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你跟他联系一下,就说我要组织一次家庭间的小型聚会,邀请他携爱人出席。” 因着主要目的是谈生意,所以这次聚会的规模真的非常小型。 出席的总共只有八个人。 一行人赶到卢大爷那间美式乡村度假村时,太阳都已经落山了。 吃过晚饭,徐叔阳没急着跟谭先生谈生意,在小河边消散了一会儿后,邀请对方在明日早上一起打羽毛球。 谭先生惊讶道:“我来内地以后,发现内地的干部似乎并不注重运动。” “想要跟内地的企业合作,您还得多了解内地文化才行。”徐叔阳骄傲道,“我们也算是体育大国了,每个单位都相当注重体育锻炼,时常要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 谭先生毫不讳言道:“我们了解内地的渠道比较有限,这半年来内地打破了我很多的固有印象。所以,我已经跟总部提议了,合资公司成立以后,应该尽量使用本土员工。外国人未必能管好内地的企业。” 徐叔阳警惕地问:“你们不会是不想给我们派遣管理人员了吧?” 外商的企业管理办法也是非常先进的,值得他们借鉴学习。 谭先生笑着说:“最初肯定是要从总部派总经理过来的,只不过,我想尽量提高内地管理人员的比例。” 管理人才在总部也是稀缺资源,不可能都派到这边来。 “咱们的合作成功以后,可以派几名贵公司的干部到我们亚太区总部参观考察,我们内地筹备组的同事也同样可以来贵公司进行学习。咱们相互取长补短。” 谭先生回望向走在后面的狄思科,用他的洋腔洋调邀请道:“像狄经理这样的年轻企业干部,完全可以去我们港岛总部交流学习一段时间,我们有全球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狄思科:“……” 又来了。 什么都能跟“全球”扯上关系。 徐叔阳婉拒:“小狄经理是我们的优秀企业干部,我可不舍得把他放到你们外资企业去。” 万一一去不复返了,他找谁说理去? 第88章 于童比狄思科提早三天来到了度假村, 而且是带着爷爷奶奶一起来的。 老两口不适宜远途旅行,而卢大爷的这间度假村就在京郊,既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 又有乡下的田间野趣, 正适合他们这种孕妇加老人的组合。 狄思科返回房间看媳妇的时候, 套间里正热闹。 戴着一副大墨镜的卢大爷,正口若悬河地给郭美凤和于家老两口介绍度假村附近的农村大集。 发现他回来了, 卢大爷停下来问:“明天是农村赶大集的日子, 你要不要带客户去大集上看看?” “不了,他们明早要打羽毛球。” 狄思科觉得,谭先生那个新加坡人,未必能接受农村大集上的喧嚣和烟火气。 还是留在度假村里谈生意吧。 他望向卢大爷脸上的那副大墨镜,忍不住笑问:“您的双眼皮不是已经恢复得很好了嘛, 怎么还要戴眼镜?” 刚才迎接他们的时候,卢大爷可是没戴墨镜的。 郭美凤也劝说:“老卢同志,听您家婉淇说您术后恢复得不错,得了一对欧式大双眼皮。您还是别在屋里戴墨镜了, 赶紧让我们瞧瞧效果!” 闻言, 于家老两口也好奇地望向老卢。 人活得久了,真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能遇上! 竟然还能碰上老头子拉双眼皮呢! 被数道期待的视线包围, 若是坚持不摘墨镜,不免显得矫情,所以自诩是纯爷们的卢大爷只踟蹰片刻,就不太情愿地摘下了墨镜。 他戴墨镜主要是为了耍酷,电影里的大佬都这样! 然而, 看清他的欧式大双眼皮后,大家却觉得, 他摘了墨镜比架着墨镜时更像社团主事人。 眼睛变大了,眼神特别犀利。 看人的时候,总像在瞪人…… 若是非要找个参照物来形容的话,郭美凤觉得,老卢头儿这眼神有点像葫芦娃。 每个被他瞪视的人,都像抓走了他爷爷的妖精! 郭美凤被瞪得都不太敢与他对视。 这大眼睛也忒吓人了! “咳咳,”于爷爷打破安静,打圆场说,“卢同志,您这双眼皮还挺明显的,割一次挺值!” “现在瞧着是有点愣,大夫说再恢复一阵子就好了。”卢大爷自嘲道,“我家老四之前也想割双眼皮,看了我这效果,说是倒找钱她也不割了,哈哈……” 郭美凤忍俊不禁。 年轻人的皮肤紧致,做出来肯定比他那有好几层褶子的眼皮好看。 不过,她现在有点怕老卢头儿的大眼睛。 话在嘴边打了好几个转,还是没敢调侃人家。 等老卢分享完自己的手术经历,告辞离开后,她才舒了口气似的说:“这老卢头儿可真不是一般人,那手术过程被他形容的跟英勇就义似的。” 于童送老两口回了隔壁的套间,闻言便笑着接话:“一般人哪能开得起这么大的一个度假村?” “那倒是,别看这度假村的位置挺穷山僻壤的,客流量还真挺大的。不过,老卢和他女婿谷峰都挺大方,人家能赚钱也是有原因的。” 郭美凤从兜里掏出一张蓝色的百元大钞,递给儿媳妇说:“我上次把汤普森和他朋友请来度假村看演出,谷峰给我了三十块提成。这回你们带了客户过来,人家又给了一百块呢!” 于童将钱推回去说:“您拿着吧,我已经跟谷峰说好了,以后要是再带客户过来,提成全由您拿着,给您当个零花钱。” “这么多钱,都给我呀?”郭美凤拿着钱有点不好意思。 童童和老五经常往这边带人,累计下来,那提成可有不少呢! 比她上班的正经工资都高。 “嗯,您拿着吧。”于童枕在靠垫上,笑着说,“我俩往这边带人,主要是看中环境合适,没想着要卢大爷的提成。不过,他既然给了,那咱就收着吧。” 郭美凤寻思这样也成,改明儿她回村抓几只老母鸡回来,隔三差五给孕妇补一补。 不过,将百元大钞收起来之前,她还是显摆似的在老五面前甩了甩,“这钱归我,你可别心疼啊!” 老五的零花钱还真未必有她的多。 狄思科状似不屑地嘁道:“一百块有什么可心疼的,刚才我那个客户想邀请我出境交流,我都能心如止水地拒绝掉。” 婆媳俩立马坐直身子,同时问:“去哪个国家交流啊?” “不算远,他们在亚太地区的总部,港岛那边。” 于童忙问:“大概能去多久?” “不知道,这种类似于培训的交流,少说得一两个月吧?”狄思科摇摇头,“我又不想去,没仔细问。” “这么好的机会你真的拒绝了?” 能被公派去港澳地区学习交流,这机会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碰上的。 狄思科微微点头:“对啊,你还怀着孩子呢,我哪能把你一个人留在家里。” “不用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啊!”于童提议。 “媳妇,你挺着肚子就别到处乱跑了。”狄思科尽量委婉地说,“人家是让我去学习的。” 不是拖家带口去旅游的。 不让带家属。 于童在他面前原地转个圈,展示道:“我虽然挺着肚子,但才三个多月,行动自如,又没什么孕期反应。哪里去不得?” 与同一时间怀孕的郑雪茹相比,她真是幸福多了。 表姐原本也没什么太大反应,自从偷偷吃了几口涮羊肉后,突然就开始孕吐了。 “再说,我又不占用你们的学习名额,”于童补充,“我可以办自费出境,到时候请方菲帮我发个邀请函,我办了手续就可以过去。还能学一学那边的艺人经纪。” 日本和港岛的艺人经纪都是比较成熟的。 方菲早就邀请她去港岛看看,见识一下那边繁荣的娱乐业。 但她跟人家语言不通。 粤语基本不会,英语跟着二狗子学了一点,但还达不到跟人交流的水平。 让她把家人和事业扔下,她也不舍得,所以面对方菲的两次邀请,她都婉拒了。 可是,如果能跟狄思科一起去港岛交流,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闻言,狄思科心里不禁一动。 目前看来,他媳妇已经不太可能去日本进修了,若是有机会让她去娱乐业同样发达的港岛看看,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思量片刻后,他仍是摇头:“不行,万一我要全天在外面学习,把你这个孕妇放在家里,我不放心。” 人生地不熟,真出了事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 于童对此早有准备,“我可以把杜金金也带去呀,让她也去学习学习,跟我做个伴。” “你们都走了,那俱乐部和公司的业务怎么办?”狄思科继续问。 于童被他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闹得头大,但她要是去港岛,还得指望二狗子给她当翻译,只好按捺着翻白眼的冲动,耐心安抚二狗子那颗好似永远操不完的心。 “卡拉OK和俱乐部都有经理看着,每个月让我嫂子去会一次账就行,不需要我投入太多精力。至于公司那边,我跟金金离开以后,可以暂时给沈小双和周春晖放假。” 狄思科:“……”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这样的安排,他很难不怀疑,他媳妇其实早就想出去转转了。 于童还在等着二狗子的答复,始终默默旁听的郭美凤却缓缓举起了手。 “妈,您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于童按下她的手,笑道,“不用举手发言。” “金金和小沈还得负责公司的业务呢,她要是离开了,得多耽误生意呀!”郭美凤双眼晶亮,积极自荐,“要不你们带我一起去吧!” 于童和狄思科:“::::::” 郭美凤觉得自己非常有优势,遂努力争取道:“我都带过九个孩子了,对怀孕生产的事,比金金那个小姑娘可熟悉多了。” 她也没出过国呢! 要是只有老五出去交流,她肯定不会跟着掺和。 可是老五媳妇也想去,而且还怀着孩子。 若论照顾孕妇,还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吗? 狄思科劝阻:“妈,您现在可是戏校的老师,老师可不能带头旷课啊!” “可以请方菲给咱妈发一个去港岛进行传统文化交流的邀请函。”于童还挺乐意让婆婆跟她一起去作伴的。 “这会儿已经是五月份了,再有一个多月学校就能放暑假。”郭美凤越说越觉得这事靠谱,“听说办护照和签证还挺麻烦的,兴许我今年能在港岛过暑假呢!” 狄思科没想到,他只是随口一提而已,却闹得老妈和老婆都想跟着一起去港岛。 但是,谭先生也没说一定会邀请他去总部交流啊。 “妈,童童,你俩先别着急,”狄思科硬着头皮说,“这事八字还没一撇,我们徐总还没同意跟外商进行交流呢。” 郭美凤和于童:“::::::” 真是浪费时间和感情! * 狄思科被两位女同志联合起来数落了一顿,第二天还得早早起床去领导和客户跟前报到。 不过,这会儿时间比较早,除了徐总和谭先生,只有徐总的爱人陈老师起床下楼了。 徐叔阳还要跟客户谈生意,陪着陈老师在度假村里遛弯儿的任务,就交给了狄思科。 “听服务员说,芦苇滩那边有鸭蛋,要不咱们划船过去瞧瞧?”陈老师站在河边提议。 狄思科遗憾道:“之前有人因为划船掉进了河里,度假村已经不让客人划船了。” “出人命了?” “没有没有,”狄思科慌忙解释,“当时正好我三哥也在,那位客人刚掉下去没两分钟,就被我三哥救上来了!” 小狄给自家老徐当过一阵子秘书,陈老师对他家里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只稍稍回忆了一下,便问:“这个救人的三哥是你那个当救生员的哥哥吗?” “对,就是他。” “那你三哥真不错,这也是见义勇为了。” “当时还有人提议宣传报道他救人的事迹呢,有了那次见义勇为的经历,没准儿能让他从临时工变成正式工。”狄思科给自家三哥脸上贴金,“不过,我三哥这人比较实诚,死活不肯让人报道,只说这是救生员应该做的。” 陈老师惊讶地问:“你哥哥还干着临时工呢?” 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基本能兴旺一个家族。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徐叔阳大学毕业工作以后,几乎帮家里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找到了出路。 所以,听说狄思科的亲哥哥居然还在当临时工,陈老师心里还挺诧异的。 以他目前的能力,哪怕把人安排进公司食堂,都能有个正式编制。 狄思科笑着解释:“我三哥以前是市体校游泳队的,后来在工体当救生员,半辈子跟游泳池打交道。我们都劝他换个工作,不过他舍不得游泳池。” 他陪着对方在河边漫步,尝试着问:“陈老师,像我三哥这样的,能去小学当个体育老师吗?” 陈老师所在的小学是区重点,有游泳课,要是能把三哥弄进小学当个体育老师也不错。 “我们学校去年刚跟另一所学校合并,在编教师是满额的。”陈老师思考半晌,给出了另一个建议,“我大姐所在的中学,去年刚建成了游泳馆,在学校里成立了体育俱乐部,每个月都要选拔不少学生参加训练,而且还让家长陪着学生一起游。” 狄思科赶紧问:“他们那边招体育老师吗?我三哥游泳很厉害的。” “应该是招老师的,不过他们学校的那个俱乐部非常专业,是专门选拔游泳苗子的。目前聘请的几位教练资历都很深,听说有两位还是以前北京队和八一队的教练。” 狄思科:“……” 那他三哥是不太可能去当老师了。 三哥连当北京队和八一队队员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当教练了。 跟人家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他们学校今年在区里的比赛中获得了五枚金牌,名气一下子就打响了。所以这几个月去俱乐部训练的学生特别多,已经有两百多人了。”陈老师轻声说,“学校也怕学生在水里出问题,所以打算招聘两名助理教练,兼职救生员。你三哥既然本来就是救生员,那完全可以让他去试试呀!” 狄思科跟陈老师打听了许多招聘细节,陈老师是个非常严谨细心的人,有不确定的内容,她还借用度假村的电话,打给大姐进行一对一询问。 弄清楚了情况后,狄思科当晚回家就向三哥透露了招聘的消息。 “一个是动物园的饲养员,工资待遇挺好,去了就能分房。” 三哥觉得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遂警惕地问:“饲养什么动物的啊?这条件也太好了。” “给几条鳄鱼喂食的,据说不伤人,但是挺吓人的,体长四五米呢。”狄思科强调道,“去了以后要是调岗或者辞职,那房子就得还给单位了。” 三哥自觉胆子还没大到可以跟鳄鱼朝夕相处,为错过房子可惜了几秒,就开始询问下一个招聘信息。 “有一所市重点中学,要为游泳馆招聘救生员兼职助理教练。工资比你的临时工工资多十块钱,单位有机会分房,就是得论资排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排上。” “去学校当老师啊?”三哥挠挠头,“我这样的能当老师么?” “不算是老师。虽然有正式编制,但是事业编,不是教师编。”狄思科透露道,“人家学校的游泳比赛成绩非常好,算是学校的特色科目。请来的都是北京队和八一队的退休教练。” 三哥的眼睛立即瞪大了。 北京队的教练简直就是他整个青春期的梦想! 当年有多少运动员渴望能被市队挑中,鱼跃龙门呢! “我真能给人家当助理教练啊?” “主要是救生员。学生太多了,容易发生事故。” “救生员也行!这么好的机会,竞争的人应该不少吧?”三哥问。 “那肯定的啊,虽然没有教师编,但勉强也能算个体育老师,当教师多体面啊!这份工作是体力活,工资也不算低,我觉得这条件真挺不错的。” “那人家能看上我么,咱当年也没游出啥成绩。” 狄思科累了一天,懒得开导三哥,挥手说:“反正消息已经给你带到了,明天上午去学校面试。我找关系联系了他们学校的教务主任,勉强能让你跟其他应聘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至于被关系户顶下去。剩下的就得看你自己了!” 三哥被这个消息闹的,忐忑了一晚上。 一会儿为能跟北京队的前教练一起工作感到兴奋,一会儿又为这个名额过于抢手而患得患失。 然而,不知是老五在诓他,还是他真的实力出众,次日上午去学校应聘的,竟然只有他一个人。 跟几位教练聊过以后,他下水游了一圈,又演示了救生动作。 从泳池里出来以后,连衣服都不用换,直接就被人家留下工作了。 * 狄思科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三哥虽然没拿过什么名次,但这些年始终保持着高强度训练。 体力和耐力都能跟得上。 只要别碰上那些刚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拿下这个工作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一所中学的游泳馆当救生员。 要是把这份工作拿到刚从体校毕业时的三哥面前,年轻气盛的三哥真未必乐意接受这种跟退休教练们一起养老的工作。 狄思科带着三哥去了一趟徐总家,给陈老师送上了一份谢礼,便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工作上。 与谭先生相约度假村以后,谈判进度终于有了质的飞跃。 经济开发区以土地入股,成为了合资公司的第三位股东。 即使东轻集团和宝莱集团的持股比例是相同的,但是第三位股东是内地政府,也就是说中方持股占了大头。 谭先生当然知道内里的猫腻,但徐叔阳给出的条件太丰厚了,其中一项就是某个特种纸浆三年的配额。 这正是他们集团急需的稀缺资源。 而且合资公司仍能以北京宝莱有限公司命名。 有了谭先生的让步,谈判结果几乎没有悬念。 东轻集团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变相拿到了第一家合资公司的控股权。 因着这也是宝莱集团在内地成立的第一家公司,为了以示对内地市场的重视,集团总裁琼斯先生特意飞来内地出席了签约仪式。 徐叔阳也召集各路媒体,对东轻集团改制后成立的第一家合资公司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 那两天,只要翻开一份本地报纸,就能看到合资公司的相关报道。 狄思科兼职签约仪式的翻译,他穿得西装革履站在徐总身边的照片,也被刊登了出来。 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建设厂房的工作由中方负责,谭先生还要飞去其他城市谈合资项目。 很快便向徐叔阳提出了告辞。 这次见面时,他再次态度诚恳地提出,应该促进内地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人才交流。 邀请东轻集团派出代表去亚太区总部进行交流学习。 他也想从本公司的内地筹备小组中,抽调三人来北京,了解内地的政策和文化。 徐叔阳这次没有一口回绝,笑着说:“交流可以,但你们得按照合同规定,派遣管理干部来合资公司工作,可不能把我们的干部骗去给你们干活!” “那是一定的。”谭先生完全没有被戳穿的尴尬,神态自若道,“集团总裁已经回去安排人手了。” 本着对等的原则,外方要派三人来内地,中方自然也要派三人去港岛。 狄思科这次半点不敢迟疑,听到消息就去徐总跟前抢了一个名额。 他这次全程跟进卫生巾项目,谭先生又点名邀请过他,所以这个名额到手基本没什么悬念。 收到明确消息后,就给于童打电话,让对方赶紧拿着方菲发来的三份邀请函去办手续。 而返回综合三部的办公室后,狄思科单独把雷霹雳喊出来,进行了一次正式谈话。 他开门见山地说:“霹雳姐,咱们综合三部为了合资公司成立,出了不少力,领导肯定会找机会论功行赏。你在咱们单位也算是老资格了,这次又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功不可没,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吗?” 雷霹雳当然想像焦虹似的,升职加薪呀! 但她是在国企里历练了十来年的老同志了,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她心里比谁都清楚。 平时可以跟年轻的领导开玩笑,现在却不行。 所以,雷霹雳正色道:“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完成的,咱们综合三部刚成立几个月就能打硬仗,主要还是咱们狄经理领导有方!具体要怎么安排,我听组织的吧!” 狄思科早料到她不会提什么具体要求,于是给出了两个选择。 “宝莱集团邀请咱们公司的干部去港岛交流2-3个月,学习国际一流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总共有三个名额,你是这个项目的元老,如果想去的话,我可以帮你跟领导争取。” 雷霹雳心里有点失望,相比于去港岛交流,她希望能够升职加薪呀! 有时候出去交流就约等于公费旅游,未必能学到什么真东西。 不过,狄思科没等她答复,便提出了第二个选择。 “当然,考虑到你还要兼顾家庭,可能会不太方便去外地学习这么久。” 雷霹雳一副遇到知音的样子猛点头,“我家姑娘还上小学呢,我要是一去这么久,她非得作妖不可。” “那我知道了。”狄思科笑道,“我会尝试向领导推荐你当咱们综合三部的副经理,不管能不能通过,你都多承担一些咱们部门内部的工作吧。我过段时间就要去港岛,家里的事就得交托给你了。” 升副经理,就是副科级啦! 雷霹雳克制着心里的激动,连连保证一定会看好家,维持综合三部的光鲜战绩。 * 公派去港岛交流学习的名额非常抢手。 雷霹雳不乐意去,但其他人恨不得抢破头。 最终,除了狄思科这个项目骨干,综合二部的焦虹,宣展广告部的刘国忠也被加入了去港岛的大名单。 三人办好签证后,与其他单位的另两名干部,一起被带去安全部门进行出境前的培训。 狄思科在翻译室的时候已经有过几次出境经历了,但是安全和保密条例是常用常新的。 换了单位以后再次出境,他仍要认真学习一遍。 港岛尚未正式回归,去港岛也是出境,大家出去以后,不但要注意人身安全,还得小心被人套话和渗透。 反正听培训的同志介绍过大量案例后,几位干部的心里都绷紧了一根弦。 这培训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郭美凤这两天真是既紧张又激动,自从买了机票以后,她身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她要去港岛了! 还是跟最出息的老五和老五媳妇一起去的! 亲戚朋友同事都向她提出了代购申请,郭美凤心情好,大手一挥全都答应了。 购物清单几乎列了一整册记事本。 她这两个月近乎是在数着日子,殷殷期盼着可以尽快出去见世面的! 等她再次返回北京,可就不是原来的郭美凤啦! 胡同里再也找不出比她更时髦的老太太! 她整天翻日历,好不容易等到老五跟着单位的大部队上了飞机,提前飞往港岛。 三天后,她和童童,以及杜金金也被全家人前簇后拥着送来了机场。 “妈,您那本金庸全集不带啦?”三哥跳下车,提着一本书追上去问。 “哎呦,这本书可不能忘在国内,幸亏你提醒我!”郭美凤赶紧将那本书塞进了背包里。 听说港岛的大街和报纸上全是繁体字,她不怎么认识繁体字,还指望用这本书认字呢。 二哥塞了一个牛皮信封给她:“妈,这是我们几个给您凑的路费,已经换成港币了。您到了那边想买什么买什么,要是不好意思跟老五两口子要钱,就用我们凑的这些!” 郭美凤动作麻利地收下儿女们的孝敬,口中抱怨道:“这会儿都要近机场了,你怎么不早点给我呀!” “……”二哥无奈,“给您送钱,还得遭您一通埋怨啊?” 三哥对老妈的习惯相当了解,跟二哥耳语:“我早就劝过你,早点把钱给咱妈,谁让你不听劝呢!咱妈每次出远门,都要把大额钞票塞在裤衩子里。你看着吧,一会儿进了机场,她肯定先往厕所跑!” 第89章 三位女同志都是第一次坐飞机出境, 而且几乎不会说什么外语。 唯一会说外语的狄思科还提前飞走了。 这让来送行的家人们心里非常担忧。 尤其是老于家的一行人,于宝塔在托运行李的最后一刻,还在试图劝说孕妇改变主意。 “你这肚子瞅着比雪茹的还大, 坐飞机是很辛苦的, 一坐就是好几个钟头, 何苦要出去遭这份罪?” 于童摸着自己日渐凸起的小腹说:“我现在好吃好睡,一点事情也没有, 买的机票还是头等舱的, 我小姑子提前帮忙打招呼了,会有空姐照顾我们。” 她正怀着孕,只想花钱买舒适,绝不会在这会儿吝啬,所以给三个人买的都是头等舱机票。 郭美凤宽慰道:“亲家, 有我跟着呢,您就放心吧!” 于宝塔心知劝不动自家丫头,只好客气地说:“好在还有个长辈在身边,有您在我就放心多了。” 反正甭管他放不放心, 三位女同志的心思早就飘远了。 郭美凤抽空去厕所将钞票藏好, 在老二老三古里古怪地笑容中,与小伙伴们登上了飞机。 对于第一次应该如何坐飞机, 狄思慧早就帮她们三个演练了好几遍,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基本都预想到了。 不过,郭美凤和杜金金生怕出了岔子,丢了首都人民的面子,坐上飞机以后非常老实安静。 一个拿出金庸全集学习繁体字, 一个翻看飞机上准备的日报。 直到放餐的时候,隔壁有个干部模样的人, 询问空姐一份盒饭卖多少钱。 这一老一少对视一眼,立马就精神抖擞了起来。 她们好歹是经过训练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怕个啥呀! 空姐来询问要喝什么的时候,郭美凤非常洋气地点了一杯咖啡,虽然难喝得跟苦药汁子似的,但是本着免费的也不能浪费的原则,愣是将一杯咖啡捏着鼻子闷了。 “咱们吃的这个配餐是不是小汤他们公司做的?”郭美凤握着筷子大快朵颐,“我觉得这排骨做得有点咸了,下次见面得给他提提意见,这厨师的口儿也太重了!” 于童摇头说:“他们好像是给欧洲航线配餐的,餐具都是刀叉。” “那咱们用的筷子和勺子能自己带走不?”郭美凤小声问。 这筷子比她家平时用的还高档,瞧着可不像一次性的。 “小六说可以带走,这些东西都包含在咱们的机票钱里。”于童将自己那份伙食也给了婆婆,“您要是还能吃,就把我这份也吃了吧。” 她怕自己在飞机上难受,除了一杯清水,什么东西也没敢碰。 几个小时而已,忍忍就到了。 于是,当飞机在港岛机场落地,她们走下飞机的时候,郭美凤的背包里又多了两套餐具两双拖鞋和一堆发给头等舱的小零食。 狄思科等在接机大厅,接到人以后,一边揽过媳妇,一边笑着调侃老妈:“才几天没见,我瞧着您怎么有点胖了?” 郭美凤在自己肚子上拍了拍,压低声音说:“我这里藏着钱呢,还吃了两份盒饭!能不胖吗!” 于童接过他带来的温水喝了一口,问起了正事,“咱们的住处都安排妥当了吗?暂时住酒店还是租房子?” “我在宝莱公司的办公室附近租了一套八百尺的公寓,就在中环,据说是他们这里的市中心,我可以步行去上班,你们出门逛街也很方便。” 郭美凤惊讶道:“咱们只有四个人,干嘛租那么大的房子?这租金不低吧?” “八百尺相当于咱们那边的七十多平米,三房一厅,每个房间都不是很大,跟咱家里的条件没法比,先将就俩月吧。” 八百尺在中介口中就算是豪宅了,要了他天价租金。 狄思科感觉自己被中介忽悠了,可是询问过本地同事后,却被告知八百尺确实是豪宅。 他们大多数人都在住三四百尺的房子。 所以,狄思科这个大陆仔,刚来港岛没几天,就因为大手笔的租了一套豪宅,被同事们熟知了。 他叫了一辆的士,带着女士们回家。 三位女士每人守着一个车窗,欣赏着繁华喧嚣的夜景,被密密麻麻的霓虹灯闪得眼花。 港片中时常出现的风景就在眼前,让她们终于有了点置身在国际大都会的真实感。 于童折腾了一天已经有些疲惫了,搭乘电梯来到这套位于28楼的豪宅后,便在沙发上靠躺下来。 “你这几天没在这边住吗?” 她在客厅里环视一圈,发现没有什么生活痕迹。 “宝莱公司给我们安排了宿舍,我前几天都是在宿舍住的,这套房子是昨天上午才定下的。” “你跟另两个同事住在一起吗?” 狄思科介绍道:“安排给我们的是两居室的员工宿舍,我跟老刘住一间,焦虹是女同志自己住一间。不过,那地段距离办公室特别远,每天搭乘巴士上下班,要走很久。” 杜金金将行李放进各自的房间后,跑过来插话说:“那你走了以后,岂不是只剩老刘和那位什么红住在那套两居室的房子里?” “确实。” “他俩结婚了吗?”杜金金很有经验地提醒,“你可得小心点,原来我们歌舞团就有一对这样的例子。出去演出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搞在了一起,后来双方家属听到消息后,都跑来单位要说法,连当时跟他们一起去演出的同事,都被人家家属怨上了。” 狄思科:“……” 这打击面也太广了。 “他俩一个未婚,一个离异带娃,就算真发生了什么故事,也怨不到我身上。” 不过,以焦虹的眼光,八成是看不上刘国忠的。 郭美凤将几个房间都参观一遍后,跑进了厨房,但厨房里的灶具她不会用,只好冲外面喊:“老五,你过来烧点水,一会儿让童童泡个脚。” 狄思科对此早有准备,他去机场之前就已经烧好了热水。 提出两个暖瓶,一边往盆子里兑水,一边介绍自己的安排。 “你们刚来港岛,这两天先在市区里转转。我有个同事的太太也是从内地来的,在这边生活了十多年,既会说国语,又了解当地的情况。你们要是想出门,就打电话给她,叫上她一起去。” 她们三个确实想去逛街。 尤其是于童,她想趁着肚子还不太大的时候,帮亲戚朋友们把清单上的东西买回来。 但三人不会讲白话,英语也不怎么样。 没有狄思科这个翻译在,甭想出门大肆购物。 于童对二狗子的安排表示满意,但还是好奇问:“我们平时可以喊她出来吗?人家不用上班啊?” “乔太太是全职太太,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所以你们尽量在白天找她,五点以后,她还得回家煮饭接孩子。” 港岛这边外企员工的工资很高,男主人一个人的工资就能养活全家。 所以,乔太太结婚后一直当全职太太,只偶尔在旅行社兼职,接待一些从内地过来旅游的游客。 * 新租的公寓距离办公室只有十分钟路程。 狄思科终于不用早起赶巴士上班了。 次日一早,去公寓对面的早茶店外带了几样特色早点,将东西送上楼,他才从从容容地溜达去宝莱公司所在的那栋写字楼,赶在九点前打卡上班。 狄思科自打参加工作以来,所在的单位都是有独栋办公楼的。 经贸部就不说了,东轻集团也是有自己专属办公楼和物业的老牌国企。 所以,当谭先生的秘书Lydia,用那种十分骄傲的语气向他介绍,宝莱集团亚太区总部,可以在中环写字楼拥有一整层办公区时,狄思科心里相当不以为意。 在市中心租一层楼有啥了不起的! 首都也寸土寸金,我们东轻集团有一整栋楼的物业呢! 谭先生近半年一直在内地出差,身边带的是一位男助理,而总裁大秘,被老刘简称为李嗲的Lydia,就被留在总部坐镇,许多工作都要汇总到她这里。 在办公室里非常有话语权。 狄思科三人来港岛交流,是被谭先生交代过的,所以他们的培训内容由李嗲亲自安排。 前几天主要是让他们看资料,了解公司的情况。 今天终于有了点干货,给他们每人安排了一台电脑。 “我们与总部和客户之间,都是通过电子邮件联系的,没有电脑很多工作都无法开展。”李嗲抱着手臂,趾高气扬地说,“想要融入我们宝莱公司,必须先学会使用电脑。” 内地的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广泛使用计算机。 东轻集团在徐叔阳的提议下,先给总经办安装了一台,要求所有文员学会用计算机打字。 但全公司也就这一台,暂时还没有推广到其他部门。 焦虹和刘国忠从来没接触过电脑,对这玩意儿两眼一抹黑,坐在电脑前连如何开机都不知道,就更别提打字了。 瞧见他们这副手足无措的样子,李嗲给每人发了一本繁体版的电脑通。 心中不免有些鄙夷。 不明白总裁为何要请三个什么也不懂的大陆仔来公司。 她每天的工作安排非常紧凑,带这三个新人,会占用她大量工作时间。 非常影响她的工作效率。 狄思科在自己那台有些老旧的计算机前打量两眼,熟练地开机,登陆Omail账号。 对上李嗲的目光时,不由笑着问:“这几台电脑快要淘汰了吧?配置比我两年前买的那台还落后。” “……”李嗲收起些轻视神色说,“这是上个月刚换下来的一批电脑。你们要学习打字,就先用这个吧。” 狄思科点点头,给陈诚和汤普森等人发送了电子邮件,告知大家他正在港岛的外企交流学习,把公寓和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一并附上,有事可以随时联系。 做完这些,他伸个懒腰,闲聊似的跟隔壁的李嗲搭话。 “Lydia,你打算给我们多久时间学习打字?” 李嗲盯着电脑屏幕,头也不抬地说:“看你们的情况吧,我为你们预留了半个月的时间。” “你也看到了,我本来就是会打字的,这项培训项目是不是可以省略了?” 李嗲跟他确认:“你不需要等你的同伴吗?” 她印象里的内地人非常抱团,做什么都要一起进行。 狄思科将白话换成英语,让焦虹和老刘也能听清楚,“练习打字很容易的,我当初练了几天就能熟练掌握了。后来还获得了我们经贸部打字比赛的第一名。我的两位同伴比我还聪明,学打字的话,两三天就能搞定,不需要预留半个月的时间。” 他们总共只有不到三个月的交流时间。 花半个月在学习打字上,那也太奢侈了。 再说,这边学的都是繁体打字,即使他们学会了,回到内地以后也用不上。 何苦浪费这个时间! 学会打英文就可以了。 李嗲很注重工作效率,不想别人浪费自己的时间,同时也不会浪费别人的时间。 既然狄思科主动提出要提高效率,她便点头答应说:“那你去找George吧,他在哪个部门轮岗,你就跟他去哪个部门。” 闻言,狄思科心里一喜。 宝莱在中环的公司虽然只占了一层楼,人数也没多少。 但是庙小妖风大,区区百人的公司里,居然也分出了三派。 一派是以副总裁为代表的,从总部派来的,说英语的员工。 一派是像李嗲这样,从本地招聘的,说粤语的员工。 最后一派,就是以George为代表的,既会说英语也会说粤语,但是往前数十年,还拥有内地户口的“大陆仔”。 George大名乔治,曾用名乔爱民。 78年的时候,穿过后海湾,靠着一块木板,从宝安游来了港岛。 狄思科三人从内地来到港岛的第一天,就被热情的乔治请去茶餐厅喝茶了。 与大多数偷渡客不同,乔治不但不对自己的偷渡客身份藏着掖着,还要大大方方地拿出来与朋友们分享。 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励志典范。 “那时候我妈在工厂织渔网,每月只有不到三十块的工资,而我来了遍地是黄金的港岛以后,只靠打工就能日入三十块!这些年我靠自己的不断努力,又成功进入了宝莱这样的大公司工作……” 狄思科听他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求学和求职经历,捧场地说:“你能平安游到港岛来,这运气可真不错!” “我的运气确实很好,当年我来的时候,只要进入市区,就可以办理合法的身份证。”乔治遗憾道,“但是81年以后,这项政策就被废止了。我老表一家也想来,却被半路送回了村。” 狄思科听他介绍的村名有点耳熟,好像是他大学室友金兆辉家所在的村子。 “乔治,你认识金兆辉吗?他爸爸叫金爱国,好像也是你们村的。” 乔治回忆了一下,乐道:“有些印象,我走的时候,他在上小学吧?我记得他学习好像还挺好的。” 狄思科:“……” 竟然还真是一个村的。 那还真说不清乔治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但他老表肯定是幸运的。 他们那个村子在改革开放后没几年,就被政府纳入了规划,金兆辉他爸靠着征地补偿款开了好几家工厂,把女婿们都拉拔起来了,随手就能给金兆辉买辆皇冠轿车。 乔治若还是原来的乔爱民,他们家在村里有房屋和自留地,那征地补偿款应该也海了去了。 狄思科只在心里感慨一番命运的奇妙,便将这个话题揭过去了。 不知乔治是否了解深圳的情况,可是看他这副乐天派的样子,显然是对当下生活很满意的。 他28岁,是宝莱集团的管理培训生。 狄思科不知道这管理培训生是干嘛的,但是听他本人介绍,这个培训生的身份,可以让他去全公司的所有部门工作学习。 所以,李嗲安排自己去跟着乔治一起工作,狄思科内心非常高兴。 不是因为可以跟另一个“大陆仔”抱团,而是相中了那一条“可以在全公司的所有部门工作学习”。 狄思科不知乔治多久才会轮岗一次,但他目前所在的这个企划部也很不错。 与他们公司的宣展广告部职能相同,都是跟媒体打交道,给产品打广告的。 * 狄思科在企划部呆了一下午,企划部的员工不多,但氛围比总裁办好上许多。 至少没有像李嗲那样拿鼻孔看人的。 狄思科心想,谭先生不带李嗲去内地谈合资是对的。 她能力强,又是这种性格,确实比较适合看家。 狄思科下班溜达回家的时候,家里的三个女人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你们没叫上乔太太,一起出门逛逛啊?今天乔治还问你们的情况来着。” “没有,他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好多啊!”杜金金分神说,“我们在这里看电视,不知不觉就到晚上了。” “……”狄思科好奇道,“那节目内容你们能听懂啊?” “听不懂。”于童摇头,“但是看画面的话,猜也能猜个大概。” 她们正在看的是一档做菜节目。 即使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也能囫囵看个明白。 而且每种食材的名字和用量,人家也会打在画面上。 她们仨已经用笔记本记下好几个菜谱了。 打算明早去菜市场买点菜回来,自己做一下试试。 狄思科将电视关掉,拍拍手说:“女士们,看一天的电视已经可以了,下楼活动活动吧!好不容易来一趟港岛,总不能一直在家看电视吧?” “因为下午太热,我们才一直没出去的。”于童的说辞都是现成的。 郭美凤起身往厨房走,建议道:“金金,你陪童童下楼散散步。我简单做个晚饭,你们隔半个小时再回来吃饭。” 狄思科也想去,不过被老妈以打下手为由,拦了下来。 “你小姨的事,你打听得怎么样了?”大门被合上后,郭美凤拉着儿子问,“你姥姥姥爷只求咱们办这一件事,你可得上点心!” “知道了,总得给我些适应时间嘛。” 听说他们要来港岛,姥姥姥爷特意从乡下跑来了城里,请他们到港岛以后一定要帮忙打听一下小姨的消息。 郭美凤主动要求来这边,一是照顾孕妇,二就是想找机会打听妹妹的下落。 所以,爹妈稍稍一提,她就立马点头了。 “她都离开内地那么多年了,又一直没露面,怎么可能几天时间就被咱们找到!”狄思科啃了一口苹果说,“我打算找几家报纸,登个寻人启事。” 这还是他今天在企划部找到的灵感。 他们现在其实还有很多无法确定的事。 一是,不确定小姨当年是否成功南下了。 二是,不确定小姨是否真的来了港岛,有没有可能去了其他国家。 三就是,不确定小姨是否还好好活着。 但是,既然已经来了港岛,有了这么便利的条件,他们肯定要趁机打探一番。 “我小姨不是大学生嘛,我觉得只要她还活着,就绝不会是什么无名小卒。没准儿已经是个不得了的大人物,或是富商政要的太太了。”狄思科语气轻快地宽慰道,“咱们这寻人启事一发出去,只要她还在港岛,十有八九能有个回音。” 要是没有消息,那只能说明小姨不在港岛,或者已经香消玉殒了。 “登报打广告得花不少钱吧?”郭美凤跑回房间,从自己的藏宝地里翻出两个信封,“这个登报的钱我出!” 狄思科不肯接,“不用,我有钱呢!您自己留着花吧!” “听说港岛的物价可贵了,你那点钱够干嘛的啊!租房子用童童的钱就算了,登报找你小姨这样的事,可不能再用你媳妇的钱!” 狄思科哎呀一声,“我可没用媳妇的钱。出来之前,童童把我的零花钱存折都给我了。就是应付在外面的开销的。” 他将那俩还带着体温的信封推回去,换个话题说:“我觉得只查我小姨还不行,她当年不是奔着那资本家少爷来的嘛,那资本家少爷兴许能知道小姨的下落。所以,我就按照您给的线索,打探了对方的情况。” 郭美凤期待地望向他。 “还是那个思路,那位资本家少爷是大学生,又是收拾了全部家当来港岛的,总不至于混成平民百姓吧!所以,我就将目标圈定在了港岛上流圈子那些名流政要里。” 郭美凤不服气地吐槽:“就王政安那种扔下你小姨独自跑路的男人,能让他活着就算祖上积德了,凭啥让他当名流政要!” “嗐,您不是最相信命理玄学嘛。”狄思科轻咳两声,“命数这个事谁说得准呢!” 郭美凤撇撇嘴问:“那你到底找没找到王政安啊?名流政要里,有他这号儿人物嘛?” 她这会儿也不知道自己想听到什么答案了。 “没有。”狄思科摇头,“我这几天下班以后,没事就翻报纸,没在任何报纸上见过这个名字。” 郭美凤心里挺解气,又有点失落。 狄思科继续说:“但我问了几位本地同事,他们不知道王政安,可是有个王铮安,还挺有名的,而且年龄也跟王政安差不多。” 他在茶几上写了一下“铮”字。 “他有没有可能是来到这边以后改名了?”郭美凤神色晦暗地问,“有这人的相片吗?” 看照片的话,她应该是能认出来的。 狄思科耸耸肩说:“没有。我觉得这人恐怕不是咱们要找的人,王铮安在他们这边好像还挺出名的,目前是何氏的掌舵人,但生了两个儿子都跟他老婆姓何……” 郭美凤惊讶地问:“上门女婿啊?” “好像是,要不然按照港岛这边的传统,女人结了婚就要冠夫姓。他要是不入赘,怎么可能让儿子跟老婆姓?” 郭美凤沉吟许久后,摇头说:“王政安那人,好像天老大他老二,骄傲得要命,不可能当上门女婿。他家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了,听说他跑出去的时候,带了好几箱子的金条呢。” “对呀!我也觉得不太可能。”狄思科补充道,“他的大儿子都三十岁了,这年纪太大了,对不上呀!” “嗯,咱还是别管这个上门女婿了,”郭美凤拍板道,“你还是想办法,登报发寻人启事吧。” * 有钱好办事,狄思科找企划部的同事帮忙,联系了两家发行量比较大的报纸。 没过几天,就在报纸上刊登了关于小姨的寻人启事。 上面附着小姨年轻时的半身照,还有公寓和楼下门卫的电话。 寻人启事刊登以后,确实接到了几个提供线索的电话,不过仔细分析之后,都被郭美凤排除了。 有一个来自大屿山的消息,似乎有点眉目。 不过那边距离市区太远了,只能等狄思科休息的时候,带着她过去找找。 这天,狄思科正拿着地图,计划着去大屿山的路线。 总裁办的李嗲却拿着一封邀请函找来了企划部。 直直将邀请函递给了狄思科。 “这什么啊?”狄思科一头雾水。 “我们宝莱集团的重要合作伙伴何氏,要为旗下商行举办成立七十周年庆典,邀请我方出席庆祝晚宴。” 狄思科接过邀请函打量两眼,“哦,恭喜了。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谭先生说,三位内地来交流的干部,也是我们的重要客人,想邀请你们三人一起出席。” 第90章 狄思科接到邀请函的时候,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这嘉合盛商行的历史可真悠久呀! 往回追溯七十年,人家在清朝末年就已经存在了。 难怪那位王先生愿意当上门女婿呢,这家资和底蕴确实丰厚! 相比于表现冷静的狄思科, 围观群众乔治反而更像那个收到邀请函的幸运儿。 他捧着狄思科的邀请函反复翻看了许久, 满脸艳羡地说:“不知我何时才有资格参加这种晚宴!” 狄思科大方道:“要不我把这份邀请函转送给你吧?” 相处得久了, 他终于弄明白了管理培训生是怎么回
相关推荐:
穿书后我成了团宠小公主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爸爸第二部(H)
男人们的滋味
快叫我爸爸[快穿]
月与山(真骨科,1v1)
野鹤(H)
和离后战王跪着求我回府谢千欢萧夜澜无错版
江城雾(叔侄1V1)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