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察觉到不妙,道:“家中还有要事,请容下官先行一步。” 还没走几步,神鹰卫便拦在他面前。 张首领道:“刘大人稍安勿躁,圣上情况不明,在脱离危险前,诸位大人都不得离开。” 有几个胆小的臣子吓得险些站不住。 不过今天来参加典仪的,大多都是忠实的保皇派,无论心里多紧张担忧,都强行让自己稳住。 顾玉补充道:“圣上有恙,还劳烦张首领紧闭宫门,不要把消息流传出去,以免人心惶惶。” 张首领看了顾玉一眼,便对手下吩咐道:“关闭宫门!” 而后所有人都被神鹰卫请到了偏殿之中。 人都进去后,偏殿几个门紧闭,幽暗闭塞的环境,再加上殿内守着的神鹰卫,气氛再次焦灼起来。 官员们三五成群,站在一起,却不敢发一言,只是眼神时不时往顾玉那边瞟去。 顾玉刚刚抢夺的剑被神鹰卫“客气”地要了回去,此时抱着双臂,倚靠在殿内柱子上。 手指一点点敲击胳膊,算着各路人马到来的时间。 丁孝吉、彭焦、裘右三人站在他身边,亦是什么都没说。 居子石孤零零一个人,盘膝坐在角落里,闭着眼睛,不知在想什么。 时间一点点流逝,一声钟鸣响起,时间已经来到申时。 一个大臣实在撑不住,对神鹰卫道:“我,我要小解,还请张首领通融。” 太平看文官,乱时靠武将。 张首领品阶不如这个大臣,可在这个环境之下,只能冷硬拒绝:“劳大人在此处解决!” 那个大臣臊红了脸,可是张首领并未给他通融的余地。 又忍了一会儿,他只能抬起一只袖子挡脸,在一个角落解决。 众人默契地转过头去,不去看他。 他解决完后,脸上的羞臊难消,抬起的袖子一直没有放下。 又过了大概一刻钟,一个大臣按捺不住,趴到门缝里窥视外面的情况。 只见一个神鹰卫带刀赶来,他赶紧撤回去。 神鹰卫推门而入,对张首领道:“首领!丞相府被重兵围得如铁桶般,我等根本闯不进去。” 张首领马上问他:“是哪里来的兵!” 神鹰卫语气中带着惊慌:“他们身上并无标识,八成是王丞相豢养的私兵!” 张首领暗道不好,今日圣上中毒,看来的确和王丞相有关。 张首领又问道:“宫外还有什么动静!” 神鹰卫道:“各大世家大门紧闭,同丞相府一样,外围重兵。” 张首领顿时冷汗涔涔。 看来不仅王丞相要反,各大世家也都追随王丞相要反。 殿内诸大臣听到这话,纷纷围了上来。 刀剑不长眼,世家早有准备,他们这些臣子可是毫无防备。 别说重兵围府了,家中护院都不一定都在。 大臣们纷纷要求归家,张首领面对他们的围堵十分无措。 “张首领现在相信,王丞相谋害圣上,居心叵测了吗?” 一道清冷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 张首领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挤到顾玉身边,道:“国公爷!” 顾玉掀起眼皮,冷冷看他一眼。 张首领没忘刚刚是怎么拔剑对准他的,咬咬牙,放低了身段。 “国公爷,圣上和太子危急,在场数您品阶最高,还请国公爷拿个主意!” 张首领不是不怀疑顾玉,只是王丞相反已成既定事实。 顾玉起码在宫里,或者说顾玉手无寸铁,在神鹰卫手里,威胁远不如宫外的王丞相。 再者太子也中了毒,从侧面削弱了顾玉这个太子派的嫌疑。 顾玉淡定道:“圣上和太子的情况怎么样了?” 张首领只是犹豫了一息,便全盘托出:“圣上中毒加中风,情况不容乐观,太子暂时缓过来了。” 顾玉道;“既然太子能说话了,便去将玄清道长请回来,为圣上继续作法医治!” 张首领道:“镇国公,那妖道...” 顾玉冷冷看了张首领一眼,让他把话都吞了进去。 顾玉道:“张首领,还是那句话,若玄清道长真要对圣上不利,何必等到今天?再者御医都束手无策的丹毒,玄清道长一丸药便把太子抢救回来。” 说完,张首领还是有些犹豫。 顾玉便凑近道:“有句话叫做,死马当成活马医。” 张首领握紧了拳头。 圣上的情况岂是不容乐观,据御医所言,能不能撑过今晚都是一说。 张首领只好吩咐手下道:“去将玄清道长请回来!” 然后他看着顾玉,等着顾玉接下来的指令。 顾玉有条不紊派下命令。 “派人前往皇子所,查看九皇子还在不在宫里!若是在,立刻把九皇子抱过来,若是不在,便搜查皇宫,看九皇子是否被王丞相暗中接出了宫。” 顾玉心里清楚,王丞相手眼通天,宫中不乏他的暗线,想必昨夜已经把九皇子运出去了。 不过这正是顾玉想要的,九皇子在王丞相手里,王丞相才会安心造反。 两个神鹰卫迅速出去。 顾玉继续道:“请骠骑大将军百里青率重兵入宫护驾!” 话音刚落,又有两个神鹰卫匆匆出去。 张首领急得满头大汗,面对顾玉时,把姿态放得很低。 哪里注意到顾玉看着他的眼神,尽是杀意。 第724章 一个侍从匆匆赶到花房,道:“禀丞相,果真不出您所料,神鹰卫前去请骠骑大将军入宫,朝廷军闻风而动,正浩浩荡荡往皇宫赶去。” “好!” 一个官员惊喜地站了起来,抚掌而笑:“王丞相算无遗策,顾家小儿果真选在今天动手。” 另有二三人接着此人的话恭维王丞相。 王丞相倒不似这些人激动,而是将手中的青玉茶盏放了下来,问道:“宫里的消息还未传出来吗?” 侍从道:“宫门紧闭,消息封锁,圣上情况如何,还未可知。” 一个官员捂着胸口叹息:“圣上定然被顾贼毒害!” 王丞相摇摇头,慢悠悠道:“不见得。” 又一个官员迟疑道:“圣上若是并未驾崩,那咱们...” 王丞相淡淡扫了他一眼,道:“难道圣上未驾崩,咱们做了这么多准备,就全搁置下来吗?” 那官员悻悻道:“自然不是。” 刚刚神鹰卫已经来过一趟,要“请”王丞相入宫,可因为带的人手太少,在府外一层层兵马的驱赶下仓皇离开。 宫里定然收到了消息,才会让百里青入宫。 王丞相道:“无论如何,从现在开始,圣上已经驾崩。” 花房里的气氛凝重了一瞬,不过很快就被一个官员打破。 “龙驭宾天,我等自当入宫参加国丧。” 其余人纷纷道:“正是!” 王丞相道:“诸位大人一片忠心感天动地,可惜宫中有奸臣,宫门紧闭,我等又当如何?” 一人道:“当诛杀奸臣,闯入宫门。” 王丞相大笑几声,道:“好!” 众人明白王丞相这是要动作了,不由紧张起来。 王丞相伸出手,指向一个文质彬彬的臣子,道:“齐大人,你来撰写《讨顾贼檄文》,命手下官吏张贴在各大告示板上,再令人敲锣打鼓,沿街传唱。” ----------------------------------- “丁孝吉,你来撰写《讨王贼檄文》,命手下官吏张贴在各大告示板上,再令人敲锣打鼓,沿街传唱!” 顾玉说出的话掷地有声,丁孝吉道:“是!” 神鹰卫很快便将笔墨纸砚给丁孝吉准备好。 丁孝吉乃是本朝连中三元的大才子,又跟在圣上身边伺候笔墨,才情极高。 哪怕在这种紧张的氛围里,依然文思敏捷。 他稍加思索,便用狼毫沾饱了墨汁,在宣纸上洋洋洒洒写了起来。 “大禹前丞相王宪,矫托陨星,伪称天命,欺惑上下,散布谣言。毒害圣上,震怒天地。挟制皇九子,欲夺其位。书简万千,不足以书其恶。倒行逆施,狼子野心,天下昭然,所共闻见。今略举大端,以喻使民... “将校诸吏,举武扬威,匡扶社稷...” “申命百姓,各安其所,有志之士,自组义兵,与骠骑大将军协同声势...” “得王贼首级者,建非常之功,封万户侯,赏黄金万两...”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敬哉特谕。” 丁孝吉挥毫,最后一笔落成,铁画银钩,力透纸背。 一滴汗水顺着他的鬓角落下,滴在宣纸上,与未干的墨汁相融合。 他拿着宣纸,轻轻吹了吹,而后捧到顾玉面前,道:“镇国公,檄文已成,还请过目。” 突遭变故,让丁孝吉的手忍不住有些颤抖。 顾玉从他手里接过檄文,一字一句朗声念给在场诸人听。 大臣是否满意顾玉不知,她是十分满意的。 丁孝吉一直跟在她身边,多少知道她的打算,所以特别强调“有志之士,自组义兵。” 无论如何,她手里的私兵都有了由头光明正大出来。 念完之后,顾玉看向众人,问道:“众位大人,觉得檄文还有何处需要修改?” 事不宜迟,再则丁孝吉文采超然,他们自无异议。 得到众人的认可后,顾玉把檄文交到张首领手中,道:“劳烦神鹰卫速速将檄文传播出去。” 又有几个神鹰卫带着檄文出发。 恰在此时,早有准备的百里青率重兵入宫,皇宫上下固若金汤。 外面摆好各种阵型,百里青便身着铠甲,雄赳赳气昂昂走入殿中。 武将的到来给诸位大人吃了一剂定心丸,他们纷纷走上前去,询问宫外的情况。 百里青的眼神越过众人,看了顾玉一眼,而后迅速收了回来。 “王丞相已然起兵,各处叛军正在集合,宫外形势十分严峻。” 一个大臣着急道:“大将军,突遭此劫,下官家里毫无防备,若是打杀起来,他们可会被波及?” 百里青眉头紧皱,只说了四个字:自求多福。 那个官员脚下一软,瘫坐在地。 百里青带兵入宫,他们暂时安全了,可家里人就不一定了。 其余官员面色皆难看至极。 顾玉问道:“禁军呢?” 百里青道:“公爷,叛军多如潮水,禁军哪里抵抗得了?” 顾玉道:“既然抵抗不了,就让所有禁军前去诸位大人的府邸保护,以防叛军趁乱打家劫舍,抓大臣的家眷作为要挟。” 百里青道:“好吧!只是禁军人手有限,京都官员甚众,能护住自然会护住,如若不能,诸位大臣也得谅解。” 顾玉对百里青道:“刚刚神鹰卫搜了宫,九皇子不在宫里,恐怕是被王丞相的人偷偷运了出去,既然如此,朝中从前支持九皇子的官吏便可不必派人去守。除此之外,三品以下官吏的府邸,若非碰到叛军侵扰,便不必特地去守。集中人手,护住该护住的大臣。” 三品以下官吏对时局的影响力不算大,禁军人手有限,只能把钢用到刀刃上。 百里青应了下来。 此言一出,众位大臣自是千恩万谢,涕泗横流。 忙到此时,日影已经西斜。 顾玉对百里青道:“再劳烦大将军前往宫门,找到我的马车,告知我的侍卫,将圣上所赐的尚方宝剑取来。” 圣上昏迷不醒,生死难料。 见尚方宝剑如见天子,可先斩后奏,诛杀奸佞,发号施令。 百里青知道尚方宝剑在此时的重要性,当即派人去取尚方宝剑。 第725章 殿内幽暗昏沉,顾玉便让宫人点上烛火。 不知是谁的肚子叫了一声,顾玉便对宫人吩咐道:“去取些吃食,不拘是什么,只要能入口就行。” 吃食很快被宫人送了上来,都是些糕点肉脯。 虽然从中午到现在都没有饮食,可大多数人心中不安,食不下咽。 生死关头,顾玉同样没有胃口,可还是伸手拿了几块儿肉脯和糕点,就着茶水吃了下去。 吃了两口,顾玉看有几人还是长吁短叹,便道:“诸位大人多少吃些,此遭劫难,还不知要持续多久,安危难料,我们要尽可能补充体力。” 偶尔从门缝溜进来的风吹动烛火,众人的身影也在墙上摇摇晃晃。 哪怕没有胃口,也只能强行咽下去。 顾玉刚把手里的食物吃完,一个宫人就过来道:“圣上挺过来了。” 在场的大臣都惊喜万分,顾玉则是饮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口。 顾玉站起来道:“我去探望圣上,还请张首领通融。” 张首领此时全靠顾玉稳定局势,连忙道:“国公爷请!” 居子石紧接着道:“我也去!” 顾玉回头,看到居子石的脸隐藏在烛光的阴影中,看不清神色。 紧接着,还有几个对圣上忠心不二的臣子也纷纷要去。 张首领皱起眉头。 顾玉及时道:“圣上还未脱离危险,诸位大人暂时在此处候着,我先过去,圣上那边的情况,等我回来,会一一告知诸位。” 说着,顾玉就要随张首领离开。 居子石想要跟上去,却被神鹰卫拦了下来。 顾玉跟着张首领一路来到圣上寝宫。一进门,就看到玄清道长盘膝坐在一块儿蒲团上,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为圣上祈福。 顾玉跟他对视一眼,而后若无其事移开视线。 圣上身边围着几个御医,时不时给圣上把脉。 顾玉恭恭敬敬对圣上行了礼,圣上并无反应。 还是福海低声道:“圣上身子不虞,镇国公自行起来吧。” 顾玉站了起来,走近圣上,对一旁的御医问道:“圣上如何了?” 御医道:“服用了国师的丹药,暂时挺过来了,只是中风严重,不能言语、行动。” 顾玉看着圣上,眼中冰冷,语气里却是带着庆幸:“那就好。” 大概是听到顾玉的声音,圣上忽然睁开眼,怒目圆睁,死死盯着顾玉。 顾玉知道,圣上这是在怀疑她了。 顾玉偏偏凑到圣上跟前,背对着众人,对圣上道:“圣上安心养病,王丞相虽然挟持九皇子谋反,给您下毒,但骠骑大将军已经入宫,皇宫上下严防死守,固若金汤。臣还有您赐的尚方宝剑,定能诛杀逆贼,平定叛乱。还有太子,您也可放心,太子虽然中毒,可服用的仙丹不如您多,现在情况比您好些。” 顾玉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站在一个忠臣的角度该说的,可一旁的御医忧心忡忡提醒道:“镇国公,圣上的情况还很危险,不该让他知道这些,以免再受刺激。” 顾玉像是这才意识过来,跟圣上对视着,嘴上诚惶诚恐:“是臣之过!” “臣一时心急,担忧着外头严峻的形势,忽略了这一点。” “还请圣上降罪啊!” 圣上连话都说不了,哪儿能降罪? 顾玉嘴角阴冷的笑让圣上确定了自己的猜想。 诚然,王丞相居心叵测,联合世家造反,可顾玉以下犯上,句句忠贞,却句句带刺。 他中毒跟顾玉绝对脱不了干系。 大概是恨意太重,连一句话都说不了的圣上,竟拼尽全力在此时发出声来。 “顾...” 寝宫里的人听到后惊喜不已,纷纷看向圣上,只有玄清法师坐在远处,闭眼念经,不动如山。 圣上想说顾玉该死,可到了嘴边,“顾”这个字发出声来,变成了“唔”。 他费力呜咽半天,却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将旁人急得团团转。 顾玉凑近他,‘关切’问道:“圣上想说什么?” 顾玉眼中的挑衅让圣上震怒,他只觉五脏六腑都要爆裂开来,偏偏连声“痛”都喊不出来。 他在这里“唔”了半天,什么都没说出来,眼泪和鼻涕倒是先一步流了出来。 尊崇无比的圣上成了一个涕泗横流的废人。 顾玉在旁人看不到的角度,满意地笑了起来。 圣上眼泪止不住地流,顾玉还贴心地拿起一旁的帕子,替他擦拭。 可这眼泪越流越多,还有很多事情等着顾玉去做,顾玉便渐渐不耐烦了。 病榻之前,一个忠臣该说的话她说了,该做的事她也做了。 圣上还有什么不满意? 顾玉只得道:“圣上不必感动,都是臣应该做的。” 说完这句话,顾玉把帕子丢在一边,脸上重新挂上担忧的神色,对福海吩咐道:“好生照料圣上,若有什么情况,及时告诉我。” 福海抬头偷偷看了顾玉一眼,道:“是。” 顾玉从寝宫退了出去,回宫殿的路上,百里青便亲自捧着尚方宝剑过来。 顾玉接过宝剑,道:“多谢大将军。” 百里青对张首领道:“你自去旁处忙,我随着镇国公有要事商议。” 百里青身为骠骑大将军,在张首领面前摆威严还是绰绰有余的。 张首领只能退下。 百里青跟顾玉一起回去的路上,小声问道:“国公爷,我家小儿...” 顾玉温和宽慰他道:“大将军放心,我阿姐悉心照顾着,孩子一切都好。” 百里青道:“多谢国公爷照拂。” 不过顾玉却是皱起眉头,道:“王贼造反,世家联手,兵力众多。若能守住皇宫,我等连同您的孩子自然无虞。可若是一朝宫门被攻破,那就危险了。” 百里青也知道这个道理,道:“我定会竭尽全力,守护皇宫,只盼公爷还有后招,不然仅凭青一己之力,还是难与数十世家抗衡。” 顾玉缓缓踱步,看向远处。 天色昏黑,夕阳残留着一点儿明艳的霞光,随着顾玉的脚步,渐渐隐没在宫墙外。 黑夜即将来临。 第726章 京都春日的夜晚十分清寒。 梨花静静放弃自己的一片叶子,在风中打了几个转儿,落在地上。 雪白的花瓣还未来得及伤春,就被呼啸而过的马蹄踏了个粉碎。 马上之人大喊:“讨顾贼檄...” 最后一个“文”字还未落地,就被身后之人放的冷箭正中心口。 从马上摔落后,鲜血迅速将地上的花瓣染得殷红。 刚刚放冷箭之人勒紧马缰,大声呼喊:“讨王贼檄文,大禹前丞相王宪,矫托陨星,伪称天命,欺惑上下...” 策马经过,梨花纷纷从树梢落下,掩盖了地上的一具尸体。 街头巷尾,人影如同鬼魅,穿梭其中,或敲锣打鼓,或放声高呼。 打更人不敢出来,是以只知夜色浓郁,不知时辰。 偶尔一道血光闪过,马匹嘶鸣一声,很快归于黑暗。 马蹄踏踏,犬吠凶狠,野猫咽呜,夜鸦飞过,一阵簌簌。 门窗紧闭,灯火尽灭,人人噤若寒蝉。 弯月见识了几场厮杀,便藏身于乌云之后,半分明亮也不给予人间。 不知过了多久,月黑风高的夜晚,忽然被一个火把点燃,往后看去,竟是无数比夜色还要黑暗的人影。 密密麻麻,怕是连夜间出行的鬼怪见了都要被吓得魂飞胆落。 忽见夜空一朵烟火绽放,“砰”一声,消散开来。 人影闻声而动,一声“杀”,响彻天地。 刀剑齐鸣,金戈铁马,人影攒动,京都化为修罗场,借着夜色掩盖满城血雨腥风。 松阳是被外面的动静吵醒的,近来京都风声紧,她多少能察觉到,想来今夜就是大乱之夜。 端亲王府府兵众多,还算安全,但松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穿上衣衫,带着侍女前去正院。 睡不着的又何止她一个人? 正院内漆黑一片,唯有正屋透着一些光亮。 松阳过去敲门,里面的端亲王妃警惕问道:“谁!” 松阳在外拢紧衣衫,唤道:“娘,是我!我睡不着。” 屋内的端亲王妃连忙披着外衣起来,把门打开,让松阳进来。 端亲王妃不想让松阳知道太多外面的纷争,关切问道:“怎么了?可是做了噩梦?” 春寒料峭,松阳觉得冷,依偎在端亲王妃身上,道:“外面好吵,我害怕,睡不着。” 端亲王妃道:“别怕,波及不到咱,跟娘一起睡,娘陪着你。” 松阳看了看卧房,忽然意识到哪里不对劲儿,问道:“爹呢?” 端亲王妃故作轻松道:“你爹不知道睡在哪个小妖精的床上呢,咱们娘俩儿不管他,自睡我们的。” 松阳开始不安。 她爹是出了名的妻管严,不可能在这样的大凶之夜抛下她和娘不管。 松阳恐慌道:“娘,爹不会参与了今晚的事吧!” 端亲王妃还试图遮掩,道:“你爹什么性格你还不了解吗?他胆小如鼠,哪儿是参与大事之人?” 松阳道:“那爹呢!他人在哪儿!你把他叫过来,就说我害怕,需要他陪着。” 松阳到底是大姑娘了,不好糊弄了,端亲王妃叹口气,道:“你放心,你爹很安全,今夜之事,不会波及到他。若是事成,往后我们便可高枕无忧。” 松阳紧张问道:“那不成呢?” 端亲王妃捏了一下松阳的脸,道:“若是不成,端亲王府还是端亲王府,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去就藩。” “这是个一劳永逸的买卖,输和赢,咱们都不亏。” 松阳道:“真的吗?娘,你别骗我。” 端亲王妃道:“若非如此,娘也不会支持你爹。” 端亲王妃拉着松阳进了被窝,道:“快睡吧,天塌了,还有高个顶着呢,轮不到你爹。” 松阳窝在娘亲的怀里,听到母亲的心跳十分急促。 看来平日里对爹万分嫌弃的娘,在关键时候也是担心爹的。 松阳更睡不着了。 今夜其实有许多人未能安眠。 端亲王躲在靠近皇宫的一处宅院里,心绪难安,灯火摇曳,他的尿意一股接一股到来。 又哆哆嗦嗦去了一次茅房,还未进屋,他就听见外面一阵动静。 叛军离皇宫越来越近了... 城外的援军,什么时候才能到? 端亲王腹中再次袭来尿意。 端亲王暗骂一声,再次前往茅房。 京都城墙上,城防卫严阵以待,燃烧的火把将每个士兵的脸色照映地如同鬼煞。 城防卫统领齐岩是个虬髯大汉,将两封檄文看了又看,最终投到火盆中燃烧殆尽。 陨星是真是假,仙丹还是毒药,圣上是否驾崩,他都不知真相。 一个王贼,一个顾贼。 是护驾还是谋反,齐岩也不清楚。 一个斥候飞奔上了城墙,对齐岩道:“禀统领,城内已经杀起来了!形势严峻,可要派兵救驾?” 齐岩还未说话,又有一个斥候到来:“齐统领,城外约十里,南北两方皆有马蹄声传来,两方加起来,少说也有六万人。” 两个斥候互相看了一眼,皆是一脸担忧,又低下了头。 齐岩眼中跳跃着火光,他是城防卫,守住城门便是他的职责。 圣上那边还有神鹰卫和朝廷军,轮不到他去掺和。 王贼还是顾贼? 对于齐岩来说,身后是京都数十万百姓,谁在这样的夜晚强闯城门,谁便是乱臣贼子。 齐岩毅然决然发出命令:“守城门!” 时间一点点过去。 草长莺飞的夜晚,两方人马隐于草莽,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城防卫统领齐岩有些本事,城门不好破,不能把兵力耗费在城门口,让对方捡了漏。 可城内的厮杀已经开始了许久,他们还在城门外僵持着也不行。 里面代表进攻的烟花信号不断在夜空中炸开,一个骑兵来到君显跟前,一脸焦急道:“骠骑大将军在城内撑不了多久的,咱们得快点儿进城。” 平时的君显性格急躁,到了战时,他反而稳得住。 “再等两刻钟,若他们还不行动,咱们就先在城外杀一场。” 过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对面射来一支箭羽,君显眼神一狠,道:“杀过去!” 第727章 京都内大街小巷藏匿的兵马倾巢而出,京都的夜从未这般热闹过。 鲜血流淌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断臂残肢。 宫外乱起来后,百里青便携带重兵前去守宫门。 城内藏着的兵马再多,也多不过朝廷军,一层层朝廷军的防护下,皇宫还算安全。 百里青唯一担心的,便是城外各大世家的私兵。 虽然城防卫统领齐岩是个人物,但架不住人海战略。 一旦城门被破,他手里的朝廷军根本无力抵挡叛军汹涌。 要知道,那可是数十个世家联手。 百里青眉宇间染上了愁苦。 宫内气氛焦灼,一些宫人甚至收拾起来自己的积蓄,万一叛军真的攻进来,他们可以趁乱逃跑。 还有些心术不正之人偷窃主子的首饰,被主子发现后,报到皇贵妃这里。 皇贵妃道:“就算宫外乱了,宫里也不能乱,去,让殿中省的宫人严加防护,若再有发现有人手脚不干净,当即砍下双手,以儆效尤。” 宫人领命出去。 皇贵妃独自在殿中徘徊,心里也是揪心不已,便问道:“去看看太后可睡下了?” 茯苓很快回来回话,道:“太后还未睡下。” 皇贵妃抱起百里青的孩子,道:“随本宫前去慈宁宫。” 皇贵妃前往慈宁宫闹出的动静不小,沿路大小妃嫔得到消息后,也纷纷动身。 皇贵妃到慈宁宫不久,其余宫妃都陆陆续续过来,宫殿里一时挤满了人。 虽然熬夜,太后看起来倒是有精神,手里拿着一柄玉如意,慢慢抚摸着。 太后一言不发,宫妃们人心惶惶,她们不敢在此时交头接耳说话,以免扰了太后清净,大半夜的被撵回去。 她们来此只是因为人多,寻个安慰罢了。 枯坐了许久,太后扶着额头,道:“哀家乏了,皇贵妃,你扶哀家去歇息。” 皇贵妃将怀里的孩子交给茯苓,起身过去搀扶太后。 其余宫妃都站了起来,有些不知所措。 太后道:“你们若无要事,想留在这儿就留在这儿吧。” 宫妃们纷纷道:“谢太后。” 皇贵妃扶着太后到了里间,确认隔墙无耳,太后才道:“麦子,将人带出来吧。” 一个面目清秀的小太监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走了进来。 皇贵妃看着那孩子穿了一身皇子服饰,顿时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唤道:“九皇子!” 太后打断她道:“你再看!” 夜色深深,殿内就是点了烛火,视线也有些模糊。 皇贵妃揣着怦怦跳的心向前走了两步,才将这孩子看了个清楚。 虽然这个孩子身高体量跟九皇子相同,衣服头冠也一样,就连眉眼都有三分相像,可绝不是九皇子。 皇贵妃想明白了太后的打算,惊喜万分道:“太后,这是?” 太后点点头,道:“从现在开始,这就是九皇子。” 狸猫换龙子。 王丞相就算把真正的九皇子偷出去又能如何? 她们照样可以说她们手里的这个孩子才是九皇子。 外面局势混乱,只要带着这孩子出去时,身边都安排成自己人,那么就算有人见过真正的九皇子长什么样,也远远分辨不出。 皇贵妃道:“太后英明!” 太后对麦子吩咐道:“悄悄把这孩子送到前头去。” 麦子领着孩子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黑夜中。 顾玉看到孩子的时候跟皇贵妃一样,惊喜万分,她让人先把这孩子藏了起来,等待跟王丞相对峙。 夜风吹拂着殿外的灯笼,无星无月,杀气四溢。 宫人前来告知顾玉:“太子醒了,要您过去。” 顾玉随着宫人过去,看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的景棠,问道:“你现在怎么样?” 景棠有气无力道:“还...好。” 这怎么也不像是还好的样子,不过比起圣上,的确好得多。 顾玉道:“你叫我来做什么?” 景棠道:“外面,
相关推荐:
HP 撒谎精
穿越成种马文里的男主
我的霸总爱装小奶狗
睡倒过气男爱豆
养不熟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绝美狐狸爱撒娇,禁欲主神不经撩
攀折(abo np)
反噬(西幻 人外 NPH)
荆棘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