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腿干杂活的,这么大的事要是做主了老太婆不拿鞋底子抽他。 文老汉果断找来了老婆儿媳妇和孙女。 村长只能又把几家的要求提了一遍,内心忐忑不安,他知道这家里,最不好糊弄的人就是罗氏了,谁想从罗氏身上占上一点文家的便宜,那简直就是在做梦。 只是意料之中的挨骂没来,罗氏只是问了是哪几家之后淡淡的把问题丢给了文瑶自己:“你们看呢?” 李氏和蔡氏对视一眼,同时看向了文瑶:“瑶瑶说了算。” 文瑶略微沉吟了一会便对村长道:“村长,麻烦您去告诉他们,到时候每家选一个人,但是谁来厂里干活我们说了算,干就干,不干就不要那块地了,之所以选村里的地也是为了以后大家干活方便,要是他们还要讨价还价,我们就换地方。” 村长一听,那哪行,必须在古桐村,也只能在古桐村。 他当即道:“瑶瑶,你放心,这事儿交给你村长伯伯,保证他们不敢啰嗦什么。” 文瑶一笑:“村长伯伯,我们可不搞欺压百姓那套哦。” “放心放心,我心里有数。”村长嘿嘿一笑,文家人都松口了,那几家要是再提什么条件,就别怪他这个做村长的不客气了。 反正他们也只是说想让家里人进厂干活,跟着文家干罢了,既然文家都答应了,那谁进去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只要进了不就行了? 而且这事儿不能拖,必须赶紧敲定了再火速盖房,这样就不怕文家改变主意了。 想到这,村长觉得事不宜迟,赶紧去通知他们几家把地里还有种菜的或者种了别的东西都赶紧收一收,再把厂房的地划分好,找县太爷戳个章就可以找人开始盖了。 村长一走,罗氏才点点头,又生怕两个儿媳妇对文瑶这个决定有异议,就对两个儿媳妇说道:“这几家中规中矩,有这个想法也正常,倒也不必觉得他们太算计,谁都想给自己谋点好处,他们也没直接要钱,而是想要一份工,厂里反正都要招人,瑶瑶这样处理也是顺手的事,而且厂房盖在村里照看什么的都要方便的多。” 李氏和蔡氏点头:“娘,我们知道的。”她们俩反正也不管厂里的事,她们只管干活,别的还是留给瑶瑶和蓉蓉这两个大能人操心吧。 不得不说村长的干活效率,才天黑就跑来文家问文老汉地已经圈好了,什么时候动工开始盖房子。 就是文瑶都佩服村长这干事能力,这要是搁原来,怎么也得先拖上几天,然后上上下下的打点,然后一堆手续办下来,才能盖这房子。 看来时代不同也有时代不同的好处,更何况谁让他们家上面有人呢。 听村长说下午他去衙门的时候一说是文家要盖厂房圈的地,陈县令那是想都没想,甚至文书都没仔细看就给戳章了。 村长眼巴巴的看着文老汉,文老汉也不知道啊。 老爷子又眼巴巴的去看孙女。 文瑶:?????看她干啥? 看这丫头一脸写着看我干啥的表情,文老汉差点一口气给自己背过去:“村长问你话呢?什么时候开始盖厂房。” “啊?”文瑶呆呆回答:“这不是爷您管吗?什么时候都行啊。” 反正盖好就行了,她又不懂这里头的门道,只管出钱就行了。 文老汉一点也不想看这糟心玩意儿了,他扭头看向村长,道:“就这两天吧,那边是荒地,也不用看时辰动工,早点盖起来早好,现在开工,后面还不用耽误地里的活儿。” 村长连连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 “行,那我回去安排一下。” 第382章 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村长走了,文老汉才问文瑶:“你们这厂房要盖什么样的,多大,你们想好了没有。” 文瑶直接起身:“想好了啊,图纸都画好了,爷,您等会,我回家给您取去。” 文瑶哒哒哒的往外跑,跑回自己家拿了图纸又哒哒哒的跑回来,给了文老汉。 文老汉打开,比起以前画的图,文瑶这次画的他总算是看明白了。 将图纸收好,文老汉伸出手。 文瑶一愣:“图纸不是给您了吗?” 文老汉摊开的手掌抖了抖:“钱,请人买材料不要钱吗?” 文瑶尴尬一笑:“哦哦哦,我忘了我忘了。”说着掏出一百两银的银票交给文老汉,问道:“爷,你看够不?” 文老汉将银票接了过来,并没有大包大揽的说盖房子的事他来操心,这他可以盯着监工,也可以安排人,但是不能给这丫头出钱。 不光如此,花在这房子上的每一两银子,都得记好了算清楚了,这是生意,一码归一码。 更何况,他也没钱。 这个家,就属他最穷了。 一想到这,老爷子就糟心了。 饶是这样,文老汉也依然没有动孙女这钱的心思,晚上家里人都散了,文老汉待在自己和罗氏的屋里,才翻出来一个小本本,拿起旁边的笔放到舌头上舔了舔,在小本本上写上了一百两几个字。 罗氏探了探头瞥了一眼他那狗爬一样的字,啧啧满是嫌弃:“你这字要是让大头他们看见,非得笑死你不可。” 文老汉被她吓了一跳,手里的笔差点把本子给画花了。 “你这老太婆,走路没声音的啊。”文老汉嘟囔道:“再说了,我这字丑就丑点,又不是给别人看的,是我自己记账的。” 罗氏笑了:“是是是,您这账本儿啊,只有您自个儿看的懂,要我说,大头他们现在在教村里的孩子认字写字,我傍晚的时候去看了,几个孩子教的有模有样的,有不少大人偷偷躲在窗户外面跟着学呢,你这近水楼台先得月,让他们多教教你吧。” 文老汉老脸一红,瓮声瓮气的说道:“我去干啥,都这么一把年纪了。”就记账的这些字,他还是偷偷找儿子教的,偷偷摸摸自己学的。 这要是让孙子们知道自己一把年纪了还偷偷学写字,丢不丢人。 罗氏看他这死要面子的样子,也懒得理他,收拾好了就脱了外衫爬上了床。 京城那边的烤鸭店生意太好了,李逸每隔两个月就要派人来拉走大量的大酱,她可得加把劲了,感觉黄豆都不够用了,得去外面收一收了。 想着这些,罗氏慢慢就睡着了。 等文老汉收拾完自己和自己的账本走到床边时,罗氏都已经睡着了。 看到老伴累的沾床就睡,文老汉默默地给她拉好了被子盖好,还小声的嘟囔了一句:“都一把年纪的人了,半条腿都进棺材了,还要这么拼命干啥,也不怕累着自己。” 回应他的只有罗氏微微翻了个身,嘟囔了一句不知道什么,文老汉也没听清楚。 文老汉无奈的笑了笑,吹灭了蜡烛在外面躺了下来,脑子里想着这房子该怎么盖,慢慢的就睡着了。 结果第二天才起来,就发现自己家门口已经等了不少人了。 他们也不敲门也不进去,就守在门口,要不是杜嬷嬷开门去作坊那边还不知道来了这么多人。 文老汉和罗氏从屋里出来,看到这么多人就明白了。 罗氏掸了掸身上的衣裳,留下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就带着杜嬷嬷去作坊了。 至于盖房子的事儿,她相信老头子自己心里有数。 文老汉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点了几个之前给自家盖房子的人,让他们先带着人去隔壁村找了烧砖的砖厂,先定青砖,剩下的人,文老汉按照之前的安排,让他们去开始夯土。 一阵安排下去,大家都熟门熟路了,很快就开工了。 这羽绒厂跟其他厂不同,这房子得盖结实,而且得宽敞,窗户也不能太多,主要是屋里不能大风,不然的话那鸭绒轻飘飘的,被风一吹就吹得到处都是。 文老汉现在已经知道邱蓉蓉把这羽绒衣卖的多少钱一件了,别的不说,这丫头做生意是真的鸡贼啊,一件羽绒衣卖十八两银子,也就她敢开这个价了。 所以那些鸭绒可都是钱啊,飞了一根文老汉都觉得可惜了。 眼瞅这年还没过完,文家众人又陷入了新一轮的忙碌之中。 直到元宵节的前一天,邱志问他们要不要进城去看灯会时,众人才反应过来,不知不觉这年都要过完了。 几个小的一听要去看灯会都欢呼了起来。 罗氏看着他们这一个个的,忍不住提醒:“灯会在晚上,你们要是明天傍晚不给大伙上课,记得提前说一声。” “好勒,奶,我现在就去通知他们。”文发说完就跑了,他也不用通知所有人,只用通知李二虎就行了,就他那大嗓门,肯定一会就嚷的全村都知道了。 结果就是,全村都知道他们明天打算进城去看灯会,各家自己家一合计,这一年到头不就图个年过好嘛,今年他们的日子肯定是不会差了,所以都想着带着家里的孩子进城去热闹一下好了。 等到了十五那天傍晚,天快黑时准备出发,才发现一个村的人大半都穿着崭新的衣裳准备出门。 大家路上碰到,再看对方的打扮,突然就懂了,然后哈哈大笑起来,你邀我我邀你的,说说笑笑一起往村外走去。 文家因为早早的就提前进城去醉仙楼等着了,没碰到大部队,但是在逛灯会的时候还是碰到了村里人,这才知道村里大半的人都出来了。 得知大家都约好了时间一起回村,罗氏还说了一句到时候一起走,他们家有马车,到时候要是有年纪大的走不动道了还能捎上一程。 今年的灯会比起往年人好像特别的多,路上熙熙攘攘,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甚至偶尔还能听见几个路人议论生产队的事,还高兴衙门今年会给他们发新粮种,无不是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文瑶就是在这样热闹的氛围里,趴在醉仙楼的窗户旁,看着底下热闹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仰头看了看天,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突然,楼下街上的人群里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下雪了。” 文瑶这才发现,黑漆漆的天空里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开始飘下了雪花。 文瑶伸出手,一片雪花落在她温热的手心,瞬间化为一滩雪水。 今年虽然冷,但是一直没下雪,倒是下过几场雨,然后就会变得更冷。 可一直到过年都没下雪,她还以为不会下了呢,原来是推迟了。 只是这个时候下雪,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第383章 担心家里的牲口 文瑶蹙着眉头看着天上飞下的雪。 文俊来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雪也同样蹙眉:“这时候下雪了。” “是啊,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文瑶收回被风吹的冰凉的手,看了一圈包间里,只有他们兄妹俩。 “爹和爷爷呢?” 文俊回:“陈县令也在醉仙楼,爹他们被请过去喝酒了。” 许是外面下雪的消息传到了醉仙楼里,没过多久文修易就回来了,看到包间里的兄妹俩,疾步走了过来,小声道:“怎么这个时候下雪了。” 兄妹俩齐齐看他,他们也想知道。 文瑶是个乐观的性子,很快就缓过来了,道:“这冬天不下雪才不正常呢,有什么好奇怪的。” 父子俩一愣,是啊,冬天下雪不是很正常吗?北边三四月份还有下雪的呢。 这么一想,两人很快就把这事儿给抛诸脑后了,倒是文瑶好奇的问文修易怎么这会回来了,陈县令不是找他们喝酒吗? “喝不动了喝不动了,让你爷和老邱陪他喝去,这老陈也不知道什么毛病,稍微喝点酒那嘴碎的,叭叭的。” 文瑶和文俊一下没忍住笑出了声。 街上的人似乎因为突如其来的雪而变的更兴奋了些,父女三人在包间里享受难的的独处空间。 没过多久,出去逛灯会的众人也回来了,李氏和蔡氏扶着罗氏,后面跟着拎着大包小包的文修竹和文修庆。 果然,女人到哪里,逛街购物都是第一位。 罗氏进来没看见文老汉。 “你爷呢?” 文瑶指了指隔壁:“陈县令喊他们喝酒呢。” 罗氏微微蹙了蹙眉,叫了文修易一声:“老大,去叫你爹回家了,这天突然冷了下来,赶紧回去看看家里的鸡鸭牛的。” “诶,好。”文修易起身往外走,没多会就把醉醺醺的文老汉和半清醒的邱志给喊了回来,陈县令还东倒西歪的跟在后面,嚷嚷着继续喝,回去那么早干嘛。 罗氏现在完全已经没有陈县令是个官的概念了,听他叨叨就喊了陈县令身后的随从一声,道:“把你们家大人送回家吧,外面下雪了,天冷了别在外面冻坏了。” 随从赶紧上前扶住陈县令,连连点头:“是,老太太,大人,回家吧,夫人都来催好几次了。” “我,我不回家,我还能喝,叔,别走啊,我们接着喝,接着喝。” 文老汉也嘿嘿傻笑:“对对对,不回家,接着喝。” 三个儿子就肉眼可见的看见罗氏的脸色沉了下来,文修易赶紧给两个弟弟使眼色。 文修竹立马把手里的东西塞给儿子们,上前就把文老汉给背到了背上:“娘,走吧。” 罗氏这才点点头,清点了一下人头,招呼众人走。 邱蓉蓉招呼完其他客人来时他们正好要走,看他们这么多人,邱蓉蓉就说让再加辆马车送他们。 罗氏摆了摆手:“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我们马车坐得下,我看天不对劲,你要是没什么事也早点回庄子上去,谢安翊……算了,我们领回去吧。” “奶,实在不行你们今天就在城里住下吧,我让人安排客房。”邱蓉蓉道。 罗氏摇摇头:“算了,这么多人呢,这都十五了,突然这么冷,也不知道家里的鸡鸭牛什么的有没有问题,得赶紧回去看看。” 罗氏都这么说了,邱蓉蓉也不好再劝,本来还想让卢掌柜给他们打包点吃的回去,都被罗氏给回绝了,家里什么都有,让她别忙活了,这才带着众人上了马车从后门离开。 到了城门口,古桐村的村民都等在那了,老远就能看到好些凑在一起冻的直打哆嗦。 罗氏看到好几个和小花儿年纪差不多的孩子被大人抱在怀里,脸色都冻的发白,便让石嬷嬷去把人都抱上马车,至于大人,就自己走吧。 几家带孩子出来的见文家这般仗义,道了谢便跟在马车旁边往回走,一路上风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低。 文瑶刚刚掀开车帘一股寒风就灌进了马车里,吹的她一个激灵,文英更是直接打了个喷嚏。 文瑶赶紧把车帘给放下。 “喝点热水。”文娣赶紧给妹妹递上水袋里的热水。 文英喝了一大口才觉得舒服一些,她揉了揉鼻子,嘟囔道:“怎么感觉今天比前段时间还要冷啊。” 文瑶也感觉到了,总觉得不对劲,但是书里的剧情,任凭她想破脑子也没想起来有这么一段。 毕竟现在的时间段,还没进入原书的男女主剧情里呢,只是存在原书里的大头的记忆里。 但是原书里这个时候大头都已经离开古桐村了,哪里还知道发生了什么。 因为都惦记着家里的那些牲口,所以大家走的也特别快。 还别说,动起来就感觉没那么冷了。 道路两边已经铺了薄薄的一层雪,这才下了多久啊。 等他们回到村子里的时候,那些没有去灯会或者留在家里的人都已经把家里的鸡鸭什么的都赶进了窝棚里,文老汉一路颠簸过来,加上冷风一吹,还有文俊趁着大家不注意喂了从文瑶那里拿来的解酒药,到村口人也半清醒了。 看到外面这天气,文老汉那还剩下的半点酒意也没了。 “坏了,牛。”文老汉着急着就要下马车去看牛棚里的牛。 当初李逸送来的那些乳牛,他们家这边已经没地方安置了,所以就放到了村子另外一边的空地,还给它们专门盖了牛棚,种了草。 这一整个冬天,这些乳牛都是养在盖起来的牛棚里的。 罗氏没和他们一辆马车,看见他们的马车在村口停了下来,便拢了拢身上的衣服跟着下了马车,就看见文老汉歪歪倒到的要往外走。 “你干嘛去?”罗氏一嗓子给文老汉喊立住了。 文老汉神色焦急,顾不上冷,说道:“这太冷了,我去牛棚看看牛。” 罗氏担心牛,更担心文老汉的身体,她看了一眼文俊:“小俊,文农,把你们爷送回家,老二,你喊几个人跟你一起去牛棚看看,老三,你去果园那边看看老赵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第384章 后怕 李氏和蔡氏只想着她们的鸭子。 “娘,我们也去鸭棚看看。”两人说完,那几个在鸭棚干活的妇人就都跟了上来,几人连忙往鸭棚那边走去。 村长站在村口,见文家的人都安排好了,便让大家该回家的回家,别在这呆着了,把孩子给冻病了。 “婶儿。”村长找不到文老汉,只能凑到罗氏跟前喊了一声。 就这么在路边上站一会,身上都挂了雪。 罗氏拍拍掉,这才说道:“都各回各家吧,就是下个雪有什么奇怪的,兴许下到明天就不下了,哪有冬天不下雪的。” 村长张了张嘴,但是他长到这么大,也没见过十五以后还下雪的啊,不过罗氏说的也有道理,今年冬天莫名的来得晚,下雪下的晚也正常。 “那婶儿,你们也赶紧回家吧,我这就回去了。”村长打了声招呼就走了。 罗氏这才重新爬上马车赶回家里。 鲁伯和鲁婶是没去的,只让鲁江两口子和鲁河带着两个孙子孙女跟着去了灯会,所以罗氏他们一回来,鲁婶已经烧好了热水等着了。 罗氏干脆切了好些生姜丢了进去,重新煮了一大锅的生姜水,家里每个人都灌了一碗。 哪怕身上穿了羽绒衣,还是能感受到寒气。 文瑶趁着大家没注意,把文俊拉到了半边,然后偷偷掏了个室外温度计,兄妹俩就看见温度计里的液体快速的往下缩,在零下十五
相关推荐:
穿书成反派师姐,女主咋先黑化了
赤色裸梅(NPH)
勾股定理(H)
师父变成少女之后(NPH)
伴侣,从小养起
女王的小鲜肉_御书屋
丝妻小唯之购物被奸
心声泄露后我被反派家族团宠了
明明就(破镜1V1)
旁人栽树我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