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小赌怡情(1V1 校园 救赎) > 第54章

第54章

更迭而发生变化。 但封家这次的情况又是不一样。虽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但也不和朝中打个招呼就私自出兵,未免有些不敬朝廷的意思了。 封家想干什么?划地为王么? 一时之间,申斥的折子如雪片般飞出京城,直扑雍西关定安城大都护府。 骂人的都是些御史言官,义愤填膺义正辞严,就差指着鼻子说封大都护要造反。 封大都护脸糙皮厚,倒是不怎么在乎。没看三王和朝中有点分量的世家都不吭声么?这群疯狗平时也爱乱咬一通,真搭理他们就上了圈套了。 但也不能任由王八朝他喷脏水。 大都护砸吧了一下嘴巴,让儿子以他的名义给兵部上了一份奏折,言说在前年年初的时候就曾经向先帝上奏,为了防止胡人忽然南下冲击,雍西关想要收复沦陷多年的狮子口一线,并因此申请过一笔军需粮草。 当时先帝准了折子,但粮草和军需却一直没发,没钱没粮的雍西关不敢擅动,这事就一直没了下文。 结果三个月前,雍西关忽然收到了京城送出的一批粮草。 经核对,系户部侍郎石绍忠核准补发的去年欠响。虽然这笔拖欠的军饷差了大半年的分量,而且还有以次充好的嫌疑,但封家还是牢记先帝的圣命,顶着大风雪冒险出兵,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拼着性命不要,终于抢回了沦陷十七年的狮子口城! 现在前线还在苦寒的天气中忍饥挨饿,恳请朝廷再下御寒的衣物和粮草,并给因战殉国的将士补发抚恤。 一篇奏折写得真挚热忱,既有对先帝的缅怀,又有无钱无粮的无奈,更着重阐述了雍西关前线目前的困境,以及胡骑扣关一触即发的危险。读之令人胸有悲锵,听之更觉潸然欲泪,简直就是一片忠心感天动地,谁再骂谁就是没良心。 此折一出,朝中言官瞬时哑火。 有好事的去兵部翻了奏折,还真就找到了雍西关给隆成帝上奏的军情,内容和封家在折中说的一般无二! 说起来,人家早就跟朝廷报备出兵计划了啊,先帝还御笔朱批,结果兵部和户部拖着不给军饷,这是才一直拖到现在。 朝中把事情早忘在脑后了,人家雍西关的将士还记得,一收到拖欠的军饷就马上顶风冒雪出征塞外,现在还没得吃没得穿在大风雪里冻着呢! 锅已经甩到户部的头上,就这还要骂雍西关,那言官也不用干了。 于是这事不了了之。朝中诸方势力表面上对封家在塞外的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心中也都有了警惕。 别的不说,这个封疆大吏还是不能得罪的,毕竟手握兵权。 眼看朝中局势混乱,三家藩王谁都不服谁,说不得还要大战一场才能分出个高低贵贱。 当然,这也是最坏的打算,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未必会发展到那个程度。可结交个有兵权的总是没坏处,即便封家不入世家系谱,但人家时代戍边于国尽忠,理应得到尊敬。 忽然之间,封家成了香饽饽。有几个朝中高门竟然开始向封家递出橄榄枝,想送族中出色的子弟来见识一下塞外的风光。 只是这些“出色的子弟”有男有女,还都是青春年少的年纪,究竟怎么个见识法,还真不好明说。 不过这些事,和宁非是关系不大的。 他现在一门心思,想要催债。 封家目前推到了祡岭西线,并且已经开始修筑工事,巩固城防。 根据前线土炕组传来的消息,黑甲军并未完全止步祡岭西线,一部还在继续东进,逐步清扫零散的胡骑,这些情况目前只有身在前线的才能知晓,并未对外公开。 封家要把地盘推进到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但他宁非之前和暮野兄有个九凌湖之约,不知道身在前线的暮野兄还记不记得。 呵呵,不记得也要提醒他记得一下。 如今依然入冬,第一场雪过后,墨宗外出务工的人员除了火炕组之外,已经全数回到坞堡内。 火炕抗住了考验,大家搬进了新的房子,粮仓中存储着大量土豆,吃喝不愁。 更有棉花已经可以收获了。 谷地的棉花在老年组的精心照料下获得了丰收,都是优质的长绒棉,霉桃、烂桃几乎没有。 在雪落之前,秋婆婆已经组织大家一波抢收,丰收的棉铃全部入仓,然后按照计划分配到每个人,大家都需要完成一部分脱棉籽的任务。 如今有明亮干净的水泥房,有暖呼呼的火炕,巧手的汉子做了中意的家什,心细的婆娘养了些野花做装饰,雪落的时候大家一起窝在温暖的炕头上脱棉籽,感觉生活从没如此的有奔头。 诸事了结,人人脸上都满是轻松,但也有人踌躇满志。 说的就是这次冬建中出了大力气的铁匠坊。 因为之前木东来和柳铁的事,铁匠坊全员虽然很受打击,但也并没因此懈怠了工作,反而越发用心。 三座火窑中的火焰从未停歇,无数原料被送进去粉碎煅烧,成料被拉出来第一时间送往工地,大家都对冬建竭尽了全力。 宁非说话算话,在简短总结并肯定了铁匠坊的工作后,宣布木东来师徒可以回归,铁匠坊接下来的任务是试制新的炼钢法。 柳铁当场就给矩子跪了,满是伤痕的手捂着脸,哭得像个孩子。 他本想再跟矩子认个错,好好忏悔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 然而现实情况是,他的师父师兄师弟们,根本不愿意听他浪费时间叨叨,没啥诚意的安慰了几句,就把他拖到一旁自闭了。 柳铁:…… 宁非一直冷眼瞧着,见众人安静下来,便轻咳一声。 “那我们就先从冶铁开始说吧。” 他取出一个小木板,用炭条在上面画了一个炼铁炉示意图。 “在此之前,我又查阅过墨宗的藏书阁,发现铁匠坊的冶炼记录是有空白的。” “具体什么情况不用我说,大家在铁匠坊应该都清楚,那我们现在先抛开那段时间不谈,先说有记录的铁炉情况。” “你们最初的冶铁炉,鼓风的位置放在炉底,没有专门的出渣口,所以熄火以后会炉底堆积铁和其他杂质的混合,就是这种带孔眼的,我暂时叫它海绵铁。” “这是生铁,即含碳量超过2.14%,不能叫做钢,熔点很低,只是铸铁而已。” “但我们要的钢,含碳量必须控制在2%以内。我请大家注意的是,含碳量决定了你的钢是不是好钢。含多碳,硬度增大,可锻造性和韧性下降,但这个指标不是绝对的。最好控制在1%以下,这样炼出来的钢性能才会优良,超过了1%硬度和韧性都会下降。” 说到这里,宁非顿了顿,看着满房间茫然的目光,轻叹了一口气。 他就知道,从元素开始讲是根本不现实的,只能暂时使用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 “我说的炭,就是这玩意。” 他举了举手中的炭条。 “炭条的主要组成就是炭,但也不是全部,里面还含有一部分杂质。” “就像你们打铁,烧出来的炉渣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大致就是同样的道理。” “冶炼出来的海绵铁,理论上是生铁、熟铁和杂质的混合物,所以需要你们烧热后敲打,以去除杂质。首先掉的是生铁和杂质,因为这两种质地比较脆,容易被打碎。剩下的熟铁则必须要用高温不断锻打,才能将里面杂质挤出来,这就是你们所说的百炼钢。” 见众人连连点头,眼中都露出赞同的神色,宁矩子忽然笑了笑,话锋一转。 “但我之前也说了,海绵铁是生铁熟铁和杂质的混合,也许有微量的钢,但含量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大家反复锻打的,只是熟铁而已,并不是钢,至少不是我现在说的钢,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铁匠坊出品的百炼钢和龙泉剑坊的有差别。” “龙泉剑坊的百炼钢用料来自炒钢法出品的高碳钢。薛家是外行充内行,先后顺序都没搞明白。” 少年矩子顿了顿,看着下面一脸肃然的众人。 “我请大家先记住一个标准,我们现在冶炼的铁也好钢也好,本质都是铁碳合金。含碳量超过2%的铁,叫生铁,断面发白,通常又叫白口铁,这种生铁性能坚硬而脆。含碳量低于0.05%的铁,叫熟铁,断口为灰色,通常又叫灰口铁;介于两者之间的是钢。” “想要钢,那就要在含碳量上下功夫。炒钢法的原理就是这样,生铁加热后加入铁矿粉,同时不断搅拌,消耗掉铁水中的炭,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直接获得钢。” “但这种方法去渣比较麻烦,时间长产量低,需要大量人力,也不容易保证品质,我们不用。” 宁锯子敲了敲小木板,用炭条在上面画了一个炼钢炉草图,并且着重画了个粗粗的三角标志。 “重点啊,我们现在开始讲灌钢!”第76章 宁锯子住的水泥房距离新食间不算远,是座平层的独栋小房,房子引入了前后院的设计,将他个人的起居室、书房与公共会议室分开。木匠班按照他的要求打造了桌椅,大家如今都是穿着鞋子坐在桌前,主要防着铁匠坊那几个老袜筒在开会的时候放毒。 如今主楼已经空置,唯一的住客只有缺德圣人的木像。搬家时谢老本想一起带到新居,但被宁非严词拒绝了,言说要保留墨宗的传统,不能强逼圣人搬家。 呵,他好容易才摆脱晦气,才不要自找不痛快。 “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这是一位叫綦毋怀文的前辈总结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将熟铁放在炉子里,生铁板放在炉口,不断用火加热,当温度达到一千三百度时,生铁开始融化,这时用火钳夹住生铁左右移动,同时有人不停翻动熟铁,使之均匀淋到生铁液,改变合金含碳量,使之进入钢的范畴。”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量产生铁。” 宁锯子在木板上画了一个新的冶炼炉,然后在之前的炉子上打了个叉。 “差别不大,主要的不同在于鼓风的位置。” “我看过铁匠坊目前的炼炉结构,鼓风的高度其实已经有所改善,但还是不够高。” “如果我们再把鼓风口提高一些,热空气通路是向上的,所以熔炼产生的生铁液珠将会避开直接鼓入的空气,得以生成生铁的液池。同时,由于铁比较沉,炉渣矿粉之类的杂质可以浮在铁液之上,我们在鼓风口和炉底之间开一小口,炉渣就能被放出,并且可以通过这种放料口观察炉内的生铁液是否已充满。” “一旦炉满,即可将生铁液放出,直接淋在熟铁板上熔铸,即可出钢。” 宁非话落,水泥房里才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原来之前众人听得专注,竟然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错过了什么要紧的关键点。 宁锯子淡然一笑。 “别急,炼钢不是这么简单,之前我说了,生铁只是其一,还有第二个要点,炉温。” 宁锯子又开始敲木板。 “炉温三个要点,首先是鼓风,然后是燃料,最后是炉体的设计。” “量产钢靠人力不可能做到,需要畜力或是水利,但这事不着急,我们可以先做出来钢再来讨论量产。炉子设计我画在这里,高炉能延缓炉内热量散失,节省燃料。铁匠坊现在炼铁用煤,煤的温度是足够的,但含硫和其他杂质太多,容易污染铁水,所以我们要炼焦。” “炼焦怎么炼?隔绝空气,干烧。” 这堂课,宁非讲到深夜,众人也听到了深夜,如痴如醉,连上厕所都十分不情愿。 虽然很多东西都还听不太懂,但矩子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以前好多想不通不明白的地方,在这一次的解说下似乎有所顿悟,而画在木板上的高炉图,则是让铁匠坊的每一个人都心情激荡,恨不能马上冲出去烧砖盖窑,自己亲手试上一试。 这一夜,铁匠坊众人集体失眠了。 他们很多人自来到墨宗开始,就曾听说过铁匠坊曾经的辉煌,曾经天下名刀都出自墨宗,许多至今还在的千金宝刃,都曾是墨宗铁匠坊主的得意之作,只是自离开云浮山后,这个威名便荡然无存了。 有人说墨宗匠人欺世盗名,借着云浮山才得以直上青云,离开便是坠入泥淖。铁匠坊的众人不服,一心想着重振声威。无奈薛家的龙泉剑坊异军突起,墨宗又的确技不如人,渐渐的,铁匠坊陷入了沉寂。 今夜听了矩子讲授,木东来原本以为自己会兴奋到浑身颤抖,因为他终于有机会完成师父的夙愿,重新拉起墨宗铁匠坊的威名。 可事实上,他比自己预想的要平静许多,也没有太去在意名声和威望。 他更多地在琢磨矩子讲的那些听不懂的道理。比如成分,比如结构,比如元素。 冥冥中,这些东西串联起来,似乎能解释得了天地之间的原理,能解释以前师父只让他死背下来的口诀,能解释他们的百炼

相关推荐: 《我的援交女朋友》(終)   老婆约炮自诉   晏如 (1v1 年下 男替身)   掠夺(NP 高干 )   [斗罗同人]斗罗之幻舞玲珑   一言不合就补魔(H)   拒当玩物,娇软小少爷又逃跑了   合欢(短篇H)   病美人死后他后悔了   两个小孩过家家(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