。” 黎山和明山相依,黎山有青月庵,香火不旺,冷冷清清,而明山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 他们所站的地方,正处于两座山的分岔路口。 不过,甄世廉还有疑问。 为何太子偏偏选择这条路上明山?这条路可是比较荒僻,曲里拐弯,连接明山后门,不如明山正门的那条路好走。 太子看出他的疑惑,生怕某人误会似的,忍不住解释:“正门那条路,今日排满了香客,从山门一路排到山脚,孤图个清净,使人打听,这条路清净,便拐来了此处。” 甄世廉由衷地赞道:“殿下当真爱民如子,宁愿自己不辞辛苦绕远路,也不愿意扰民。” 爱民如子……太子心里呵呵,不愧是叔侄,拍马屁的词都不带换的,一样的敷衍了事。 甄青殷三人下了马车,恭恭敬敬向太子请安。 太子轻轻颔首,温润亲和中透着疏离淡漠,没有多给甄青殷一个眼神。 甄青殷一贯垂眉敛目,不多看不多说。 甄世廉和小殷氏对上目光,四只眼里透出相似的怀疑:不会这么巧吧?难道是明修栈道

相关推荐: 长夜(H)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进击的后浪   朝朝暮暮   有只按摩师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生化之我是丧尸   永乐町69号(H)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