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头,走的时候都得互相搀扶,还死要面子地骑马回家,路上差点没骑到沟里。 不过经此一役,量产岸防炮的事便提上了日程。 九凌城开放了新的作坊招工,一部分定向要求女性,做的都是火1药配比之类精细的活计。同时,墨宗新建的秘铁坊也在招收学徒,主要负责制造坩埚,粉碎原料和鼓风之类的杂事,坩埚炼钢的主要工艺还是要铁匠坊中有经验的匠人把关,这样一来,普通铁坊便出现了用工空档。 招工,到处都在招工! 进入九凌湖的徒工要经过考试,要进行身份核查,前者由墨宗主导,后者则是靠边军完成。消息是通过在九凌城工作的女工们传扬出去的,属于小范围定向招人,便于封锁消息,摸清底细,防止身份不明的人混进作坊。 雍西关大都护府,则是公开在定安城及边城诸镇招纳采矿工,对人员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能干活想赚钱都可以,报酬虽然不算高,但养活一家老小活下来还是勉强可以,由此吸纳了不少因战乱而失去家园的流民。 见人来的不少,大都护索性在留山铁矿附近盖起了简易房,供这些流民居住。而这些流民中有劳动能力的家眷,又在附近开荒垦田,养鸡纺布,渐渐竟然也发展出一个以矿山为中心的小型城镇。 一切都在黑甲军的监控下,有条不紊的运行起来。 优质的矿石源源不断从留山运出,去向不明。而这个动作,自然引发了中原各方的关注。 “朕下旨让封家派兵支援长丰关,封家还是没有动静?” 光统帝翻了翻御桌上的奏折,视线扫过阶下群臣。 “仲礼,你说?” 兵部尚书贺岳景升本想装个鹌鹑蒙混过关,结果一上朝就被点到大名,无奈只得上前一步,回奏道。 “启禀陛下,封家……封家并没有消息。” 光统帝(东山王)皱眉。 “没消息是何意?封家投了伪王?” 听陛下如此问,贺岳景升连忙摇头。 “据臣所知,封家并未投敌,伪王下达的旨意封家也未响应。” “呵。” 光统帝冷笑一声。 “那便是想要自立为王了?” “抗旨不尊,意图谋反,该当何罪?” 撤职,问斩,抄家,株连九族。 可问题是,朝廷如今并未向雍西关边军发放粮饷,也没有派员过去监督,就连封伯晟的奉银都处于拖欠状态,人家能听话才怪了。 陛下登基的时候,边军正和胡骑对峙,谁都不想去边关苦寒之地遭罪,封赏之时就把雍西关忽略了,想着那些军户也不知能坚持多久,沾上了反而麻烦。 可谁知道,土包子还真就翻身了,不但拿下了祡岭西线的大片土地,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复狮子口,将边界推到了乌知河以北的唐剌山。这样一来,封家的势力范围已经远超雍西关一地,隐约可以与寿平郡王匹敌。 娘的! 光统帝(东山王)气得肝疼。 天下三分本就已经让他觉得憋屈,若再出来第四方人马,他这个皇帝和个太守有甚区别?! “出……” 刚想要出兵讨逆,已经喷出嘴边的话却被猛然顿住,憋得东山王差点咬破了舌头。 讨逆是自然要讨的,可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近在咫尺的伪王司马良!(西河王) 东山王虽然骄纵暴虐,脑子却不是个蠢的,自然知道哪头轻哪头重。 说到底,封伯晟他姓封,可不是姓司马,就算拥兵自重一时半刻也不敢举旗造反,这天下还是司马家的天下! 现在一旦和封家开战,那他司马烨就是腹背受敌,若封家与司马良联合,那他司马烨就要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封家现在可是香饽饽,没看到清贵百年不入朝的陆家都耐不住性子,巴巴地去雍西关议亲了么?!只要雍西关还没投了司马良,这事便还有转圜的余地,那他暂时也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暂时采取怀柔的政策。 等他收拾了那两个伪王,再倒回手来对付封家,封家若是识相便封个闲散官爵,若不识相也没关系,边塞苦寒之地哪能抵挡得住中原精兵,迟早还是要跪他的。 想到这里,司马烨咽下一口别闷气,借着之前的话头说道。 “出……出人。礼部拉个名单出来,封家世代镇边于国有功,朕不能亏待了功臣。” “朕听说封伯晟的长子还未有婚配,着礼部选几家合适的出来,朕要给封伯晟的儿子赐……做媒!” 他本想说赐婚来着,但又想到封家未必肯答应,倒时候好事不成反而结仇,于是便改口成了做媒。 若是封伯晟不答应,那便是封家不识抬举,推拒了天家的好意,可不是他压着人头强行嫁娶。 陆涛那老小子不是想结亲么?他也来做全套,顺带着探一探定安城的底细,看看封家到底要怎么选?! 消息传出来,鼎丰城里的世家大族都有些糟心。 顶级世家贺岳和石家自不必说,陛下没有公主,选和亲的小娘子自然要从高门大户里出。 贺岳家和石家都是位列世家谱系一等,自然看不上连末等都上不去的封氏一族,家里的小娘子个个哭天抹泪,周身缟素,不施粉黛,生怕是家族要她们出门送死。 粗鄙的军户门庭啊!连云浮学宫都进不得,也不知道能识得几个大字,怕是只会舞刀弄枪,没有半分情趣。 封家远在边城苦寒之地,远离中原繁华,吃穿用度怕是都要与庶民无异,还直面胡人朝不保夕,这样的日子可不是去送死怎的? 余下的家族也好不了多少,阐宁彭家已然陷入愁云惨雾之中。 原因无他,今天一早宫里传来消息,陛下有意让诸嫔妃举荐家中贤良淑德的姊妹,某嫔支吾了半天也说不出名字,被暴怒的陛下扇了巴掌,废为庶人。 虽然只是个小世家出来的,但之前也算是举了大笔银钱入宫。如今陛下这样严厉,想必是因为近来战事受阻,心情不佳的缘故。 宫里的四妃,除了一惯不受宠的德妃薛卉月没有家族支撑以外,余下三人皆是来自鼎丰城的世家。良妃是彭家三娘子,因举荐棉布有功而受封,后期家族又不遗余力支持陛下讨逆,良妃在宫中十分得势。 然而自家情况自家知,西海布的价格一直在上涨,饶是彭家富庶也有些力不从心,需要动用家底了。 彭家主焦躁得睡不着觉,原本就见光的头顶最近越发透亮,头发是一把把的掉。现在听到女儿从宫里传来消息,说陛下有意从世家中擢选与封氏长子结亲的小娘子,彭家主本能地想要拒绝。 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此事或可能是个转机。 别的不说,这封家可是和西海商人关系密切,若是能与封家结亲,岂不等于搭上了西海这条线?! 到时候,把阐宁城的东西送去西域,另开辟一条商路赚钱也不是没可能,正好可以弥补家族支撑战事的亏空! 这样一来,既能讨得陛下的欢心,又可结下一门强援,可是一桩好买卖。 只是,要送那个女孩过去呢? “老爷,娘娘说……跟陛下举荐了五娘子。” 大总管汪得胜凑近了说道。 “良妃娘娘说五娘子正值妙龄,面目姣好,只是出身略有不足,正好可与封氏联姻。” 哈。 彭家主心中暗笑一声,立刻懂了闺女的心思。 五娘子是分家的女孩,长相出了名的漂亮,女儿这是担心自己的宠爱被堂妹分走,这才想出把人打发到边城的主意。 “陛下怎么说?” 彭家主压低了声音问道。 “可是准了?” 汪得胜摇头。 听说陛下就笑了一声,吩咐三娘子另行举荐,怕是那位五娘子要有造化了。” 呼。 彭家主舒了一口气,心里也不知道是喜是忧。 五娘子不用献布就得了陛下青眼,但亲身的三闺女还要继续花银钱,总觉得有些得不偿失。 “娘娘,彭四嫁人,陛下和彭五暗中有了首尾,良妃此次是无人可荐了。” 一直跟在薛卉月身边的仆妇轻声道。 “听闻陆家欲与封家联姻,娘娘何不将陆家双子之事奏与陛下……” 她话只说了一半,便被打断了。 德妃薛卉月挥了挥手,冷声说道。 “此时休要再提。” “可是……” 仆妇犹不甘心,还试图再劝。 “娘娘被如此苛待,哪里像个贵人?陆家之事乃是大功,陛下论功……啊!” 这次她依旧没说完,一柄雪亮的匕首已经刺穿了她的后心。 薛卉月拔出刀刃,取出帕子擦干净上面的血迹,冷冷地盯着已经软倒在地的仆妇。 “你起了别的心思,活着便太危险了。” “双子乃是陆郎生平大忌,一旦事发他便无处立足,陆家那些豺狼也会群起而攻之。” “蒙他不嫌我脏了身子,愿许我一个前程,我此生必不负他!”第213章 八月初六,东西二王集结二十万兵丁在浞州城外激战,铜川郡最繁华的城池已然化为乌有,到处残桓断壁,硝烟战火,尸横遍野。 东山王和西河王都在这场战斗中尽了全力,最初打算决战浞州,想要一举将对方彻底击溃。 然而真刀真枪地拼起来,双方才发现原来竟然是个势均力敌的局面,短时间内谁也不能把谁消灭掉。 战争打到最后,变成了最糟糕的消耗战。涿州城外近百里的旷野上变成了死亡泥潭,每一天都有无数人死去,化为变成了战报上的一组数字。 一批有一批的兵丁倒下,而后又会有新的补充进来,绞肉一样的战斗双方都在咬牙坚持,只盼望着下一刻便能将对方拖死,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然而,局面还是不可遏制地恶化下去。 战争战争消耗了天文数字的物资,无论是东山王还是西河王,两家的国库谁也不宽裕。拼到最后,两个皇帝都在向朝地方豪绅、世家大姓伸手,银枪粮草还是小事,各家的府兵也要出力上战场。 世家哪可能愿意?积攒多年的财富,操练有素的武装,若是要填入浞州这个无底洞中,那真是连个响声都听不到。 若是将来得胜还好,可以论功封赏,混个从龙之功,也算稳赚不赔。可问题是,仗打到现在谁也赢不了谁,再这样下去,家底都要被掏空了! 于是压力层层传递,皇帝施压世家,世家就变本加厉地压榨庶民。不但东西二王同时提高了赋税,连世家大族也提高了赁地的租金,一番三倍,搞得民不聊生。 偏偏今年,老天爷的脾气十分古怪,暴雨之后便是大旱。从六月到八月,业朝全境整整两个月没有降下一滴雨水,田里的庄稼眼见着干枯,便是庶民再勤快地挑水浇灌,减产甚至绝收依然是板上钉钉的事。 收不到粮,用啥去交租子呢?教不满地租和赋税,可是要用丁役去偿还的,这时候若是被拉进涿州战场,哪还有命回来?! 于是,不论是在鼎丰城还是京城,逐渐开始有寒门庶民离城逃荒。 开始的时候,两王都和世家们都不甚在意。庶民这东西就跟地上的蚂蚁一样,踩死两个很快就能填补,从来不愁没有人。 可是渐渐的,他们发现情况不对劲了。 人走的越来越多,田地无人照管。即便是干旱,若是不停歇地挑水浇灌,到了收成的时候也能打些粮食谷子。可是这样放着了荒,不但谷子收不到,也不能拉人去抵偿天家的赋税。 于是,世家大族加强了对门下庶民的管控,轻易不许人出城。一旦发现,一甲连坐,全员拉到前线做辅兵。 如此高压政策,短时期内倒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庶民担心被送上战场做炮灰,也不敢逃命,只能兢兢业业的守着田地拼命耕种。 可再怎么种,没有雨水,庄稼也是不长的。眼看着年底要饿肚子,城里的氛围越来越压抑。 然而更糟糕的,还是在涿州城战场。 好好的一个涿州被打成了废墟,无数流民流离失所,举家逃难,纷纷涌向周围的郡县。 临近的丰州城和旭阳城都无法接受如此数量的难民,唯有南郡敞开了大门,将涿州城逃出的难民全数安置在南郡谷春县城外,并且每日按时施粥。 一时之间,南郡陆家的名声涨到高点。 但也有一部分流民反其道行之,一路向北跨越山脉,把目的地定为边城。 他们听说边军在与胡人作战,并且还取得了大胜,重新收复不少土地。 既然有地,那便需要要有人耕种吧。封家世代戍边,牢牢拒胡人于雍西关外,如今正逢乱世,比起膏粱锦绣的繁华之地,还是有兵有刀的地方更让人感觉安全。 定安城对这些流民也是来者不拒,只要身份核查无异样,便被统一送到祡岭下的作坊干活。 秋天的祡岭,已然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金黄色的稻穗低垂在田间,风吹来都是麦子的味道,到处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被送过来的流民都睁大了眼。 大雨加干旱,他们一路走来到处都是干枯衰败的大田,没想到远在塞外,竟然还能看到丰年的景象! 眼看
相关推荐:
七零闷骚厂长被腰软娇花一吻动情
一朝坠海[强取豪夺]
乡村艳歌
小狗诱捕手册(1v1 h)
渣女她翻车了[快穿]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一言不合就补魔(H)
进入恋爱循环以后(NP)
宸玉兰珠
拒当玩物,娇软小少爷又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