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有几率获得转盘抽奖。 任务失败,系统将向强制宿主收取罚金400点,罚金不足的宿主将被直接抹杀。 宿主可随时在任务面板中查询任务进度、影响力数值及任务期限。 唔,任务难度增加了啊。 宁锯子摸了摸下巴。 从秋分到春分是一年的下半年,九凌湖的冬天气温很低,纯粹凭借自然的力量几乎不可能有收获,更别说现在还是小冰河期,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不适宜耕种的时间段,但库存要求却是提高了,还要吸纳人口,看来朱雀大街的店铺不能停止收粮。 好在墨宗的银钱还算充足,趁着秋粮上市应该还能存储一些。再加上本次秋收产量大大超出预期,估计熬到明天春天,存粮不存在难度 第二项吸纳人口也不是问题。 九凌城里现在就有很多织布女工在工作,再加上东胡船手和来新作坊务工的人员,算一算人数还是不少的。 虽然主线任务要求人口增幅比例在70%以上,但因为墨宗本来就没有几个人,基数并不大,所以完成指标倒是不困难。 麻烦些的,倒是那个影响力任务。 什么叫做影响力?是指广泛知名度还是技术本身的价值,这一点系统没有做出具体解释,只能自己一点点的摸索。 从之前系统奖励结算的结果来看,点数结算较多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推动跨越的硬核技术,另一种则是可以广泛改善民生的产品,不知道这个“影响力”是不是同样的标准。 嗯,新获得的中级甜菜,倒是可以作为实验的选项。 想通顺了一切,宁锯子把自己塞进温暖的被子中,幸福地睡了过去。 整整半年的提心吊胆,到今日终于告一段落,今夜之后,明天将会是新的征程。 第二天一大早,宁锯子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会议室中,向各坊主和三老宣布了自己的新计划。 “还是要种粮。” 他敲了敲场地中央的小黑板,把视线投注在柳老头身上。 “冬小麦要是能安排妥当,明天大家就不至于断粮,到什么时候粮食都是最重要的事。” “除此之外,我还想要实验几种作物,就在牛背山那块谷地。” “主要都是油料作物。现在城里主食消耗量大,主要是因为大家肚子里没有油水。等种出来一种最合适的,以后好给大家榨油吃。” “这件事,还是安排给种植组。我知道工作量不小,但牛背山的那块地和别的地方还不一样,不能让外人过去,大家还是辛苦一点吧,需要帮忙的话,还是全宗门动员。” 干农户柳老头从来是不打折扣的,当场就答应了。 宁非又转头看向木东来。 “岸防炮的情况怎么样了?” 每月每季度都有例会,木东来如今已经被锻炼的十分纯熟,马上把铁匠坊最近的工作情况汇报了一遍。 “留山矿石现在天天有运送,咱们的水力锤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基本能够满足要求。” “如果能保持这种速度,明天开河之前一定能够完成乌知河沿线的不妨要求。” “但是……” 说到这里,木东来抓了抓头,颇有些犹豫地说道。 “最近这两次交货,边军的将领总在问我们能不能把炮做的能够拉着走,他们想用来做攻城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答复。” “哦?” 宁非挑眉。 果然内行看门道,带兵打仗的对于武器就是敏感。 他想了想,还是摇头。 “我们和封家约定的是岸防炮,那便还是以岸防炮为准,要尽快保证河岸和海岸沿线的布防要求,不能耽误我们开盐场。” “至于别的事,等岸防炮全部交付了以后再说。若是对方反复纠缠,你就告诉他们,岸防炮需要固定才能抵御强大的后坐力,移动炮不是不能造,但是口径做不到这样打,用法也要好好研究,不然反而容易伤到自己人。” 木东来应了一声,领命不提。 紧接着,宁非问起织布坊的情况。 今年九凌湖的棉花丰收,边军的棉田也一片兴旺,有大量的棉花堆积在仓库,等着转化为棉线和棉布。织布坊的原材料是不愁了,订单也排到年后。除了定安城中的宁村作坊代为销售的部分之外,边军也以棉花置换的方式定制了一大批棉服和纱布,如今织布坊开足马力,日日加班加点。 虽然很辛苦,但在织布坊的女工们却完全没有怨言。 工坊三班倒,严格遵守矩子制定的八小时工作制,轮一次夜班还可以休息一天,比起以前既要操持家务又要下地种田,这样的生活已经轻松太多。 何况上工是为了赚钱,织出的合格布匹越多,月底就能拿到更多的工钱,大家心里都憋着劲儿,谁都想多干一会儿,哪怕多一个大钱也能给娃买个饼子填肚子。到后来,按时下工成了织布坊的硬性规定。违反规定的会被全体女工排挤,遭人冷眼不说,工长还会有责罚。 最近棉布的产量大了,价格也比最开始的时候降了不少。可也正是因为降价,棉布不再是大户高门的专属之物,地方豪强,商贾富户也能享用。 客户多了,需求量一下子增加了许多,织布坊依旧是九凌城中最赚钱的作坊之一,虽然比不了铁匠坊造岸炮和陌刀的利润,但也稳居前几名。 最近织布坊在研究宁锯子从东胡带回来的羊毛,据说已经有了眉目。 “是的。” 萍花站起身,落落大方地回答道。 “作坊有位女工叫做李桂枝,是她找到了处理羊毛的办法。” 说着,她拿出一叠淡黄色的纸,先捧了一张给台上的矩子,然后又一一散发给三老和几位坊主。 纸上简单地写了几行字,画了一些图。字迹不是很美观,看得出,是个刚学会不久的新人手笔。 “这便是李琼枝总结的毛线编织法。” 萍花言简意赅地给众人讲解。 “先把羊毛在水中漂洗干净,晾干之后梳理成条,然后转轴拉长拉细之后纺成羊毛线,基本和棉线差不多的步骤,用我们现在的纺纱机完全可以胜任。” “很好。” 宁非还特地看了一眼发明者的名字。 “李琼枝……是织布坊的老人吗?” 听到矩子这样问,萍花连忙摇头。 “并不是。” 她认真地说道。 “是上一批招录进来的新工。干活很努力,人也有灵性。” “因为李琼芝找出了纺织羊毛线的方法,按照作坊的制度给了她奖励,现在已经是她们哪一班组的工长了。” “很好。” 宁非再度点头。 “便应该这样,赏罚分明。” “我建议你们各大工坊搞个积分制度,到年底分奖励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免得到时候还有人不服气。” “接下来到明年春天,大家的任务就是抓紧一切时间种植和生产,手里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说到这里,宁矩子脸上的表情忽然变得无比郑重。 “现在中原的局势大家也看到了,东西战事在今年入冬若是没有结果,明年开春必然要爆发大战。”“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做好最坏的准备。万一战事再起,通往中原的商路被封锁,我们也要在塞外活得好好的,一个都不能少。”第217章 宁矩子一声令下,墨宗上下都迅速行动了起来。 纺羊毛需要人手,于是除了留山矿工之外,九凌湖的织布坊又招了新一批女工。 这一次,报名的人差点把石沱坡那个小破村子挤成罐头,军屯村的大小娘子都来了,一大早就在石沱坡村门口等候。还有人走了几日,自备从其他边城过来,只为家中的闺女求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今谁不知道,那些去上工的人,只是几个月的光景,已然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人水灵了不说,性子也变得大方,手里攥着银钱的女人,和以前就是不一样。 于是有些人家便起了心思。 虽然女娃是出去做工赚钱,可管吃管住不说,赚到的钱还能贴补家用,给自家省了一大笔开销。 良心点的父母想着给自家女儿多攒些嫁妆,苛刻的想着多个进项,反正不管抱着什么打算,送家中的女孩去做工,已经成了边城很多人家的共识。 上次招精细活的没抢到机会,这一次可再也不能错过了! 桂枝也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拉长了脸,满脸的不痛快。 她抢了南李村的亲事,月前嫁进了王家。 王家也的确如她想象中的吃喝不愁,每日都能吃上两餐干饭不说,还不用她亲自下地干活,只要把家里收拾干净,操持好家里的餐食就好。 这样梦想中的生活,桂枝以前不知道梦见了多少次,每次做梦都能笑得醒过来。她心心念念要抢阿姊的亲事,也是认准了这是一条好路,是她这种边城小娘子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归宿。 王家给了聘礼,阿爷都做了她的嫁妆,还配送了一点银钱,在军屯这个地方,桂枝也算是风光大嫁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原以为会是蜜糖里的日子,过着过着就没尝出什么滋味,清汤寡水的,让人提不起精神。 公婆和男人对她还行,日常活计也不算辛苦,可桂枝忘不了阿姊休沐时回家的场景,那通身的气派,她一闲下来就能浮现在眼前。 阿姊有什么啊?一只耳朵聋了,说话也不大方爽利,这样的人都能混得风光,她桂枝差什么? 男人给她买了彩线,她想起阿姊衣襟上的绣花;公婆让她烧野菜蒸粗面膜,她嘟囔阿姊回家拎的二两猪肉;婆家亲戚来家里串门,她嫌弃人家带的米糕没有阿姊买的点心精致。 一来二去,她男人也烦了。 谁愿意一回家就对着个满口抱怨的女人,天天拉长了脸,再俊俏的小娘子都跟老姑婆一样。 渐渐的,桂枝觉得男人不像之前那样体贴温存了,自己说两句就不高兴,也不再买些小礼物讨她欢喜。开始她以为是男人变了心,还哭闹了两三回,结果越是这样男人对她就越冷淡,连带着公婆也开口骂过她好几回。 桂枝是个很会看眼色的小娘子,她知道自己娘家是个短板,嫁过来就要一心讨好了婆家,不然被撵回去就没有活路。于是她收敛性子,做小伏低,温柔小意,总算又把男人哄了回来。 只是心里的这口憋闷却始终发泄不出,每每想起就要郁闷一场,若是在遇上回家休沐的阿姊,那更是嫉妒的差点落下心病。 凭什么?凭什么?原本发财的机会是她桂枝的啊!若不是她可怜阿姊耳朵聋,今天穿着花衣,出手大方的人就该是她李桂枝啊! 尤其阿姊做了管事的消息传回杨李村,桂枝气得当晚就病倒了,在榻上躺了两天,还要吃撑着下床去给下田种地的公婆男人烧饭。 得了奖励,大笔银钱,还受看重! 桂枝委屈地蹲在灶房,眼泪噼里啪啦地往下掉,一肚子的伤心委屈不能说,只能都融进眼泪。 是她,是她把大好的机会白白给了旁人!她比琼枝聪明俊俏,又不是个耳朵听不见的,若真是去了作坊,她肯定能比琼枝混得更好! 越想越郁闷,做什么都集中不了精神,一锅稀饭生生烧成了锅巴,锅底也破了个大口子。 桂枝被傍晚回家的公婆骂了一顿,心里委屈得要爆炸,一赌气回了娘家。 她阿爷不在家,跟着军头去开新田,屋子里黑洞洞的,冷锅冷灶,看着凄凉。 一个路过婶子看她可怜,便请她去家里坐坐,闲聊的时候桂枝听说织布坊又招工的事,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她想去,她想去啊! “婶子,那坊里都招的是什么人?我这样嫁了人的娘子要不要?” 听他这样说,那婶子马上点头。 “要的要的,咱们村那个寡妇不就去了嘛,听说把儿子都带着一起,还能读书识字呢!” “可惜我们家没有丫头,不然也让她去考一考,说不定还能给家里添个进项。” 说到这里,那婶子忽然放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你不知道,现在外面专门有人找去考工的小娘子,若是以后能学了本事带出来,人家给好多银钱哩!” 哦?银钱?! 桂枝的眼睛都亮了。 她就喜欢银钱,银钱能买到好吃的点心,好看的衣裳,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 “那……有人过去吗?” 听她这样问,那婶子就知道有门,笑着摇头。 “还没哩。” “之前招的那批娘们,个个都是死脑筋,油盐不进的,放着大好的赚钱机会不要,去给人家卖死力气。” “那布坊给点小恩小惠,她们就给骗的死心塌地了。要我说,若是能把本事学出来再换个东家,咋地不也能做个大管事,那不比一辈子做个织布女工舒坦?!” 这话桂枝深以为然。 能当使唤别人的,谁愿意被别人使唤啊! 她眼珠转了转。 “那……那里面,织布的法子好学不?听说去做工还要先考的,可是很难。” “好学好学,都是一样的织布机,那么多人都学得会有啥难的?” 那寡妇瞥了瞥嘴。 “你别听他
相关推荐:
女儿国记事
以朝朝,以暮暮_御书屋
她是无辜的_新御宅屋
穿成救赎文恶毒女配
背叛爱人(肉)
宫中记
侍卫皇后
和大叔在一起的日常
渣女她翻车了[快穿]
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