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该如何?” 张源冷笑一声:“改了农户,又不代表我们不是军人。只要朝廷给一口饭吃,我等还是会抄起家伙,干他丫的。” 比起繁华的京都,西北人并没有忘记对西戎的仇恨。 可难就难在,朝廷给的这口饭,能不能吃进嘴里。 顾玉道:“你是好样的,你放心,我随着顾钦差来此一遭,就是为了处理军饷一案。” 顾玉又从他口中了解了许多细节。 其中最让顾玉意外的,是西北这边军户改农户的提议,正是前任雍州太守提出来的。 末了,张源又道:“贵人,雍州这地界还算凑合,越往西北走,那边的同袍才叫可怜。” 顾玉看着这简陋的院子皱起眉头,身为军户,这样的处境都叫做凑合了吗? 从东城区回去后,顾玉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儿,但又说不清是哪里不对劲儿。 早上让平沙派人查的事情有了结果。 平沙道:“小公爷,阿芹姑娘的身份的确疑点重重。杜太守说她是账房的女儿,七年前,太守府也确实着过火,账房一家五口皆命丧火海,那件事之后,府中上上下下的仆从都被换了。” 顾玉道:“也就是说,现在的阿芹姑娘究竟是不是账房的女儿,没人能确定。” 平沙点了点头。 那阿芹姑娘又是谁? 为何能给她指明“印”的探查方向? 第612章 能得到的线索太少,顾玉弄不清阿芹姑娘是谁,但能确定的是,这个阿芹有意指引她去查些什么。 “阿芹姑娘!这里住着钦差大人,您不能进去。” 外面侍女的声音传来。 平沙的脸色难看了一瞬,道:“小公爷,刚刚属下去接这个消息,大概有一刻钟没有守在院子里。” 也就是说,在这一刻钟的时间里,可能有人来院子里探过,发现她不在。 阿芹这个时候出现,很有可能又是来试探的。 别说一个傻子了,就是府上正儿八经的千金小姐,怎么在太守府的消息这般灵通? 顾玉脑子里闪过许多信息,眼中泛着兴味,或许她一直忽略的东西有了苗头。 顾玉示意平沙去拉开门,放阿芹姑娘进来。 顾玉也连忙换下外衫,把嘴边的胡子都给揭了下来。 阿芹不顾侍女的阻拦,很快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小风车,递到顾玉面前,依然是流着口水的痴傻模样。 顾玉接过小风车,敲了一下她的脑袋,意味深长道:“怎么,今天不怕我吃了你吗?” 阿芹又缩了缩脑袋,道:“你怎么吃我呀?” 顾玉沉吟一声:“自然是剥去衣服,浸透到热水里。” 阿芹姑娘不知想到了什么,小脸瞬间通红。 顾玉继续道:“增加柴火,煮熟了拿刀片着吃。” “哇——”一声。 阿芹又被顾玉吓得哭了起来,两腿发软,坐在地上站不起来。 顾玉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饶有兴趣地看着她。 顾玉道:“阿芹姑娘,既然害怕,又为什么来我这院子里呢?” 阿芹抽抽噎噎,一句话都说不囫囵。 顾玉看了看她身边的侍女,道:“你先下去。” 那侍女连忙跪在顾玉面前,道:“我们姑娘是小孩子心性,求钦差大人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顾玉冷声道:“下去。” 那侍女还是不走。 顾玉想到昨天跟阿芹见面,也是这个侍女跟在阿芹身边,半是监视,半是保护。 阿芹坐在地上哭够了,拿着自己的小风车,跟在侍女身后离开了顾玉的院子。 顾玉倒是没有失望。 就像她无法完全信任阿芹一样,想来阿芹也无法完全信任她。 没关系,她还有很多时间,起码豫州送来应急的那批军饷就要到了,她总要先探探各地的印章有什么问题。 阿芹回去后,脸上的痴傻尽数消失不见。 屋子里等着一个人,似乎对阿芹的行踪了如指掌。 那人道:“豫州的军饷还没到,你怎么又去找她了?” 阿芹道:“她刚刚偷偷出去了一趟。” 那人有点儿惊奇:“府里一直有人看着,她是怎么出去的?” 阿芹道:“只能说明顾钦差武功高强,能够绕过那么多眼线,神不知鬼不觉出去。” 那人道:“你怎么能确定她出去了一趟?” 阿芹想到刚刚的场景,道:“她华贵的外衫下面,套着她身边侍卫的衣服,而且她的鞋边和衣摆上沾着黄泥。她是个心思缜密之人,若真想瞒着,不会露出这么多破绽。想来她已经看出我是在装疯卖傻。” 那人道:“泥泞?她去了乡里?” 城里的道路不说万分干净,但也不会让她连衣摆上都沾上黄泥。 阿芹道:“她既然看出我在装疯卖傻,依然按兵不动,甚至去了乡里巡查,或许是真的打算找到军饷案的真相。” 那人依然不够乐观,道:“阿芹,咱们还是谨慎些好。从前朝廷不是没派人来过这里,可最后都惧于郑烨和王丞相的威势,你父亲便是死在郑烨手中,我们现在走到这种进退两难的地步,也是因为轻信旁人。” 阿芹忽然泄了气,道:“我只是...我只是太想为我一家复仇了。” 那人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安慰阿芹,只是提到了另外一件事:“白天顾钦差遇刺,你知道刺杀她的人是谁吗?” 阿芹道:“是谁?” 那人道:“阴阳岭岩阴沟里的黑娘子。” 阿芹变了脸色:“怎么是她?她跟顾钦差有何过节?” 那人摇摇头:“今天黑娘子来了信儿,说让我们想办法把顾钦差送过去,只要把人送去了,丢失的军饷自会奉上。” 阿芹变了脸色,骂道:“什么!军饷是被她劫走的?她还想要顾钦差?这女人当真不知天高地厚!” 那人道:“我并没有告诉黑娘子,她要的人就是钦差。” 阿芹更疑惑了,道:“那她要顾钦差做什么?” 那人脸色有些怪异,道:“前段时间,听说黑娘子要娶压寨郎君,后来不知为何不了了之,她有可能是看上了顾钦差。” 阿芹道:“这女人!当真...当真...” 阿芹一时竟想不出合适的词语评价她。 那人道:“不过她的做法倒是给我出了个主意。” 阿芹道:“什么主意?” 那人道:“若顾钦差真的有几分胆识,将西北的情况上达天听,荡清西北官场,为你父亲沉冤昭雪,我们自然将她供奉起来,日日敬拜也不为过。” 那人语气深沉,语气里带着说不出的忧虑。 他转而继续道:“可若顾钦差是那种畏惧权势的怂包,我们便把她送到黑娘子手里。阴阳岭十二大峰,无数小峰,险峻奇绝,要找可没那么容易。” “钦差失踪,圣上必定龙颜大怒,自会再派人来查案,到时或许我们还能再抓住一线生机。” 阿芹想了想,郑重点头,应了下来。 那人道:“我会想办法拖延黑娘子那边,且看这回支援的军饷露出马脚,顾钦差会如何处理了。” 阿芹道:“好,就这么做。” ------------------------------------- 顾玉又在太守府待了几天,频频接到君泽在阴阳岭剿匪告捷的消息,只是丢失的那批军饷还是没能找回来。 君显那边传来了消息,始终没说明白那天刺杀之人究竟是什么人。 但是他已经带人前往阴阳岭,与君泽汇合了。 有君显在,君泽更是如虎添翼,一路深入阴阳岭中。 第613章 丢失在阴阳岭的军饷还一无所获,豫州新筹到的那批军饷终于到了雍州。 顾玉身为钦差,明面上来西北的任务之一便是督理军饷,这批军饷从离开豫州境界,到雍州的一路上,还未经过多少人的手。 就是不知杜太守敢不敢下手。 杜太守身边的人一刻不停地盯着顾玉,顾玉带来的人也在暗中一刻不停地盯着杜太守。 太守府莫名笼罩着一股严肃的气氛,似乎落下一滴水,就能滋出满锅热油来。 顾玉联系了戍守雍州的顾家军,可惜人不多,满打满算只有三百多人,能够随时听令的只有一百二十多人。 幸好君泽给她留下了三百高手,再加上尚方宝剑,或许镇得住场子。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批军饷运送过程中,忽逢大雨,遭遇了山体塌方。 一个负责押送军饷的运粮官冒着大雨骑马飞奔,几乎是痛哭地跑进了太守府。 “报!豫州支援的军饷行至盘洼山道,忽逢大雨,山体滑坡,七万两千余石屯粮、本色米八千余石、民运折色银九万四千余两、另有盐钞,衣被布料等,皆被压在山体之下,求雍州派兵救粮。” 运粮官痛哭流涕,一身雨水弄湿了太守府厅堂华贵的地毯。 天边忽然响起一道闷雷,轰隆一声,众人脸色皆变得惨白如霜。 杜太守听到消息,两腿一软,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塌,两个侍从都搀扶不住。 他的嘴角不断发抖,勉强保持着理智,正要下命令派兵,一道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传本官之令,集合雍州所有兵力、衙役、太守府上所有府兵,前往盘洼山道救粮。” “杜太守传令各县县令,以最快的速度筹集县内余粮,有多少筹多少。另外,力压各方消息,谨防商户哄抬粮价,严防军中哗变。” 顾玉满身雨水,足下生风走了进来。 额前的头发湿漉漉贴在脸上,一看就是匆匆赶来,连雨伞都来不及打。 她的脸色难看至极,但不至于像杜太守那般失态。 来不及探寻这次山体塌方是天灾还是人祸,顾玉只能以最快的时间,做出最周全的反应。 屋漏偏逢连夜雨。 豫州筹集这批粮已是不情不愿,他们必不可能再次出血。 而军饷遭遇塌方之事传出去,一些黑心商户若是趁火打劫,哄抬粮价,之后雍州连买粮都很困难。 而边关将士盼这批军饷不知盼了多久,眼看马上就要到手了,又遇见这种事,若再碰上有心人煽动,边关防线岌岌可危。 杜太守听了顾玉的话,连忙道:“是,是,下官遵命。” 顾玉又道:“来人,备马,本官亲自前去救粮。” 这个时候平沙才抱着蓑衣,赶上顾玉的脚步。 披上蓑衣后,顾玉迅速去了各方集合兵马,随着运粮官前往出事的盘洼山道。 顾玉行动迅速,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开。 她的话给惊慌失措的众人指明了方向,也给众人吃了定心丸。 杜太守看着顾玉身披蓑衣匆匆离开的背影,眼中闪烁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神色。 主簿在一旁唤道:“太守。” 杜太守道:“按顾钦差说的做。” 主簿有点儿为难道:“各县现在都紧巴巴的,怎么可能再拿出粮食。” 杜太守发了火:“拿不出就想办法!废什么话,快去!” 说这话的时候杜太守心里也没底。但这粮食折在雍州,他身为太守,总不能袖手旁观。 这边顾玉带着雍州能调集的所有兵马上路,一路沐风栉雨来到盘洼山。 情况比想象中还要严重,庞大的山体将路堵得水泄不通。 顾玉问道:“粮食、衣被都有油布包着吗?” 运粮官道:“知道今天要下雨,行路前都包得严严实实的,只是不知道被这泥土砸下来还能不能保住。” 顾玉没有多说话,只留下两个字:“开挖。” 这会儿雨水渐渐小了,三千多个官兵撸起袖子,扬起铁锹就开始挖。 杜太守做完顾玉吩咐好的一切,一路脚步不停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幅场景: 雨声淅沥,三千多个官兵各个浑身泥水,甚至看不清他们本来的模样。 一些人在山上喊着号子插入木桩,一些人在下面奋力搬开石块儿。 找了好久,杜太守才找到一身狼狈,满身泥泞的顾玉。 她似乎在哪里不小心跌倒,满身都是泥泞。 杜太守还未开口,顾玉便道:“人手不够,再去号召周边的百姓来帮忙,一个人五贯钱。” 没有一个字废话,顾玉就又转身离开。 杜太守托着肥胖的肚腩,赶紧去吩咐人敲锣打鼓,召集人手。 所有人在盘洼山挖了三天,累得筋疲力尽,杜太守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圈。 大家终于把埋在下面的粮草挖了出来。 这次带来的粮草、盐钞、衣被还有银子,折损了一大半。 三十多个运粮官也都死在这场灾祸里。 把救回来的军饷运回雍州后每个人都灰头土脸,郁郁寡欢。 顾玉稍微歇了歇,便开始着手调查。 可是查来查去,也没能查出一个结果。 这样大的山体塌方,也的确非人力可为,只能自认倒霉。 军饷盘剥案没能查到真相不说,还折损了一半军饷,一股深深的疲倦感油然而生。 杜太守小心翼翼过来,道:“顾钦差,吃点儿东西,好好歇息歇息吧。” 顾玉心情不好,冷声问道:“军饷筹集得怎么样了?” 杜太守就是因这个才小心翼翼,一脸苦意答道:“把雍州掏空,也才筹集了三万石粮草,折色银四万余两。” 说是掏空未免太过,但是雍州各地县令没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再说法不责众,他们就更抠了。 顾玉看着太守府这满堂金辉,第一次在心底涌起抄家的欲望。 可现在最要紧的不是钱,而是粮食。 大量收粮,势必引起物价虚浮,苦的还是百姓。 顾玉回到自己的屋里,一脸凝重地握了握王家的令牌。 这个原本在生死关头用来保命的东西,只能提前拿出来了。 第614章 往边关运的军饷不能再拖了,豫州运过去的军饷本就是应急,数量不够分发,现在又折损了一半。 再加上雍州各县东拼西凑上来的,也只有三分之二。 剩下的三分之一该怎么筹集,是个大问题。 圣上派顾玉来督理军饷,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军饷案的真相没查到,却在半路折损惨重。 若是圣上降罪下来,不仅那些幸存的运粮官吃不了兜着走,顾玉也得遭埋怨。 顾玉能想到的最快的方法便是让王家出面。 毕竟在西北,没人会给她这个奉旨查案的钦差面子,却没人不给王丞相面子。 遇见这样的事情,杜太守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虑,再次前来请示顾玉。 这一次,杜太守甚至拿出诚意,道:“顾钦差,粮食到底是折损在雍州地界,下官愿拿出余财八千两襄助。日后若是圣上怪罪下来,还求顾钦差在圣上跟前为下官美言几句。” 顾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现在最要紧的不是银钱,而是粮食。” 杜太守脸上露出苦意,道:“边关将士的口粮不容再拖,为今之计,只有从商户手里大量收粮。” 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若大量收粮,给商户可乘之机,将粮价抬高,底层百姓承担不起。 杜太守不知顾玉的打算,只是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顾玉道:“杜太守稍安勿躁,本官自有法子。” 两日后,陇西王家迎来了一位来自京都的贵客。 那贵客手持王家令牌,只道:“王丞相有令,命家里尽快筹粮,运往雍州。” 王家几个领头人面面相觑。 陇西王家的族长将令牌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确认是无疑。 族长道:“敢问贵客,这些粮食可是为雍州折损的那批军饷而筹集的?” 贵客道:“正是。” 王家族人更加疑惑。 早就听闻王丞相和这次身为钦差来的顾小公爷不对付,现在军饷出了事儿,王丞相不落井下石一番也就罢了,为何还要相帮? 贵客只道:“王丞相自有他的打算,尔等听令便是。” 族长试探道:“那我们需要筹集多少粮食?” 贵客道:“暂且筹集五万石。” 王家人倒吸一口凉气。 族长道:“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我们需要时间。” 他们既需要时间筹集粮食,也需要时间向京都那边确认。 伪装成贵客的顾玉看出他们的打算,道:“王丞相密信中吩咐了,要尽快,三天之内,必须装好车运往雍州。” 族长再次确认了一下手里的令牌,的确是王丞相的令牌没错,而且还不是一般王家人能拿到的令牌。 想必王丞相对这人极其信任。 顾玉抚了一把脸上的胡须,换了个说法,道:“被劫走的军饷还未找回来,去支援的军饷又出了事,圣上若是知道必定龙颜大怒,而咱们家这个时候及时出手,可谓解了圣上的燃眉之急。” 话不用说到底,大家都是人精。 族长也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原来王丞相打的是这个主意。 顾玉道:“顾钦差狡猾至极,如今必定在想法子筹粮,所以咱们必须要快,赶在她前面把事情处理了。” 王家几个领头人纷纷应下。 三天之后,五万石粮食从陇西王家浩浩荡荡出发。 王氏族人看着自家空荡荡的粮仓叹了口气。 一个人嘟囔道:“咱们出粮出钱,好处全是王丞相的。” 族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这孩子,把目光放长远些,只有王丞相好了,咱们才能好。” ------------------------------------- 顾玉带着粮食回到雍州时,所有人眼睛都直了。 杜太守挺着大肚子,在运粮车周遭反复查看,啧啧称奇。 阿芹姑娘不知怎么也从太守府偷跑出来,在粮车周遭蹦蹦跳跳,笑声不断。 幸存的运粮官看到一车车粮食,激动地直接扑在麻袋上。 这回死了三十多个运粮官,他们剩下的人若不能把这事解决了,也难逃牢狱之灾。 顾玉这哪儿是钦差,分明是来救苦救难的神仙菩萨。 运粮官道:“真是神了!真是神了!顾钦差,您从哪儿弄来的粮食啊?” 顾玉道:“山人自有妙计,连同救下的那些粮食,赶紧往边关送吧。这回可千万不能再出事了。” 运粮官喜极而泣,道:“您放心,除非我死了,不然这些粮食必定完完整整运到边关将士手里。” 运粮官当即整合队伍,继续起程。 这回的运粮队伍不止有原先的运粮官,还有顾玉找到的顾家军。 终于把这件事完成了,哪怕后面王家人意识到不对,也来不及了。 奔波了这么多天,顾玉直接扑在床上,闷头大睡起来。 ------------------------------------- 晚上,太守府阿芹的房间里,阿芹眼神迷茫,不知在想什么。 她对面之人也陷入了沉默。 半天后,那人才讷讷道:“阿芹,粮食运走了。” 阿芹“嗯”了一声,过了几息后,才道:“可那是王家的粮食。” 那人道:“外面也传开了,说是王家人慷慨,主动献粮。” 阿芹道:“不是说她跟王丞相是政敌吗?她为什么要做这些?” 那人道:“看不透。” 阿芹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眶忽然红了起来,哽咽道:“王家勾结郑烨做的那么多恶事,没人知道,做了这一回好事,就成了好人,凭什么?” 那人道:“凭这些粮食能让边关将士吃饱饭。” 阿芹道:“可边关将士守护边关,吃饱饭不是应当的吗?为什么现在吃饱饭,还要感激这些克扣之人。” 那人长叹一声:“世道多艰。” 阿芹道:“还有顾钦差,她是怎么能调动王家这么多粮食的?” 那人道:“除非顾玉本就是王家信任之人,否则不可能号令陇西王家。” 阿芹苦笑一声:“盼来盼去,好不容易把不惧王丞相威势之人盼来了,结果发现她跟王丞相同流合污。” 那人道:“若说同流合污或许太过,我观她行事果敢磊落,绝非那等蝇营狗苟之徒。” 阿芹道:“就算如此,跟王家搅合在一起的,又能干净到哪儿去?” 那人道:“阿芹,不如我们再观望观望。” 阿芹道:“你方才也说了,能号令王家,在这么短的时间筹集五万石粮食之人,必定深受王家信任。” 那人长叹一声:“阿芹,你想如何?” 阿芹脸上露出一抹悲愤,道:“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我们已是孤注一掷,若她真是王丞相的人,咱们只有死路一条。” 那人道:“好吧,我这就传信给黑娘子。” 第615章 平静的日子转瞬即逝。 一个传令官策马狂奔,一路来到太守府。 “报——” “平南将军在阴阳岭的岩阴山遇险,生死不知,眼下剿匪大军群龙无首,求钦差、太守前往支援。” 杜太守听到消息后,慌慌张张来到顾玉院子里。 杜太守擦着额头渗出的汗,道:“钦差大人,还求您给拿个主意。” 顾玉:... 虽然这个传令官演技绝佳,风尘仆仆,脸上的惊慌失措也恰到好处。 但是如果君泽遇险,那她手里这张刚从信鸽腿上取下来的信算怎么回事? 怎么?这个传令官的腿比信鸽飞的还快吗? 信里君泽表达了他黏黏糊糊的思念,还提到了阴阳岭的土匪很难对付。 各处的山匪仗着地形优势,在深山老林里神出鬼没,他跟二叔联手,也才勉强胜了三分。 且这信是君泽亲手所写,虽然寥寥数语,但看得出握笔之人笔锋遒劲。 传令官都快哭出来了,道:“钦差大人,阴阳岭的剿匪正值关键时刻,求您速速前往支援。” 杜太守一脸为难道:“顾钦差,您看这该如何是好?” 顾玉暗自将手里的信纸揉搓成团。 戏都唱到这个地步了,她不入局就不合适了。 顾玉道:“集合兵马,跟我走。” 杜太守惊讶道:“您真要去?” 顾玉好奇地看了他一眼,道:“为何不去?” 杜太守担忧道:“可是...” 顾玉道:“杜太守有话不妨直说。” 杜太守动了动肥胖的脸颊,道:“阴阳岭的山匪皆是穷凶极恶之徒,且剿匪之事不归您管,您贸然前去,怕是很危险。” 顾玉道:“西北土匪猖獗,想来百姓颇受其害。且平南将军失踪,总不能袖手旁观。同僚一场,他若出事,我也不好向圣上交代,这一趟本官不得不去。” 顾玉道:“杜太守很关心本官嘛?” 杜太守一脸苦笑道:“您和平南将军是朝廷派来的,要是都在雍州出了事,下官的乌纱帽也就戴不下去了。” 顾玉淡淡“嗯”了一声,就让人收拾东西,集合兵马前往阴阳岭。 临走时,杜太守道:“顾钦差,雍州您能带走的兵马不多,再说您对阴阳岭也不熟悉,要不还是再等等消息。” 杜庞就差说你一个文质彬彬的文官,去剿匪能行吗? 顾玉骑在马上,勒了勒缰绳,道:“杜太守别忘了本官的父亲是谁。” 杜太守再也没有立场阻拦,道:“那您千万小心。” 顾玉策马离开,杜太守站在原地,面露担忧。 顾玉走后,阿芹提着裙子从院墙上冒出头来,可惜只看到了高高扬起的烟尘。 下面的侍女紧张不已,道:“阿芹姑娘,上面危险,您快下来。” 侍女仰着头,看不到阿芹纠结的神色。 她再次陷入迷茫,走出这一步,是对是错? ------------------------------------- 顾玉随着传令官一路向阴阳岭走去,平沙没有与她一起,带着顾家军另有任务。 一路来到阴阳岭,夏季刚到,这里树木高耸,遮天蔽日,寒气森森。 眼看越走越深,山势起伏,山路回旋,顾玉问道:“你确定没带错路?” 传令官道:“没有带错,再往前面,就能与平南将军带来的兵马汇合了。” 顾玉闻言不再发问。 顾玉来到阴阳岭,主要是与君泽“群龙无首”的军队汇合,所以带来的雍州兵马不算多,只有三百多号人,但行走在山林里,还是发出了不小的动静。 到了一处低洼处,顾玉抬头看了看天色,可走到这里,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了,什么时辰自然也没个准数。 忽然,丛林中一道刺耳的哨声响起,密密麻麻的山匪便将顾玉等人围困其中。 看看人数,少说也有一千来人。 来不及反应,一些乱箭就朝顾玉的方向射来。 顾玉一边凭借敏捷的动作闪过,一边勒马就要突围,可是没走两步,马腿就像是被什么隐藏的绳子绊倒。 胯下的马长嘶一声,便要摔倒在地。 顾玉连忙从马上跳了下来,跃到一旁的草丛中去。 山匪们呼号着围了上来,嘴里喊着“缴械不杀”。 顾玉紧握着剑,大喊一声道:“随我杀出去。” 可顾玉带来的雍州兵马竟然纷纷放下兵器,面对越来越多的山匪都退到一起投降。 顾玉:... 她知道她带来的这群人废物,但没想到废物到这种地步,连反抗都不反抗一下。 “哈哈哈哈哈。” 几声狂放的大笑就从丛林深处传来。 顾玉回首望去,一个女子在众多山匪的拥簇下走了出来。 她一袭黑色劲装,身材壮实,并不长的头发被绳子潦草地扎在一起。 走近了,顾玉看到她浓眉大眼,皮肤略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顾玉已经是女子中身量高的了,眼前这个女子比她还高一截,而且身材丰满强壮。 行动间,顾玉甚至能看到她胳膊上的肌肉。 若非刚刚她发出的笑声,顾玉还当她是个粗野的男子。 眼看着带来的人都投降了,顾玉也不做无谓的挣扎,对着此人抱拳道:“久仰黑娘子大名。” 黑娘子伸出手来,顾玉以为她要动手,顿生警惕,握紧了手里的剑。 可是黑娘子旁边的山匪只是把一个苹果递到她手上。 黑娘子拿起苹果,便当着所有人的面咬了一口。 咔滋一声,她嚼得香甜,让辛苦赶路的顾玉顿时口舌生津。 只听黑娘子嘴里含混不清道:“你小子倒是有几分眼力见,知道老娘是谁。” 第616章 顾玉在太守府可没闲着,多方打听,再加上跟君泽的通信,知道了阴阳岭几个山匪头目的名号。 这个黑娘子是众多山匪头目里唯一一个女人,所以顾玉印象颇深。 而让顾玉印象更深的是,君泽说丢失的那批军饷极有可能是被黑娘子抢走的。 一路走到岩阴山,顾玉才知君泽所言不虚。 这里地形复杂,又有树木遮天蔽日,若是外人贸然进来,定就会被绕晕过去。 就是顾玉自己,如果没有人引路,怕也会被困死在这里。 顾玉道:“那黑娘子可知我是谁?” 黑娘子一步步走近,而后用打量货物的眼光上上下下打量着顾玉。 黑娘子满身匪气道:“老娘管你是谁,进了岩阴沟,就别想出去。” 顾玉淡淡一笑,黑娘子果然不知道她是这次来协助剿匪的钦差,否则不会这么大胆。 也不知跟黑娘子勾结的官府中人是怎么忽悠她的,绑架钦差,黑娘子就是藏得再深,朝廷为了颜面也得把她找出来千刀万剐。 顾玉不会蠢到这个时候自爆身份,她敢冒险孤身一人来这里,自然还有后手。 至于是谁把她卖给黑娘子的,又是用什么条件把她卖给黑娘子的,回去再慢慢算账。 而且她还好奇得很,黑娘子千辛万苦找她是想做什么。 黑娘子给身边的山匪
相关推荐:
HP 撒谎精
穿越成种马文里的男主
我的霸总爱装小奶狗
睡倒过气男爱豆
养不熟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绝美狐狸爱撒娇,禁欲主神不经撩
攀折(abo np)
反噬(西幻 人外 NPH)
荆棘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