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每天起床都看到反派在抢戏/做反派的错误方法 > 第248章

第248章

”语罢,又自嘲一笑:“若非夫人心善,小老儿带着个孙女打陕北逃进湖广,只怕要被饿死。” 沈澜叹息一声:“往事不必回首,总得往前看。”语罢,又安慰道:“谷叔,这两万石给了巡抚,只怕要被层层贪墨了去。给了魏国公世子,好歹能发到那些兵丁的手里,也算物尽其用了。” 裴慎既不喝兵血,也不役使军卒,军纪森严,粮饷给足,加之他军事天分极高,百战百胜,短短几年功夫,这才能拉起一支士气如虹的强军。 沈澜笑道:“我自湖广发家,若出了两万石便能将湖广水匪平了,也算报答湖广百姓了。” 谷仲长长叹息一声:“夫人实在不像个生意人。” 夜眠仅需六尺,日食不过三餐。多出来的富贵又有何用呢? 沈澜笑了笑:“求个心安罢了。” 作者有话说: 1. 牛乳、鹤觞、花露百沸蒸之,出自张岱《陶庵梦忆》 2. 活邢敖我前面提过,邢敖是个死刑犯,赶时髦的明人就拿活邢敖来骂人。――《明代社会生活史》 3.樊江陈氏橘出自《陶庵梦忆》。原句为“用黄砂缸,藉以金城稻草或燥松毛收之。……可藏至三月尽。” 4.明代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所以湖广多米。我觉得米价应该比较低。而很多其他地方,例如江浙一带虽然有田,但多种棉花等经济作物,粮食多为其他地方运过去的。所以从湖广运粮食去别的地方卖,肯定是有钱赚的。 5. 明代湖广水系发达,所以多有围湖造田,铸堤防洪水,以保护开垦出来的田地,也就是湖田(结果湖田还不交税,三倍获利)。然后因为围湖造田导致水泊变小,调蓄能力不够,就会加剧洪灾。 ――《明代湖广地表水体变迁研究》,项露林 6. 山薯,闽、广等地土产;番薯,明末由海外传入广东,品种有白鸠、力薯、猪肝薯、番薯。 玉蜀黍,就是玉米。明代玉米已传入冀、鲁、豫、陕、甘、苏、皖、两广、云南等省。 ――《明代社会生活史》 7. 鱼类养殖技术对渔民而言,风险小了,更安全,所以沈澜想开发这个。 而且明代已经有渔类养殖技术了,明人黄省曾著《鱼经》、徐光启《农政全书》也有养殖鱼的部分。 此外,明代湖广地区的鱼类养殖一直不发达,直到清末、民国才发展起来。 ――《明代湖广地区渔业产销研究》,项露林 第76章 沈澜收到巡抚府帖子时。湖广巡抚黎大用恰于桐溪楼设宴, 为新任川湖总督裴慎接风洗尘。 裴慎原先在浙江平叛倭寇, 渐渐的被升为闽浙总督。此后南京小朝廷成立,他又被调为浙直总督, 兵马一分为二, 一半驻扎福建、浙江等地负责防御倭寇,一半调去南京,充作京军保卫南直隶。 两年前, 裴慎又被调去四川平叛。叛乱初定, 他回返南京路上, 忽被调任为川湖总督,以平定湖广水匪。 二楼包厢内, 紫檀如意纹马蹄桌,外罩青缎销金桌帏。先是十菜五果开桌, 又上了些定胜茶食、糖缠簇盘之类的看菜, 紧接着才上是正儿八经地吃用菜。 宝坻银鱼、淮扬干丝、湖州莼菜、太仓清笋、临江黄雀……八方风物,四时荟萃。 “用心了。”裴慎神色温和道。 湖广巡抚黎大用一喜, 立时拈须笑道:“应该的,应

相关推荐: 穿书成反派师姐,女主咋先黑化了   赤色裸梅(NPH)   勾股定理(H)   师父变成少女之后(NPH)   伴侣,从小养起   女王的小鲜肉_御书屋   丝妻小唯之购物被奸   心声泄露后我被反派家族团宠了   明明就(破镜1V1)   旁人栽树我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