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萤烛【姐弟骨科】 > 第69章

第69章

:“你不会是想让区里给你们买卡车吧?” 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那不能,您也不容易,跟我一样,一分钱掰成八瓣花,我哪能让您掏这么多钱出来?”狄思科目光格外真诚,“咱们区政府后勤不是有好几辆大卡车嘛,我们不多借,借三辆卡车就行!” 徐叔阳对他这贼不走空的本领也是佩服的,每次都要从他这里讨点便宜。 “……”他不想跟对方废话了,“三辆车借你们一个月,一个月以后自己想办法。司机工资由经合办负责,还车时必须清理干净,原样奉还。” 狄思科见好就收,不敢再讨价还价,谢过领导支持经合办的工作,就揣着条子出门了。 他回了经合办,正想找个懂行的人去看看大卡车,办公桌上的电话却在这时响了。 电话是从东轻幼儿园打来的,打电话的是他二舅妈。 “老五,你现在有空吗?能不能来一趟幼儿园?” “舅妈,您接到孩子没?他俩没事吧?” “接到了,两个宝都没事,就是老师想让家长来一趟。” “有什么事,让老师先跟您说,回头您回家转述一下就好了。”狄思科瞄了眼挂钟,“我还上班呢,要不您让我妈去一趟。” 于童今天带于家老两口去体检了,不知结束没有,最好不要打扰她。 “老师要求父母出面,”二舅妈吐槽道,“再说,就算我打电话给大姐,她也不会来跟人家吵架的,她现在可是大明星了!” 狄思科:“……” 郭美凤前年拍的那部电视剧终于在地方台播出了。 为了看自己演的电视剧,她连《新白娘子传奇》都不追了。 而且她在电视剧里那个保姆的角色还挺出彩的,胡同里不少大爷大妈都看了她出演的这部作品。 郭美凤觉得这个角色能让她人气飙升,但是保姆的人物性格比较矛盾,为了不让观众们觉得她本人也是那样的事儿妈,她最近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 如果要去幼儿园吵架的话,郭美凤还真未必会去。 狄思科只好答应下来,跟办公室那边打声招呼就早退了。 他倒要看看,幼儿园能吵什么架。 要是他在幼儿园跟人吵架的事被人捅出去,兴许明天就能上个娱乐新闻了。 他赶到孩子班级时,里面已经聚集了好几位学生家长。 白老师正在跟家长们解释事件的前因后果。 狄思科进去旁听了一会儿,大致意思是,有三个男孩因为抢饼干打了起来。 听到这里,狄思科先放了一半的心,三个男孩打架,跟他家宝贝闺女没关系! 至于狄嘀嗒那臭小子,即使打架了也不算啥了不得的大事。 小子嘛,没有不打架的,他自己小时候也不是什么老实孩子。 白老师发现他进来了,就扔下另几位学生家长,叫上狄嘀嘀和狄嘀嗒一起出来,给狄家人单独开了一个小会。 狄思科虽然不觉得孩子打架是大事,但态度还是很端正的,刚一出门就跟老师道歉:“白老师,对不起啊,回家以后我一定好好教育狄谨行,坚决杜绝他小小年纪就跟小朋友打架的恶习。” 白老师:“狄谨行没打架。” “啊?” 那您急三火四地把我喊来干嘛啊? 白老师神色复杂地说:“他虽然没打架,但我觉得这件事比打架还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哦哦,那您详细说说是什么情况吧。” “时间有限,我先挑着主要的说吧。”白老师向教室里指了指,“里面有三个小朋友打了起来,而且还不只打了一架。我询问清楚后,发现事情的源头在狄谨言和狄谨行小朋友身上。” “啊……” “我们幼儿园每天下午要给小朋友们吃饼干,您是知道的吧?” 狄思科忙点头:“知道知道,咱们幼儿园的伙食好,给家长也省了不少麻烦,我都不用给他们准备零食了!” “按照班里的规定,每个小朋友每天吃两块饼干。班里有个叫城城的小朋友,胃口比较好,有时候两块饼干不够吃,就吃其他小朋友的。别的小朋友不给他,只有狄谨行和狄谨言给了。” “啊,小朋友间互帮互助,这不是很好嘛?” “他俩每人给城城半块饼干,让城城一天吃三块,但是第二天再吃饼干的时候,狄谨言和狄谨行也要每人吃三块。城城把自己的两块饼干给了他俩每人一块,没得吃的时候就去抢其他人的饼干吃。” 狄思科:“……” 嗯,每人吃三块,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毛病。 第148章 据白老师介绍, 狄嘀嘀和狄嘀嗒的“放贷”,已经进行好些日子了。 因着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孩子们的私下行为,老师们并没能及时发现问题。 说到这里, 白老师语带歉意, “这也是我们工作的疏忽, 应该早点发现并制止的。” 狄思科还没从自家崽放高利贷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下意识问:“那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啊?因为那三个孩子打架吗?” 白老师无奈地点点头。 被城城抢了饼干的两个男孩, 最初并没举手告老师。 白老师也因此没能及时发现。 但其中一个男孩的奶奶比较细心, 每天都会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伙食情况。 问了几天就发现不对劲了,下午配餐的饼干怎么总是少发给她家兵兵一块? 这些小零食的费用也是算在学费里的,她孙子不吃就等于吃了亏。 所以她就让儿子来幼儿园说说,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克扣孩子的吃食。 兵兵爸觉得老师不太可能克扣孩子的零食, 就拉过儿子询问详细情况。 这么一问,果然问出了问题,他儿子的饼干隔三差五就要被同班小朋友抢上一次。 那个孩子比他大半岁,欺负一个比他瘦小的兵兵轻而易举。 兵兵爸觉得, 是时候激发儿子的血性了, 男孩子可不能太软弱。 于是,就撺掇儿子说:“要是他下次还敢抢你的东西, 你就打回去!你变厉害一点,他就不敢再欺负你了!” 兵兵被亲爹洗脑,再次被城城抢饼干时,就学会了反抗,并且联合另一个经常被抢的倒霉蛋, 一起把城城揍了。 这个年纪的小男孩时不时就要滚到一起打一架,老师把他们三个分开, 确认三个孩子都没受伤后,就由着他们去了。 城城抢了两次饼干没得手,还挨了揍,回家就跟家长告了状。 小孩子也是懂趋利避害的,他不说自己抢别人饼干的前因,只说了被打的后果。 城城妈心疼孩子,第二天就带着孩子来幼儿园找老师要说法。 她儿子在幼儿园,怎么总被欺负呢! 既然有家长投诉,幼儿园这边肯定要将细节调查清楚。 然后,三问两问的,就找到了问题的源头——双胞胎和城城,每人要吃三块饼干。 狄思科想着,自家孩子多吃了人家好几块饼干,还惹得三个孩子打了架,应该先跟另几个孩子家长说声抱歉的。 他拉着两个孩子返回教室,城城妈正被自家傻儿子气得不轻,点着他的脑门教训。 “你傻呀!双胞胎是两个人,你是一个人!你借一块还一块,让双胞胎每人吃两块半就行了!” 然而,城城并不觉得自己吃亏了,嚷嚷道:“我们都说好了,每人吃三块的!” 相比于孩子打架,城城妈对自己傻儿子的算术能力更加担忧。 但是,当着这么多孩子和家长的面,她不想再暴露更多短板了。 只好扯着他的胳膊问,“我不是跟你说了嘛,你有虫牙,每天最多吃两块饼干,谁让你抢小朋友饼干吃的?再说,拿你饼干的是双胞胎,你要抢就抢双胞胎的,抢人家兵兵的干嘛?” 狄思科:“……” 这家长咋还鼓励孩子抢东西呢? 城城噘着嘴说:“狄嘀嘀是告状精,我要是抢她的饼干,她肯定举手告老师。” 而且狄嘀嘀长得好看,他不想抢狄嘀嘀的。 狄嘀嘀听他说自己是告状精,挣开爸爸的手就跑到城城跟前,气呼呼地说:“你才是告状精呢!你要是再敢说我,我就给你告老师!” 狄思科:“……” 艾玛,他家这告状精在外面还挺厉害的。 这哪是告状精啊,这是小辣椒成精了。 老父亲竟然莫名放下了一半的心,看来他闺女在幼儿园应该不会被欺负了。 两个小屁孩在旁边“你是告状精”,“你才是告状精”循环往复。 狄思科先跟另两位孩子的家长道了歉,自家孩子占便宜,反而连累别人遭了殃,这事说出去多少有点不占理。 两位家长表现得很无所谓,反正儿子已经打回去了,也不算太吃亏。 真正受伤害的只有城城,既丢了饼干又挨了打。 狄思科拽住跃跃欲试,想要加入战局的儿子,又把闺女拉了回来,制止了这场菜鸡互啄。 对城城的家长说:“几个孩子都有不对,要不咱们带着孩子回家各自教育吧。老师忙了一天也该下班休息了,明天让我家两个孩子带点饼干来学校,给城城小朋友赔个礼。” 城城妈面对二舅妈时,语气还挺冷的。 让二舅妈一度以为,双方家长要吵上一架才能解决。 不过,城城妈发现自家儿子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后,只想赶紧回家拿几道算术题考考他。 确定孩子的智商没问题。 狄思科将孩子从幼儿园带回家后,就让两个崽站在客厅中间。 他故意板着脸问:“知道错哪儿了吗?” 狄嘀嘀和狄嘀嗒回得理直气壮:“不知道啊。” “你们借给城城一块饼干,应该收回几块?”狄思科问。 “一块。” “那你们为什么收人家两块饼干?” “可是,我们每人都要吃三块呀。”狄嘀嗒不理解爸爸生气的原因。 狄嘀嘀也点头附和:“嗯,每人吃三块呀!” 说完还疑惑地望向爸爸,好似爸爸是个无理取闹的大人。 狄思科:“……” 合着三个当事人都觉得自己挺对的…… 吃亏的那个不觉得自己吃亏了,占便宜的这俩也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如果没有城城抢其他小朋友的后续,双方的交易算得上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经济行为。 “你俩已经是会数数,会算加减法的大人了,你们再仔细想想,每人吃三块饼干的事,做得对吗?” “对呀!” 狄思科:“……” 爷仨正僵持间,于童夹着片子和化验单进门了。 狄思科暂时放过他俩,问:“爷爷奶奶的体检结果怎么样?” “奶奶的还不错,但爷爷的三高问题还挺严重的。这老爷子嫌保姆做的菜太素了,经常自己偷摸跑出去吃卤煮和羊肉汤,我也是今天追问了半天才问出来的。” 气得她在文化局家属楼那边,跟老爷子呛呛了好几个钟头。 狄思科同情地说:“要不让保姆隔三差五做顿肉吧,总吃素的,嘴里没滋没味!” “那我奶也得跟着他一起三高了!”于童已经在医院待了一天,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指了指在客厅中央罚站的两个崽问,“他俩闯什么祸了?” 狄思科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在幼儿园的情况,最后说:“我说他俩,他俩还觉得自己挺无辜的,再说就要哭了,要不你试试吧。” 按照白老师的说法,那个城城也是有前科的,自己的饼干不够吃,就总是抢其他小朋友的。 在欺负人和被欺负之间,狄思科这个当爹的,没什么原则地选择了前者。 他从小就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人,小时候比自家娃还散漫,直到上初中还经常被老师请家长呢。 小孩子之间为了一两块饼干打架的事,在他这里真不算啥大事。 想当年,过年的时候去姥姥家玩,他爬上房顶往烟囱里扔了一串鞭炮。 姥姥在厨房做饭,烟道里就噼里啪啦炸响。 即使他淘气成那样,姥姥也没揍他。如今他当了爹,总不能因为几块饼干打孩子吧? 于童不想打孩子,但也不想讲道理。 以往的斗争经验告诉她,跟这两个小崽硬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而且,她跟城城妈生出了同样的担忧,觉得俩孩子的算术可能不太好。 于是,不讲道理的于总,拿出狄思科早就写好的加减法练习本,让他俩去旁边掰着手指头做算术题去了。 狄思科望着乖乖做题的两个崽,总觉得他媳妇这一招,与当年老狄罚他抄书练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了爹以后,他终于能体会老狄面对一长串淘气包时的心情了…… * 小饼干事件就算过去了,再去上学时,于童往他俩的小书包里放了几包饼干和巧克力。 让他们去幼儿园分享给小朋友。 九月中旬的时候,经合办大门的另一侧挂上了农贸公司的牌子。 狄思科为农贸公司联系的第一个业务,就是给大华超市供应净菜。 大华超市在全市有四个店面,每天的蔬菜需求量不容小觑。 但他们目前有一个固定的蔬菜供货商,除了总店的购销合同已经到期,另三个店都要等到十一月才能到期。 农贸公司还是新手,即使有狄思科的关系在,人家也不会突然更换供货商。 所以,双方已经商量好了,先试送两次货,看看净菜成色再说。 给超市送货不算什么大事,但经合办上上下下都很关注。 务必要把农贸公司的第一炮打响。 狄思科最先联系的农户是莲花乡的那位郑大爷,按照他们家菜地的规模,有几样大路菜只从他家采购即可。 郑大爷在电话里后悔道:“早知道你们能来收菜,我昨天就不把菜卖给那两个菜贩子了!压价压得我都不想卖了!” “没关系,您把现有的蔬菜清理好就行,供应净菜是个长期的买卖,务必要保证蔬菜的品质,那种烂根烂叶的菜坚决不能混进净菜中。只要客户对净菜品质满意,咱们可以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您以后就安心种菜,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了。” 郑大爷连声答应着,询问清楚他们的拉货时间,就放下电话,招呼几个儿子去地里挑菜了。 大爷家的菜数量不够,狄思科只能从其他农户手里进菜。 他叫上熟悉农村工作的潘芝花,两人往莲花乡政府跑了一趟。 要从农户手里收菜,还是得跟乡政府的领导打声招呼。 黄乡长握着狄思科的手说:“我前两天刚听说区里成立了一家农贸公司,还想着找机会跟农贸公司合作一下,没想到您二位今天就亲自上门了。” “农贸公司要发展,怎么绕得过’蔬果之乡‘呢。”狄思科笑说,“公司刚起步,还需要咱们乡里多多支持啊!” “哈哈,狄主任您放心,不是我吹嘘,我们莲花乡下辖25个村子,有22个是搞蔬果种植的,只要是市面上能见到的蔬菜,我们乡里基本都有种植。” 潘芝花玩笑道:“黄乡长,您别只吹牛啊,也切实地帮我们联系几个菜农。八九月份是北京蔬菜种植的淡季,我们联系了乡里的几个菜农,地里的菜要么全拔了,要么全烂了,总也找不到合适的。” 黄乡长拿着他们的清单瞅两眼,大包大揽道:“二位放心,这些菜乡里都有,回头我让办事员下去安排一下,到时候让农户把菜处理成净菜拉到乡里来。” 狄思科是第一次做蔬菜生意,也是第一次跟乡镇干部打交道。 他总觉得这黄乡长的态度有点太殷勤了。 他俩是同级别的干部,但黄乡长当着一地父母官,比没什么实权的经合办主任威风多了。 对方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干部,总不至于对一个刚成立的农贸公司青眼有加吧? 黄乡长的热情让狄思科有点犯嘀咕,但对方提出请他们去食堂吃晚饭时,狄思科并没推却。 人家如此殷勤地帮忙联系菜农,不可能别无所求吧? 果不其然,酒过三巡后,黄乡长就说起了乡里的困难。 “狄主任,潘主任,你们是不知道这蔬菜生意有多难做呀!市场变化快,蔬菜又不好存放,要是不能及时卖出去,那些菜就得直接烂在地里,农户们白白辛苦几个月。” 狄思科听他的话音,感觉对方是想让农贸公司跟农户签订供销合同。 可是,黄乡长灌了一口酒,又说:“为了让农民种的菜能适应市场需求,我们乡政府特意在几个农贸市场设置了常驻点,及时给菜农提供市场的行情信息,引导农民跟着市场种菜。” 狄思科点点头:“咱们乡政府的服务工作做得很到位呀!” “哈哈,还差得远呢。”黄乡长摆手,“乡里只能指导,不能强制规定农民种什么。就像去年有人种尖椒赚了钱,今年就有一帮人呼啦啦跟风种尖椒。乡里即使提醒过,作用也不大。我寻思种就种吧,大不了到时候乡里帮忙找找销路。” 狄思科耐心听着,一时还没能理解黄乡长的意图。 “前两个月农委通知,今年下半年的温度低,蔬菜会晚熟,让大家晚半个月左右采摘蔬果。”黄乡长叹气说,“人家农委通知得没错,蔬菜确实晚熟了。可是他们不懂市场呀,到了时间没有新鲜尖椒上市,菜贩子就去外地采购尖椒了。等到我们的尖椒可以采摘的时候,反而没人上门收购了。” 潘芝花惊讶地问:“咱们乡里的尖椒滞销了?” “可不嘛,除了已经跟人签好供销合同的几家,其他人的尖椒都还在地里挂着呢,没有菜贩子来收购。”黄乡长端起酒杯说,“也有菜农骑着三轮车去农贸批发市场卖货,但是这走货量毕竟太少了,不如专业农贸公司的走货量大。” 黄乡长的意思很明显了,想让经合办新开的这家农贸公司吃下这批尖椒。 帮农民们寻找销路。 狄思科之前调研的时候,也去过农贸批发市场,那边走货量极大,而且越是大批量的,越是走货快。 如果这批尖椒没问题,乡里完全可以组织人手集体收货,然后去农贸批发市场销掉。 何必让农贸公司从中间赚个差价? 他直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黄乡长却苦笑道:“乡里哪有这么多人手呀!而且政府只能引导,帮农户联系企业,哪能亲自上阵呀!狄主任,潘主任,我也不瞒你们,地里的尖椒眼瞅着就红了,有些甚至已经红了,再不卖就得烂在地里。原本两毛一斤的尖椒,现在只能卖上一毛,我可真是急的头发都白了一层。” 农贸公司还得跟莲花乡长期合作,狄思科不能刚接触就不给人家面子。 何况,收购净菜的工作还需要乡里帮忙。 他想了想说:“黄乡长,要不这样吧,我们明天出三辆车过来,两辆是运输净菜的,另一辆就装一车尖椒吧。我们也是第一次卖尖椒,暂时弄一车试试。” 双方的合作就这样暂定了下来。 * 翌日是周末,狄思科凌晨三点就按掉闹钟起床了。 于童从他怀里滚出来,眯缝着眼睛问:“外面天还黑着呢,你干嘛去?” “收菜啊,我今天要当一天菜贩子。” 于童趴在床上,缓了半天才嘟哝道:“你没官没职的时候,整天西装革履地出入高档餐厅。现在当上主任了,居然还得下乡收菜?” “这不是第一单生意嘛,我总要亲自跟一趟,才知道蔬菜生意要怎么做,咱可不能纸上谈兵。” 于童围着被子坐起来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之前都跟孩子说好了,下午一起去公园的。” 狄思科捧着她的脸蛋吧唧一口说:“收菜最多三个小时,中午之前就能回来。” “那还行,你快去快回吧。”于童交代一句,又摔到枕头上瞬间秒睡了。 狄思科:“……” 他一路开车来到乡里时,已经快六点了。 农贸公司的三辆卡车都是载货五吨的东风145,其中两辆已经开去村子里收货了。 只有一辆空车停在距离乡政府不远的地方。 车附近除了经合办的几个年轻人,还有一个戴草帽的中年男人。 狄思科提着一兜子包子油条走过去,“吕老板,没吃早饭呢吧?先吃点!” 吕老板嚼着烟屁股,摆摆手说,“有个事我得跟你说说,昨天晚上我给大钟寺那边的老伙计打电话了,那边有九辆卖尖椒的卡车。你们要是也把货拉过去,未必能销的出去。” 吕老板是被狄思科请来帮忙掌眼的。 他常年在大钟寺批发市场那边做蔬菜批发生意。 俗称菜贩子。 走南闯北到处贩菜,在这一行的经验,不比蔬菜公司的供销科长差。 狄思科答应黄乡长收莲花乡的尖椒后,就给吕老板打电话请求帮忙了。 吕老板是做生意的,也想跟官方打好关系,这会儿就毫无保留地介绍道:“我们这行里有个’八辆不贩‘的底线,只要卖尖椒的车超过八辆,再’跟吃‘肯定会被套牢。昨天大钟寺那边就已经有九辆车了,今天肯定会更多。你弄一车尖椒过去,很可能卖不出去赔本。” “你们这辆车是一万斤载重的,但是车费也不便宜,要想不赔本儿,就得装一万三四斤的货,需要一千三四百的成本。万一这批货被砸在手里,加上车费的话,一下子就得赔将近两千块。” 狄思科没想到批发市场那边会有那么多卖尖椒的。 他叼着油条狠狠嚼了几口,才下定决心说:“没关系,大钟寺卖不掉,咱就往其他市场销。我们这辆车是新车还得磨合,所以不能超重太多,咱就收一万斤的货,正好一千块钱就行。” 两人说话间,陆续有人挑着扁担,骑着三轮车往乡政府门口送货了。 “同志,你们是农贸公司收尖椒的吗?” 周健将从地上跳起来说:“是,来我这边过磅!” 几个菜农把一筐筐尖椒搬到磅秤上,吕老板盯着第一筐尖椒说:“不行,这筐尖椒不能收!” 那菜农似是知道为何不能收,没怎么狡辩就将筐子搬了下去。 另一个菜农想把筐子抬上去,也被吕老板制止了,“您这个也不成。” “怎么不成呢?我这个多绿啊!” “但红的也不少,”吕老板坚决不肯收,“这种尖椒收回去,我们卖不出去,就要砸在手里了。” 那菜农有点急了,“你们要是这么挑拣,那什么货也别收了!” “不是我们挑得严,到了农贸市场,人家一样要挑我们,有半点红都得扔出来!” 吕老板回头跟狄思科解释说:“北京人吃尖椒要吃全绿的,挂一点红线的,在市场上都站不住脚。我之前从赤峰进了一批半红半绿的尖椒,一斤也没卖出去,最后全扔到路边了,加上车费赔了三千块钱!” 狄思科点点头说:“那就按照市场规则来,咱们是搞企业的,最开始就得把规矩定好。” 农民辛苦种出的尖椒销不出去确实令人痛心,但企业就是企业,不能明知赔本还做赔本生意。 他们可以在其他方面帮农民解决问题。 但收菜的时候就得按照规矩来。 来送货的菜农越来越多,不过真正能装车的尖椒只有一半,五千斤左右。 有个老太太瞧着他的车上还有一半位置,着急忙慌地说:“我家的尖椒还有很多绿的,你们能等等不?我现在就让老头子回去收尖椒!” 狄思科瞄一眼手表,快十一点了,但还是点头,“您尽快吧,我们等两个钟头,再晚就没法卖货了。” 老太太挑着扁担,风风火火地往家里赶。 吕老板一趟趟跑去打公用电话,再回来时,语气也有点急,“大钟寺那边有十一辆尖椒车了,这趟过去肯定得赔本!” 狄思科对于五百一千的尖椒并不十分担心,他想的是,蔬菜生意确实不好做。 蔬菜一旦过季就卖不上价了,风险太高。 要是能建个冷库之类的,每当蔬菜应季时,就赶紧采摘入库,如果保存得宜,兴许冬天还能吃到夏天的蔬果。 总好过,种地的时候看天吃饭,卖货的时候看市场吃饭。 收菜车一等就等到12点多,一群人为了老太太家的尖椒,等得饥肠辘辘。 狄思科正想着让大家伙先去吃午饭,就见不远处有辆小红车开过来了。 车子停稳,狄嘀嘀和狄嘀嗒从车上跑了下来。 狄思科赶紧迎上去问:“你们怎么来了?” “我给你打了好几个传呼都没接到你的回话,还以为你在乡下怎么了呢!”于童将几袋子吃的递过去,“给大家分一分,先吃午饭吧。” 狄思科将午饭递给周健将,恨不得捧着媳妇狠狠亲上两口。 “你们都在这儿蹲着干嘛呢?”于童瞅瞅二狗子头戴草帽,撸胳膊挽袖子的造型,“还没收完菜啊?” “还差两家,”狄思科笑眯眯道,“不着急,一会儿还得去卖菜呢,你先带着孩子回去吧。” 于童问:“你们这一车尖椒多少钱啊?” “成本不到一千,差不多能卖个三千块吧。” “那你别卖了,直接拉去我们俱乐部吧,咱家有三个店要买菜呢,回头我给管歧珍她大姑姐的川菜馆也分点,吃下这点尖椒轻轻松松。”于童在他有点发红的脸蛋上瞟一眼说,“你赶紧跟我回家吧,小心把脸晒黑了。” 第149章 初秋的正午, 太阳明晃晃高悬,狄思科被晒得跟那些打蔫儿的蔬菜似的。 他对媳妇的提议有点动心。 要是能早点收工,谁乐意在周末加班呀! “咱家那几家店都不是正经饭店, 餐饮只是附加服务, ”狄思科小声说, “你总不能让所有客人都吃尖椒炒肉吧?” 于童从挎包里拿出手绢给他擦汗,“具体怎么分配就不用你操心了, 你就说卖不卖吧!” 卖完了赶紧下班, 还得带孩子去公园呢! 狄思科瞟见手绢上的双C标志后,没舍得拿来擦汗,用手背在脸上抹两下就得了。 “于老板,那你能从我们这里长期采购蔬菜不?” “能啊,你们要是能天天送货, 后厨就不用去市场采购了,还给我省事了呢。” 狄思科完全把自己放在了自家生意的对立面,公事公办地想,这三家店与大华超市不顺路, 如果单独给他们送一趟货, 运输和人工成本太高了。 农贸公司再发展一些客户以后,倒是可以顺路送一趟。 他略带遗憾地说:“现在还不能给你供货, 过几个月看看情况再说吧。” 于童对买菜卖菜这点事并没什么所谓,给两个孩子扣上遮阳帽以后,问:“那一车尖椒你到底卖不卖呀?我姑娘的脸都快晒红了!” “有于总给我兜底就不担心了,先去批发市场试试,要是卖不出去, 再送去俱乐部。” 狄思科其实还挺想去批发市场卖货的。 今天有吕老板跟车,又是周末, 跟踪蔬菜批发整个流程的机会难得。 他觉得还是要抓住的。 不光是他,经合办里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也需要这个深入批发市场的机会。 远远瞧见了来送尖椒的几辆三轮车,狄思科提议:“你还是先带着孩子回去吧,我往批发市场跑一趟。” 于童没有强求,冲坐在卡车副驾驶上的双胞胎招招手:“爸爸还有工作,咱们先走吧,我带你们去公园转转。” 狄嘀嗒稀罕地坐在副驾上不肯挪动。 这是他第一次坐大卡车,视野比小汽车高多了。 “妈妈,我想坐大车兜风!” “大车还要工作呢,不能带你兜风!赶紧下来!” 狄嘀嗒的熊孩子属性在此时充分显露,无论于童如何劝,他都不肯下车,并且将姐姐也成功策反了,一起等着坐大车。 狄思科那边早就将老太太家的尖椒装进了车斗,而这娘仨还一里一外地僵持着呢。 “你俩再磨蹭一会儿,公园就要关门了,”狄思科站在媳妇身边说,“你们要是想坐大车,就得跟爸爸一起去蔬菜批发市场,那边可乱了,没有公园干净。坐车和去公园,你们选一个吧。” 双胞胎异口同声地答:“坐车。” 公园就在那里不会跑,但大车可不常见。 “于总要不要坐大卡车兜兜风?”狄思科偏头邀请。 “算了吧,我怕你们人员超载,被交警逮住罚款。”于童牛哄哄地说,“好像谁没坐过卡车似的!我的驾驶证还是B照呢!” 狄思科:“……” 差点忘了,他媳妇是会开大卡车的女人。 于童载着几个经合办的同事,跟在大卡车后面去了大钟寺批发市场。 按照吕老板的想法,大钟寺这边已经有了十一辆尖椒车,经合办实在不该凑这个热闹。 不过,狄思科已经有媳妇兜底了,而且大钟寺是目前市里规模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来大钟寺走一趟还是很有必要的。 卡车距离市场大门还有一百米的时候,就开始排着长龙,一辆辆进场了。 “咱们市里还能出产这么多蔬菜呢?”狄思科望向前后左右的车,发出一阵感慨。 “现在是本市蔬菜淡季了,这些运菜的车,十辆有八辆是从外地过来的。”吕老板指着前方的一辆卡车说,“看到前面那辆车了吧?刚拉了一车尖椒从内蒙回来的,一会儿咱们买菜的批发价跟着他们走。” “批发价不是市场规定的平均价吗?”狄思科问。 “不是,您以为这是国营菜场呢!这种批发市场没有国家补贴,价格随行就市,市场管委会也管不了。”吕老板解释说,“我打听过了,他们从内蒙贩尖椒的收购价是一毛二,长途车费差不多是两千,再加上吃饭住宿的费用,5吨的尖椒成本在3500左右,要是今天的批发价低于三毛五,那这十几个贩尖椒的伙计都得赔本儿。” 闻言,狄思科也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 后车斗里的尖椒总共有九千多斤,不到一千块钱,大卡车是跟区里借的,油费和司机工资不到五十。 无论批发价是多少,他们这趟都是稳赚的。 但是,一个月以后,卡车要还给区里,北京也正式入秋,本地菜除了白菜土豆这样的大路菜,其他菜蔬都得从外地进货。 届时,才是对农贸公司真正的考验啊。 各种型号的大卡车一辆挨着一辆地驶入市场大门,像他们这种没有摊位的临时货车,还得交一笔入场费和管理费。 本来入场的速度就慢,又赶上前几辆车遇到麻烦,一直拖拖拉拉的不动地方。 周健将握上车门把手说:“要不我下去看看情况吧?” 吕老板老神在在地摆手,“不用着急,肯定是遇上菜霸了!” “什么是菜霸啊?”周健将问。 “好听点的说法叫’代理‘,帮忙卖菜的,代理一车的价钱是300块,有的会收500块。”吕老板嗤笑,“大家能千里迢迢把菜运来北京,哪个是不会卖菜的?但是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外地人惹不起他们,就只能交钱。” 狄思科将半个身子探出去,果然看到一辆大卡车刚交钱过关,就被四五个年轻人拦住了。 他们堵在那里,导致后方一长串的车都动不了,还是管理员将那几人疏散了,卡车才重新动起来。 批发市场里早已挤得满满当当,载着活鸡的自行车、贩菜的三轮平板车,掺杂在一辆辆大卡车之间。 经合办的卡车进入菜场后,按照管理员的安排,得到一个不算大的停车位。 吕老板跳下车,跑去询问今天尖椒的批发价,不一会儿就回来说:“三毛一上下!” 狄思科惊讶:“价格这么低?” “没办法,前阵子没有本地尖椒上市,这些老板都蜂拥去外地进尖椒了,最近一周来了五十多辆尖椒车。” 狄思科:“……” 难怪莲花乡的尖椒刚成熟就滞销呢,市场已经趋近饱和了。 吕老板后悔道:“早知道莲花乡有那么多尖椒,我也该弄些本地尖椒来卖的,最起码能省一笔长途运输费。” 如今本地尖椒大多挂红了,再进本地尖椒八成要砸在手里。 都是吃了信息不畅的亏呀! 狄思科给两个孩子买了瓶汽水,让他俩乖乖待在车里,就张罗人手准备卖菜了。 周健将在市场里兜了一圈,跑回来说:“主任,大家的尖椒都差不多,有卖三毛一,也有卖三毛二的,贵一点的瞧着更新鲜。咱们的尖椒是今早刚采的,比长途贩运的更新鲜,要不咱也卖三毛二吧?” 狄思科摇头说:“咱们就卖三毛!” 加上他们这辆车,今天卖尖椒的一共有十三辆,要是捧着价格不肯低价卖,这批货过夜后就没这么新鲜了。 他们没有长途运输成本,卖几毛都能赚。 吕老板阻止道:“批发价虽然不是市场管委会规定的,但也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对那些长途贩运的老板来说,三毛一的批发价本就亏了,您要是再压价的话,就要把人都得罪死了!” “没关系,”狄思科从车厢角落里拎出来一兜子半红半绿的尖椒,“咱把这袋尖椒掺进去,就说有几棵尖椒挂红了,低价处理。” 吕老板:“……” 还能这样? 周健将和供销合作管理科的郭宏伟,举着大喇叭吆喝起来:“本地尖椒三毛一斤!本地大牛角椒三毛三毛嘞!” 很快就有人围上来看尖椒成色。 “你们这尖椒怎么比别处便宜?”有个中年男人问。 狄思科指了指掺在其中的红色尖椒,“本地椒摘晚了有点挂红,便宜卖了。都是今天早上刚摘的,保证新鲜。” 中年男人随手掰开一个啃了一口,被辣得嘶了一下才问:“那些挂红的,能挑出来吗?” “大哥,您要多少斤啊?” 男人又向车厢里观望两眼,不太确定地说:“给我来一千斤吧。” “先过秤吧,红的您挑出来,差几个给您补几个。” 中年男人很高兴,这种品质的尖椒,买一千斤能省二十块钱呢。 狄思科把探头看热闹的闺女按回去,问:“大哥,您买这么多尖椒,是开饭店还是单位食堂用啊?” “单位食堂的。” “嚯,你们食堂规模不小呀!” “哈哈,规模不算大,主要是职工们点菜了,早饭要吃八宝酱菜配大米粥,我们就得赶紧采购原料做酱菜。” “你们食堂的菜都是您亲自来市场采购的啊?没有固定供货商吗?” “我们规模不大,采购的也不算多,谁能特意给送趟货呀!都是来批发市场挑的菜,新鲜还便宜。” 狄思科笑说:“那您可够辛苦的,职工要是吃早饭的话,您早上四五点就得来买菜了!” “没办法,谁让咱干的就是这个活呢!谁能想到承包食堂这么辛苦呀!” “你承包的是哪个单位的食堂啊?要是不远的话,以后我们进城卖菜的时候,可以给您送一趟菜。” “我是鞋帽工业公司的。” 狄思科问清具体地址后,发现去给大华送货的路上,会途经鞋帽公司,便拿出一张名片说:“我们是星火农贸服务公司的,我们公司是隶属于区经济合作办公室的国有企业,市面上的大多数蔬菜我们公司都有货源,大华超市总店的净菜就是我们供货的。您要是需要送货,我们去大华的时候,可以顺便帮您送一趟。” 男人讶然:“你们不是只卖尖椒的呀?” “不是,卖尖椒是帮乡里的忙,”狄思科往卡车的车牌上指了指,“这是我们区政府的车牌。” “那,那你们怎么收费啊?” 狄思科沉吟少晌,笑道:“价格就按照批发市场的批发价来,每种菜品十斤起送,另外加收15%的服务费。” 男人暗忖,批发市场距离公司不算近,他日常采购一般是去公司附近的农贸市场,只有购买尖椒萝卜这样的大宗交易,才会来大型批发市场。 如果只在批发价的基础上加收15%的服务费,其实也不算贵。 就拿尖椒来说,加了服务费,也才三毛四分五,但是在农贸市场尖椒已经卖到五毛一斤了。 他迟疑着说:“要不先送一天试试?” “行啊,可以先试用半个月,当天结账。半个月以后,如果您觉得满意,咱们再签长期的购销合同,到时候每十天结一次账。” “那我用不用提前交钱呀?” “您先把需要的蔬菜清单给我们,交20块定金就行。” 听说要交钱,男人就有点打退堂鼓。 不过,他今天买尖椒省了20块,倒也不是不能冒险一次。 若是有人愿意送货上门,真是能给他节省好多采购时间,早上也能睡个懒觉了。 男人磨磨蹭蹭列了一整张采购清单,将清单交给狄思科确认后,于童终于带着经合办的另两人找到了摊位前。 狄思科拿着那张采购清单,像是拿着几十亿大项目的合同,得意洋洋道:“你怎么来得那么慢啊?我刚联系了一个为企业食堂送货的业务。” 好多食堂都有固定供应蔬菜的单位,而且食堂采购员多多少少会吃点回扣,一般食堂的墙角可不是那么好撬的。 于童表情微妙,“私家车不让开进来,我在外面找地方停的,进来的时候,看见你二叔了。” “谁?” “你二叔。”于童补充,“还有你大堂哥。” 郭美凤跟狄家老两口关系一般,平时只与狄小姑和狄二婶来往。 于童也只在每年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二叔父子。 尽管见面次数不多,但是凭着二叔走路一瘸一拐的背影,于童还是准确认了出来。 “他俩来批发市场买菜?”狄思科面露疑惑。 家里吃菜,哪用的着来批发市场啊! “好像不是,他俩跟三四个年轻人在一起,围着一辆运菜的小货车,我听那意思,好像是要当什么代理,替人家卖货。” 狄思科:“……” 代理不就是吕老板口中的菜霸么? 二叔可真是出息了,一把年纪的人了,居然还跑出来当菜霸! 万一被人打出个好歹,是不是还得让人赔啊? 狄思科把两个叫嚷着要下车的崽抱下来,交给于童带着,拍了拍身上的土说:“二叔他俩在哪儿呢?我过去看看。” “我离开的时候,他们已经去下一个摊位了。”于童蹲下身帮女儿提了提裤子,“市场这么大,你去哪找啊?” 狄思科只能暂时作罢,打算回家让郭美凤问问二婶,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否则怎么又放这俩祸害出来了! 三毛钱一斤的尖椒在市场上还是很有价格优势的,一车尖椒不到两个钟头就卖完了。 一伙子人高高兴兴地收摊回家。 大卡车离开市场时,狄思科余光里瞧见了二叔父子的身影。 他赶紧让司机停车,从后座上跳了下去。 二叔父子跟另三个年轻人围着一辆三轮平板车,这一车上装的都是香菜。 看品相挺不错的,新鲜。 香菜比尖椒金贵多了,狄思科记得今天的批发价是两块五,而且今天市场里的香菜并不多。 他刚走到三轮车附近,就见其中一个小年轻,用大拇哥指向二叔,吆五喝六地说:“我兄弟的亲侄子是大厂的厂长!菜市场里的这点小事,就是人家一句话的事。您这点香菜算什么呀,分分钟就帮您卖了!” 骑三轮车的是个短发大嫂,头一回来批发市场卖菜,城里的厂长在她心里也确实是个大官了,她犹豫道:“我这点香菜,随便卖卖就行了,卖不完的我就拉回家去。” 她这些香菜顶多两百斤,按照市场上的批发价,能卖五百块钱。 但是这些人的代理费太贵了,一开口就要三百块,那还不如靠她自己卖呢,卖多卖少她都认了。 “您去看看这市场里有多少卖香菜的!而且批发市场的夜市和早市人最多,现在都快下市了,谁还买您的菜啊?这么热的天,菜放半天就蔫巴了,明天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另一个小年轻也说:“对呀,您放心把菜交给我们,即使在市场里卖不完,我们还有当大官的侄子呢,送去单位食堂也能销掉。” 大嫂表情纠结,犹犹豫豫。 就在她即将答应下来的时候,狄思科开口喊道:“二叔,政哥,你俩在这干嘛呢?” 见到他那张脸时,二叔父子有一瞬的慌乱。 不过,二叔到底是经过些风浪的,很快就镇定下来,问:“老五,你怎么也来市场了?” 听二叔管对方叫老五,另三个小年轻交换了一个眼色,其中一个还低声对大嫂说,“这就是那个当大官的侄子。” “……”狄思科回身指了大卡车的方向,“我来市场卖菜的。” 闻言,二叔有点蒙了,连忙问:“你不是在当厂长吗?怎么跑来卖菜了?” “啊,我已经被调离工厂了,现在负责的就是卖菜的工作。” 二叔不相信,“你来市场管卖菜工作了?” “不是,替单位卖菜的,”狄思科用下巴点了点附近的摊位,“跟大家一样,就是来批发市场找销路的。今天香菜还行,没什么人卖,但尖椒太多了,我们降到三毛钱一斤,赔本儿才能卖出去。” 二叔自己不上进,但内心的官本位思想相当根深蒂固,闻言就急道:“你怎么就不能当厂长了呢?当厂长多好呀!卖菜能有什么出息!” 侄子当厂长,他虽然沾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光。 但是,他能出来显摆啊。 就像在农贸市场这边,大家知道他有个侄子是当官的,都对他客气得很! 代销农产品的时候,也愿意把他们爷俩带上,借他的势狐假虎威。 想到这里,他赶紧往另几个年轻人脸上扫了一眼,拉着狄思科往远处走了几米。 狄思科脚下跟着他的步子,但说话的音量却没有降低:“二叔,我也愿意当厂长,但领导不让我当了,我也没办法,其实现在卖菜也挺好的,早上三点钟就去地里摘菜,就当锻炼身体了。不过,唯有一点不好,现在我不当厂长,就没有奖金提成了,每个月只能拿两三百的死工资。” “啊……” “我最近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所以,爷爷奶奶那边每月一百块的养老钱,我就先暂停一阵子。等我这边缓过来了,再给老两口送钱去。”狄思科一脸欣慰地说,“好在您跟政哥现在都能出来赚钱了,那我就放心了。” 二叔急道:“给你爷爷奶奶的孝敬钱怎么能停呢?” 自打狄思科和他二哥都能上班赚钱后,就每人每月给老两口一百块钱,这几年从没断过。 老头老太攒着这笔钱,一直没怎么花,已经攒了一万多块。 虽然因为他们父子俩的赌博前科,这笔钱一直由老太太自己收着。 但家里有事的时候,老太太也是舍得给他们父子花钱的。 老两口跟着他们过日子,这笔钱不就是替他们攒的嘛! 狄思科不再多言,“二叔,政哥,司机师傅还等着我呢,我得赶紧回去收菜了,先走了啊!” 他摆摆手,就在众人的目送下,跑向了那辆大客车,坐上了后座的位置。 他今天为了收菜方便,打扮的十分贴近劳动人民,海魂衫,迷彩裤,黑色三紧鞋。 连亲媳妇都有点嫌弃他这个造型,就更别提外人了。 反正怎么看都不像个当大干部的。 对面的年轻人问二叔:“您不是说,您侄子是当大官的吗?大官还要亲自下地摘菜啊?” 二叔还没回过神来,张口结舌道:“他以前确实是厂长啊,电视上总打广告的那个逸丝洗发水就是他们厂的。估计是其中有什么误会,改明儿我再问问他!” 三个年轻人嗤笑一声,也不打算继续劝大嫂了,摇头晃脑地离开了香菜摊。 他们收上来的代理费是要均分的,狄家父子年纪不小,还干不来脏活,唯一的用处就是大官叔叔的身份可以偶尔用来镇镇场子。 既然他侄子不是大官,他们也就没必要带着这两人分钱了。 * 回家后,狄思科将见到二叔父子的情景,告诉了郭美凤。 “二叔二婶要是来问我现在做什么工作,您就说我被调去了区里的清水衙门,每个月拿死工资,现在的工作就是收菜卖菜。” 郭美凤被那烂泥扶不上墙的狄老二气得嘴唇直哆嗦。 别说老五不是什么大官,就算真的成了大官,跟他狄老二有啥关系啊? 他是养过侄子,还是关心过侄子? 什么好事都没干过,竟然还觍着脸在外面用老五的名头招摇撞骗! “他已经被人打断了一条腿,怎么还不长记性!”郭美凤恨恨道,“这事你别管了,他要是敢登咱家的门,看我不拍死他!骂他一顿都是轻的!” 狄思科对亲妈的战斗力还是很信服的,所以将事情交给老妈他就彻底撒手不管了。 再次去上班以后,他跟潘芝花又跑了一趟莲花乡政府。 包圆了乡里的尖椒。 “黄乡长,以后我们每天出两趟车拉尖椒,务必要让大家只摘全绿的尖椒。”狄思科保证道,“只要能确保这批全绿尖椒的供应,剩下那些变红的尖椒,我也能尽快帮农户们找到销路!” 这月他们没有运输费的压力,所以狄思科要求三辆车每天都要出车,上午下午各跑一趟,从莲花乡里收菜。 仗着有全国蔬菜信息系统的采集工作,经合办从农委那边收集了全市的蔬菜种植信息,和各乡镇联系电话。 要是莲花乡的菜收不上来,还可以去其他乡,甚至其他区收菜。 这阵子是北京蔬菜淡季,大部分蔬菜的批发价都是按照外埠菜的价格走的。 收购价加上长途运输费,让批发价相当可观。 所以,只要农贸公司能从本地收到菜,利润都是翻倍的。 这天,狄思科下班回家时,郭美凤和狄二婶正在客厅里交谈,二婶不停用手背抹眼角。 而前方的电视里正叽里呱啦放着动画片,狄嘀嘀和狄嘀嗒对大人的忧愁一无所知,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屏幕。 见他进门,二婶赶紧抹了抹眼泪,强笑道:“老五回来了?” 狄思科笑着招呼一声,就坐在了自家崽的旁边。 郭美凤主动说:“我给你二婶打电话,她才知道小政他们在批发市场做的工作。” 二婶哑着嗓子说:“他俩骗我说,小政是给运菜的大货车当司机的,老头子帮他押车。谁能想到这俩挨千刀的,会去当菜霸呀!我看他俩是好日子过到头,想进去吃牢饭了!” 狄思科挑眉问:“我政哥有驾照?” “有。”说起这个驾照,二婶这嘴里真是比吃了黄连还苦,“他们原单位被卖给私人老板了

相关推荐: 被雨林野兽圈养的日子(H)   夏夏日记   狼性失禁   节操喂狗   修罗战神周天   年轻的秘书妻子   伴侣,从小养起   野鹤(H)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职场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