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放开那个女巫 > 第187章

第187章

着你和三婶,说啥呢?” 李氏接过明兰给大家泡的茶,喝了一口,跟明兰说了句谢谢,这才笑着说道:“哈哈,还别说,这些夫人可真有意思,以前断不会看上咱们这样的人家的,结果今天好几个都在问咱家几个孩子的亲事,你说好不好笑。” 罗氏瞪了二儿媳一眼:“你这张嘴,就是个没把门的,瑶瑶一个小姑娘家,你跟她说这个干嘛?” 李氏赶紧捂嘴:“娘,我错了。” 文瑶却眼睛蹭亮:“奶,没事啊,我爱听,嘿嘿,二婶,他们都打听谁了?” 李氏偷偷看了一眼自家婆婆,见她虽然只是瞪自己一眼,倒也没再说什么,便大着胆子道:“你她们当然是不敢问的,就问你哥,文农,文进,也问文发了,我说他还小,不着急这事儿,别人就不问了,文农已经订了亲了,过完年就成亲了,也没人问,主要还是你哥和文进,哦,对了,还有文娣,问你三婶的人可比问我的人多了去了。” 原本一直在旁边没什么存在感的文娣被点了名,脸一下就红了,喊了一声二婶。 文娣只比文瑶大一些,虽然不敢奢望郡主,但是文瑶的姐妹那些夫人们还是有想法的,毕竟若是和文昌伯家攀上亲,往后总归是有好处的。 蔡氏满是无奈,又怜爱的看了一眼文娣,柔声道:“文娣不急,娘说了,咱家规矩得到十八才能成亲,我就都给回了。” 至于那些人说的什么十八那都拖成老姑娘了,蔡氏才不管那些,婆母说的成亲太早对身体不好,她家现在条件也不差了,自然不想让自家闺女受委屈。 文修易迷迷糊糊的就听见她们在那说什么成亲不成亲的,还提到了文俊,这才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个什么事没跟老娘汇报。 “啊,娘,我想起来了,要是有人来家打听文俊的婚事,您记得给回了啊,小俊有喜欢的姑娘了。” 这话一出,还不知道文俊和夏兰心的事的文家其他人眼睛都亮了。 “真的?”最高兴的就是罗氏了,这个长孙的婚事,终于有着落了吗? “谁家姑娘?” “多大了?” “哪里人啊?” “家里是做什么的?” 第525章 一切都没变,一切都那么好 文修易喝了一口茶,这才继续开口:“比小俊大一岁,是个女将军,永昌侯的嫡亲孙女,夏家的大小姐。” 嘶! 客厅里响起几道抽气声,罗氏有些惶恐:“这,那,老大,这样的人家,能看得上咱家吗?” 罗氏在京城的时候见过太多了,京城那样的地方,阶级的分化比他们这种小地方要强多了。 永昌侯她是知道的,和老大关系挺好,自己也见过几次,瞧着很是和善一个人,但再怎么样,人家那也是世世代代积攒下来的世家大族,而且永昌侯的儿子还镇守着北境,那是真正的有实权的人家。 自己家这样的条件,罗氏有些担心到时候文俊要是真的娶了夏家的小姐,怕被人说闲话。 而且,女将军?这夏家姑娘是个厉害人啊。 “女将军?真有女将军啊?那她是不是很厉害?”李氏一脸好奇的问。 文瑶点头:“兰心姐武艺高强,还上阵杀敌呢,对了,她还在北境救过我哥的命呢。” 刚说完,就被文俊在桌子底下踹了一脚。 罗氏眉头紧张的一蹙:“救了小俊?咋回事?俊啊,你受伤了?” 文俊开口:“没有,奶,北境那样的地方遇到敌袭很正常的,多亏了兰心,我没事儿。” 罗氏这才放心下来,点点头:“那就好,小俊啊,这夏家姑娘……” 罗氏一脸担心,文俊见她这样便解释道:“奶,你放心吧,兰心人很好,你见到她会喜欢她的。” 既然大孙都说人家姑娘人好,那罗氏就不怀疑。 “那就好,那咱们什么时候能去提亲啊?比小俊还大一岁,那这姑娘快二十了吧?可不能再拖了,老大,你咋说?”罗氏追问道,她真怕自己熬不了几年,等不到家里的这帮小子们成亲了,所以能成一个是一个。 文修易摆摆手:“娘,这个您就别担心了,我是想的到时候求了陛下,请陛下给他们俩赐婚,咱家现在一门两爵,也差不到哪里去,更何况夏家也不嫌弃咱家。” 罗氏哦了一声,皇帝赐婚啊,那她就不操心了,但是这聘礼什么的,还是得提前张罗起来。 她看了看曾嬷嬷,曾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肯定懂京城的规矩,到时候请曾嬷嬷帮着多参考参考,这聘礼得好好准备准备,毕竟人家姑娘出身在那,可不能委屈了。 自宴席那天过后,时常有人上文家来拜访,文修易又要忙着去地里带学生,又要忙着应酬,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到了年前。 要不是罗氏问年三十的年夜饭是两家并作一处还是各家吃各家的,文修易都不知道要过年了。 “娘,分什么两家啊,过年当然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好。”文修易道。 但罗氏始终记着已经分家了,他们已经占了老大很多的光了,自然不会蹬鼻子上脸。 “行,那三十晚上你们都上老宅去。”罗氏说完,就去找文瑶商量年夜饭的饭菜了。 家里人多,准备的自然也多。 文瑶给厂里人都放了假,罗氏也给大酱作坊的人放了假,让大家好回去准备,过个好年。 二十九这天,一大早文家门口就热闹的不行,都是来送东西的,这家送点菜,那家送个鸡,那家送个鸭的,好不热闹。 一群半大少年也在文家门口探头探脑。 “大头,大头。” 一个熟悉的声音站在文家门口朝里头喊着。 一旁的村民听见赶紧揪了这小孩的耳朵拎了起来,一边教训道:“铁牛,跟你说了几次了,人家小公子的名字叫文昭,你怎么还大头大头的喊。” 铁牛挣开这人的手,缩了缩脖子:“那他不还是大头。” 小孩子不管什么伯爷爵爷的,他只知道这是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 文家的下人都知道文昭少爷的这个小名,听见有人喊他就去将大头给喊出来了。 大头瞧见铁牛,喊了一声:“铁牛。” 铁牛嘿嘿一笑,从人群里钻了进去,直接进了文家大门,下人不拦他。 “你咋来了?”大头问道。 现在的铁牛和小时候带着他玩的铁牛已经长大了不少,比大头年纪大,但是大头却和他差不多高了。 “先生回家过年了,但是走之前交代我们今天要在学堂帮大伙儿写春联呢,我来问你们要不要去。”铁牛一脸兴奋的说道,他娘老说大头现在不一样了,让他不要老是去打扰人家。 但是铁牛觉得,他打小就带大头一起玩,不管怎么变,大头还是大头,如今一看,还是他说的是对的,他娘说的才不对呢。 大头不带犹豫的点点头:“那你等我一下,我换身衣服。”今天怕是要写不少对联,难免会弄到墨汁在身上,还是换件好洗的衣服比较好。 听说大头要去学堂帮着大家写对联,文修易直接把家里的小子们都派去了。 终于,不用是他一个人写对联了。 村里的孩子们见铁牛真的把大头他们给叫出来了,那叫一个高兴,这才彻底的放下顾虑大家又玩到了一处。 热闹的村子四处都是人声鼎沸,大家似乎都很高兴,村里的树上都挂满了红灯笼,各家各户都挂上了红绸,以彰显热闹和喜庆。 祠堂和学堂更是热闹,村长带着人将祠堂里里外外收拾干净,大年初一早上可是要开祠堂祭祖的,学堂那边,两位先生放了假回家过年了,一群孩子叽叽喳喳的在学堂里张罗着要帮大家写对联。 村子里的人拿着红纸排着队,村长还安排了两个人在那边维持秩序。 虽说这些孩子有些写的字歪歪扭扭,有些写的字还有错笔画,但拿到对联的每个人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有自家孩子写的,也有别家孩子写的。 一排桌子摆在那,个个都喜气洋洋,不少孩子的脸上都被画满了墨汁,闹作一团。 最后还是村长自己来了,让他们都老实了下来,加上文家几个孩子都来了,村长赶紧张罗让人们重新排好队,一个一个来,都重写。 这么多人,就属大头前面排的人最多了。 第526章 年三十 村长见状,没办法只能逼着大伙分散一些,不然得把大头给累成什么样? 年三十一早,文老汉就一身崭新的衣裳,站在大门口指挥他们贴对联。 路过的村民谁都要招呼一声老太爷。 文老汉那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罗氏腰上系着围裙,正在准备今天年夜饭的食材,一边跟文瑶小声嘀咕:“你爷一辈子都改不了这爱显摆的臭毛病。”一边说还一边翻白眼。 众人听了忍俊不禁,纷纷在心里吐槽,不还是您老惯的,不过谁也不敢说出来。 曾嬷嬷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过年氛围,主家和下人一起准备过年的东西,家里每一个人,都有一样的东西,新衣服新鞋,就是吃的都是一样的。 老太太说了,在乡下,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这东西就是给人吃的,难不成因为身份不一样,就该吃不一样的东西?这在他们家不存在。 曾嬷嬷也换下了穿了一辈子的绫罗绸缎,换上了舒适的棉布做的衣服,还穿上了这边羽绒服厂产的羽绒服。 她打年轻的时候就跟着皇后娘娘身边伺候,日子过得比一般大户人家的小姐都不差,可就算是这样,她也不觉得这身衣服有失身份,更没有看不起,反倒是觉得这样的感觉很好。 难怪当初皇后娘娘要让她在文家养老,她那些个老姐妹话里话外都觉得她要去跟着个乡下来的,只怕往后日子不好过,可谁又知道,这样的家族氛围,只怕是哪些高门大户求都求不来的。 曾嬷嬷一辈子没干过粗活,做起事来难免有些别扭,罗氏便慢慢的教她,也从不将她当做下人看待。 她那些老姐妹只当她要受苦,确实,生活上的条件是不如那些高门大户,可心理上的慰藉,可是那些比不了的。 因为是过年,文瑶便亲自下厨,从早上起来就跟着在厨房忙活,一直到傍晚时,才将所有的饭菜全都准备好。 老宅宽敞,当初文老汉就是担心以后家里人多了,坐不下,所以前厅前的院子留了很大一片,如今院子里摆上了七八张桌子,前厅里摆了三张桌子。 文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全在忙碌,就是秦伯和燕燕都在。 “酒厂那边送去了吗?”文瑶问身边的明月和燕燕。 燕燕点头:“小姐,送过去了,那边他们自己摆了两桌,这会只怕是都已经吃上了,小姐就别管他们了。” “那就行。”文瑶捏了块切好的卤牛肉放进嘴里,一边道:“那咱们也准备开席吧。” 罗氏一进来就看见她在偷吃,瞪了她一眼,对两个丫鬟道:“你们也不拦着她点,真是一点姑娘的样子都没有,都当了郡主的人了,也不注意点自己的身份,还偷吃。” 说是训斥,语气里却不见半点责怪。 文瑶哈哈大笑:“奶,她俩吃的比我还多。” 两个丫鬟见老太太看过来,赶紧端了盘子就笑着往外跑。 罗氏满是无奈:“跑慢点,别摔咯。” 文瑶解了围裙凑过来挽着老太太的胳膊:“奶,咋样,我以前说过以后要带您过好日子,如今的日子您喜欢不?” 罗氏看着这丫头,莫名的眼底就有些发红,她伸出手拍了拍文瑶的脑袋:“喜欢,谁能不喜欢好日子,你们往后,也要好好的。” 文瑶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老太太这一眼看她的眼神有些奇怪,不过她也没多想,在罗氏的催促下跑回去换掉了一身油烟的衣裳,高高兴兴的回来跟大伙过年。 整个院子里,热闹非凡。 文家众人坐在厅里,其他人则在院子里,院子里摆了个炭炉,里头是烧的红彤彤的煤炭,这是卓义之前用剩下的,文家物尽其用,直接拿来烤火了。 有了炉子,院子里倒是不冷。 文老汉坐在主位上,摸了摸身上的新衣服,还有桌上那杆子镶了玉的烟杆子,这是文瑶送他的,在文俊的督促下,文老汉把旱烟给戒了,可就算是这样,他也习惯没事就把他那个烟杆子拿在手上到处晃悠。 文瑶赚了钱,直接就给文老汉换了个玉的,可把文老汉给喜欢坏了,走哪都带着。 看到一家人齐了,虽说少了个文发,却也多了个关晟睿和谢安翊,就是金修宜那小子不在,不然今年怕是更热闹。 金修宜被留在了京城,回了家,想再出来可就不容易了,而且金大夫也没回来,他只能含泪和小伙伴们分开。 文老汉看着这一大家子,喃喃了一句:“就缺文发了。” 文修竹想到儿子,沉默了一会,倒是李氏看得开,一边道:“爹,他自个儿选的路,免不了不着急,再说了,他现在跟着夏将军,夏将军肯定不会亏待他的。” 文老汉看了一眼自己这心大的儿媳妇,也跟着释怀了,是啊,夏家如今快跟自己家成亲家了,定然能照顾好文发的。 而此时被他们惦记的文发却躺在医疗帐的营帐里,任由王大夫给他把肚子上的伤口给缝起来。 一边缝一边训他:“你说你,那么多人你非要冲那么前面干什么?这要是再歪一点点或者再深一点点,除非你哥在这,不然谁也救不了你,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 文发疼的龇牙咧嘴,但还是扯着嘴角露出笑容说道:“王爷爷,男儿保家卫国,就算是死,也得死在战场上,嘶,王爷爷,你轻点。” 王大夫抬手就给了他一个暴栗子敲到脑袋上:“今儿个是大年三十,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谁也不知道这些蛮人,竟连年也不让他们过好,专挑这样的日子来进攻。 哎。 文发嘿嘿直笑,一会又疼的嗷嗷嗷的。 夏将军此时也回来了,身上的盔甲都来不及换下,上面还沾着血迹。 “文发怎么样了?”一进来夏将军就问。 这里的人都知道文发是文大夫的弟弟,是他带来军营的,此时被夏将军额外的关照,谁也没说什么,就是王大夫他们放下其他伤患先救治文发,大家也没人有意见。 文发见夏将军进来了,试图坐起来。 夏将军赶紧上前让他躺着,看着文发肚子上的伤,虽然已经处理缝合好了,可还是有些触目惊心,他忽然就有些后悔了,是不是不该答应文修易照顾这小子,毕竟他们战场上的功绩,都是拿命拼出来的啊。 这文发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的,文修易不得跟他拼命? 第527章 不能拖了 思虑再三,夏将军觉得不能在让文发上战场了,就算文修易想让这个侄子挣前途,他也不能不管这小子的死活,毕竟太危险了,而且他还这么小。 虽说这军营里跟他差不多大的大有人在,但是夏将军还是觉得小心点好。 只是这小子,天生就是个将才啊,他又有点舍不得把他送回去。 夏将军内心天人交战,但该奖励的还是要奖励,毕竟文发这次确实是立了功,还不小。 这次要不是他带的小队机智的从侧方突袭,他们还真不一定能赢的这么快。 “你好好养伤,等你伤好了,我给你一个小队,升你做小队长。”夏将军说道。 文发不敢相信,高兴的差点坐起来,结果疼的又躺了下去,急的问道:“真的?” 夏将军点头:“真的,这次若非你机智带带人从侧方打乱了敌军,我们胜的不会这么快,大家也没办法回来好好过个年,就这么说定了,你好好养伤。” “多谢将军。”文发躺着朝夏将军抱拳行礼。 夏将军见他虽然脸色不好,但还有心情说笑,就知道这小子没事了,战事过后还要清理战场,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交代了王大夫照顾好文发,又让人给伤兵营这边送来年夜饭就走了。 今天过年,夏将军特意让伙食营给大家加了肉,还熬了肉汤,就连吃的都是大白馒头。 一年到头,也就只有今天能吃顿好的了。 夏将军一走,伤兵营里就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恭喜文发,像他这么年轻就能当上小队长的,可是头一个了。 文发摸了摸肚子上的伤口,虽然还疼着,但是他这心里还是很高兴。 他离他的目标,又进了一步了。 文家这边还不知道文发受伤,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团圆饭,接着便是一大群人待在院子里,等着守岁。 等待的这个时间,打麻将的打麻将,聊天的聊天,罗氏带着儿媳妇和几个嬷嬷点了灯一边聊天一边烤火一边做家里人开春的衣裳。 热热闹闹,喜气洋洋,一直到了新岁,放了炮仗,众人才各自回屋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文瑶早早的就爬了起来,让明月给自己梳妆,带着她就跑去前院。 今天可是大年初一,拜年有压岁钱的。 她到的时候文修易已经在那了,文瑶拎着裙子跑进厅里,径直就跪下磕了三个头:“爹,新年好。”一边说还一边伸出手。 文修易嘴角抽了抽,从桌子上的托盘里拿了最大的一个,放她手里:“这可是最大的一个,给你了。” “嘿嘿,谢谢爹。”文瑶爬起来,掂了掂,里头少说五十两。 很快文俊和大头他们也陆陆续续的来了,挨个给文修易拜年,每个人都得了红包。 再然后就是家里的下人,石嬷嬷和曾嬷嬷排在第一,带着众人给文修易和文瑶大头拜年。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顺顺利利,健健康康的。”文修易扬声道,说完就让石嬷嬷和曾嬷嬷给大家分发红包,每个人的红包里包了十两银子。 众人面上满是喜色,齐齐行礼:“谢伯爷。” 弄完了这边,文修易才叫上几个孩子:“走,给你们爷奶拜年去。” 虽然有小门,但一群人还是浩浩荡荡的从

相关推荐: 伴侣,从小养起   暴躁夫郎带回家(女尊)   修罗战神周天   终极往事(H)   梦中花_新御书屋   金庸群侠之风流段二   旁人栽树我乘凉   关于凌辱的那些事(H)   摘星(伪骨科)   职场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