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未表态,不过短短一天时间,外面的猜测传言就沸沸扬扬了。 陆雪吟之心,人尽皆知了。 不管是百姓还是百官,对此议论纷纷。因为以前只是猜测,但现在这个猜测似乎马上要变成事实了,很多人就开始坐不住了。 大部分的百姓们对这件事的态度是表示平和与支持的,谁不想要活在陆雪吟的治下呢?她治下的百姓,各个安居乐业,家中的孩子都能读书。 以前的岭南是贫困、偏远、落后的代名词,而现在,谁不想生活岭南? 但是文武百官对此的反应却很大,不是每个人都像礼部尚书那样明事理的。他们倒不是对陆雪吟有意见,他们肯定她的能力,他们不满的是她的性别。 就有个士大夫当众在宫门口表示:“女子当政,倒反天罡!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女子怎么能称帝?简直是可笑!若是要臣服女子之下,我等大丈夫还有何颜面活于世上!” 这话得到了老古板们的认可,“对啊对啊,女人么,在家相夫教子,能够管理好中馈内宅已是能干了,如何你能做天下之主?陆雪吟……就算是陆雪吟也不行。” “我承认陆雪吟与许多女子不一样,她算是能干的了。可是她能入朝为官,已是先帝与殿下的仁慈,如今还想称帝?简直是痴人说梦。就算太子有不足之处,她也可以辅佐殿下啊,当一位股骨之臣,与殿下相得益彰,君臣相宜,也是千古佳话。”也有人说道。 “李大人说得对极了!正是如此,正是如此!陆雪吟能当官,本来就是欺君之罪,当时……”算了,不能提当时,那人又道:“是先帝宽厚,所以才赦了她的罪责,她不感恩戴德已是忘恩负义,现在还生出了狼子野心,简直是大逆不道。” 这些人就在宫门口,毫不避讳地高谈阔论,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态度。 他们这些人都在说,所谓法不责众,陆雪吟还能把他们都杀了不成?刑不上士大夫,他们都是读书人,抒发一下心中真情实感算什么错?真正有错的是陆雪吟的狼子野心才是。 他们一群人吸引了百姓的注意力,有个大嫂听到这话,怒不可遏:“啊呸,女人怎么了?女人怎么就不能当皇帝了?你们要是说陆大人能力不够、品性不够,那也就算了,可是偏偏拿陆大人的性别来说事。也是,因为能力、品行,陆大人都无可挑剔,甚至都比你们这些男人更厉害!你们只能凭着垮下的那二两肉来说事,真的是好了不起呢。” “男人又怎么了?你们男人治理的天下,百姓饿死、流民遍地,雁回关就是在你们男人手上弄丢的,却是在陆大人受伤夺回来的。你们哪来的脸,觉得你们男人比女人强?还读书人呢,啊呸,那脸皮比我娘的脚后跟都厚!”另外一个妇人也跟着怒骂道。 两人的话,让一群大人脸色涨的通红。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你们……你们怎么能如此粗俗!”有个大人怒斥道。 妇人说道:“实话实说而已,怎么就粗俗了?你嫌弃女子,可是生你养你的是女子,给你洗衣做饭的是女子,为你生儿育女的是女子。你放下碗就骂娘,你倒是不粗俗,你是没良心。” 陆雪吟还没出面,就被人维护了,此事传到她耳朵里,弯了弯唇角。 “这就是民心啊。”陆雪吟对着身侧的谭峰说道:“你看,你做过什么,是否对百姓好,他们心里都知道。谁说百姓愚昧的?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的很。” 陆雪吟看着侍卫汇报上来的文字,“不过,还是得教化,多开点学堂……” 谭峰在一边面无表情地说道:“这户部也把账册交上来了,您也看过了,您想这些事之前,不如想想银子?” 陆雪吟气恼地瞪了他一眼。 户部尚书这人吧,比较神奇,他对陆雪吟当皇帝,不赞成不反对,但是陆雪吟要看账册的时候却也十分配合的把东西直接交给了陆雪吟。 陆雪吟看过之后就明白了,为什么户部尚书如此配合,因为……确实没啥银子。 陆雪吟甚至都没怀疑他是不是做了假账,因为她知道,这账根本没有作假的必要。 这几年一直在打仗,各地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前两年还发生了天灾,当时陆雪吟已是尚书令了,她写信给太子,逼着太子出钱出粮赈灾。 太子都咬牙答应了,太子一边保证她的粮草供应,一边还要到处买粮赈灾,当真是举步维艰——当初义林军就是抢了赈灾粮才惹怒了陆雪吟。 而且因为天灾,陆雪吟几次颁布了减免赋税的政令,这两年全靠着乾元帝的私库撑着呢,所以国库没银子确实是真的,这账根本没有作假的必要。 多说一句,就是因为太子肯拿出乾元帝的私库来买粮,粮草供应一直很及时,陆雪吟念着他的好,所以她愿意善待太子,给足他体面。 这是陆雪吟觉得太子唯一的好处。 陆雪吟看到账本的时候,哪怕早有准备,还是被吓了一跳,并且愁眉不展。 谭峰作为陆雪吟的铁杆心腹,日日看着她念叨着:“怎么这么穷?为什么这么穷?我当初养一个岭南就够艰难了,现在……乾元帝到底是怎么攒下来这么多家底的?” 谭峰都替她难过,如今见她如此大放厥词,一点都不考虑到自己的真实情况,忍不住提醒了她一下。 别做梦了,想想你国库里的银子吧。 陆雪吟恢复了理智,不过她很乐观:“一步一步来,先让百姓安居乐业再说,先吃饱穿暖,然后再进行教育普及。教育可太重要了,”她眼神闪着光:“那些才是大乾的希望啊。” 他们终究会老去,传承很重要。会有人代替她的位置,她不指望自己打下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却奢望于这太平盛世能够长久。 明知道这只是个美好的期许,她却还是忍不住期盼着。 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压了许久的新君继位的奏折,终于在这一日公开批复。 “众爱卿新君继位的折子孤已经收到了,然孤思虑良久,还是觉得难当此重任。”太子站在皇位之前,他身后就是龙椅,他离九五之尊的位置,仅一步之遥。 此言一出,殿中的大臣便议论纷纷。有沉不住气的,立刻就要上前。 “殿下,臣以死……”有大臣想要孤注一掷。 太子摆摆手,“听孤说完。”他斟酌着开口,神色平静:“这几年来,天下的百姓过的苦不堪言,身为人子,不该谈论先父功过。然孤亦是太子,孤看着百姓们流离失所,内忧外患,痛恨不能自戕。这一切是先帝之过、是群臣之过,亦是孤这个太子之过。先帝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妄为君王;诸位大臣,不能辅佐君主,妄为臣子;而孤身为人子,未能劝说父亲,妄为太子。” 太子平等的骂了所有人,他死去的亲爹没放过,连自己都没放过。他不顾别人死活,当然,也不顾自己的死活。 这大家还能说什么? “如今天下初露安稳,却与孤、与诸位大臣、与先帝无关。是陆大人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是她还了天下安稳,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个皇位,理应由能者居之。”太子神色凛然,掷地有声:“孤自愿让位于陆大人。”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陆雪吟的身上,这个时候到了陆雪吟的表演了。 众所周知,这种事情,要一请,再请,三催,然后陆雪吟才能不情不愿、半推半就、欲拒还迎的答应。 如此才能全了双方……主要是陆雪吟的脸面。 毫不夸张的说,有一个算一个的中国人,也许能拒绝美人投怀送抱、能拒绝功名利禄,但是绝对拒绝不了三顾茅庐的虚荣,没有人! 陆雪吟站出来,恭敬地说道:“太子殿下厚爱,臣不敢当。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哼,虚伪!”有个大臣毫不犹豫地冷哼嘲讽。 陆雪吟面不改色,当政客的哪有脸皮不厚的?就当没听到就是了。但是也不反驳,毕竟……毕竟是真的。 她是一个脸皮厚,但是也能接受实话的政客。 陆雪吟骄傲地挺起胸膛。 第一次提出陆雪吟当然不会答应,后续还得演两遍呢,总要给大家一个接受的过程。 不过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在下朝之后,都跑到宫外去静坐抗议。 陆宁一脸愤愤不平地去禀告给陆雪吟:“大人放心,这群老顽固的名字我都记下来了,回头我挨个敲他们闷棍。” 陆雪吟:“……你给我住手。”她顿了顿,说道:“用不着你出手,这么大冷的天,他们坐一天,冻个好歹的。” 虽然出了正月,可是天气还是很冷,倒春寒可不是开玩笑的。 陆宁顿时一喜:“那冻死他们,正好换一批人。” 陆雪吟笑了笑,说道:“不用太在意,这本该是太子殿下烦恼的。” 太子也不在意,他能怎么办?他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配合着陆雪吟把这出三顾茅庐给唱下去。 这些人,不过是配角罢了。 第392章 称帝 太子想了想,让人给他们传话:“告诉他们,他们愿意坐就坐,孤不拦着他们。” 然后……然后他们就回去。 倒春寒啊!谁懂啊,谁冷谁知道。他们还要留着命去跟太子、陆雪吟抗议呢,既然这招没用,那就继续换呗。 然后第二招,就是集体上述请辞。 倒也不是集体,有愣头青愿意当出头鸟,但也有老奸巨猾的,打算看情况再说。 有一拨人就直接上书请辞,在奏折里写,他们没有办法在女子手下为官,此乃有为伦常,他们无法接受!除非太子殿下收回成命,他们还会继续为国效力,否则他们就要辞官归家。 太子收到了这些奏折,然后……把他们都给陆雪吟送去了。 陆晨阳:“……” 太子看到陆晨阳不满的眼神,他解释:“这些日后也都是你妹妹的大臣,与我何干?交给她处理,不是理所应当吗?你怎么能怪我呢?” 说得好有道理。 陆晨阳是讲道理的人,他思索片刻,觉得太子说得不错,于是真心实意的认错。 “是我想岔了,不该误会殿下。”陆晨阳愧疚道。 太子善解人意地说道:“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又怎么会怪你?” 陆晨阳更感动了,觉得太子人可真好。 多说一句,有一次燕行无意间看到太子忽悠陆晨阳,沉默了半晌,然后嫉妒了。 同胞兄妹俩,陆晨阳怎么能纯良成这个样子?!毫不夸张的说,太子都能把他忽悠瘸了。可见太子还是有良心的。 再想想他的那个,精明的要死,她不忽悠他就不错了! 燕行很嫉妒,转过头就去找陆雪吟告状了。 他淋过雨,也要把太子的伞给撕了。 陆雪吟收到了奏折,然后欢天喜地全批了,让他们抓紧时间把官职空出来,给好人腾地儿,这活你不愿意干,有的是人愿意干。 陆雪吟高兴地跟身边的人说道:“他们也算干了一件好事,本来干的就不怎么样。我想着他们多年为官,也没有理由让他们腾地儿,没想到他们倒是主动来请辞了。等日后……定要大开恩科,选拔人才。这两年各地战乱,也无心科举。现在百废待兴,正是要选拔人才的时候。这些个偷懒耍滑的,正好给新人腾位置。” 这话不知怎的就传扬了出去,辞官的人悔不当初,那些还在观望的也不敢轻举妄动了,集体请辞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陆雪吟十分遗憾,她说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心话。 她早就看这些老臣不顺眼了,一个个只会偷懒,做事磨磨蹭蹭,写的奏折又臭又长,毫无效率可言。 这不止是某个衙门,而是官场常态。 只能说,大乾走到今日这个地步,是有原因的。 三顾茅庐的第二次,在半个月之后。 这半个月来,该反对的反对,该气愤的气愤,反抗之后发现没有卵用,半个月时间也足够让他们冷静下来。 虽然还没有接受,但是也知道,他们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他们没有办法了,舆论……这个不行,他们加起来名声都没有陆雪吟好;武力……要不还是别提这个了。 整个大乾,上上下下,没有人能阻止陆雪吟登基为帝。没有人有这个资格,也没有人有这个能力。 于是他们只能面无表情地看着太子和陆雪吟演,太子说:“陆大人你来吧。” 陆雪吟说:“不不不,太子殿下,臣惶恐。” 太子:“你活该……你应该的,除了你,无人有这个资格呀。” 陆雪吟谦虚:“哪里哪里,臣实在愧不敢当。” 就不能走点心?这么浮夸吗? 两人走完流程,这才下朝。 一转身,太子殿下面无表情,陆雪吟也叹了一口气。 心里却是沉甸甸的,因为第二次结束了,第三次还会远吗? 陆雪吟终于走到了这一日。 三月十一,太子殿下进行了三顾茅庐的第三次。 为了这一次,所有人都做了很多准备。 首先是高铭,他亲自和燕行去拜访朝中的官员,请他们与太子一起,请求陆雪吟答应登上帝位。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效果却很好。如果连大臣都认可陆雪吟,那么陆雪吟顺势而为才更名正言顺。 高铭一家一家拜访,苦口婆心的劝说,每日早出晚归,嗓子都说哑了,终于说服了二十多位大臣。 人数不算多,但却是朝中有名有姓的实权位置上的官员。 说服并不容易,除了高铭的口若悬河,还有燕行在一边虎视眈眈。 当然了,燕行并不是用武力来威胁人家,他这个人代表了他的态度。 他是太子的表弟,是镇国公世子,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了镇国公。也就是说,镇国公也支持陆雪吟。 人家自家人都同意了,他们何必再苦苦支撑呢?陆雪吟登基为帝已是板上钉钉,他们何不顺水推舟,勉强也算是个从龙之功了。 这一次,太子亲自手持玉玺走下台阶,来到了陆雪吟面前,认真地说道:“陆大人,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大乾除了陆大人之外,再无人能堪当重任。天下百姓就交给你了,只要你不辜负今日所托,孤心甘情愿让位于大人。” 这话也算是太子的真心了,他话音一落,不少朝臣也出列,恭声说道:“请陆大人登基为帝。” 这就算是众望所归了。 陆雪吟眼神一闪,璀璨而坚定,她伸手接过玉玺,恭声说道:“臣……定不负殿下所托,不负天下百姓!” 陆雪吟接过玉玺,太子便将自己的发冠摘下,放到了一边,率先跪倒在了陆雪吟的脚下。 “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率先扬声叫道。 其他大臣一看,如今已是尘埃落定,那就……跪吧。 众臣齐齐跪倒在地,三呼万岁。 第一位女帝自此称帝。 皇位空值太久,很快就要举行陆雪吟的登基大典。 陆雪吟对乾元帝抠,对自己也不大方。 第393章 登基大典 她道:“如今百姓还流离失所,无法安稳,朕心中不安,登基大典一切从简,决不可铺张浪费。” 礼部尚书恭声应下,户部尚书感动热泪盈眶,高喊:“陛下英明!” 所有的户部尚书都喜欢勤俭持家的皇帝。 礼部尚书觉得,陆雪吟就算勤俭,到底是自己的登基大典,再简单还能简单到哪去。他想了想,写了一封奏折送了上去。 陆雪吟虽然现在还未
相关推荐:
深海gl (ABO)
游戏王之冉冉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玩笑(H)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召唤之绝世帝王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痛之花(H)
流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