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这场大战的第一批祭品。 “开炮!快开炮!” 旁支郎君所在的座船距离第一批倒霉蛋不远,眼见着扑面而来的硝烟,他连忙也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下一刻,陆氏船队上也纷纷喷出了火舌,沉重的石弹被火雷粉艰难地推出炮弹,在空中划出一个短促的抛物线,最终落在了边军船队正前方的水面上,砸出一朵朵巨大的水花。 没打中。 南江上,有一瞬间的静默。在这一刻,无论是边军还是陆家,谁都没有继续发起攻击,时间像是静止了一样,出现短暂的真空。 无论是船上的分家郎君,还是在城头亲自督战的陆涛,南郡一系的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结果震慑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家火1炮的射程根本达不到对方的水准,连根寒毛都碰不到! “炮筒短,火1药威力小,炮弹出膛的初速度严重不足。” 边军最大的一艘蒸汽船上,宁锯子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对着身后的学员做了现场讲解。 “之前你们交作业的时候,我记得有位生员是设计了这种炮来着吧?” 他视线环顾周围,笑得十分和蔼。 “我说这东西不实用,某些同学还不服气,下课来找我理论了好一阵子。” 他手一指对面的陆氏船队。 “现在你们看看,我可是冤枉了他?” “上课的时候我跟你们讲过,这种炮身虽然工艺简单,但必须使用大量的火1药,甚至火1药会把炮身填满,炮1弹要露在炮口附近。” “这种炮,弹道轨迹都是浮云,根本不用聊精确度,因为初速太低,射程也短的可怜,想真正用上战场,那得贴着敌方墙根,才能轰击到目标。” “费大价钱造这玩意,有什么用?” 宁锯子嘲讽技能大开,听得身后的学员连连点头。尤其那位和陆氏匠人撞了脑洞的生员,羞得很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时候,站在最前面的三堂妹蓦地举手。 “宁先生,你之前上课的时候讲过重心。我刚才大概估算了一下这炮的重量,他们把炮架在二楼,难道不怕重心失衡么?” 听她这样问,宁非马上投来赞赏的目光。 “你说的没错,重心失衡是一定的,因为陆家造的可不是铸铁炮,而是铜炮。” 他这样说,生员们顿时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而后便纷纷低下头,在草纸本上飞快地演算了起来。 倒不是他们有多自觉,而是跟着宁先生这么久,先生的套路多少也能摸到一些。他说是铜,上课又讲过密度问题,接下来多半要他们估算重量和重心位置了。 为避免被问到的时候答不出,丢人现眼,还是先算一波比较实在。 宁锯子满意地看着小仓鼠们窸窸窣窣埋头猛算,并没有马上下达第二轮炮击的命令。 他要给陆家人留给表演的机会,让他们用亲身经历解释为什么小船拉大炮是个悲剧,不给“后坐力”牌面,被打脸只是时间问题。 边军的船一直按兵不动,这样的态度让陆涛产生了错觉。 他以为宁非是在嘲笑陆家的火1炮射程短,没准头,故意摆出不畏惧的架势,想要借此羞辱他。 想到这里,城头上的陆涛冷冷一笑。 他能爬到这个位置,脸面从来都不是重要的事,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他面上不动,冷静地传令全队进发,趁着轻敌的边军装模作样时靠上去,让他们也尝一尝被火1炮轰击的滋味。 射程短不要紧,只要达到射程不久可以了么?! 至于对方回过神之后的反扑……边军就这二十艘船,多半是把家底都押了全注。他的船队比对方多两倍,牺牲前排几艘船作掩护也足够了。 双方的距离在迅速拉近中,边军似乎也觉察到什么,忽然开始调整炮口,似乎是在准备第二轮射击。 行驶在最前方的几艘南江船顿时沉不住气,拉动火绳抢先射炮。在他们的预估中,射程大约应该快要搭边,只要能抢在对方前面把对方击沉,自己就算是安全了。 这一轮炮射,眼见着就快要达到对方的船头。 分家郎君一喜,觉得再靠上去些,自己多半就能抢到一个头筹,立刻命人马上装填石弹,他是丝毫没有留后手,船楼上几门火炮齐齐喷出石弹,如漫天花雨一般朝着边军泼洒。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十几门大1炮齐射的后坐力,瞬间破坏了船体的平衡,让原本就因为重心过高而不甚稳定的行船变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随着炮口喷射出长长的火焰,大船也轰然倾覆,朝着一侧斜斜栽入南江之中。 在众人惊愕到不敢置信的目光中,船楼连带着沉重的铜炮在半空断落,重重砸中了后船。 轰—— 接下来的南江,几乎还是一场滑稽剧的大舞台。 耀武扬威的陆氏火1炮,伤敌和自伤的比例达到了一个可笑的程度,只要一发射炮弹,陆家的楼船就会发生剧烈的摇晃,因此倾覆在江水中的船只不知凡几。 岸上的南郡百姓都看傻了。 他们怎么都想不到,从来都是南郡之光的陆家船队,竟然会因为发射火1炮而翻船! 这……这……这到底是杀敌还是自杀?难不成陆氏船队中出了叛徒? 岸上的百姓看不明白,可城头的陆涛却是心知肚明。 他闭了闭眼,知道仿制火炮一事彻底败了。那个狡猾的弃子,不但引导他走上错误的道理,还诱使在上面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人力和物力! 为了仿制火1炮,陆家放弃了北进的机会,堵上大量的资源,死伤无数的工匠,最终不过是死巷里挣扎,造出了一个似像非像的西贝货,成为天下的笑柄! 而墨宗,却是踩着他的脸面打出了威势,趁他埋头仿炮的时候急需力量,造出了足以扭转战局的船队! 他早该想到的,以那人的机灵,怎可能在临走之时留一个火1炮给他们,明明那船都炸的粉碎了! 这是计,是针对他陆氏一族最恶毒的复仇。 此消彼长,如今的陆家败局已定,陆氏船队被消灭,不过是个时间问题。那小子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回归陆家,他自始至终,要的就是倾家灭族的结果! 败了,到底是败了,一招错子,满盘皆输! 越想越是气闷,胸口犹如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喉头一阵阵涌着腥甜的味道。 在隆隆的炮声中,陆涛的身体缓缓倒了下去,他再也听不到周围亲信和常随的惊呼,黑暗笼罩了他全部的世界。 在意识隐约模糊的最后,他的视野中只有南江上格外蔚蓝的天空。 蓝,是真的蓝,清澈和通透,一如他年少时曾经无比憎恨过的漠北草原,广阔得不可思议。 那时候他穷困潦倒,挣扎存活,很少有机会躺在草地上看天。 结果挣扎一生,似乎与那时看到的也没什么两样。 原来,一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卡得销魂,但是基本到这里,故事就差不多了,最多明天再有些需要交代的情况,这一本故事在漫长连载过后,算是走到了终点。 感谢大家一路的陪伴,从年初到现在,有许多读者亲是一路陪着我走来的,差不过大半年过去了,你们依然在,真的好感动。虽然现在说完结感言还有点早,但这是我第一本过百万的小说,嘿嘿嘿,想到就说了。 接下来一定会有番外,也想问问大家想看什么。番外因为没有大纲主线的限制,写的可以跳跃放飞,所以感觉会更轻松。 以上,嘿嘿嘿。第316章 陆涛吐血昏迷,陆家群龙无首,理所当然输掉了南江之战。 这一次,几乎是灭顶之灾。曾经纵横江上几百年的船队化为乌有,从此南江再也不能成为南郡引以为傲的天险,而只是一条任由他人自由来去的水道而已了。 这个打击,对于南郡的世家来说,几乎还是灭顶的。不单单是武力上遭到碾压,更严重的是信仰的崩塌! 生活在南郡的世家大族,甚至平民百姓,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直觉得南郡之外的地方粗鄙贫瘠,不如南郡安逸富庶。 这种想法在之前不无道理,毕竟南郡百年间都未经受战火的洗礼,就连先业朝太1祖立国之时,对南郡也是采用了和平收编,甚至为了拉拢南郡的世家而给予不少优待,这些都是其他地方不曾享有的。 所以到了今日,骤然受挫的恐惧便来的格外冲击。一夜之间,整个南郡风云变色,岐江城中人心惶惶,许多小世家的家主干脆等在陆府门前,就想得知陆家第一手的消息。 他们都知道陆涛败了,南江的船队没了。若不是边军见好就收,他们现在怕是都要成了阶下囚。 但这次不打,不代表以后也不会打。现在整个南郡都没有船,南郡的大门等于敞开给边军,岐江城就算勉力一战,终究也难以抵挡来自边塞的铁骑! 那可是……近乎灭了西胡大军的封恺啊! 悲观的情绪不断蔓延,再加上陆涛病重的风声传来,整个南郡都陷入到一场毫无头绪的惶恐之中。 世家想逃,但逃到哪里?南郡以南是无法跨越的崇山峻岭,往东是茫茫大海,西侧的白龙山已经被边军封锁,唯一的出口在南江,但船,没了…… 茫然,无措,恐惧。 前方是注定要覆灭的未来,像一把已经高悬在头顶的宝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但却根本无法逃脱。 绝望的情绪不断的滋长,陆涛在病榻上挣扎了半月,不好的消息却一个个传来,彻底击碎了他最后一根神经。在无尽的遗恨和愤怒中,陆涛死了,死于一个冰冷的冬夜。 那天晚上,南郡罕见地下了场大雪,接下来便是旷日持久的严寒和霜冻。岐江城中的世家和平民都没经历过这样严酷的天气,开始还能用家中的勉力维持,可是当天气越来越冷,风雪越来越大的时候,南郡便彻底失控了。 冻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世家找不到足够的薪柴,便去拆掉庶民的房子,将他们像牲口一样驱赶到街上自生自灭。 在罕见的天灾面前,一惯亲切的世家也撕下了伪善的外皮,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然而等天真平民认识到这一切,已然是晚了。 这一个冬天,南江封冻,千里冰封。 活不下去的平民尝试着踩冰渡河,前往南江北岸寻一条生路。 开始的时候只有零星人过江,毕竟是在南郡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对于岐江城和陆家还抱有一丝幻想。 可越到后来,离开的人就开始增多了。天气丝毫没有回温的迹象,城中的世家变得凶狠无比,陆家迟迟推举不出下一任家主,岐江城沦为弱肉强食的野蛮森林。 在这样的环境中,庶民是不可能讨到好处的。 原本今年便是绝收,再加上战争的消耗和补给的匮乏,就连城中世家都在削减用度,更别说去照顾一下食不饱腹的灾民了。 不想离开,也得离开。 这一年冬天,许多平民从南郡离开,前往江北或是更远的地方。有人成功地安顿下来,获得新生,有人则是永远地留在了通往希望的路上。 等严酷的寒冬过后,南郡的世家大族还来不及庆幸逃过劫难,就马上要面临中原世家曾经遭遇的窘境——缺人工。 几个月前被视作是包袱的佃农们,却是耕地种田的必需品,这一个冬天人都跑光了,上哪里找人干活?! 没人便无法耕种,误了农时这一年又要减产绝收,习惯了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可是忍不了这种辛苦,各家族之间的倾轧和争夺变得越发残酷。 只是他们都忘了,在南郡之外,还有另外一大势力虎视眈眈。 春暖花开,南江水化冻,随着江水一并到来的,还规模更庞大的蒸汽船队。 而这一次,南郡再也没有能力拿出船队与之对抗,这场战争结束得毫无悬念,不到半月,边军就控制了南郡全境。 至此,自隆成帝驾崩之后引发的混乱彻底结束,天下一统,前业朝雍西关大都护封伯晟登基,国号雍,年号泰元,史称雍高祖。 雍高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立长子封恺为太子,坐镇定安城,清理各地残余的胡骑与造反的世家。 在泰元三年之前,太子封恺一直率兵在外,进一步拓展版图,扫清余孽,为雍朝日后的繁荣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治上,雍高祖采用墨宗矩子的建议,在中枢设立枢机处,内含三相四佐相,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呈送意见由皇帝拍板。 雍高祖废世家谱系,废世家所有特权,清理世家霸占的土地和奴役,收归国库,重新按照人头分配耕种权,世家与庶民从此再无等级之隔,生而平等,都是雍朝的子民, 雍高祖大力精简官僚体系,采用年度考核与末尾追责结合的制度,并规定了详尽的举考程序,向天下平等招录人才。 只是新朝初始,百废待兴。想要马上支撑起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投入运作,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边军出身及定安城、九凌城中擢选的人
相关推荐:
七零闷骚厂长被腰软娇花一吻动情
一朝坠海[强取豪夺]
乡村艳歌
小狗诱捕手册(1v1 h)
渣女她翻车了[快穿]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一言不合就补魔(H)
进入恋爱循环以后(NP)
宸玉兰珠
拒当玩物,娇软小少爷又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