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治好,能不能彻底恢复,还不一定呢!” 安静片刻。 李泰满脸笑容道:“房遗爱说的不错!” “诸位,为了庆祝这个好消息,我们共饮此杯!” 众人纷纷端起酒樽,向李泰示意。 看到大家的士气重新被激起,李泰微笑着挥手道。 “诸位,我们就这奏乐接着舞!” ... 翌日。 百官朝会。 文武百官的目光,一直放在副首空缺的位置上,他们的脸上露出莫名之色。 过了片刻,众人的目光又落在刘洎和韦挺等魏王府幕僚身上。 他们发现魏王府的一众幕僚低着头,像一群斗败的公鸡,心里也充满了嘲笑。 “呵呵,这回不得意了吧?” “以前魏王得势,太子殿下失势的时候,整天在朝堂上上蹿下跳,现在怎么不跳了?” “继续跳啊!” “投资错对象,现在想回头也不可能了!” 不少大臣的脸上,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就在这时,内侍朗声说道。 “陛下到!” 文武百官纷纷持着笏板站起来,他们看到李世民走上御台后,齐声行礼道。 “参见陛下!” 李世民的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很显然他的心情十分不错。 他挥了挥手道:“诸位爱卿免礼,开始今日的朝会吧。” 朝会开始后。 文武百官看到陛下并没有头提起太子之事,他们的心里好像有一根刺挠一样,抓着心里痒痒的。 也不知道太子的具体情况如何! 何时才能参朝? 第221章 临近朝会结束。 李世民这才朗声宣布:“诸位,太子昨日接受伤腿医治,未来数月都不能上朝。” “今日起,诉讼,农桑、水利和工匠之事交由尚书省处置。” 什么! 太子养病期间,陛下把赋予太子的权力全都收了回去? 不少官吏的脸上,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不过想到太子躺床上养病起不来,也没办法操劳国事,众人心里也逐渐理解陛下的决定。 高士廉出班启奏道:“陛下,不知太子殿下的情况如何?” 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李世民的身上。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昨天刚医治,具体的恢复情况,得过数月才知道。” 虽然一众太医都说医治效果很好,可在李承乾没有彻底恢复的一天,他也不好把话说的太满。 众人听到李世民这么说,也没有继续多问。 李世民的目光停留在褚遂良的身上,他接着宣布道。 “如今东宫暂缺太子少詹事,以及太子左庶子两个重职。” “朕决定任命褚遂良为太子左庶子,任命交州都督杜正伦,为太子少詹事!” 嗡~ 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嗡嗡声。 贞观十年(636年),担任中书侍郎、兼太子左庶子的杜正伦,因漏泄禁中语给李承乾,导致被贬为交州都督。 现在陛下让他重回东宫,这下太子又多了一个心腹。 而他们这帮人,也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按照杜正伦的资历和能力,等太子殿下登基以后,三省六部主官肯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就在众人心思复杂之时,褚遂良站起来应道。 “臣,遵旨!” 李世民点了点头。 他转头朝长孙无忌叮嘱道:“辅机,商税寺的筹备,你这段时间要多花点心思,尽量不要去打扰太子休息。” “实在遇到难题,你也要在元正后再去东宫。” 呃... 长孙无忌的嘴角微微一撇。 这段时间商税寺大大小小的活,全都丢在他和副官王仁表头上,太子只是时不时地了解筹备进度。 长孙无忌站起来应道:“臣遵命!” 紧接着李世民又朝房玄龄和高士廉交代一番,让他们跟东宫的属官交接好政务,这才挥手宣布朝会结束。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太子的伤腿接受太医医治,恢复情况不明的消息,很快在民间传开。 农闲下的百姓,纷纷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闲聊。 “太子殿下如此贤明,希望他尽快好起来!” “而且太子还要亲征高句丽,把老祖宗丢失的魏晋故土拿回来,希望他能恢复如常。” “要不我们给太子殿下立长生碑吧?” “好主意!” 在百姓们口口相传下,大家纷纷在家为李承乾立下长生碑。 百姓每日焚香祈祷,希望李承乾能恢复如常。 ... 时间飞逝,转眼便到了十二月下旬。 东宫。 承恩殿。 孙思邈给李承乾换好药,他满脸笑容说道。 “殿下,您的大腿气血运行很好,再过一两个月便可下地慢慢锻炼。” 躺在床上的这段时间,孙思邈、甄太医和萧太医等人轮流给他的腿推拿,这才让伤腿的气血保持活络。 李承乾微笑道:“多谢孙神医。” 孙思邈摆了摆手:“殿下不必客气,这都是老夫的分内之事。” 他又叮嘱几句,随后带着东西离开。 第222章 李承乾靠坐在床头上,看了一眼被木板夹住动不了的腿,随后捧起一卷兵书查看起来。 过了半刻钟。 太子妃苏婉走进来说道:“殿下,太子少詹事杜正伦回到长安了,您看要召见他吗?” 听到支持他的原始心腹回来,李承乾的眉头微微一动。 杜正伦出身于洹水杜氏,与京兆杜氏同出一祖,不过京兆杜氏向来都不认杜正伦这一支系的人。 他在隋朝时考中秀才,后来成为秦王府文学馆的一员。 此人跟侯君集一样,属于野心勃勃之辈。 想了一下。 李承乾轻声说道:“夫人,拿笔墨纸砚过来,孤给他写一封信件。” “好。” 苏婉点了点头。 她随后命令宫女搬一张小案几过来,并且准备好笔墨纸砚等东西。 半刻钟后。 李承乾写了一封信件,除了欢迎杜正伦重回东宫外,还表示有杜正伦的辅佐他如虎添翼。 写完后,李承乾对苏婉说道。 “夫人,你稍后把信件密封,派人送到杜正伦手上。” “嗯。”苏婉点了点头。 夫妻两人闲聊几句。 苏婉接着说道:“夫君,商税少卿王仁表来了一趟东宫,说他儿子王方翼已经来到长安。” “王仁表询问,看殿下您对王方翼有没有安排?” 自从殿下做完治疗后,便一直没有召见东宫属官,也没有见其他的官吏。 就连马周、杜荷和褚遂良等人,都是通过她之口来传达消息。 王方翼来了? 等了几个月,王仁表终于把这员猛将胚子带过来。 李承乾当即说道:“夫人,让其担任东宫备身吧,后年大军征伐高句丽,让他随孤出征!” “让人叮嘱王方翼,让他熟读兵书和苦练武艺。” 他父亲王仁表的官职为从四品上,完全可以凭借门荫出仕,担任正八品下的千牛备身。 况且任命东宫的低品阶属官,也是他一句话的事。 苏婉点了点头。 她虽然不清楚夫君为何如此重视一个年轻人,但是只要是夫君交代她的事,她都会用心去做好。 聊完正事。 苏婉轻声说道:“殿下,还有三天就到元正,陛下派内侍前来询问,您能否出席大朝会?” “今年朝贡的藩属国比较多,您要露个面吗?” 元正当天,朝廷会在太极殿举办盛大的大朝会。 大朝会不仅是大唐的年终总结会那么简单,李世民和朝臣还会接见各藩国使者,接受他们的朝贡之物。 向大唐朝贡的藩属国,他们也能得到大唐保护的机会。 就好像现在的新罗,它被高句丽和百济打的溃不成军,大唐则会为他出头。 除此之外,各地刺史还要汇报祥瑞,太史令袁天罡汇报天象等。 一套流程下来,得一整天时间。 李承乾摇了摇头:“今年就算了,这条腿现在还不能挪动,否则会有筋骨恢复不好的风险。” 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伤养好。 像这种大朝会,他露不露面都没影响。 “好。” 苏婉轻声应道。 夫妻二人又聊了片刻,然后苏婉带着书信离开。 ... 三天时间转眼便过,很快到了元正佳节。 李承乾听着大殿外传来的热闹声,他攥紧拳头呢喃道。 “贞观十八年,来了!” 第223章 今年秋收以后,各路大军便会秘密行军至高句丽边境,在明年初春以后展开猛烈袭击。 这一战除了要灭掉高句丽,他还要把辽东城外
相关推荐:
光与影(真骨科)
孤注一掷(西幻暗黑np 高H)
拯救小可怜男主(快穿)
迷心_高h
后天契合(abo)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攀折(abo np)
君在暮云里(1v1)
[还珠同人] 重生还珠之格格无双
恋恋舒芙蕾(1V1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