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开局一座旅馆:我躺赢了 > 第57章

第57章

他恭敬地行礼道。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问道:“你说有大才举荐,究竟是何人?” 看到太子大感兴趣的样子,陆韬的脸色微微一喜。 他谄媚说道:“太子殿下,臣听闻新安县令刘仁轨乃是文武双全的大才,此人身材高大魁梧,样貌儒雅不凡。” “如果殿下能得到他的辅佐,犹如陛下得卫国公李靖的!” 第118章 接着陆韬又把刘仁轨一顿吹捧,夸大他此前立下的功劳,将其塑造成比李靖还要强的人物。 就在陆韬在那叽叽呱呱时,李承乾的表情却陷入惊喜之中。 刘仁轨乃宰辅大才啊! 不管是灭百济还是灭高句丽,刘仁轨都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最为关键一点,此人为官清廉刚正,竭诚奉国。 李承乾不理解刘仁轨这个还未显山露水的大才,为何会被魏王府举荐到东宫? “难道刘仁轨是李泰的人?” 想到这里,李承乾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他静静地看陆韬在吹嘘,等陆韬说完后,李承乾撇了撇嘴故意说道。 “陆韬,此人听起来能力平平,算什么大才?” “况且劝谏父皇并获得赏赐的县令数不胜数,把刘仁轨丢到大唐的一众县令里,都是能力平平之人。” 陆韬看到太子毫无兴趣的样子,他的脸色微微一变。 他心里很疑惑,难道韦鸿胪卿和崔寺丞的判断有误,太子其实对武将没有太大的兴趣? 沉默数息。 陆韬咬着牙说道:“太子殿下,刘仁轨此人乃是个狂士!” 接着他把刘仁轨杖毙折冲都尉鲁宁的事迹,稍微夸大地说了一遍。 当李承乾听完后,终于清楚是什么情况。 “魏王府的人以为刘仁轨是嚣张跋扈的狂士,然后把刘仁轨举荐来东宫,企图带偏自己!” 可魏王府的人都不清楚,刘仁轨这个狂士,乃是良臣! 李承乾挥了挥手道:“你先下去吧,孤想一想要不要招募他。” “诺。” 陆韬的表情犹豫了一下,随后恭敬行礼离开。 就在陆韬离开不久,李承乾当即在宣纸上写下刘仁轨的名字,并且在他后面写上商税丞三个字。 “其中一个商税丞有了!” 又思索了半刻钟。 李承乾低声呢喃道:“另一个商税丞,由戴至德担任吧!” 太子右勋卫郎将戴至德,是道国公戴胄的嗣子,属于力挺自己当皇帝的人。 而且戴至德深得父亲戴胄的传承,对发展商贸有很深的造诣。 紧接着,李承乾又把其他几个署的署令官吏写上,随后便停止任命。 像那帮八九品的署丞、主薄等人,他压根都不清楚。 这种低级的官吏,只能让马周和戴至德等人举荐。 闲下来后。 李承乾想到自己的瘸腿,以及李丽质的气疾问题,他当即把张师政叫进来吩咐道。 “张师政,你去一趟终南山,把孙思邈请来东宫。” 当前大唐医术最高的人,就是神医孙思邈。 要想治好他的瘸腿和李丽质的气疾,除了孙思邈外,全天下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 至于皇宫里的那帮太医,他们全都束手无策。 “遵命!” 张师政恭敬应道。 早些年李世民便把孙思邈请来过长安,并且被他的医术所折服,所以孙思邈神医之名在雍州广为流传。 只要孙思邈还在终南山,随便打听附近的百姓,都能把他找到。 ... 下午。 李承乾正在思索大唐商业的发展,亲卫走进来禀报道。 “太子殿下,马詹事求见。” 听到马周过来求见,李承乾的脸色微微一动。 如果不出意外,马周应该过来是汇报拼音注释的问题。 想到这里,李承乾脸色略微激动说道。 “宣马詹事进来吧。” 第119章 拼音注释是李承乾根据大唐的官话发音,借鉴后世的拼音方式,创造的一种新式音符。 一旦这种音符在大唐普及开来,天下读书人都会赞颂他的贤明。 到时候他的名望,将达到一个新的顶峰。 “诺。” 亲卫恭敬地行礼,随后快步走出大殿。 没过多久,精神抖擞的马周,拿着两本书籍走进来。 他先朝李承乾拱手行礼,随后高举着两本书籍,神色激动说道。 “太子殿下,崇文馆一众学士编纂的《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已经编撰成册!” “拼音注释完成了!” 马周看完《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后,发现这两样东西的好处,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只要学会拼音的读法,有一本字典在手,即便是稚童也能认识天下字。 以后不管是蒙学,还是官吏学习官话发音,都有一套标准。 李承乾示意宫女把两本书籍拿过来,他认真地翻看了一遍后,脸上也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把书籍放到案几上,随后朝马周夸赞道。 “马詹事,《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你完成的很好!” “明日朝会,孤为你庆功!” 李泰编纂的《括地志》虽好,可类似的书籍不是没有,只是没有那么齐全罢了。 而《贞观拼音》和《贞观字典》都是新创的东西,对大唐文化的推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马周的脸色一喜,随后激动地拱手道。 “臣,谢太子殿下提携!” 李承乾微笑着点了点头,他轻声询问道:“马詹事,陛下对巡察使团,做了什么样的安排?” 这支打着巡视天下旗号的巡察使团,权力可不小。 上至李氏皇族的藩王,下至郡县官吏,都受巡查使团的监督。 马周低声说道:“回殿下,陛下任命刑部尚书刘德威为大使,任命大理寺少卿辛茂将和治书侍御史唐临为副使,并抽调三司的多名得力干将。” 三司指的是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这三个部门掌握着大唐的律法。 治书侍御史是御史台的副官,其在御史台的地位,仅次于马周这个御史大夫。 李承乾听到李世民的安排后,他点了点头说道。 “看来陛下很重视这次的反腐巡查!” 巡察使团的阵容很强大,基本集齐了三司的顶级官吏。 要是碰到有不长眼的官吏,除了藩王和刺史外,他们都能直接执行判罚。 “是啊!” 马周点了点头,他接着感慨说道。 “陛下说殿下您的提议很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唐不能被隐藏起来的蛀虫所摧毁。” “特别是土地兼并问题,地方的官吏尤为严重!” 马周是博州茌平县人,他知道当地的官吏和豪族勾结在一起,利用天灾不断地低价买入良田。 茌平县如此,大唐的其他地方可见一斑。 虽然御史台有15个监察御史,巡查着大唐的360州官吏,但是监察御史的权力太小,根本没能把州府以上的官吏揪出来。 甚至马周还怀疑,不少监察御史已经暗中和地方的官吏勾结,一起行贪赃枉法之事。 像他老家的田地兼并问题,到现在都没有得到解决。 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 接下来两人又聊了一会,马周因为需要去处理詹事府的政务,于是告辞离开。 ... 翌日。 百官朝会。 第120章 朝会按照以往的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到了百官自行议论阶段,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承乾,缓缓地站起来说道。 “启禀陛下,在太子詹事马周的带领下,崇文馆一众学士,已经编撰好拼音注释。” “现有《贞观拼音》一册,《贞观字典》一册。” 什么! 拼音注释已经编撰出来了? 当文武百官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全都变得惊愕起来。 这段时间他们除了听闻太子独宠一个西域女子,并未听闻拼音注释的编纂有什么动静。 没想到太子沉迷美色的同时,并没有耽误正事。 李世民的脸色一动,语气满是期待说道。 “呈上来!” 等内侍把两册书籍呈到李世民的手上后,李世民当即翻看查看起来。 这... 李世民的表情微微一顿。 他看着书籍上奇异的符号,期待的表情也变成了懵圈。 李世民抬头惊愕地看了李承乾一眼,随后又低头看了一眼书籍上面的符号,他的眉头直接皱了起来道。 “这是什么字体?” “上古时期的符号吗?” 看完《贞观拼音》后

相关推荐: 我的霸总爱装小奶狗   传说中的故乡(人外;克系恐怖)   月下低语时   奸淫凉宫春日   蛇蝎美人(玄幻/高H/1v1)   婚后爱上你(H)   酒酿小青梅   你是abo世界里的万人迷   归乡者的荆棘王冠(abo、np)   无上丹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