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小赌怡情(1V1 校园 救赎) > 第250章

第250章

才固然是新朝班底的主力,但前朝官僚及世家中也不是没有能用的人才,不能一概摒弃。 比如,在西河王麾下几乎灭族的虞氏和解氏,两族到底还是有子弟存活,抱着振兴家族的想法现在新朝谋得晋身。 只是雍朝早没了世家,他们就算有出身有才华,那也要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选任,一开始也颇有些不习惯。 但是很快,他们就适应了。毕竟是被精心培养的孩子,接受知识的速度比起完全没有根基的庶民还是要快上许多,很快就脱颖而出。 “这……” 负责擢选的官员看着这一期拟录用名单上罗列的名字,砸了砸嘴,颇有些为难。 “这个虞锵,这是以前虞家的子弟吧……” “虽然虞家灭族,但这也算前朝的……余孽?可怎么办?” “这人的策论和术数做的都不错,在营建和海防上也很有见地,是个人才。” 一旁的副选沉声道。 “陛下说不拘出身人人平等,咱们也不好擅自落了名,不如问问陛下的意思吧。” 彼时中原各地普遍遭受战火摧残,农牧不兴,商路停滞。为了休养生息,恢复秩序,雍高祖暂定都京城,承袭了业朝旧宫的一部分作为临时居所,并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将都城迁往定安城。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毕竟从古至今,各王朝的都城就没有沿着边塞修建的。虽然如今定安城也不算是边塞,不过距离北方游牧部族过近,可是会让许多帝王睡不安枕。 封伯晟就没这个顾忌了。 他一辈子都和胡人打交道,边镇的雪坑草窝都不知睡了多少,莫说现在雍朝的国境线已经被他家狗崽子推到漠南,就算胡骑再命兵临城下,身经百战的老将一样不怂! 反倒是旧京,那奢华靡靡的宫室,前大都护睡着十分不自在,总觉得房子太大,四处都是纰漏,睡觉都不安心。 也就睡了半年,忍无可忍的前大都护从旧京搬了出来,拜托墨宗与他造了意见“平凡无奇”的水泥房,这才找到了感觉。 “嘿,这多好,宽敞亮堂,也没那些花里胡哨的。” 前大都护摸了摸明亮的落地窗。 “旧京那些亭亭台台,太过弯绕,晚上睡觉打鼾都有回声,老子还以为来了刺客,不好不好。” 还有一点他谁也没说,就是这前朝的宫里,也不知藏着多少莺莺燕燕,他出门去趟书房,那都能偶遇五七八名美女。 身为一个中年男人,前大都护倒是不抗拒与投怀送抱的美人们共度良宵,无奈这些美人都各有来头,心生妄念,这就不太合适了。 他有崽子,而且还是成了年的,天纵奇才的好崽子,在封家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战功赫赫,是他及家族集体属意的继承人。 纵然有点个人喜好上的瑕疵,但还有个小崽子可以弥补,如今两兄弟的关系十分亲近,已经不需要其他人再进去搅浑水了。 在前朝做了这么久的官,封伯晟对家族倾轧、手足相残的事十分敏感,也不想让新生的雍朝从最开始就沾染上外戚的流毒。 有美人愿意与他共度余生他不反对,但是子息?还是算了吧,他做人老子的现在还欠着狗崽子不少银钱,养多了都是债! 他这样干,倒是在民间引起了一番争议。 忙于生活的庶民没心情去琢磨皇帝老儿到底住哪里,倒是一些在中原混战中侥幸存活的世家余族,仗着自己能写几笔文章,便开始大着胆子都新朝评头论足。 他们倒也不敢明着说,只是私下聚会的时候念叨一下,顺便回味当年世家时代的风光。 虞锵是不爱参与这些无聊的说嘴会的。他是虞氏一族分家嫡支,地位比这些小世家不知高了多少,若不是宗族灭门,家道中落,他与眼前这几个酸腐根本不会有半分交集。 他们都是来参加此次选任举试的,借住同一家寺庙,考完之后便留在原地等消息,免得还要来回奔波。 这几人都是云浮学宫的学生,言语间对如今正当红的墨宗颇有微词,聚在一起就会骂骂墨宗矩子妖言惑众,天家识人不清,对天下第一学府不理不睬。 雍朝立朝的时候,云浮学宫的山长也曾发信示好,表示愿意举全学宫之才为天下苍生尽一分心力。无奈“没文化”的前大都护就回了三个字——“用不着”,着实给了山长一个没脸。 云浮山学宫一怒之下,要求学宫弟子不得出世,不得给予新朝一丁点的助力。 无奈新朝本就要废世家,学宫最给力的几家都被打得七七八八,余下不过一些小虾米,无论如何都翻不起风浪,更别说失去了世家的名头和特权,他们不能再躺着风花雪月,着实让这群满口“伦常纲德”的酸腐失了生活支柱。 渐渐的,也有云浮学子“出山”应考了。不过他们最擅长的那些新朝都不需要,只能苦哈哈地从头学起,十分吃力。 今日便是放榜日,众人聚在一起等消息,闲着便又议论起皇帝迁都的事。 “说是几天后要迁去定安城,呵,这可真是雍西关出来的军户,倒是惦记着自家那上不得台面的地盘!” 其中一人说的尖酸。他出考场便知此次考录无望,留下来也不过是想再稳固一下人脉关系。万一这之中有人真的成了新朝的官吏,将来也好给自己建立一条用得着的通路。 “话也不能这样说,定安城如今据说建造的不错,与鼎丰城的繁华不相上下。” 这次说话的是东海郡来的酸腐,摇头晃脑的讲了一好一阵子,中心思想便是定安城城没啥毛病,但风水不利国度,过度前移,容易遭受草原冲击。 “天家是新贵,偏信旁门左道也难免,建国定都还是有大讲究的,可不能随便。” 话里话外,不外乎就是暗示天家求问他这个“传承之人”指点。 虞锵站起身,他有点听不下去这些人说话,不如回房去看一看新购置的《简单力学》。 墨宗并非像几人说的那样欺世盗名,是有真学问的宗派,知识涵盖之广,怕那些只讲义理的酸腐们想破了脑子都想不到。 身为经历过战争和灭宗族的人,虞锵比任何人都清楚空谈理论的害处。若当年他的家族也有懂水泥,懂力学的人,他们的坞堡就不会那样快被攻破,说不定能等到转机…… “嗐,散了吧散了吧,那军户是不敢用咱们这些才学之人的。” 其中一个老学究摇头叹气道。 “咱们都出身世家,他家那个老三不就是被学宫撅了面子气死了?他现在可算是抓到由头了……” 几人听他这样说,也都跟着叹气骂人,但到底心中还是存着一丝侥幸。 新朝缺人,他们又比那些泥腿子有才学,缘何不用呢? 结果等了半日,一个个都榜上无名,自然又是一通指天指地,恨军头不长眼。 倒是没人再去问虞锵。 他们这些小世家都黜落了,更别说他一个一等世家的“余孽”,这辈子都不可能翻身! 众人自觉摸清了天家的心思,忙不迭与虞锵划清界限,生怕与他走的过近,以后影响了仕途。 殊不知,虞锵本人此刻,正对着一张大红色的“喜报”发呆。 他反反复复看了这张纸也不知多少遍,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竟然……真的中了? 作者有话要说:放慢脚步,开始拉拉杂杂交代后续啦第317章 终章 考录上的“新才”,在确定出身来历清白之后,便要统一送到九凌城进行“岗前培训”,按照其报考的门类和擅长的领域,安排去基层从头坐起。 新朝伊始,天下的秩序还都没有确立,基层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些考录中的“新才”可是抢手货。 虞锵跟着同期,坐蒸汽船沿着乌知河一路西进,最终停泊在一个大型港口。 船手告诉他们,这里便是九凌城,是造出纸石墨笔水泥火炕针药陌刀火炮蒸汽船的地方,年轻的船手说起这些,略带青涩的脸上都在放光。 “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比九凌城好,在那里总有见识不完的新玩意,每次出海回来我都要适应一阵才能习惯。” 年轻的船手与虞锵年纪相当,有是个开朗的少年,一来二去两人也聊的不错。 他听说过虞锵的身世,对他倒也没什么特别的看法,只说宁先生讲过虞正乣、虞正耒两兄弟都是力抗胡人而战死沙场的名将,值得后人尊敬。 就这一句话,虞锵的眼圈瞬间红了,眼泪止不住地涌出,还未加冠的少年哭得像个娃娃。 虞家被左谷蠡王灭族,他虽然侥幸逃脱,但一路走来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为了活命,再累再卑微的活计都做过,可最难心的还是午夜梦回,想起殒命沙场的各位叔伯兄弟,只因斗政失败便背负污名,被人遗忘。 刚灭族的时候,虞锵也是想过殉宗的。 世道艰难,他孤零零只一个人,无亲无故,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可再想想,他若是死了,虞家便真的没人了。浩浩百年,虞氏一族也出了不少惊才绝艳的人物,这些没人会记得,都会随着他的死亡而永远地埋葬。 所以,他还不能死,总要有人拜祭他们。 抱着这样的想法,虞锵活了下来,小小的少年艰难地挣扎过最混乱的世道,终于迎来了转机。 可他万万没想到,在遥远的边城,还有人记得他们虞家,记得他两位族叔的功劳。 “哎呀,你哭什么呀。” 那船手抓了抓头,一脸不知所措。 “没事,都过去了。我老大比你还苦呢!他爹娘早逝,自己在牛背山流浪了好久,要不是宁先生救了他回来,他现在说不定都喂了野狼啦!” “现在不也过得好好的,还找到了阿爷,宁先生说了,只要努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听他这样说,虞锵抹了把脸,小声问道。 “你说的宁先生,可是墨宗的矩子么?” “是哩!” 那船手嘿嘿一笑。 “你们这是去培训的吧?那可要好好用功,不然考核不及格,还是有可能会被退回去的,宁先生可严格啦!”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抓了抓后脑勺,脸上闪过一抹不确定。 “不过,宁先生很忙,估计也没什么时间亲自给你们上课。” “我念书的船科,虽说是宁先生创办的,但他事情实在很多,那时候也就是来讲过一两次而已。” “现在九凌湖到处都是生员,学堂爆满,想听宁先生的课,那得要去读专门的大学堂才行呢,普通人进不去。” “那他是个怎样的人?” 虞锵着急地追问道。 他很想见一见这位“宁先生”,向他当面道谢,谢谢他给了两位堂叔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他啊……” 船手又开始抓头。 “长得好看,清雅,哎呀我不会说,反正是九凌湖里最好看的人!” “你吃饭的时候,要是看到有个被婶子姐姐们特别优待的,那就是宁先生了。” 啊? 虞锵一脸茫然。 他以为宁先生会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但听这船手的意思,明显是个颇受女人欢迎的风流浪子…… 行,行叭……风流就风流,反正风流……嗯,也是名士的标配,不妨碍的…… 一众“新才”到了九凌城,就像是土包子进城一般,眼睛都不够用了。 这里的人,真的与外面的完全不同,浑身都充满着朝气和希望,个个脚步匆匆,讲着他们听都听不懂的话。 新才中有些出身世家,原本还对九凌城心存质疑。现在亲眼见到了这座“神奇之城”,几乎一个照面就直接跪倒,完全再生不起任何轻视的心思。 整齐干净的宿舍,温暖便捷的火炕,丰裕的食物和充足的纸笔,光是九凌城的基础配给,就足以打烂一众世家的脸面。 他们以前在家里时,也不能时时刻刻都用这样好的东西啊!更别说学房下发的书籍材料,还有图书馆可以借阅典籍和文章,二流世家都做不到那样丰富的藏书! 等到培训开始,众人的脸就更疼了。 他们都是“新才”,不用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根据各人报考的科目分班培训,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跟不上课程的进度。 什么叫复式记账?工程成本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土方和砂石该如何配比? 被分到工程科的虞锵每天算的头大,头发肉眼可见地稀疏。 他再也没空去想什么宁先生了。每日回来便是闷在房间埋头苦学,好在九凌城并不限制生员的灯油用量。听说灯油是宁先生从火油中提炼出来的,玻璃罩下的光明亮温暖,陪伴着虞锵度过了不少不眠之夜。 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无心插柳的时候,往往柳树会栽出一条林荫大道。 这一日傍晚,学得入迷的虞锵错过了晚饭,肚子饿的难受,便出门前往食间碰碰运气。 边城虽然物质不算匮乏,但厉行节约的风气甚盛,食间日常都会计算用料用量,很少会有剩余。 不过虞锵的运气不错,他进食间的时候,里面有人吃饭,菜口的婶子正将多余的菜饭盛出

相关推荐: 七零闷骚厂长被腰软娇花一吻动情   一朝坠海[强取豪夺]   乡村艳歌   小狗诱捕手册(1v1 h)   渣女她翻车了[快穿]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一言不合就补魔(H)   进入恋爱循环以后(NP)   宸玉兰珠   拒当玩物,娇软小少爷又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