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放开那个女巫 > 第150章

第150章

边,几个崽子的先生和书院的院长也送了。 剩下的,就能拿来卖了。 文修竹拎着篮子,准备给村长家送去,想了想问道:“娘,那要是村里人问咱们咋卖,我咋说?” 罗氏顿了顿,看了一眼文瑶。 文瑶无所谓的摆摆手:“奶,您和我爷定就行。” 罗氏又看李逸。 李逸:“听您和文爷爷的。” 罗氏这才看向二儿子:“有人问你就说五十文一斤,山上就剩那么多了,卖完就没了。” “好嘞,那我上村长家送去了。”说完文修竹就出门了。 李氏和蔡氏也收拾好了自己,除了樱桃之外,还额外给娘家带了些吃的,几块布。 “厨房里的肉也拎上两条,咱家现在也不缺这么点了。”罗氏道。 妯娌俩又是一阵道谢,等到文修竹回来,四人才驾了牛车出门,各自陪着各自媳妇回娘家去了。 文修竹出去了一趟,当天下午就有人上文家来买樱桃来了。 虽说五十文一斤的果子贵,但是现在各家各户也不是吃不起了,这新鲜玩意儿,他们见都没见过,买回来给家里人尝个新鲜也不是不行。 原本罗氏还担心五十文的价格定得贵了,怕是没多少人舍得,结果大半个村子的人都买了,有些还买了两斤三斤的。 等到山上的樱桃都摘的差不多,没剩几斤了,罗氏才和文老汉感慨了一句:“你看,真是不一样了,这搁以前,谁舍得啊。” 五十文一斤的果子,像他们这样的庄户人家,脑子不好了才会买来吃吧。 不过感慨归感慨,既然果子卖完了,两口子也能静下心来数数剩下的这些樱桃卖了多少钱。 这一数,没想到光是山上剩下的这些樱桃就卖了十多两银子。 清点完了,罗氏将钱匣子直接塞文老汉手里了。 “你自个儿收着吧。” 文老汉抱着钱匣子,一脸懵:“啊?给我自己收着?那,咱家钱不都是你收着的嘛。” 罗氏拍拍身上的衣服,瞥了他一眼,幽幽开口:“我那匣子里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比你这多。” 文老汉:“……”扎心了媳妇儿。 不过他还是美滋滋的抱着自己的钱匣子回了屋,找了个地方放了起来。 他以后也是自己有钱的人了。 就这么按部就班的又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原本安宁的古桐村却突然迎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马骑着马就冲进了村子。 之前逃难的灾民来的时候组建起来的护卫队里的队员们听到消息,直接丢下了手里的活,拿着东西就冲了出来。 等他们赶到的时候,这队人马已经到了文家门口。 第419章 你们干什么的? 李三提着一把杀猪刀,站在最前面,满脸凶神恶煞。 “你们干什么的?” 骑着大马,腰挂佩刀的侍卫们:“……” 什么人啊就敢来拦他们?没看见他们腰上的刀吗? 为首之人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抬起示意身后的人不许乱动,这才开口道:“我们找古桐村文家。”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外面这么大动静,文家连大门都没开,家里没人吗? 有人小声说道:“我好像瞧见瑶瑶和世子上工坊那边去了。” “家里没人啊这是,幸好没人,谁知道这些人是干嘛的?” 马上的几人听见对话,嘴角都抽了抽,那为首的人稍微缓和了一番神情,抱拳道:“诸位,我们是来找福王世子的,还请诸位帮忙指个方向。” 似乎也察觉他们没有恶意,村民们这才稍微放下心来一些,李三打量了他们一眼,并没有指明方向,而是道:“找世子的?那你们在这等着,我去问问先。” 说完,把手里的杀猪刀递给旁边的人,交代他们在这等着,就往工坊那边跑去了。 骑马等候的众人看着这些打扮朴素的村民,有拿着家里的锄头的,也有拿着菜刀的,拿着棍子的,还有那个拿着杀猪刀的。 他们进村到这里不过一会的功夫,这些人竟然就来了,可见这个村子的团结。 难怪陛下会选中这样一个地方。 没过多久,离去的李三回来了,跟在一个少年和少女身后,马上的人看见走在最前面的少年,纷纷立刻下马,齐刷刷半跪在了地上。 “参见世子。” 见他们真是来找李逸的,村民们都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然后赶紧把自己带来的‘武器’藏起来。 李逸其实早就已经看见了,看着半跪在地上的十来个人,微微蹙眉:“你们惊扰到村民了?” 语气虽然淡淡的,但跪着的几人却微微颤了一下,回答:“回世子,属下们进村时是骑马进来的,所以……” 李三和其他人立马在旁边尴尬的解释:“哈,那什么,世子,我们就看他们问也不问就冲进来了,怕是坏人,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嘛。” 文瑶笑了笑,打趣:“李三叔,还会说歇后语了,他们是王府的人,多谢各位叔叔伯伯了,你们去忙吧。” “诶,好。”李三赶紧挥挥手让人散了,王府的人,惹不起,还是赶紧走吧。 没多会,人就散了个干净。 李逸瞥了一眼跪着的几人,过了一会才开口:“起来吧,下不为例。” “是。”众人起身。 李逸看了一眼文瑶,才开口:“进去再说。” 两人对视一眼,并排进了门,身后的侍卫们赶紧跟上,还有几个人从马上扛下来几个袋子,跟了上去。 到了院子里,李逸看到他们扛进来的袋子,挑了挑眉:“东西你们找到了?” 文瑶没有着急看东西,而是用肩膀撞了撞李逸,朝几人使了个眼色。 李逸秒懂,介绍道:“瑶瑶,这是王府的侍卫队长赵翼,赵翼,这位是文大人的千金。” 赵翼立马恭敬行礼:“文姑娘。” 文瑶点点头:“赵大哥。” 互相认识完了,文瑶才看向他们搬下来的袋子,挑眉:“赵大哥,这是你们找回来的东西?” 赵翼点头:“是,按照世子给王爷的信上的方位去找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世子和姑娘要的东西。” 李逸:“打开看看。” 赵翼挥手,手下立马将捆好的几个袋子打开,当看到里面黑漆漆的石头块时,李逸微微蹙了蹙眉,文瑶则眼前一亮,上前直接不顾脏手就拿了一块在手上。 “瑶瑶。”李逸上前想让她放下,还拿出手帕准备给她擦手,文瑶却摆摆手,无所谓的说道:“一会洗洗就好了。” 说完,还用手在煤块上捻了捻,弄了些煤粉在指间搓了搓。 “姑娘,是这个吗?” 文瑶点头:“应该是,试试就知道了。”说完,文瑶直接钻进厨房,招呼明月烧火,然后将手里的煤块扔进了灶膛里,就在旁边等着。 “小姐,就这么让火烧吗?”明月问道,又担心这黑疙瘩被烧坏了。 文瑶点头:“嗯,烧就是了。” 没过多久,明月就叫了起来:“小姐,他被烧红了。” 文瑶让明月让开,自己蹲在灶膛后面看了一眼,看着那泛着红光的煤块,这下确认了,这就是煤。 妥了。 “就是它了。” 煤可是好东西啊,这可是最好的燃料了,只是她也不知道,这个时候将煤弄出来到底是好是坏。 但是为了炼钢,她暂时管不了这么多了,而且,文教授还指望她弄玻璃出来,只要有了煤,这些东西迟早都能弄出来的。 “走走走,拎着东西去找卓大人。”文瑶拍了拍手站起身,也顾不得洗手了,叫上李逸就走,还不忘提醒明月:“明月,你别拿手碰到啊,这个东西烧起来很烫人的,比柴火还烫。” 正好奇的拿棍子扒拉那块烧红的煤炭的明月:“……”默默地收回了手。 赵翼让人扛上几袋煤炭,脚步不停地跟着文瑶和李逸出了门直奔工坊。 到了工坊,见到了久违的卓义。 “找到了这是?”卓义见到他们就一脸兴奋的跑了过来,迫不及待的去扒拉那几个袋子。 实在是,他这段时间缝纫机没得做,毕竟没针了,铁也不能继续浪费了,就只能在这研究一些小东西,也多亏文大人懂得多,两人凑在一起就捣鼓捣鼓农具什么的。 这会见东西真的找回来了,卓义觉得这下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有活干了。 文瑶点头:“卓大人,这就是煤。” 卓义恨不得现在就开炉开始炼钢,只是一看这量,好像太少了些啊。 “这,就这么多吗?”按照册子上的文献,这煤燃烧过后就成灰了,这么点,塞牙缝都不够啊这是。 赵翼开口:“卓大人,自然不是只有这么多。”哪里可能只有这么多,他们找到的那一座山底下,全是这个黑石头,要多少有多少。 第420章 您现在可是俩儿子 按照李逸给的位置,福王和皇帝商量之下决定派人出去找,只是炼钢这件事,现在还不能对外公布,原本皇帝打算派他身边信得过的暗卫去找的,被福王拦下了,皇帝身边的人有多少人盯着,别人不知道,他们还不知道吗? 为了掩人耳目,福王以福王妃想吃那边的特产为由,派了自己家的一队亲卫出去,带队的便是福王府的侍卫队长赵翼。 京中谁不知道福王最大的喜好便是吃,连带着福王府的老鼠都比别家的胖,对福王妃更是宠爱的不行,后院连个通房侍妾都没有,只有福王妃这一个正妃。 也正因为福王宠妻,所以因为福王妃嘴馋想吃特产,福王派人专门去找这种事,也是见怪不怪了。 毕竟这位可是他们家王妃只说了一句宫里哪个御厨做的什么东西好吃,就敢跟皇帝抢人的人。 李逸见东西找到了也松了口气,便问道:“你们行踪可暴露了?” 赵翼抱拳回答:“回世子,没有,属下们是打着给王妃寻找特产出的门,京中耳目众多,却不会有人盯着咱们王府,一路上也有尾巴,不过见属下们真的是为了找特产,便也没再跟着了。 找到东西的时候属下就已经派人将那处秘密看守起来了,这次我们队伍里偷偷带了工部勘测的人,那一座山底下,几乎全是这种黑疙瘩。 属下斗胆猜测,旁边的山脉或许还有。” 李逸点头,又问:“这事禀报给父王和皇伯伯了吗?” 赵翼摇头:“暂时还没,陛下和王爷的意思是让属下们找到东西先送来给世子和姑娘还有卓大人确认,若确定是此物,便火速回京从陛下那里拿密旨开始开采。” 李逸点点头,看了一眼文瑶,问道:“瑶瑶,确定是这个了吗?” 文瑶点头:“嗯,确定,要不是量太少,卓大人已经可以开始了。” 李逸了然,立刻吩咐赵翼:“你们兵分两路,派人回京回禀父王和皇伯伯,剩下的人,快去快回,尽量多运送一些过来。” 赵翼神色肃穆,行礼:“是。” ———————— 赵翼他们来时匆忙,走的时候也匆忙,得到确认的消息就又骑着马马不停蹄的离开了。 村里人见他们风尘仆仆的来,又风尘仆仆的走,纷纷都在猜测文家是不是又在弄什么东西了。 只是猜归猜,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从前那么拎不清的人了,所以默默地达成了一个默契,不管文家在搞什么,他们都得当不知道,不仅要当不知道,还得帮忙挡着外面那些窥探的目光。 送来的煤虽然不是很多,却也足够卓义开始做实验了。 当天卓义就投入了炼钢的实验当中。 文修易知道他们真把煤给找回来了,屁颠屁颠的跑到闺女跟前。 “闺女,你这煤都弄来了,啥时候给爹整点玻璃。”毕竟做实验啥的,无土培育什么的,还是玻璃瓶方便啊,方便观察。 文瑶也记得这事儿,她还指望做玻璃出来赚大钱呢,当即道:“等卓大人把钢整出来了,咱们就整玻璃。” 文修易都笑了:“就可着卓大人一个人薅啊?” “不然捏?您自个儿来?”文瑶幸灾乐祸的看着他。 文修易摆手:“那你爹玩不来这个,你爹就爱玩那些种子那些稻子。” 说道这个,文瑶想起来了。 “爹,你那些稻子咋样了?能行吗?” 文修易挑了挑眉:“你爹是谁啊?什么叫能行?那是必须能行。” 文瑶搬着小板凳往他跟前挪了挪,一脸捧场:“说说。” 文修易这才道:“你给的那些种子自不必说,长势是最好的,你陈伯伯找来的那些就不太行,但是他说那已经是能找到的算是产量高的稻种了,这……才哪到哪啊。 另外,我们自己培育了一批,其实就是用你给的稻种和老陈找来的那些做了个杂交,还有另外几个品种的杂交,现在还在长,结果还没出来呢。” 文瑶歪着脑袋,开口道:“爹,既然空间里买的稻种更好,那干脆咱们就培育空间里买的不就行了吗?干嘛还要费劲的去搞杂交。” 文修易温和的笑了笑,伸手戳了戳文瑶的脑瓜子,笑道:“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爹现在是能让你从空间里购买大量的粮种,你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以后呢?稻种虽好,可是随着土地的不同,气候环境的不同,若是他们再不懂其中的一些关键,再按照最原始的方法去种植,将来长出来的稻种,只会一代不如一代,这样一来,到最后又会回到最开始的状态,质量低,产量少。 哪怕爹现在留下的只是只言片语,但是我们种花家世世代代人才辈出,总有人会记得这些只言片语,总有人会一直延续着研究下去,那样我们就能一直改进,一直强大。 我们虽然是在书里,这是个未知甚至或许是虚幻的被人杜撰出来的世界,可我们存在这了不是吗?我们既然存在了,就总该要做点什么,才能避开将来的那些悲剧。” 他看着自己的小女儿,笑了笑:“哪怕不同的时空,可历史的轨迹总是惊人的相似,你也不想有些历史悲剧重演是吧。” 文瑶莫名的有些鼻头发酸,这是他们成长在骨子里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正如她们上学的时候学到的一些令人悲愤的历史,会和同学大言不惭的感慨如果自己能回到过去,一定怎么怎么样一样。 文修易揉了揉文瑶的头发,吸气吐气,笑的一脸狡诈:“当然了,你爹我还指望着这个升官发财名垂千古呢。” 文瑶:“……” 刚刚涌上心头的酸涩和感慨、感动瞬间烟消云散。 “行,那您就加把劲,最好加官进爵,让我早点过上躺着当米虫的日子。” 文修易摸着下巴,啧啧道:“诶?你还真别说,我还真的问过你陈伯伯,他可是说了,爹要是真把这稻子给折腾出来,按照这里的律法,你爹指不定还真的能封官进爵,到时候再给你整个什么什么爵府郡主的名头,嘿嘿嘿……” 文瑶看了一眼做着美梦的爹,忽然就笑了,凑近说了一句:“那您可得想好了,将来您这爵位要传给哪个儿子,别忘了哟,您现在可是俩儿子,俩……” 文瑶伸出两个手指头在他跟前晃了晃,然后哈哈大笑着跑了。 第421章 文俊出事了 文修易这还没到手的爵位到底传给哪个儿子还没考虑好呢,文俊那边就出事了。 崔阳骑着马跑到文家的时候,文家众人都还在各忙各的,罗氏和小罗氏待在作坊,文瑶和李逸待在工坊,文老汉溜达着各处巡逻,文修易人还在田里。 焦阳先去了文瑶家,家里没人,又去老宅,只有苏诗兰和文娣,焦阳只好赶紧跑去作坊找罗氏。 虽然瘸了腿,跑起来却不见半分的拖沓。 “大姨,大姨。”焦阳直接冲进了工坊,搜寻罗氏的身影。 罗氏和小罗氏听见喊声从屋里出来,就看见焦阳,两人都是一愣。 “焦阳?你怎么来了。” 焦阳着急道:“大姨,我大哥呢?快,文俊出事了。” “什么?” 罗氏差点就没站住,还是小罗氏眼疾手快的扶住了她,连忙问道:“小俊出什么事了?” 焦阳看了一下自家老娘,道:“娘,来不及跟你们细说了,我大哥呢?他在哪?陈大人让我赶紧把我大哥和世子找过去。” 罗氏踉跄着跑了下来,一边说道:“你大哥在田里,瑶瑶,瑶瑶和世子肯定在工坊那边,快,快去找他们。” 为了更快的找到人,罗氏赶紧让杜嬷嬷去找文瑶和李逸,让焦阳去找文修易。 当众人跑回来的时候,罗氏已经让人将马车给拉出来了。 “到底怎么了?阳阳?小俊怎么了?”罗氏整个人脸色都煞白,文老汉也是手脚都软了。 焦阳一时半会的也说不清楚,文修易更是连身上的泥都顾不上了,翻身就上了马车,催促道:“先走先走,边走边说。” 原本想让罗氏和文老汉在家等消息的,但是两人哪里呆得住,跟着也爬上了马车。 马车一路疾驰,众人这才从焦阳的嘴里知道出了什么事。 “小俊医馆里来了一个腹痛的病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小俊说想救他的命必须要切开肚子,那家人觉得小俊在胡说八道,人被切开肚子怎么能活,然后小俊说只有这样才能救他的命,再晚人就可能要死了。 那家人说小俊是庸医要害他们家人,闹到了陈大人那,一听是小俊的事,大人就马上让我回来找大哥了,对了,小俊还让我把瑶瑶带上。” 文瑶和文修易对视了一眼,两人大概都猜到了些什么,看来文大夫这是碰上必须要做手术的病人了。 来了这里这么长时间,还是头一次听文大夫要动刀子,看来情况很严重了。 穆离几乎快把马车给赶出火星子了,终于进了城,正准备往衙门去,焦阳连忙开口:“去医馆,在医馆,大人也在那边。” 穆离立马就调转马头往济世堂跑去。 等他们到了济世堂门口,济世堂门口已经被人围的水泄不通了。 不少人都在门外看热闹,

相关推荐: 伴侣,从小养起   暴躁夫郎带回家(女尊)   修罗战神周天   终极往事(H)   梦中花_新御书屋   金庸群侠之风流段二   旁人栽树我乘凉   关于凌辱的那些事(H)   摘星(伪骨科)   职场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