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随着卓义做玻璃的手艺越来越好,玻璃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之后,总算是没有白费他们的研究,这望远镜总算是做出来了。 如今京城换上玻璃窗户已经成了各家各户的流行,玻璃厂的订单都排到年底了,卓义带出来了几个徒弟,把普通玻璃交给他们做,自己一门心思的跟着文瑶琢磨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技术自然是越来越好了。 文瑶拿着望远镜,让李逸带她上了玻璃厂的房顶,远远地拿着望远镜看京城的方向,二里之外的东西能清晰可见,再远一些就开始有些模糊了,再远的就是京城。 从玻璃厂到京城有五里路的距离,虽然不能清晰的看见每一个人,但是能看到京城的轮廓和城门了,还有城门口来来往往的人影。 “还是差点意思。”文瑶喃喃的叹息了一声,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纯手工还是比不过后现代的高科技和精密的仪器和数据,但是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李逸就站在她旁边,听见她这话眉头就是一跳,这段时间他跟着文瑶待在这玻璃厂里,自己都快成工匠了,每次文瑶都是这句话,因为这一句话,卓义之前做出来的东西就会被推翻重来。 他在这也没闲着,跟着动手,所以现在听见文瑶这话下意识的就有点应激了。 放下望远镜,文瑶递给李逸:“你看看。” 李逸接过,只一眼便惊住了。 对比之前做的那些,这个真的好了不止一点半点,而且距离和清晰度都高了不少。 李逸已经觉得很神奇了,可就算是这样,文瑶还是觉得差了点意思,那到底什么样才叫好? 他不懂。 李逸收起望远镜,满是无奈的等着文瑶说继续。 不过他心里存了些私心,如果文瑶还要继续研究,追求精益求精,他一定陪着,但是手上这个若是文瑶同意的话,他想给皇伯伯看看。 这东西若是用在军中,能提高多少岗哨站岗的效率,他们也能第一时间发现远处的敌人,从而给大家更多的时间准备。 这话李逸没说,只是默默地等着。 只是这次,文瑶没有再说继续,只是让他带着她从房顶下来,找到卓义,让他按照这个标准再做几个出来,能做得更好就更好了。 之后就拿上之前做好的指南针和这个望远镜一起,叫上李逸回城。 回城的马车上,李逸有些好奇。 “瑶瑶,你做这些是干什么用的?”李逸一直没问过文瑶为什么要做指南针和望远镜,只是她突然说要做点新东西,他就陪着了。 文瑶摆弄指南针和望远镜,时不时的趴在窗户上看看外面,听见他这话才回头坐好,回了一句:“玩儿啊。” 李逸:“……” 之前做玻璃,她也说是为了玩儿。 见他这样,文瑶噗呲一声笑出了声,道:“逗你的,做这些,自然是有用的。 年前蓉姐姐家里人给她来了信,邱家现在的生意大部分都转移到了南边。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陛下几年前说过,想重开海贸,前朝开过海贸,后来不是因为一些原因关了,从那时候陛下说的时候,邱家就已经打算走这条路了,所以这几年,他们一直在南边发展自己的生意,一边赚钱一边准备出海的事。 虽然跟着朝廷试了两次,出去的船到现在也没回来,也不知道算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但终归还有希望的不是嘛。” 李逸一愣:“所以?” 文瑶只是笑了笑:“年前邱伯伯给蓉姐姐写信,说他已经准备好了很多货物和船,想再去试一试,这次他打算亲自去一趟,虽然前朝海贸留下的资料很少,但终归还是有一些的,其中就有航海图,他们慢慢摸索终归能摸出一条路来。 邱姐姐与我们亲如一家,待我如亲生妹妹,我也不想邱伯伯和邱大哥出事,海外航行,最难的便是辨别方向,在海上,司南作用不大,但是有了它……” 文瑶举起指南针,娇俏的笑脸露出两个小酒窝:“指南针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辨别方向,这对航海极为有利,还有这个望远镜,在一望无垠的海面,能早看到几里外的东西,就能让他们提早发现危险,然后避开。” 文瑶是这么解释的,但实际上她准备送去邱家的指南针和望远镜都是在空间里买的更为精密的,只是她需要一个幌子,所以这几个月她一直在忙活这个事。 李逸无奈的笑了笑,他就知道,他喜欢的姑娘一直都是胆大心细的,又怎么会为了一时贪玩去浪费时间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说自己觉得好玩折腾出来的,可实际上每一件事都是有重大的意义。 比如这个。 他笑了笑:“你可知道,这两样东西用在行军打仗上,也是用处极大的。” “啊?真的吗?”文瑶装傻:“那你要给陛下看看吗?” “可以吗?”李逸问。 文瑶:“当然可以啦,这东西不也是你做出来的吗?” 李逸想说他只是个打杂的,但转念一想,这样一来就能分散人们对文瑶的注意力,说起来也是对她的一种保护。 这功劳,他认了。 第603章 藏玩具的老顽童 两人回京修整了一番,回家换了衣服,这才直接递了牌子进宫。 李逸身上有令牌,是可以直接进宫的,但是怕皇帝在忙,便在宫门口等着通报。 没过多久,便有人来接他们了,径直去了御书房。 “怎么?你们俩今天怎么一起进宫了?”皇帝看着御书房里的少男少女。 李逸似乎又长高了,生的是玉树临风,在他旁边的文瑶便显得娇小许多,逐渐褪去婴儿肥的小丫头如今看着也是亭亭玉立了。 可惜,文昌侯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也不明说,这丫头也像是没开窍,自己也只能干着急,不然的话他一道赐婚圣旨就能解决的事,何须弄得这么麻烦。 李逸和文瑶齐齐行礼,文瑶看了一眼李逸,李逸开口:“皇伯伯,我和瑶瑶做了个新东西,想拿来给皇伯伯看看。” 皇帝挑眉:“哦?什么?” 他的目光落在文瑶身上,难道这丫头又折腾出什么赚钱的玩意儿了? 他现在有了羽绒服厂的分红,还有工坊每年从户部赚的钱,都进了自己的荷包,从前他觉得自己穷,这两年因为这丫头,自己也渐渐变得有钱了,就是打赏朝臣都比从前大方了不少。 没有人会嫌赚的多,所以对于这丫头的鬼点子,皇帝还是很喜欢的。 李逸又是一礼:“还请皇伯伯随我们移步观景台。” 观景台是皇宫最高的地方,在那里站得高看得远,更能彰显望远镜的好处。 皇帝一甩龙袍:“行吧,摆驾观景台。” 他倒要看看,这两个孩子又要带给他什么惊喜。 文瑶乖乖的跟在李逸身边,瞧着安静的很,皇帝时不时的瞥她一眼,若不是瞧见两人偷偷摸摸的小动作,还以为真的是哪家大家闺秀呢。 很快,一行人到了观景台,皇帝屏退众人,让他们在台下等着,自己只带了贴身太监和文瑶李逸上了高台。 到了上面,硕大的京城一览无余,远远地看去还能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就连有些官员家中的花园也能看见。 皇帝背着手,呼吸这高台上的新鲜空气,觉得自己心胸都开阔了不少,难怪人都喜欢往高处去,站在高处果然能让人心旷神怡。 “说吧,你们俩又折腾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了?”皇帝问。 两人对视一眼,李逸朝文瑶伸出手,文瑶这才把藏在袖子里的东西拿出来。 皇帝这才看见文瑶袖子里藏了这么个长长的东西,他挑了挑眉,难怪呢,他说这丫头今天怎么这么乖,走路的时候双手放在身前,原来是袖子里藏了东西。 只是这圆筒一样的东西,是什么? 皇帝眼里充满了好奇。 李逸上前双手奉上望远镜。 “皇伯伯,你试试。”说完,便交给皇帝,还教皇帝怎么用。 皇帝拿起直接怼到了眼前,陡然放大的场景吓了他一跳,皇帝慌乱的往后退了几步,手中的望远镜险些没拿稳。 “陛下。” “皇伯伯小心。” 李逸和皇帝的贴身太监赶紧扶住皇帝,李逸更是急忙拿手托住望远镜,就连文瑶都吓了一跳向前走了两步,脸上的神色焦急的看着皇帝手中的望远镜,生怕真的被他给摔了。 见李逸接住,文瑶松了口气。 这可是他们第一个成功的望远镜,要是摔了她得心疼死,这可是有纪念意义的东西。 皇帝渐渐冷静了下来,看着手里的望远镜问:“这是何物?” 他刚才,就这么往眼睛前面一放,就看见一张放大的人脸怼到了自己脸上,瞧着就像是在自己面前一般。 李逸连忙解释:“皇伯伯,此物名为望远镜,能将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您第一次用,可以往远一些的地方看。” 皇帝拿着望远镜在手中打量,然后做好了心理建设,按照李逸说的,先将望远镜举起对着远处,再然后才凑上自己的眼睛。 当看到望远镜中的景象时,皇帝脸色一变,大惊失色,之后便开始挪动望远镜,四处看。 脚步下意识的往前,李逸赶紧从后面拉住他。 皇帝看了许久,几乎用望远镜看遍了整个京城,他找到福王府的方向,拿起望远镜远远看去,还能看见自己那弟弟在花园里正陪着福王妃赏花,殷勤的在旁边端茶倒水。 皇帝嘴角抽了抽,又看向闹市街区,羽衣阁门口依然人声鼎沸人来人往,街上的小贩卖的什么东西都能看的清楚,街上孩童手里拿着冰糖葫芦跑来跑去。 皇帝已经很久没有出过宫了,从前只能站在观景台上远远地看着,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看的也越发不清楚了,可此时,透过这个望远镜,他看到了京城的繁华,看到了百姓们的烟火气,看到了很多自己从未看过到过的东西。 如此的……神奇。 皇帝对望远镜简直爱不释手,感觉哪里都看不够。 文瑶扯了扯李逸的袖子,给他使眼色:该不会拿不回来了吧?不是说给他看看吗? 李逸看皇帝这架势,极有可能这个望远镜今天要折在这了,他给了文瑶一个安抚的眼神,就算望远镜拿不回来,也必须得骗点好处给瑶瑶。 “皇伯伯。”见皇帝一副看不够的样子,李逸直接先开口了。 “逸儿等一会,皇伯伯还没看够呢。”皇帝头也不回,继续凑在望远镜后面看着京城的一切,仿佛怎么都看不够。 他也试图往更远的地方看,发现更远的地方似乎就看不真切了,只能看到个大概。 他似乎还觉得很可惜。 李逸怕文瑶久等,还要催,就见文瑶扯了扯他,然后摇了摇头。 想来皇帝也可怜,虽然是这世上权利最大的人,可也终其一生被困在这宫墙之内,也不知道皇帝多久没看过外面的世界了,既然想看,就让他多看一会吧。 两人耐心的等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皇帝似乎才玩够,这才收起望远镜看向两人。 李逸和文瑶瞥了一眼他那往身后放的手,嘴角抽了抽。 此时的皇帝就像个偷偷藏玩具的老顽童,这玩具还是别人的。 第604章 越少越好 皇帝瞧见两人的眼神,尴尬的掩嘴咳嗽了一声,拿着望远镜回到亭子里坐下。 “你们也坐。”皇帝看了看两人,完全没有把望远镜还给他们的样子。 两人无奈的坐了下来,太监立刻让人准备茶水点心送上来。 坐下之后,皇帝这才将望远镜重新拿出来仔细的研究。 “你们怎么会想着做这个的?”皇帝问道。 有了这个,确实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但同样的,皇帝也有了自己的担心,若是这个东西人手一个,那岂不是很容易便窥探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可能连自己这皇宫,只怕都会在人的眼中一览无余。 若他们要拿这个做生意,皇帝说什么也不会同意的。 这样的东西,越少越好。 李逸看了一眼文瑶,朝她点点头,文瑶这才开口:“回陛下,这个其实是为了邱家航海准备的。” 皇帝愣了一下:“航海?”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 “你是说海贸?邱家,是你那个姐姐家吗?他们家参与了海贸?”这件事其实一直都是皇帝心中的一个烦忧,前朝开海贸有多赚钱他是知道的,史册记载都有,他也想尝试重开海贸,可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出去的船没再回来过。 可就算是这样,皇帝也没打算放弃过。 提起这个,皇帝兴奋的脸色渐渐的沉了下来,变得凝重。 “哎。”皇帝深深地叹了口气:“朕确实想重开海贸,可……前朝留下的记录太少,想要重开海贸只怕没那么容易。” “其实,海上航行最难的便是辨别方向,一望无垠的大海上,想要辨别方向真的很难,哪怕司南也有失误的时候。”李逸开口。 皇帝认同的点点头:“是啊,可惜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李逸和文瑶对视一眼,文瑶又从袖子里掏出来一个东西放到桌上。 “陛下,你看看这个?” 文瑶的指南针做成了罗盘的形式,上面清楚的标注出了东南西北和各个方位。 指南针放到桌上,先是晃动了一会,然后双向指针,一边指向了南,一边指向了北。 皇帝眼前一亮:“这是?” “指南针。”文瑶开口:“指南针是我们在司南的基础上改造的,防水,定位准,而且不管是在哪里,都能用,有了这个,就不怕船上的人无法辨别方向,再加上望远镜能观望几里外的情况,对海上航行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皇帝虽然舍不得望远镜,还是小心的放到了桌上,拿起指南针起身开始试,无论他怎么转,手上的指南针的指针始终指向南北。 “好好好,太好了。”皇帝此时无比的高兴,仿佛困扰他的阴霾突然之间被扫除大半,整个人看着都开朗了不少。 重新坐下来,皇帝看着桌上的两样东西,有了这两样东西,他相信海贸之事迟早能成功的。 “此物,能不能多做几个?”皇帝问。 两人点头:“能,只是需要点时间。” 皇帝摆手:“无妨,只要做出来,朕给你们时间,需要什么东西只管开了单子,朕派人去找。” “这倒不用,东西我们都找的差不多了,而且卓叔现在烧制玻璃的手艺已经越来越炉火纯青了。”文瑶回答。 皇帝点了点头,看向两人:“此番你们二人又立了大功,可有什么要的?” 两人并未提奖赏,而是李逸直接说道:“皇伯伯,其实这两样东西的用处不止这些。” “哦?” 李逸微微一笑,直言:“若是用在边防岗哨,便能更早的发现敌人的动向,给我军更充足的时间准备迎战。” 皇帝刚才被海贸的事困住,将思想给局限了,这会李逸只说一句,皇帝便反应过来了,此物若用在战场上,更能让将领观察战场的局势,而且正如李逸所说,用在岗哨便能更早的发现敌军的动向,也好提前做准备。 “好好好,太好了,若是如此,那我军必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哈哈哈哈,真是天佑我安南,天佑我安南啊。”皇帝这下是真的开心了。 先是粮食增产,现在又有了这般方便的辅助工具,如何能让他不高兴。 皇帝这一高兴,又给了两人一堆赏赐。 只可惜,带进宫的望远镜和指南针没能拿回来,皇帝到底还是没舍得还给他们。 算了,就当是送这个老顽童的礼物了。 他们俩走的时候皇帝还拿着望远镜在观景台往外看呢,一点也没舍得走。 虽然损失一个指南针一个望远镜,但换回来不少价值连城的赏赐,也值了。 有了之前的经验,后面做起来就简单多了,文瑶和卓义又做了四个望远镜,三个是皇帝要的,准备送去北境,指南针则是能做多少做多少,反正这个东西也不怕被人发现是怎么做的,望远镜是用处敏感,但这个皇帝可不会拘着他们。 终归是要让两个小家伙有利可图的。 虽然已经掌握了技巧,可真的做起来还是极难,特别是镜头的烧制,那是真的废百出一,做坏的那些文瑶也没留下,免得给人利用的机会。 一个月的时间,三个望远镜送进宫里,又被皇帝以最信任隐蔽的方法送去北境,交给夏将军。 另外还有两个望远镜和几个指南针,被分成两套,一套送去邱家,交给邱家父子,一套送去给南边负责海贸的官员,那人是皇帝的亲信,为了海贸的事已经在沿海呆了好几年了。 一路送去的,还有文瑶写下的海水变成淡水的方法,在海上航行,不光是方向的问题,人吃饭喝水同样是大问题,有了这些,相信后续再有船出海就容易多了。 去北境的人临走前,文瑶托他们帮忙探望一番文发和远去北境找文发的铁牛跟李二虎,顺便给三人捎了许多常用的药和御寒的衣物,这个时节,北境也开始降温了。 之前回来的商队给文瑶带来了消息,文发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已经升了校尉。 话轻巧,可文瑶知道,这些都是文发用他的大刀一刀一刀砍出来的功绩,每一次的功劳都是拿命拼来的。 七月初,文修易来信,早稻产量相比去年又增长了一些,而且他这次种的早稻,都是奔着做种去的,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开始,安南其他地方也能换他的稻种试试了。 除了给皇帝的汇报,文修易还给文瑶写了封信,有太多的话不能直接说,只让她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大头。 第605章 出去散心 八月中旬,邱家父子给邱蓉蓉来信,他们的船已经准备好了,这次会和朝廷的船一起出发,至于这次航海会有什么结果,他们也不知道。 信中邱父并没有给邱蓉蓉过多的交代,只让她好好做自己,若他真的回不来,也不
相关推荐:
女渣A进化论[万人迷向]
[红楼同人] 红楼之满园春色
重生之宠溺成瘾
苟在仙界成大佬
面具(NP 追妻火葬场)
(西幻)旧神与新神(np)
明明就(破镜1V1)
美男无三小路用
奴隶市场_新御书屋
嫁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