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官场风流往事 > 第120章

第120章

的痴情万人称颂,人们赞誉他为当代尾生。 婚后,他携妻子来台,一同度过了十年光阴,1997年,妻子因病去世。 她和他的结婚照仍然挂在墙上,我望着墙上那花甲老妇,她是坎坷的,但同样是有福的,她这一生或许被时代糟践过,但她的爱情并未被人辜负过。 尽管她那样容貌普通,不通文墨,但她比才华横溢的周默玉幸运太多。 陈瘦棠平静地向我致歉:“对不起,没有什么秘辛。” 望着他无澜的眼睛,我忍不住脱口而出,问出了一个让我后悔至今的问题。 我问他:“你爱周默玉,是不是?” 他瞬间睁大了眼睛,困惑地望着我。 我轻轻开口:“我是周默玉的骨灰级书迷,她二十二岁时候写的一篇散文里提到你家住在罗斯福路三段,你至今仍然住在罗斯福路三段,说明你几十年来都没有搬过家。从《铃兰》社回你家,根本不经过周默玉的家。你根本不是回家路过,你是特意去的。” 一个男人,特意绕路经过一个女人的家,在马路对面驻足凝望,谁会相信这与爱情无关呢? 惊讶渐渐从他的脸上退却,他很久没有说话,或许他在回想,回想那个驻足对面的晚上……过了很久,他轻轻回答我:“木已成舟向东去。” 木已成舟向东去,奔流至海不复回,这一生已经结束了。 我满心酸涩哽于鼻腔,许久,才问道:“如果她也爱你,你会为她背弃承诺吗?” 他轻轻阖上眼睛:“没有如果,她爱罗君儒,全世界都知道。而我……我不愿做薛平贵,亦不想同时辜负王宝钏和代战。” 走出陈家门时,我停了一下脚步:“陈先生,其实,薛平贵没有错。” 他没有睁开眼睛,只是轻轻回答我:“我没有糟蹋别人,我只是辜负自己罢了。” 七 那是2011年的事情了,很快,我结束了交流生生涯,离开了台湾。 几年后的某一天,关于周默玉突然发生了一件惊天大新闻。 周默玉遗产的继承者,她的朋友汤先生夫妇在报纸上披露,周默玉的出版遗作,实则是删减版,真正的结尾并不是出版物中那样。 那报道里,汤太太是这样说的: 1987年,我和先生去美国探望玉,不知怎的,玉的精神极佳,这在二十年间是极为罕见的……吃过饭后,她拿出了一沓稿纸,告诉我们这是她最新的作品,尚且没有给人看过,我们是第一批读者。过后她会将书稿寄给老伙伴《铃兰》社审阅校对出版。我用一下午时间看完了那书稿,大为震惊,这书中玉自述的自己与外界所知的她全然不同,尤其是她的感情生活,一旦书稿发表,必然震惊文坛。阅完书稿,我与她交谈,问及她的想法,她回答我:“时日无多,有些事情不吐不快,就像当年与罗君儒的婚姻是场赌博,我决定再赌一把,将心迹表白,结果便随他去吧。” 期间,玉接了一个电话,接完后回来时脸色已经变掉,变回了过去二十年间那个沉默阴郁的玉,她从我处拿走了书稿,没有再和我交谈。晚餐时也并未出现。直到半夜,我起床去卫生间,见到阳台上有火光闪烁,走近一些看,玉正蹲在阳台上烧东西,她着睡袍蹲在地上,搪瓷脸盆里有纸张在烧,火光映着她脸,脸上是令人揪心的寂寥,她的手里攥着一沓纸,正一张张往火里添……我扑上去夺下余稿,果然是那篇新作,已经烧掉十页有余。幸运的是,大部分稿子得以保留,不幸的是,烧掉的竟完完整整是关于某人,或者说,完完整整,是不为世人所知的周默玉。 幸而,我从小有过目不忘的天赋,那十余页内容早已刻于脑海,回到房中,我即刻照记忆写下……先次出版时,未附焚稿。现觉余日无多,深感周默玉不应被世人误解,

相关推荐: 恶女嫁三夫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将军男后(修改版)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医武兵王混乡村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九品道士   罪大恶极_御书屋   皇嫂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