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萤烛【姐弟骨科】 > 第38章

第38章

在过去几十年间一直是管理者的角色,手握出口配额指挥分公司干活。 如今需要自己下场拉业务了,许多职工还没适应角色和职能的转换,都跟灶边的磨子似的,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 徐叔阳觉得,下发文件的激励作用不大,还是真金白银更刺激。 所以,在春节前的表彰大会上,他不但要给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励,还要给这两位提供商情信息的同志隆重颁奖,让职工们真切感受到物质奖励的刺激。 正式开会这天,除了必须值班的留守职工,公司上下的所有人员都被要求去礼堂参加表彰大会。 狄思科刚进单位不到半年,表彰先进个人没他的份。 但是公司篮球队在去年的全系统篮球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作为有过出场记录的替补,狄思科也被颁发了证书,并且得到一条高档毛毯作为奖励。 这也再次印证了他只要参加活动,就从不空手而归的传奇战绩。 公司虽然改制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给先进个人颁奖时,除了奖状和现金奖励,还能给老员工提薪,年轻员工分房。 先进个人上台分享心得时,所述工作难度,也确实配得上公司发给他们的高额奖励。 所以,当狄思科从总经理手中接过整整二十张大团结,对大家说,只需要一个下午便赚到两百块时,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了。 狄思科已经了解了徐总要当众为他颁奖的目的。 不就是刺激大家嘛。 那可太简单了! 他今天穿西装打领带,左手握着一沓崭新的大团结,右手捧着一束七彩的塑料花,自信满满地站上了发言台。 “公司党委早就下发了关于提供商情信息的奖励办法,看到文件以后,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主动联系了几家外商企业,其中三家对我们的产品表现出了兴趣。确定对方有下单的可能后,我就把这三家企业的资料转交给了出口部的同事。” “接下来由专业外销人员上门与对方谈生意,其他的事情就不需要咱们操心了。订单谈成后,作为第一个提供商情线索的人,咱们等着财务部门发奖金即可。” 台下瞬间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这一百块钱也太好赚了吧? 只给业务部门提供了一个消息,就能得到一百块的提成! “反正咱们天天看报,发现商情以后,通知出口部就好了,让他们去谈嘛。” “看报纸的人那么多,你能确定自己是第一个提供消息的吗?这就是僧多粥少。” “可以动员亲戚朋友嘛,哪个单位有出口业务需求就通知咱们,到时候把奖金二一添作五,大家一人一半。” “一条信息就是一百块,这比挤破脑袋评先进容易多了。我每个月提供十条八条信息,总有一条能用上吧?一年下来一千二百块,比我的工资还多呢。” 台下职工讨论的挺激烈,赚钱热情高涨。 不过,狄思科又着重强调,“大家在报纸或朋友那里得到了商情信息后,一定要主动跟对方企业联系,确保商情真实有效,再将线索和负责人电话,一起交给咱们的外销业务员。” 否则将一堆无效信息推给一线,还不够给人家添麻烦的。 他将自己赚提成的过程描述的轻松又简单,仿佛一百块的奖励人人都能唾手可得。 然而,几位老总和业务部门的同志都清楚,这一百块不是谁都能赚的。 狄思科能轻松拿到这个提成,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被他赶上了。 出现在那个招待会上的外商,都是各公司的一二把手,拥有最终决策权。 他当时直接与老总对话,只要老总有意向,这生意基本就谈成了大半。 而普通业务员很难有机会接触到高层领导,他们打交道最多的是采购员和供销科长。 层层上报以后,一个项目不一定在哪个环节就夭折了。 但是几位老总的目的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动员大家主动提供商情信息,因此,大家都含笑鼓掌,谁也不会在这种时候拆穿他。 * 大明星兼领导大秘的发言,把大家撺掇得心头火热。 过年前的这段时间,职工们除了讨论过节福利,就是相互问问有没有找到商情信息了。 公司重组后的第一个春节,发下来的过节福利相当丰富。 狄思科的摩托车放不下,特意给四哥打电话,让他开着小面包来单位接一趟。 国企职工全年的高光时刻就是春节前这几天,因着发的福利多,下班以后单位门口全是推着自行车来接人的。 有些人家父母妻儿齐上阵,有的弄来三轮车板车拉东西。 满满一车东西拉回家,能让家人高兴热闹好几天。 狄思科帮徐总和总经办的女同志们运了好几趟年货,轮到他自己的时候,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顺着窗户向外招手,让四哥进办公室来,帮他搬东西。 四哥背着手晃悠上来,在他的秘书工位参观了一圈,瞅瞅地上的两袋子卫生纸,嫌弃地问:“这点东西都拿不动啦?” “对面办公室还有呢!” 狄思科提上卫生纸出门,指挥道:“剩下那些都是咱家的,你都拿上吧。” 他们公司重组以后,钱不多,但产品多得是。 工会联系了几个兄弟单位,大家互通有无,以物易物,让职工们都能过个肥年。 对面办公室的地上摆着两箱水果和一箱带鱼,另有一个竹筐里装着一条五斤装的羊肉卷,三斤猪肉,六瓶汽水,一包京八件和一桶豆油。 东西都不贵,但是架不住数量多。 四哥来回跑了两趟,将东西都装进车里,提着大竹筐问:“可以出发了吧?” 狄思科摇摇头,鬼鬼祟祟地溜进总经办,又拎了一个电饭锅出来。 将包装盒塞进竹筐底部,用猪肉盖好,拍拍手说:“这回可以走了。” 每个部门都或多或少有点小金库,总经办今年就用小金库里的钱给每人买了一个电饭锅。 面包车开回家,从车里搬下来的东西,立即赢得了郭美凤的欢心。 高声大嗓,比比划划地指挥,恨不得让左邻右里都知道,她家老五的过年福利被运回来了。 “过年还发锅啊?”郭美凤提着电饭锅的包装盒反复打量,喜滋滋地说,“这个好,我早就想买个电饭锅了,我在老徐家就用过这玩意,比柴火饭方便。” 狄思科扭头问:“徐大爷又来了?” “嗯,送了点年礼过来,”郭美凤无所谓地挥手,“赶明儿你给于家老两口送东西的时候,顺便给老徐也回一份年礼过去,就当普通朋友处着吧。” 狄思科心想,这徐大爷还挺有意思的,之前在一块儿的时候,没见他对老狄家多上心。 如今分开了,反而一次不落地往这边送节礼。 狄思科摇摇头,将东西留给老妈处理,提着包往后院跑。 “媳妇,你猜我给你买什么了?” 瞧见坐在床边的于经理,狄思科抱着她就想亲一口。 于童伸手制止,“别乱亲,屋里还有人呢!” “谁啊?哪有人?” 于童将旁边的棉被掀开,露出一个趴在床单上的小崽。 “有礼怎么跑咱床上来了?”狄思科将侄子抱起来,让他坐进自己怀里。 “之前不就跟你说了嘛,大哥大嫂要回上海过年,有礼年纪太小了,只能留在北京。”于童帮孩子擦了擦口水,“今天中午被大哥两口子送来的。” 狄思科早就忙忘了这茬,嫌弃道:“他今晚不会跟咱们一起睡吧?” “晚上就回咱妈那边了。” 有礼一岁多,已经能爬能走,还能零星蹦出几个词儿。 只不过这小子口齿不太伶俐,见了谁都喊妈妈,狄思科教他喊叔叔,他却一直妈妈个不停。 在侄子身上找不到成就感,狄思科将人放进被窝里,重新翻他的公文包。 “你猜我给你买什么了?” “什么?” 二狗子经常给她买东西,于童猜测应该是首饰和化妆品之类的。 他对自己的审美不自信,除了去深圳的时候帮她买过衣服,之后就很少向服装下手了。 狄思科翻出两个扁盒子,摆在床上。 “咱俩一人一个。” 于童一看包装上的图案就认出来了,传呼机。 “你居然有钱买呼机?”她简直要对二狗子刮目相看了,“你哪来的钱啊?这俩呼机至少得五千了吧?” 除了买机子,还得交入网费和月租费,这玩意儿可是妥妥的奢侈品。 狄思科得意道:“我只买了一台,另一台是单位给我配的!之前只给几个老总和业务经理配了传呼机,现在我们这几个秘书也能装备上了。” “你通过单位买的啊?” “嗯,集团采购的便宜,我让同事去电信局采购的时候帮忙带了一个。咱俩的号码是连号的,一个6,一个7。”狄思科昂着脸求表扬,“为了给你买传呼机,我把这几个月攒的工资和刚得的奖金都花了!” 于童虽然不管他的工资,但是对他的财务状况,还是大致有数的。 他能攒下一千块就顶天了。 这台传呼机哪怕是通过集团采购的,也得小两千呢。 剩下的钱打哪儿来的? 狄思科老实地拿出一个存折,“唱片公司又给我汇款了,我用了一千五,还剩一千。” 最近新一届的青歌赛又开始了,作为时下最有影响力的电视音乐节目,人家的关注度不是一般的高。 节目的热度高,连带着他那两张录音带也趁机翻红了一把。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加印了,反正他总能收到钱。 狄思科锲而不舍地求表扬:“怎么样?摩托罗拉的,这礼物不错吧?” 于童将一千块的存折塞进他手里,捧着他的脸蛋啵啵了两下,“特别好!值得好好奖励!” 管歧珍姐妹俩都是手握大哥大,腰挎BB机的。 她们用的也是摩托罗拉的BB机,时常调侃这台机器,摩托再好也要骡拉,又吵又费钱。 于童觉得那玩意儿别在腰间不好看,可能会影响她的整体穿衣风格。 所以即使她有钱,也从没想过购买BB机。 不过,二狗子能主动买来送给她,于童还是很高兴的。 花了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 狄思科被摸了耳垂,很想搂着媳妇运动一下,可惜还有个电灯泡在旁边吃手指。 他再次嫌弃地瞥了一眼,被扎了两个蓝色蝴蝶结的傻小子。 现在不生孩子的决定果然是正确的,小孩子真影响夫妻生活质量啊! * 狄思科这个小年轻不乐意要孩子,可是刚当了爹的二哥却恨不能将他闺女走到哪抱到哪。 大年三十,带着老婆孩子回来吃年夜饭的时候,二哥的眼珠子就没从他闺女脸上移开过。 四哥原本有话想说,可是瞧见二哥这副有女万事足的样子,就一直没好意思张口。 等到年夜饭上桌,酒过三巡以后,他才借着酒意宣布,他想跟二哥拆伙了。 二哥踹他一脚,“拆伙以后,你干什么去?” “我考大学去!” 全家人:“……” 你快别提考大学的事了。 郭美凤头疼道:“喝了几口猫尿就胡咧咧,醉了就回屋睡觉去!” “我没醉!”四哥脸色胀红,但眼神清亮,“我现在赚的钱也不少了,足够支撑我参加补习班的开销!” 郭美凤觉得这小子又开始犯轴,应该是跟老二结婚有关。 他们当着中唱的代理商,老二媳妇又是中唱的发行经理。 即使钟晓莎真的公事公办,别人看在她的面子上也会关照这兄弟俩的。 老四可能是觉得占了老二两口子的便宜。 二哥将闺女抱给媳妇,皱眉说:“你撤了以后,谁帮我看家?” 他们当着分销商,为了把存货顺利分销出去,跟人家拉关系赔笑脸是常事。 他俩分工合作,一个主外,一个主内。 因着有老四在仓库和门店把守,他才能放心出去跑业务。 四哥坦然道:“能在仓库和店里守着的人一抓一大把,让大舅二舅去帮帮你也是一样的。” 狄思科瞧四哥的样子,似乎不像开玩笑,忍不住问:“四哥,你这两年一直没再提参加高考的事,怎么突然就说要去上大学了?” 他支持四哥上进,但四哥的考试运实在不怎么样。 狄思科很怕他在这上面蹉跎光阴。 四哥摸摸鼻子说:“也不算突然,我一直都想上大学来着。” 亲爹没了以后,他跟老五同样被家人寄予厚望,他最初甚至比老五的成绩还好一些。 只可惜,他就像家人说的,没有考试的运道。 不过,那天去老五单位,参观了他的工作环境,亲眼看到同事们对他的客气态度,四哥心里还挺羡慕的。 他这两天一直在想,要是当时能加把劲,随便考上一个大学,如今兴许就能跟老五一样,坐在办公室里,做着让人尊敬的工作,不用面对那满仓库的录音带了。 他现在有钱了,老五单位发的那些过年福利,他花点钱就能买一大车。 但他还是羡慕老五的年货。 狄思科支持四哥读书,但也不得不提醒:“哥,最近这两年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国家已经打算进行毕业生分配改革了。” 四哥紧张地问:“怎么改革啊?” “去年在上海交大弄了一个改革试点。”狄思科介绍道,“15%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剩余85%的人由学校分配。学校为了将毕业生都分出去,组织了供需见面,就是让用人单位跟毕业生面谈,双向选择。” “以前双方都要服从国家分配,哪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满意也得将人留下。现在的毕业生是由学校推荐的,用人单位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后,不满意可以拒绝。” 这种情况比较适合学习成绩排在中上游的学生,或者有门路有背景的学生,听说这两类学生里,有人能在毕业时收到数家单位的工作邀请。 但是处于下游又没门路的学生就不怎么受待见了,学校如果推荐了这样的学生,还会被用人单位埋怨介绍了残次品。 郭美凤没想到还有这种情况,疑惑地问:“用人单位如果对毕业生不满意,那个学生会怎么样啊?” 她觉得她家老四就是学习成绩不咋地,又没门路的。 “就自寻出路,自己出去找工作呗。”狄思科只是给四哥提个醒,并不想在大过年扫他的兴,所以又笑着说,“一般来说,改革试点都需要试个几年,如今只是在上海交大进行试点,其他学校还是统一分配的。” 郭美凤虽然不懂大学里的事,但她每天看新闻联播,明白试点的意思。 只要试点取得了成功,向全国推行是早晚的事。 “不分配工作了,那上这个大学还有啥意思!” 三哥撇嘴道:“妈,哪怕不给分配工作了,人家也是大学生,照样有大把好工作等着呢。听说南方那些工厂老板,愿意给大学生开三四千块的工资呢!” 郭美凤暗道,给人打工赚那每个月三四千,还不如跟着老二卖录音带呢。 赚得不比工厂少。 可是孩子要上进,尽管这孩子已经很大了,她也不好泼冷水。 二哥灌了半杯啤酒说:“你想考就考,不用拆伙。到时候你考上了就去念大学,考不上还回来跟我一起做生意。” 这样也算有个退路。 郭美凤瞅一眼老二夫妻,摇头说:“不行,亲兄弟明算账,你现在也是有老婆孩子的人了,不能什么事都由着性子来。老四想拆伙,你就跟他把账算清楚,让他专心复习去,别给他留后路。” 四哥认可地猛点头。 “拿到钱以后,你先去买套房子,”郭美凤望向老四,语气强硬地要求,“有了房子,不耽误娶媳妇,你爱考几年考几年,没人管你!” 四哥嘀咕:“上班以后,单位就给分房了。” “你得考上了大学,才能有班上。”郭美凤翻个白眼,“想复读你就先买房,把人生大事解决了。否则你就老老实实跟你二哥继续做生意去。” * 1989年的大年初一,已经被高考伤过无数次心的四哥,再次作出一个勇敢的决定—— 他要重新征战高考了! 狄思科对他这个决定真是满心复杂,鼻头都有点发酸。 他打算抽空找人打听几个靠谱的高考培训班,送四哥去集训一下。 不过,徐总要在大年初一值班,慰问仍在一线坚守的职工。作为领导秘书,狄思科需要安排行程,全程陪在领导身边。 天刚蒙蒙亮,他就独自钻出被窝,跑去于家给爷爷奶奶和老丈人拜了年。 拿到四个大红包后,又马不停蹄地往单位赶。 徐叔阳一上午去了三个分公司和工厂,与员工们匆匆吃了一顿午饭,又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他坐进车就忍不住叹气,对充当司机的狄思科说:“改制以后一下子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是业务部门,都跟官老爷似的,等着人家上门送钱呢!” “咱们算是垄断行业,内部又没什么竞争,大家都习惯等着客户上门了。”狄思科趁机给出口部告了一状,“我之前在招待会上找到了一个航空配餐企业的商情信息,我感觉谈成的几率非常大,但还是被他们搞丢了。” 徐叔阳直起身子问:“知道是什么原因么?” “我觉得对方对咱们的餐巾纸和餐具都有采购意向,所以把这两样都告知了出口部。但是,餐巾纸是由纸张文体部负责的,餐具由日用百货部负责。这两单分别交给了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咱们公司竟然派了两位同志,分别上门谈业务。” 狄思科无语道:“我后来给他们的外方经理打电话询问了原因,人家说咱们公司去了两拨人,给的报价和优惠不一样……” 徐叔阳被气的在座椅上锤了一拳。 “领导,咱们公司内部各部门被划分得太细了,会客室里每天都有等待的客商,不知道应该寻找哪个部门谈业务。”狄思科提议道,“公司是否可以考虑在出口部下面,另外设置一个综合贸易部门?允许它经营公司的所有产品,其他部门的业务它全都能涵盖。” 公司业务部门被划分的细致程度,让他这个内部人员都有点发晕。 徐叔阳当时没答复,过了好久才唏嘘道:“这就相当于把鲨鱼扔进了鱼缸里,到时候就不怕没有内部竞争了……” 第80章 春节期间, 狄思科过得还算轻松。 徐叔阳是个比较顾家的领导,除了在大年初一安排了值班和一场饭局,其他时间都宅在家里。 狄思科原本打算在家陪陪老妈和媳妇, 可是于童从停业整顿的俱乐部里, 拉回来一张牌桌和两副麻将牌, 家里的四个女人凑成一桌,每天从早战到晚。 见他在家闲着, 郭美凤便将有礼全权交给他负责, 美其名曰提前感受当爸爸的快乐。 然而,那小子既不会喊爸也不会喊叔,一直对着他叫妈妈,狄思科被他喊得头疼,在不知第几次被侄子尿湿了裤子后, 他终于盼来了上班的日子。 今年的第一季度已经过了一大半,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总结改制后第一季度的成绩。 时间紧迫,正式上班后,徐叔阳一连三天组织班子会议, 而后便迅速向全公司正式发文,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提高企业效益, 公司即将走上“一业为主,多样化经营”的路子。 尝试多样化经营的第一步,就是成立三个试点部门—— 综合开发一部,二部,三部。 业务范围包含所有传统进出口项目, 以及开发新的投资联营项目。 有心人接到通知后,精准总结了这个新部门的特点——什么都能干, 又不知到底能干啥。 让人稀里糊涂的。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大家的注意力早被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通知吸引了。 公司要在系统内部为新部门公开选拔三名业务经理! 大专及以上学历,至少能熟练使用一门外语,有外贸相关工作经验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均可报名! 通知并没对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提出要求。 而且这三个科室是隶属于出口部的正科级部门,将选拔条件放宽到副科级,也算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了。 这样一则通知贴出来以后,立即引得那些多年做副职的业务经理蠢蠢欲动。 被选中就能将“副”字去掉,还能当试点部门的一把手,由不得大家不动心。 然而,一个学历要求就把很多人拦在了门外。 进出口公司的许多老资格业务经理,都是从外贸中专毕业的。 那时候中专学历就算高学历,没想到时移世易,如今的中专已经不够看了。 狄思科看到选拔通知后,将自己的条件跟上面的要求一一对比了一下。 除了没做过外贸工作,其他要求都符合。 但他做过外事工作呀! 他找机会询问徐总,自己是否可以报名参加选拔。 徐叔阳大手一挥说:“你先报名吧,要是申请被人事部门通过了,你就去试试。” 开设综合部的思路是小狄为他提供的,徐叔阳乐于给年轻人机会,小狄要是能被人事部门选拔上,他也支持对方去基层发展。 狄思科去人事部要了一张申请表。 他没问自己这种没做过外贸工作的是否符合要求,只是将自己短短两年的工作履历写的像参加工作十几年的老干部。 其他人的申请表上,都是某某年至某某年,任职于哪个部门,做过什么项目。 轮到狄思科这里,就变成了某月某日至某月某日,任职于哪个单位,接待某个政企高访团。 为出访某国的高级商务代表团担任随团翻译。 给某某局或某某进出口公司主导的国际商务谈判担任英语译员。 明明是作为先遣组成员,去欧洲打前站的,却被他将重点放在,协助主办方邀请上百家欧洲企业参加中欧贸易周…… 申请表工作履历那一栏,大概可以写十五行。 他就对照着自己之前的工作笔记,将这十五行全部填满了。 人事部的同事收到这份花团锦簇的履历时,也不禁“嚯”了一声。 将咱们大明星的履历在办公室里传阅了一遍。 “刘姐,狄秘书没做过外贸工作,这符合报名条件吗?” “人家都当上外贸公司总经理秘书了,还叫没做过外贸工作啊?” 他虽然没有直接的外贸工作经历,但人家这履历还真能跟外贸沾上点边儿。 而且这小狄秘书不愧是从经贸部翻译室出来的,语言技能那一栏,竟然填了英法日俄粤语! 面对这种金光闪闪的履历,谁也无法狠心将他刷掉,最后这张申请表被送到了人事主任的案头。 小狄秘书能否参加选拔,还是由领导决定吧。 人事主任认真看完狄思科的申请表后,抬头问:“现在收到多少份申请表了?” “五份,但是只有三份符合要求。” 原本应该有更多申请的,但是学历刷下去一批人,外语笔试吓退一批人,公开演讲又吓退了一批人。 大家进了单位以后基本没再参加过考试,万一考砸了,不但影响领导对自己的印象,还会动摇个人威信。 所以,看热闹的人挺多,真正敢报名的却没几个。 “咱们要是只推荐三个候选人,还叫选拔吗?直接让他们三个上岗就好了。先把狄思科的名字加上去,后面如果再有人报名,也尽量放宽些要求。最终选谁不选谁,由领导决定。” 狄思科很快就收到了笔试和面试通知,他还特意跟人事部的刘姐打听了一下,与他一起参加选拔的,还有两女三男。 六个人里只有一位正科级,其他五人都是副科级。 狄思科将几人的情况都摸清楚以后,感觉自己还是有很大希望被选中的,为了这50%的中选率,他可以拼一把。 所以得到通知以后,他每晚都早早回家准备,于童为了让他养精蓄锐,甚至还跟他分房睡了两天。 然而,在选拔考试当天,狄思科却在候选人里意外见到了吴副总的大秘曲涛。 “曲主任,之前没听说你要参加选拔呀!”狄思科无奈道,“早知道你要来参加选拔,我就不报名了。” “我也是犹豫挣扎了好几天,才下定决心报名的。”曲涛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没想到你会报名参加选拔,你刚提副科没几个月吧?” 狄思科:“……” 选拔通知上对年纪和资历没有特殊要求,他凭啥不能报名? 而且人事部是在报名截止的第二天,通知他来参加考试的。 当时的候选人只有六个,并不包括曲涛。 也不知这曲涛是啥时候报的名,简直出现得莫名其妙! 要说他之前还有50%的胜算,那么有了曲涛的加入后,他基本就没什么希望了。 如果被选中的三位干部中,有两位是领导身边的秘书,很容易让人怀疑选拔的公平性。 所以,哪怕是为了避嫌,领导也不会让他俩同时进入名单。 曲涛比他年纪大资历深,已经是正科级干部,离开总经办去基层锻炼名正言顺。 在曲涛和他之间二选一,领导们十有八九会选择曲涛。 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也证实了狄思科的想法。 他的外语笔试满分,是七位候选人中的第一名。 面试的时候,他自觉发挥的还行,成绩却排在第六。 两场成绩综合算下来,第一名是包装储运科的科长苗胜利,正科级。 第二名是纸张文体部的副经理焦虹,副科级。 第三名是总经办的副主任曲涛,正科级。 而狄思科只得了一个第四名,正好被挡在了前三名的门槛外。 返回办公室后,徐叔阳安慰他:“你今天表现的挺好,就是吃了资历浅的亏。在我身边再锻炼一段时间吧,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说。” 曲涛的条件也很不错,要是让两个领导秘书同时入选,确实容易引起争议。 虽然领导们早就达成了共识,这次可以破格提拔人才,但小狄刚提副科没几个月,马上就提正科还是太快了。 * 没选上就算了,狄思科并不是非得去当那个综合开发部的经理。 他给领导当秘书也挺神气的,那就继续当秘书好了。 不过,他回家以后还是生了两天闷气。 既然不想要年轻人,人事部下发选拔通知的时候,为什么不对年龄加以限制? 哪怕不通过他的申请书也行啊! 现在可到好,他折腾了一溜十三遭,全家人都知道他要去参加正科级干部的选拔,于童为此跟他分居两晚,郭美凤连帮他庆祝的地点都选好了! 他却成了陪跑的那个! 哎,牛皮都吹出去了,回家要丢人了…… 面对他的选拔失利,郭美凤和于童不但没有照顾他那容易受伤的脆弱心灵,还当着他的面,将他狠狠取笑了一通。 “从没见谁能把牛皮吹得那么满!”郭美凤眉飞色舞地说,“把参加考试形容得像张飞探囊取物似的。” 于童拿起BB机,学着他的语气说:“童童,这个尾号是6的给你,六六大顺!我用7号的就行,七上八下,有了这个7号,我肯定能一路高升,坐着火箭平步青云!” 郭美凤吃惊地问:“他真这么说啊?” “真的,我之前都没发现他还是个官儿迷!” 婆媳俩当着失败者的面哈哈哈笑作一团。 狄思科:“……” 多少也照顾一下他的感受吧! 于童笑够了,拿出两张电影票,问:“老黄演唱主题曲的那部电影上映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狄思科还在生气,“你俩去看吧,我不去。” “咱妈已经看过了,”于童笑眯眯地哄他,“我特意等你忙完工作,一起去看呢!” 狄思科有点过于好哄了,闻言扭头问:“真的?哪天的票啊?” “老黄送的是招待票,没有时间限制。”于童将票递给他,“咱们可以今晚去看。” “那走吧。” 狄思科以心灵受伤为由,让于童请他看了场电影,吃了顿大餐,又去商店买了两件新衣裳,回家折腾了大半宿,总算让他的心情春光明媚了。 于童趴在床上说:“你参加这个选拔真是一点也不吃亏,选上了,我们要花钱给你庆祝。选不上,还得花钱安慰你!里外里都是你得利!” 狄思科在她额头上亲了亲,神采奕奕地上班去了。 三名新鲜出炉的业务经理要经过七天公示,才能正式走马上任。 被于童安慰过后,狄思科再次经过公告栏时,心情已经没有任何波澜了。 进入他的秘书工位就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然而,他刚给几位业务经理排好了进门汇报的顺序,妇联和工会的两位同志就带着一位陌生女同志上门了。 “狄秘书,徐总现在有空吗?” 狄思科正想说徐总有访客,隔壁办公室的门就被拉开了。 徐叔阳亲自送人离开,瞧见了三位女同志就笑着说:“女士优先,田主任有什么事,先进来说吧!” 狄思科跟进去给几人倒茶,就听妇联的田主任介绍道:“徐总,这位是曲涛同志的爱人,汪敏。” 徐叔阳和狄思科同时愣了一下。 曲涛的爱人,有事就去找曲涛,或是找吴副总,来找他们做什么? 不过,如今的企业领导就是大家长,经常有职工父母或配偶上门来找组织帮忙解决问题。 徐叔阳很快就回过神,与对方笑着握手说:“曲涛能一直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离不开家属的大力支持啊!” “徐总客气了。”汪敏与他握了一下就松开手,语气平静地说,“我平时确实挺支持曲涛工作的,不过这次却支持不了了!” 徐叔阳不动声色地问:“汪同志,是家里遇上什么困难了吗?” 汪敏点点头,“我听说曲涛被选拔为公司业务部门的主管领导了,但以我们家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并不适合做这份工作。” 徐叔阳和狄思科:“::::::” 他们还是头一回遇上这种,反对上级任命的家属。 “小汪同志,你先别急,有什么困难咱们可以慢慢说。” 汪敏的神色却并不急,她情绪稳定地说:“我母亲前年去世了,我父亲还在卧床养病,我们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需要人照顾。如今家里的事情都是由我在处理的,曲涛偶尔能照顾一下家里。” “我知道外贸公司业务经理的工作状态,忙起来可以三五天不着家,所以我打算替曲涛放弃这次调任。他本来就是正科级干部,不存在升职降职的问题,组织应该可以考虑家属的请求吧?” 众人:“……” 这个理由多少有点扯淡了。 徐叔阳正色道:“汪敏同志,我理解你家里的困难,但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单位党委和工会都会尽量帮同志们解决困难。曲涛同志的能力有目共睹,我相信他一定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生活。” 要是随便谁的家属都能影响组织决定,那他们的工作也太儿戏了! 汪敏语气平静道:“我父亲已经七十多了,最近我几乎是在专职照顾他的,还请领导考虑一下我家的实际困难……” 妇联田主任知道徐总刚来不久,可能未必了解曲涛的情况。 于是,稍稍侧身耳语道:“汪敏的父亲是咱们单位的老领导。” 经她提醒,徐叔阳这才恍然记起,之前似乎听谁说过,曲涛是被他岳父亲自推荐给吴贵荣当秘书的。 徐叔阳也想关照老领导的退休生活,但是曲涛的名字已经公示出去了,他不能因为这种理由就随意更改干部任命。 “汪敏同志,领导干部的任命不是儿戏,名单已经公布了,若是在公示期将曲涛的名字撤下来,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必要的联想,曲涛同志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徐叔阳再次劝道,“两口子就是最亲的人,家务事可以由夫妻双方商量着解决。你还是回去跟曲涛好好商量一下吧。若是曲涛真的打算放弃,让他自己来跟组织申请。” 妇联和工会的同志也劝她,让她不要一时冲动就意气用事。 汪敏嘲讽地牵了牵唇角说:“既然组织觉得这个理由过于儿戏,那我就另外说一个吧。曲涛参加这次选拔并不符合程序,他是过了报名截止日期,才向人事部提交申请表的。人事部的同志,看在他是领导秘书的面子上,才将他加了进去。我觉得这样对其他同志不公平,应该取消他的考试成绩……” 众人:“……” 这不是夫妻,是仇人吧? 干出这种实名举报的事情,这是大义灭亲啊! “他在家填写申请表的时候我看到了,早就过了报名时间。”汪敏似乎并不觉得自己干了什么了不得的事,神色如常道,“领导可以跟人事部的同志确认一下。” 徐叔阳:“……” 曲涛的能力摆在那里,其实报名早一天晚一天并不打紧。 只要没人提,单位里没人会揪着报名时间这种事不放。 要是真的这么较真儿,那小狄面试被人压分,该找谁说理去? 但是,家属已经实名举报了,而且还将事情上升到了公平公正的高度。 他们要是不处理,以汪敏表现出的决心来看,说不准还会做出什么更过激的事情。 他正想让狄思科给人事部打个电话,办公室的门就被人敲响了。 狄思科走过去拉开门,门外站着神色焦急的曲涛。 “狄秘书,听说我爱人来找徐总了?她还在里面吗?” 狄思科点点头,侧身让到了一边。 这两口子从外表看,还真不怎么搭调。 曲涛能被选为领导秘书,那也是浓眉大眼的高个帅哥,而汪敏的五官相对比较平淡,完全是以气质取胜。 曲涛快步进入办公室,跟几位领导打了招呼,就牵起汪敏的手说:“小敏,你突然跑来单位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汪敏任由他牵着,脸上挂着清冷的笑:“我说了,你要是不放弃调职,我就来找组织替我做主。” 曲涛不想跟她在领导面前争执,抱歉地对几位领导说:“我们家里最近事情比较多,我爱人的压力太大了,昨天在家里拌了几句嘴。” “拌嘴是双方的问题,”妇联田主任推着汪敏说,“小汪,你们夫妻俩再回家沟通沟通,有任何问题,还可以到妇联来找大姐!咱们妇联不只关爱女职工,也关照职工家属!” 曲涛跟几位领导保证,一定会妥善处理好家事,就拉着汪敏离开了办公室。 来到没人的角落后,他才冷下脸问:“小敏,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今天来这么一下子,差点就把我这些年的努力全毁了!” “没有我爸,你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汪敏冷笑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那点盘算!” 曲涛瞪眼问:“我盘算什么了?” “焦虹没报名参加选拔的时候,你也没想着填写申请表。刚一听说人家提交了申请,你屁颠屁颠就凑上去了!” “我那是为了工作!跟别人有什么关系?” “为了工作,你应该留在吴总身边当秘书,再熬两年就能升个副处去分公司当副总。而不是平级调动到基层去!” 曲涛狡辩:“新部门是由徐总亲自抓起来的,在改制工作中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汪敏懒得听他讲大道理,“既然这么重要,你为什么不在最初就报名参加?非得等到过了截止日期,才找关系将申请表塞进去?” “……” “你跟焦虹那点事,我在结婚之前就调查得一清二楚。这些年一直没戳穿你,是觉得你能认得清现实。既然你当初能为了跟我结婚,而放弃焦虹,就别总惦记吃回头草了。” “……”曲涛皱眉说,“这次完全就是因为工作,凑巧了。” “我不管是不是凑巧。我现在还只是以家庭困难为由,向组织求助,你要是执意跟那女的来往,我就只能跟组织说说你的生活作风问题了!” “你胡闹什么?这都是没影的事!” 汪敏无所谓道:“我爸只是瘫了,还没死呢。跟吴贵荣说句话,也还管用。即使我爸没了,还有我哥在,你要是想离婚就痛快地净身出户。要是还能凑合过,就别动那些花花心思。” 曲涛神色晦暗了一瞬,而后一脸无奈,仿佛受了天大的冤屈长叹道:“怎么就说到离婚上了!咱俩都过了这么多年了,离什么离!” 汪敏甩开他的手,冷声道:“应该怎么选择,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因为媳妇来单位这一闹,曲涛居然真的主动跟组织说明情况,申请取消了自己的调动。 同事们都觉得他这个决定真是草率到近乎魔幻了。 有人说曲涛是妻管严,有人说他是为了照顾瘫痪的老丈人,还有人说他找第三者被老婆拿住了把柄…… 他这件事算是近期的最大新闻了,单位里的同事都对此议论纷纷。 如今还在公示期,既然他本人主动申请退出,那么作为考试成绩排名第四的顺位替补,狄思科自然而然就要填补空缺。 经历了曲涛的魔幻闹剧,这会儿也没人关心小狄秘书的年龄问题了。 只有当事人狄思科在心里嘀咕,几位领导可能已经后悔了,早知如此应该再给他少打几分的。 他如今是顺位第一,选拔通知上又没对副科任职的年限做出规定,要是把他刷下去,反而容易引起更大的讨论。 下班以后,狄思科特意从公示栏跟前经过,瞧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第三行,心里立马就开花儿了! 骑上摩托车就奔向于童的公司。 他怕自己又陪跑,这几天一直憋着呢,今天终于可以跟于经理炫耀一下啦! 他赶到于童办公室时,于经理正带着手下仅有的三名员工开会。 瞥见他进门,只往旁边的椅子上指了指,让他坐着等。 杜金金正捧着笔记本,汇报她最近的工作进展。 “我按照你给的联系方式,跟宝岛那边的两个歌手取得了联系,邀请他们来内地开演唱会。不过,他们一是担心内地的政策问题,二是担心花了那么多钱,是否能收回成本。” 于童捧着茶杯问:“你没跟他们介绍一下,当初方菲演唱会取得的成功?” “介绍了,但演艺圈就这么大,即使离得远,人家想打听的也能打听到。”杜金金喜忧参半道,“他们似乎听说了,方菲在内地办三场演唱会,收益的大头都进了咱们的腰包!” 于童颔首,方菲的那个经纪人没少替她做宣传。 否则她办了那么大规模的三场演出,不可能再无人肯与她合作。 他们曾联系过不少歌手,最初都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可是听了她的名字后,多数人都没有下文了。 好像生怕被她占了便宜。 “童姐,那咱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啊?”杜金金为难道,“港台歌星不肯像方菲似的,花那么多钱办演唱会,报价都压得太低了。咱们办演出许可本来就挺费劲,要是按照他们的报价来算,基本赚不到什么钱。要不咱们请几个内地歌手吧?” 于童抿了一口茶,“请谁都一样,内地的歌手就更没钱办演出了。” “要不我再试着联系其他人?” 于童若有所思地摇头:“不用了,你与之前那两个歌手联系一下,咱们出两万块,请他们来内地参加一场演出。演出许可、场地、音响设备全不用他们操心,只要演出当天来唱歌就行。你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来!” “唱一场就给两万啊?”杜金金咋舌。 “对,全程包食宿,但需要他们提前两三天来内地彩排。”于童强调道,“演出费用由我承担,所以演出收益自然也全是我的。咱们是主办方,他们就是被请来演出的演员,唱一场拿一场的钱。” 第81章 旁听了于经理的工作会议后, 狄思科一边啪啪鼓掌,一边替她打抱不平。 “既然方菲的经纪人在外面给你造谣,你上次干嘛还要帮她处理在内地的麻烦?” “她是她, Linda是Linda, ”于童跨上他的摩托车后座, 笑道,“Linda也不算造谣, 他们的收益确实没我多。方菲交完税, 分完成,个人只能拿到十几万。” “十几万也不少了,他们有啥不知足的。” “凡事就怕对比嘛。”于童贴着后背,搂上他的腰,“回头让金金也给她报个价, 看两万块能不能把她请来唱一场。” 狄思科:“……” 他原本打算炫耀一下新职务。 可是,听她竟然准备给歌星开出两万块的报价,狄思科瞬间就哑火了。 他每天学习到二半夜,才捡漏混了一个业务经理, 涨十几块的固定工资。 世界的参差啊。 狄思科回过身, 积极自荐:“于总,您看我能参加演出不?不用两万块, 您给我两千块就行。我肯定玩儿命唱!” 于童格外大方地说:“你把工作辞了吧,我每场给你二十万,你以后就跟着于总好好干。” 她才不信二狗子这个官儿迷会舍弃铁饭碗。 狄思科装模作样地叹口气:“你要是早点邀请,我兴许还能考虑一下。可是现在辞职不太好,我要当部门经理了, 还在公示期呢!” “……”听他简单讲了经过,于童在他腰间软肉上拧了一把, “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憋了一晚上,憋坏了吧?” “我都憋了好几天了!”狄思科发动摩托车,大声问,“你打算怎么给我庆祝啊?” “先回家问问咱妈吧,她上次准备的还没用上呢!” 然而,郭美凤这会儿根本顾不上老五,她正抱着不满半岁的小孙女,在客厅里团团转。 “你也是三十的人了,做事能不能有点谱儿?” 二哥抓了抓头发,嘟哝道:“我请人家出版社的发行经理唱歌,自己不能不去吧?人家还等着我买单呢。” “唱歌就唱歌,你们找三陪小姐干什么?” “什么三陪小姐?我可没找!”二哥只觉得百口莫辩,“那些都是卡拉OK厅里的客人!” “客人会穿成那样靠男人怀里?” “他们又没靠我怀里,跟我有啥关系!” 郭美凤抱着孩子来回晃,“那你跟你媳妇解释去,你看人家信不信!” 闻言,二哥又蔫了吧唧地哑了火。 “你既然已经当上中唱的分销商了,还找其他出版社干嘛?” “中唱又没规定只能分销他们一家的录音带,我现在有现成的渠道,就想着多代理几家,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二哥补充,“晓莎知道这事。” 郭美凤怒道:“你谈生意就谈生意,谁让你搞那些不三不四的了?” “哎呀,如今这世道,不从歌舞厅和卡拉ok厅里走一遭,生意根本就谈不下来!” 前几年娱乐场所还不多,钟晓莎又是女经理,他争取分销权凭的是实打实的业绩,不用拉关系搞花样。 可是现在那套老办法已经行不通了。 “我们去的还是小于的店呢,她那里怎么可能有三陪小姐!不信您问问小于!” 于童刚进门就听见了二哥的嚷嚷,顺口说:“我们店里确实没有三陪小姐,出什么事了?” 郭美凤用下巴点了点老二的方向,鄙夷道:“他请客户去唱卡拉OK,还叫了三陪小姐,正好被你二嫂的同事看见了,转天就跟你二嫂告了状。人家一气之下,把男人孩子全退回来了。” “二哥,你糊涂呀!”狄思科幸灾乐祸。 “我们那家店对面就是派出所,肯定没有三陪小姐。”于童先帮自己的歌舞厅正名,又话锋一转道,“不过,一些小年轻会仗着有几分姿色在里面混吃混喝,男的女的都有。我们开门做生意,这种事就算看见了,也管不了。” 郭美凤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我就说你不冤吧?拿着大把钞票出去撒,哪有不招蜂引蝶的?” 二哥:“……” 他可真是冤死了。 他觉得跟自家妈解释不清楚,也没必要解释,这事还得找他媳妇说。 将孩子暂时留下,他独自回家找媳妇求和了。 可是出去不到一小时,他又被人撵了回来。 无家可归的二哥只能带着孩子,暂时住到了北海公园这边。 二哥正失意,狄思科极有兄弟爱地没有宣布自己升职的事,拉着于童回屋偷着乐。 于童很有先见之明地提醒:“你马上要当部门经理了,谈生意的时候八成也会遇到二哥这种情况。到时候要怎么做,不用我教你吧?” “要是真碰上什么三陪五陪小姐,就凭咱这相貌,谁消遣谁还真说不好。我可不能让人占了便宜去!” * 狄思科自觉不能让人占了便宜,所以当单位里有人拐弯抹角地想找他帮忙,向领导推荐秘书人选的时候,他全都找借口婉拒了。 直到徐总主动问,他才推荐了一个人。 “总经办有个叫施小新的女同志,不知您注意到没有?” “女同志啊?”徐叔阳下意识摇头。 让他整天带着一个女秘书进进出出,很容易生出口舌是非。 “对,北大的高材生,已经在总经办工作六七年了,您的发言稿基本都是由她操刀的,是位很有才华的女同志。”狄思科露出点尴尬表情,“施小新长相不难看,就是身材圆润了点,之前没给其他领导当过秘书。” 被他点出了重点,徐叔阳顿时就对上号了。 那个小胖啊! 他有印象。 整层楼里,数她最白胖,一看就是从小嘴壮的。 “你去把她请来,先聊聊再说。” 徐叔阳没怎么跟这小胖交流过,他对外形倒是不挑剔,但也得看看对方是否适合当这个秘书。 施小新被带进经理办公室的时候满脸紧张,再次出来时却全是压抑的兴奋。 “小狄,谢谢你了!”施小新激动得不知如何感谢狄思科才好。 她当初被总经理招进来,就是被当成秘书人选培养的。 可是她外形条件欠佳,这几年始终走不到领导跟前去。 苏主任在最初还会将她的资料加进秘书候选人名单,但是被领导忽略的次数多了,苏主任也不再推荐她。 施小新其实早就不抱希望了,只想靠写稿子混饭吃,没想到会在狄思科这里峰回路转! “嘿嘿,整个总经办数你学历最高文笔最好,我当然得推荐你啦!咱们徐总是个惜才的人,一定不会让你这样的人才埋没的!” 施小新点点头。 她不是刚毕业的愣头青,单

相关推荐: 蜜感少女與房東老伯   穿书成反派师姐,女主咋先黑化了   七零寡妇再嫁[穿书]   梦中花_新御书屋   (西幻)旧神与新神(np)   美男无三小路用   绿茶病美人鲨疯了[快穿]   明明就(破镜1V1)   摘星(伪骨科)   神话复苏:开局唤醒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