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着温声说道。 “这句话还有一个解释。” “和对手争斗不能犹豫,一旦犹豫就会给对手重新站立起来的机会,不犹豫,便能一口气将对手打废。” “你们两个要牢记这个道理,还未彻底成事之前,中途庆祝乃是大忌。” 呃... 苏婉表情一顿。 这句话还有这种解释吗? 就在苏婉发愣的时候,李厥却腾地一下站起来,他双眼放光说道。 “父亲,孩儿记住了!” 李象犹豫一番,也站起来应道:“孩儿也记住。” 他经过不少国子监司业的教导,从来没有司业会对这句话作父亲的这种解释。 不过父亲的理解,也有道理。 苏婉欲言又止一番,她最后还是什么话也没说出口。 在她看来,夫君的第二个解释,会误导年幼的李厥和李象,给他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李厥的大眼睛一骨碌,他接着问道。 “父亲,儿臣还有疑惑。”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此话是何意思?” 李承乾先说了一遍正解,随后用自己的理解解释道。 “凡有害我们之心的人,必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就是这个味! 李厥心里充满对知识的求索,他接着问道。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呢?” 李承乾微笑着解释道:“力量薄弱的时候,千万别到处去浪,否则还未成长起来,便会被废掉。” “你们要记住,能力不足的时候,一定要隐忍起来。” 李厥猛点着头。 听到父皇对《论语》的理解,李厥在心里直呼,这才是正解。 这一刻,他幼小的心灵,对父亲充满了崇拜。 第71章 至于李象,他因为已经受到大儒的熏陶,思维一时间还未转过来。 苏婉没忍住,她咬着下唇低声说道。 “殿下,你的这番解释,臣妾认为和大儒的理解有误。” 还不等李承乾说话,李厥这小子率先大声应道。 “母亲,孩儿认为父亲说的有道理。” “先前堂哥李欣欺负孩儿,孩儿并没有马上反击,等孩儿找到大哥以后,才让大哥把堂哥揍了一顿。” “孩儿既报仇雪恨,又能保全自身。” 听到李厥说道话后,苏婉眉头一挑。 她生气地说道:“李厥,你给娘亲说清楚,为什么要叫大哥打李欣?” 李欣是魏王李泰的长子,从小就在皇宫中长大,深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宠爱。 而李欣的名字,也是长孙皇后亲自所起。 李厥低声说道:“李欣说父亲是瘸子,孩儿气愤不过,于是拿石头砸他,然后孩儿被李欣揍了一顿。” “孩儿把这件事跟大哥说,大哥就替孩儿去报仇。” 听到李厥的解释,苏婉一时语塞。 虽然李欣是稚童,可他说殿下是瘸子,这背后肯定离不开大人的挑唆。 李承乾却夸赞说道:“厥儿,象儿,你们两人做的很对。”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以后你们兄弟二人要互相帮扶,才没有人能欺负你们。” 这些小辈的争端,他此前并不知晓。 不过李欣敢说他腿瘸,说明李泰多次在李欣前面说这句话。 李厥和李象看到父亲没有生气,他们两人心里一松,随后一起大声回道。 “父亲,孩儿明白。” 经过了这个小插曲,明德殿内再次恢复平静。 批阅奏折,看书,编织衣物,四人做着各自的事情,互不打扰。 就在这时,薛仁贵的身影出现在大门外,并且朗声禀报道。 “启禀殿下,薛仁贵求见。” “进来吧。” “诺。” 薛仁贵应了一声,随后大步流星走进来,并恭敬地拱手行礼道。 “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世子殿下。” 李承乾微笑着问道:“仁贵,拜师成功了?” 看到薛仁贵这副笑脸,李承乾就知道事情已成。 薛仁贵激动说道:“回殿下,卑职已经是英国公的关门弟子。” 顿了顿。 薛仁贵接着说道:“殿下,师傅让卑职下值后到英国公府邸学习兵法,而且会讲的比较晚。” “师傅建议卑职,搬出东宫居住。” 皇宫到了晚上就会关闭城门,像薛仁贵这种身份的人不能随意进出。 如果他还住在东宫,每天来回赶路,能够学习兵法的时间不足半刻钟。 李承乾点了点头,思索了一番后,随后朝薛仁贵说道。 “仁贵,英国公府在万年县的胜业坊内,孤在胜业坊送给你一所宅院。” “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后,以后也不必寄人篱下。” 身为太子的李承乾,他在长安不少的坊市内都有宅院。 这些宅院多为前隋官吏的住所,虽然几十年过去已经略显破旧,但是大体保养的非常好。 只要搞一下卫生,便能搬进去住。 薛仁贵摆着手道:“殿下,这...这如何使得?” 第72章 “收下吧。”李承乾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孤希望你能早有所成,早日成为军中巨擘。” 薛仁贵没有多言。 他双膝跪地,重重地给李承乾磕了几个头。 在他寸功未立的时候,太子便对他如此信任,他唯有以死相报! “仁贵起来吧。” 李承乾温声说道。 他当即写了一封手谕,并让薛仁贵拿去找找太子家令颜育德,让其把房舍过继到薛仁贵名下。 等薛仁贵拿着手谕离开大殿后,李厥这才咬着手指问道。 “父亲,您为何对一个小官吏如此礼遇?” “难道他立下了大功吗?” 李承乾把奏疏合上,又伸了一个懒腰,这才把目光放到李厥的身上。 他微笑着说道:“厥儿,为了得到有才能者的效忠,不一定要等到他立下功劳才给予赏赐。” “在他们还未起势之前,只需要赐予小恩小惠,便能得到他们的誓死效忠。” “而孤通过厚待这些有才学的人,也是想向天下人传递千金买马骨的信息,让更多有能力之人为孤效力。” 他拉拢侯君集,许诺的是三公之太尉。 拉拢李安俨,许诺的是兵部尚书。 而程咬金、尉迟恭和李绩等人,更是拒绝了他的拉拢。 可见臣子的职位越高,拉拢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越大。 李厥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朝廷如同一潭湖水,平静的没有半点涟漪。 不过李绩收薛仁贵为关门弟子的消息,还是被不少消息灵通的朝臣知晓。 朝中大臣纷纷猜测,李绩是不是暗中倒向太子。 特别是魏王府的一众幕僚,他们甚至还想弹劾太子结党。 不过这个猜测很快被打消,因为李绩这货竟然主动站出来解释,说太子请他教导薛仁贵这块璞玉。 对于李绩主动和东宫撇清关系,李承乾并没有丝毫的在意。 因为他的一颗心,全都扑在印刷术和拼音注释上。 东宫。 明德殿内。 李承乾正在批阅奏疏时,马周手里拿着两本书籍,兴奋地从外面走了进来汇报道。 “太子殿下,雕版和活字印刷术,全都已经完成!” “这是用雕版印刷的《千字文》,和活字印刷的《贞观犁制作流程》。” 李承乾接过官女递来的两本书籍,看着上面清晰规整的文字,他的脸上顿时充满笑容。 等了将近两个月,印刷术终于问世! 而且印刷的字迹非常好,完全可以大规模使用。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马詹事,你让司经局的官吏做好准备,明日朝会孤将向父皇禀明此事。” “到时候让司经局的官吏,去太极殿里展示!” 东宫是敏感的地方,李世民和文武百官不会轻易过来。 好在雕版和活字印刷的东西不大,可以轻松地挪动。 “好!”马周激动地点了点头。 翌日。 百官朝会。 等朝会进行的差不多时,李承乾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缓缓站起来,并朝李世民拱手说道。 “陛下,印刷术已经完成,可拿来太极殿内展示。” 第73章 什么! 印刷术这么快就做出来了? 文武百官听到这个消息,他们的脸上全都露出惊愕的神色。 印刷术和贞观犁不一样,革新贞观犁是因为有直辕犁作为参照,而印刷术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二者之间的难度,天差地别。 李世民的脸色微微一动,他语气带着几分急切说道。 “太子,快把印刷术拿过来展示!” “遵旨。” 李承乾应
相关推荐:
嘉宴(1v1 高干 囚禁)
《三日情侣》1v1 伪骨科 高h
斗罗:转生龙蛋,银龙王亲自孵化
皇叔不经撩
玄天1:古玄动天
刺槐(高甜np)
穿成炮灰女配还要我去攻略仇敌
匪凝所思
[兄弟战争]请与雄性保持距离
繁花落尽春欲暮(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