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弥生(兄妹骨科) > 第67章

第67章

柳拂衣稳稳接住了帝姬的身子,目光冷淡地扫过了阴暗的大殿,落在了呆若木鸡的赵太妃脸上。 “娘娘。”他不动声色地提醒,刻意抬高了声音,“帝姬中暑昏厥,需要叫太医吗?” 柳拂衣的脊背挺得笔直,保持着十足的警惕,衣袖里揣着九玄捉妖塔。但凡有一丝妖气,这宝物一定会跳出来,照得作祟之物无可遁形。 可惜没有,带着热浪的晚风卷过他的发梢,寺外天际的晚霞与莲花座上金身佛像相映,端庄肃穆,华美异常。 见到佛像真身,外面的宫婢不敢逼视,齐刷刷地跪伏在门口,透过她们光亮的发髻,远处拉马车的良驹百无聊赖地扫动尾巴,四面寂静得只剩风声。 柳拂衣怀抱帝姬,衣袂摆动。 “对……”赵太妃紊乱的呼吸慢慢平静下来,手指将帕子扭得变了形,她伸出颤抖的手理了理发梢,找回了一些体面:“帝姬中暑昏厥——来人,回宫。” 赵太妃慢慢靠近了柳拂衣和其身旁神情严肃的慕瑶,似乎仍然心有戚戚,声音都蔫了下去:“佛寺里确有古怪……拜托诸位了。” “太妃娘娘……”慕瑶清清明明的眼睛盯着她,那双琉璃眼瞳中,容不得一丝隐匿的丑恶,“寺里并无妖气。” 赵太妃猛地一凛:“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懒洋洋的声音自众人身后响起。 慕声雪白的脸半隐在阴影之中,唯独一双黑润润的眸子,似乎倒映着满池星光,是阴暗中石破天惊的两抹亮。 赵太妃望见他的脸,眼中闪过一抹惊色,嘴角不自知地痉挛了一下。 慕声手里捏着烧了半截的六枝香篆,从黑暗中走出,嫌弃地伸到了众人眼前:“小小几根迷幻香,便把你们都唬住了?” 他没有在意赵太妃的神情,而是低头掀起香案上的桌布:“妙妙,快点。” 香案后爬出手里捧着两大把香的凌妙妙: “没来得及烧的香都在这里了,回去查一查吧。” 作者有话要说: 注:场景描述参考1:“大启灵塔,广置天宫。像设赁虚,梅梁架迥,璧当曜彩,玉额含辉,画拱承云,丹栌捧日,风和宝铎,雨润珠幡,林开七觉之花,池漾八功之水。召六大德及四海名僧,常有三百许人,四时供养。”(《辩证论(卷三)》) 诗句参考2:“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崔涂《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期不至》) 唐确有皇家寺庙大兴善寺,断句:大兴/善寺。作者知识背景有限,本文兴善寺设定全架空,与大兴善寺无关,如有常识性错误请提出,虚心接受一切斧正。感谢! 稍后还有两更:) ☆、帝姬的烦恼(三) “太妃娘娘, 说来真是巧, 下官从太仓过来,遭遇船难, 还是这几位大人显了灵通,救了下官一命……”郭修庞大的身影立在殿内,半躬着身子, 满脸横肉的脸上讨好的笑, 别扭得有些滑稽。 赵太妃没做声,尖尖的护甲翘起,有些心烦地用茶杯盖子剐蹭着沿口。 柳拂衣专注地看着一旁的满头大汗摆弄着香篆的老太医和一个穿绸布衣裳的年轻香师, 不自知地拧起眉头,不知道在考量些什么。 慕瑶安静地盯着自己的手,案前的茶水飘起如云的白气,凝结在她的睫毛上。 “都是下官消息不灵通, 几位大人受太后所托远道而来,又是下官的救命恩人,应该早作安排才是……”郭修睨着地板, 径自絮絮叨叨。 “行了!”赵太妃砰地一下将茶盏搁在桌上,语气不悦, “我叫你来为了什么,你心里不明白吗?” 郭修顿了一下, 尴尬道:“娘娘,臣……臣实在冤枉啊。” “哼,你冤枉?”赵太妃狠狠剜了他一眼, 回首扬声道,“陈太医,陆先生,你们说说,本宫冤枉他没有?” 那年轻的香师陆九,是按照慕声的意思特意从民间请来的,身上特意准备的一件崭新

相关推荐: 我的美女后宫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高门美人   浪剑集(H)   小人物(胖受)   深陷   摄春封艳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删除她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