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己还在邯郸,锅里的黄粱饭还没煮熟的故事。 李泌《枕中记》 “开元十九年,道者吕翁于邯郸邸舍中值少年卢生,自叹其困,翁操囊中枕授之曰:‘枕此,当令子荣适如意。’生于寐中,娶清河崔氏女,举进士,登甲科,官河西陇右节度使,寻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掌大政十年,封赵国公,三十余年出入中外,崇盛无比,老乞骸骨,不许,卒子官。欠伸而寤,初主人蒸黄粱为馔,时尚未熟也。吕翁笑谓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生曰:‘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再拜之而去。” 第32章 饶是早已预料到沈鸢的心细如发,却还是没想到,几天的工夫就让他猜了出来。 卫瓒连心跳都不自觉停了一停,半晌才勉强笑道:“怎的忽然想起这典故来?” 沈鸢说:“太多了。” “若说近的,便是这宅子里从没有过芭蕉。” 卫瓒一怔。 忽得想起前两天早上,确实曾与知雪说过,南屋窗外有芭蕉的事情。 沈鸢淡淡说:“芭蕉生南方,如今京中的芭蕉,都是精心照料的,在这边儿荒宅是不可能有的。” “但我也曾跟知雪说过,往后若是搬过来住,要在屋外栽一两株,听得雨打芭蕉声,便算归乡。” “若只是弄错了,便也罢了,可你那时太过笃定,却仿佛亲眼得见一般。” “我便想,也许来日我种得芭蕉,没准儿也有哪个倒霉鬼,会来听一听乡音。” 乡音。 卫瓒顿了顿,问他:“就因为一株芭蕉?” 沈鸢已从他膝上下来,自寻了他对面坐着,说:“自然不止,卫锦程之事,安王之事,你连笔迹姿态都有几分变,若要我说,我大抵可以慢慢与你说上一整天。” 说着,竟嗤笑一声:“卫瓒,我比你还不愿承认,你竟遇上这等奇事,竟有先知之能。” 卫瓒沉默了一会儿,终究笑了一声,说:“原来如此。” 他漏的马脚也太多了,沈鸢也盯他盯得太紧,对他太熟悉,本就是迟早的事。 卫瓒瞧着他沉默了一会儿,终究开口说:“是梦到了你。” 他用一种略带复杂的神色,重新打量这宅子。 ——这宅子他住过太久太久,以至于重新见它未曾打理的模样,竟有几分新奇。 一砖一瓦他都熟悉。 从诏狱出来时,他在这院落一瘸一拐、姿态狼狈地练行走,却迎面遇上归家的沈鸢,登时立在原地。 上战场前,也曾坐在阶前,擦拭自己生锈的枪,看着沈鸢苦心钻营、来去如风。 沈鸢与他总是相互鄙薄轻蔑,却知晓他怀念母亲,将芭蕉种在了他的窗外,时常浇水除草。 雨落下,便是水乡的旧谣。 他不晓得是特意种的,听了雨打芭蕉声,却心乱不已,夜半起身,将那一株连根拔起。 那根茎上还沾着泥土,芭蕉叶落了一地,他在雨中湿漉漉地立着看。 那夜雨绵绵,沈鸢闻声出来,见了便微怔,问他为什么。 他却答:“如你一般,见着生厌。” 沈鸢看了他许久,嘴唇动了动,垂下雨水染湿的睫毛,终究什么都没说。 沈鸢买这宅子是为了逃避嫉恨的折磨。 却又在这儿,安顿了一个满怀嫉恨、不断折磨着他的卫瓒。 夜风吹拂过,外头有梆子的声响。 卫瓒回过神,再开口时,却是惊人的顺畅。 仿佛他早已经想清楚了,该如何叙述这个故事,才能将那惨烈稍稍冲淡。 梦见如何病秧子救他,梦见自己如何复仇。 含含糊糊将那一页页生离死别盖去,只说安王篡位、靖安侯府败落,他出了狱来,幸得沈鸢襄助,一路去复仇。 说卫锦程如何、说李文婴如何。 笑吟吟说自己做过了几件混账事,才知道他的好。 饶是如此,沈鸢的眉也锁得越来越紧。 讲到侯府倾覆、沈鸢已是抿紧了唇。 行军打仗一节他越发不敢细说。 不愿说沈鸢受了多少磋磨。 不愿他是见着沈鸢眼底的火一点点熄了的。 草草说到已杀了安王时,他喝了一口茶。 沈鸢敏锐多察,半晌见他迟迟不说安王之后的事,反是锁紧了眉头问他:“之后呢?” 卫瓒却是喉头一哽,嘴唇动了动,怎么也说不出,后来你死了。 也说不出,他第一次吻他,是他已经没了气息。 是他杀了安王的那一日。 大雪如鹅毛一般,纷纷扬扬而下。 多年行军,后来种种磨难,他早有了预感,沈鸢的身子撑不过那一日了,只是盼着他能再等一等。 可沈鸢没等他。 他匆匆踏雪而归,靴里、发间,都是挥之不去的湿冷。 沈鸢静静睡在那儿。 这人睡起来总是太静、太冷,仿佛生动明艳、妒他恨他的那个人,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 他不死心,夺过药碗来喂他。 喃喃说喝了药就好了,却怎么都喂不进去,汤汁顺着下巴流下来。 他急得指尖一直在发抖。 后来干脆含了一口去喂,他想病秧子恨了他大半辈子,非要被他给恶心醒不可。 嘴唇和嘴唇贴在一起,那药汁却顺着嘴角淌了下去。 混着苦咸的泪。 他那时便知晓。 沈鸢终究是放下了妒恨、也放下了一切,已不愿再看他了。 至今不敢细细去想,只是沈鸢还在盯着他,问:“后来如何了?” 他一时语塞,说不出话。 偏偏却是一千一万个不愿告知他。 张了张嘴,却胡乱冒出一句:“后来……后来咱俩就好上了。” 沈鸢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说:“什么?” 他说出这话,自己也愣了一下,却:“就是你跟我,风雨飘摇同舟共济的,这不就日久生情了吗。” 沈鸢让他气得冷笑,只说:“胡说八道。” 卫瓒自己也臊得慌。 他混账是混账,但也素来傲慢,哪说过这种自作多情的谎。 但偏偏就话已说了出口,便如同下棋一般,落子无悔。 只得一本正经道:“怎的就胡说八道了,你我皆是行伍之家出身,本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沈鸢却说:“我沈家败落,攀不上侯府的高门大户。” 他又慢慢思忖着说:“自幼一起长大,是两小无猜。” 沈鸢说:“针锋相对,的确无猜,却也无情。” 他说:“后头又同舟共济、情投意合。” 沈鸢已让他给搅和乱了,直骂:“我看小侯爷这不是做了梦,是发了癫了。” 他笑一声,说:“我发癫?” 他说:“沈折春,我亲没亲你,抱没抱你,你不知道?” 他不提这事还好。 一提沈鸢越发火大,面孔是红的,耳根也是红的,偏偏眸子是锐利又明亮的,几分冷盯着他,说:“卫瓒,你还有脸说,没有这几日轻薄事,我倒未必要盯着你胡乱猜。” 卫瓒却轻轻咳嗽了一声。 半晌说:“原来在意啊。” 他说:“沈鸢,我还当你全然不在乎这回事儿呢。” 装得倒一副好样子。 沉默了一会儿,笑着说:“是真的。” 真话掺着假。 假里有又掺着真。 烛光摇曳,卫瓒不敢看沈鸢,惯常恣肆飞扬的神态也不知去了哪儿。 那吊儿郎当的笑意也没了。 只有眉眼固执盯着地上的影子。 沈鸢半晌说不出话来,咬牙切齿,就是不肯信这个“真”。 只是瞧见卫瓒眉眼间不复天真的固执,终究是垂下了眸。 他妒羡了十几年的天之骄子。 纵是滚落尘埃,都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怎么却叫他不忍听。 +++ 回程的马车摇摇晃晃。 卫瓒这回没坐在车里,而是在外头骑着马。 沈鸢支着头,想起方才那段对话,就一阵一阵昏头涨脑。 一会儿觉得难受,一会儿觉得荒谬,一会儿又觉得可气。 知雪问:“公子,我跟照霜特意在外头呆了好些时候,都已问出来了么。” 他说:“算是吧。” 知雪眨巴着眼睛,给他倒了杯茶,显然没理解这个“算是”是什么意思。 沈鸢便说:“半真半假。” 想想“假”的那一段儿,更是来气,又说:“拿我当傻子糊弄呢。” 知雪转了转眼珠子,小声说:“公子。” 沈鸢“嗯?”了一声。 知雪说:“我蒙汗药还有半包,绳子也没用上。” 沈鸢:“……” 他忽然有点担心,知雪这几年跟他,别以后跟成了个女土匪。 要不问一问卫瓒,知雪后来如何了。 却又不大想问,心里酸溜溜嘀咕,卫瓒这人的确是天选之子,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都轮到他身上,天降谕言也莫过于此。 可一想到侯府没了,哪怕只是轻飘飘说起来,也揪心似的难受。 皱眉间,又想起最后卫瓒笑着问他,你既已都猜到了,还何必非要出千赢我。 沈鸢心道,他本来也没打算问他什么邯郸之梦。 如卫瓒所说,此事近乎轮回重生,听起来太过荒唐,他本是打算想得久一些再问。 他本来想赢了他再问的是,那天秋千架下为什么亲他。 只是如今再问。 这人也只会编些满口胡话的艳情给他听。 可真是想问出个什么答案,他连自己也说不清。 越想越心烦意乱,一怒之下,喝干了茶,手里的杯子顺着窗就扔了出去。 听得“啪嚓”一声。 碎了个四分五裂。 闻听外头的马一声嘶鸣,继而卫瓒笑着喊他:“沈折春,你怎么偷袭我。” 沈鸢淡淡说:“无事,手滑。” 心里骂了一声。 可恶。 第33章 李文婴入狱后不久,靖安侯一夜擒获死士无数,火把踏过京城里里外外,甲胄谋逆案,也至此终于轰轰烈烈地烧了起来。 京城一夜风起,卫瓒这位唯一知道内情、跟着查案的小侯爷又成了万众瞩目的人物。 上回这待遇,还是他从战场回来,受了御赐银枪的那会儿。 卫瓒次日进宫了一回,回来给母亲请安,正碰上沈鸢,瞧见那小病秧子温声细语,连那水乡的调子都勾出来了一点。 侯夫人问他怎的就病着跑了出去,忧心他这两天病养得如何了。 沈鸢在他母亲面前,惯常是斯文俊秀的贵公子模样,温声说:“这几日已大好了,连嗓子都不疼了。” 又说:“我以为病得不重,便想出去转转、透口气,回来得晚了,才撞上这事儿——下回再不叫姨母担心了。” 端的是乖巧熨帖。 连卫瓒都快要听得信了。 果然见侯夫人目光都要化成水了,叮嘱他道:“下回可别这样了,侯爷说你和瓒儿都不能回来,须得在那无人照管的地方住着,我一想着,就
相关推荐:
女渣A进化论[万人迷向]
[红楼同人] 红楼之满园春色
重生之宠溺成瘾
苟在仙界成大佬
面具(NP 追妻火葬场)
(西幻)旧神与新神(np)
明明就(破镜1V1)
美男无三小路用
奴隶市场_新御书屋
嫁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