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记一脸乐呵呵的,苏曼就知道这是有好事了。 “崔主任这次去地区是有好事啊。” 崔向北笑着抿了抿嘴,“地区那边确实还没有我们这种砖块,技术可能要进行推广。” 程书记哈哈笑道,“你是不知道啊,咱北河公社现在可风光了。我今天去开会,林书记还在会议上特别表扬了。说咱北河公社出人才。” 他现在内心深处是真的觉得北河公社风水好啊。要不然怎么就出了小苏这么个人才之后,又有崔向北这个浪子回头的知识青年呢。 当然,也就偷偷想,可不敢嚷嚷。 不过程书记已经打定主意了,好努力发掘人才。这风水宝地,肯定还有埋没的人才没发现。 苏曼也是一脸惊喜。一来以后烧砖厂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了,二来也算是北河公社的政绩了,苏曼自己也能沾光。 “那崔主任以后是有什么新安排吗?” 崔向北不自在的笑了一下。 程书记道,“有别的县里烧砖厂提出邀请,想把小崔给调过去。不过林书记没同意。说咱自己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林书记的意思是让小崔暂时两边跑,都兼顾一下,暂时担任一个南平县烧砖厂总技术指导员的头衔,然后等烧砖厂那边有好的岗位了,就让小崔去县里烧砖厂。暂时就辛苦小崔了。” 崔向北立马道,“不辛苦不辛苦,第一烧砖厂虽然是在县里,规模也更大,但是实际上没咱们这里自由,对于我的研究工作反而不利。” 苏曼笑着道,“就算你以后去了第一烧砖厂,啥时候想回来搞研究,程书记肯定也同意的。” “那当然是同意的。”程书记道。 崔向北笑了笑,“现在这样安排挺好的,我也不着急去县里,而且……大桥湾那边的一窝猪,我还有些不放心。” 苏曼:“……” 甭管咋样,崔向北自己都是一个随时都可能被调走的人了。是不可能接苏曼手里的工作了。所以烧砖厂这边的工作还得另外找人。苏曼就问道,“那我这工作,和谁交接?” 程书记闻言愣了一下,崔向北虽然没被调走,可两边兼顾,就没法全心全意管这边的烧砖厂了。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烧砖厂没人啦!顿时开始心疼了。 之前光顾着骄傲去了,现在回头一看,他这两个人才都去县里啦,简直比割肉还痛。 别的干部当然也能办事,但是像这两个小年轻这样毫无私心,还有各自的本事的,那可真是找不到了。那些稍微有些资历的,或多或少都有些私心。 他头疼道,“烧砖厂这边就先交给我吧,我回头看看合适的人。你们有合适的也能推荐。” 崔向北直接推荐了一个孙家亮。觉得他技术还不错。 程书记道,“他要是能烧出新砖块,我就让他试着接你的班。” 等程书记回办公室了,苏曼就准备去家具厂那边看看,崔向北喊住了她,脸上一本正经,“苏厂长……我正好去地区那边的时候,在书店里面看到一些书。我就买了几本,正好看你平时也挺喜欢看的,你要不拿去看看,反正我还有一堆资料书没看完。” 他说着从自己的斜挎包里面掏出了两本青皮封面的书,都是关于一些思想学习方面的书籍。 苏曼之前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时代,所以就喜欢看相关的资料文件。结果崔向北以为她喜欢看这类的书。 好歹是一片好心,苏曼笑着接了一本过来,“我先看一本,看完了再找你换。崔主任,你现在也喜欢看着方面的书了?” 崔向北严肃认真,“我看了一下,觉得内容挺好的。”革命战友当然要保证思想一致。 苏曼点点头将书收起来,“崔主任你要是真喜欢这方面的内容,回头我把我那些资料给你整理一下,也给你学习。” 崔向北立马道,“好!” …… 崔向北不能接厂长职务,这消息也很快就传出去了。 之前因为大家都知道程书记和苏曼是要让崔向北来接任工作的。结果人家崔向北自己也出息,在县里那边是挂了名的,不用接受北河公社这边的烧砖厂了。他不能接手了,就代表其他人有机会了。 程书记的办公室都要被踩烂了。 连苏曼和崔向北这边都有人找。 崔向北还好,他就是个技术宅,平时不是钻砖窑去了,就是和工人一起工作,人家也不好意思找他。 苏曼这边则跑不掉了。谁不知道苏厂长在程书记面前说话管用啊。 还是程书记直接黑着脸告诉大伙儿,他亲自担任烧砖厂厂长,这才消停了。 不过这也让程书记更加急切的体会到人才的重要性。 苏曼和他交接完烧砖厂的工作,趁着公社高中的那些高中生马上要毕业了,她就提出了大队建小学的事儿。 程书记一脸凝重的看着苏曼给他提供的大队小学建立计划书,“这每个队里建小学,开支可不小啊。” 苏曼笑着道,“咱自己有烧砖厂,建设小学的砖块可以自己烧。而且现在有了家具厂,这阵子光是用换来的铁制品卖钱,都有不少收入了。老师的工资还真不算负担了。” 这也是她最后才提出建设小学的原因之一。 大队不办小学,除了因为闹荒,还因为穷啊。 现在北河公社有钱,有资源,还有知青和高中毕业生。算是万事俱备了。 这事儿办成了,她就能为自己在北河公社的履历上面留下完美的一笔了。 第111章 苏曼将自己的想法给程书记一一分析,“程书记,咱公社高中今年就办不成了,等明年就没学生了。这都是因为咱们没啥生源啊。等以后时间长了,咱北河公社哪里还有高中生呢。咱现在学啥都不能不识字,连烧砖都要懂一些数据呢。现在是有知青同志支撑,可以后呢?” 程书记不会在北河公社久待,以他现在做出来的成绩,迟早是要升上去的。 但是作为一个公社书记,他的责任感也很强,不会因为自己不是本地人,就对北河未来的发展不重视。 谁不希望以后离开北河了之后,依然被北河公社的社员们夸一句好呢。 想着自己以后离开了,孩子们念书的时候,还知道这学校是在他手里建起来的。程书记自己心里也有些小激动。 以前是没钱,现在公社已经有钱了。确实也能把小学建立起来了。 总不能让孩子们当文盲。 “是该建小学了。之前都耽误了,现在条件合适,咱也能考虑了。你这上面建议老师岗位是四十名,其他的老师都属于临时工,这是啥原因?” 苏曼道,“我觉得即便是高中毕业,那也有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总不能待遇都一样。先通过入职考试,筛选优秀的四十名,先让优秀的毕业生成为正式老师,这也是对他们的激励。然后仔筛选剩下的名额做临时工。可以每年转正一两名,让他们也能有个竞争的想法。” 程书记点点头,觉得苏曼考虑的还是很周到仔细的。 “这事情还是要和其他人开个会。” 程书记花了点时间将苏曼的这份计划书仔细琢磨了一下,将里面的内容反复的思考,有些不理解的地方就找苏曼询问。将内容个吃透了之后,才正式下了决定,召开了一次公社大会。公社的干部们都来参加了。连队长们也都来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上,程书记就建设小学的问题作出了一些指示和安排,内容基本上和苏曼做的那个计划书是一样的。 讲完之后,就问道,“事情就是这样,其他同志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公社的干部们倒是没意见,甚至乐见其成。他们家里也有亲戚朋友家里有高中毕业生,现在也在家里种地呢。能有这个机会,代表着这些孩子们有机会当老师了,不用下地干活了。这可是大好事意见。 就是大队这边觉得有些为难。 建立小学,这就代表着大队以后事儿更多了。以后他们还要管理学生们的上学问题。另外建小学还要用社员们来建设,这也是一部分人力。 不过谁也没当这个出头鸟,都等着其他人发表意见。程书记干脆点名了,“大桥湾大队这边有困难吗?” 郭队长当然没困难,有困难也不能说啊。他要当一个积极分子,“其实我们大队一直在等着建小学的指令。之前我们大队也搞过扫盲,也顺带给孩子们做过启蒙教育,孩子们都是很渴望识字的,都希望做一个有用的人。所以对于建设小学的事情,我们大桥湾大队一定全力支持工作。
相关推荐:
人鱼影帝[藏剑]
百合ABO 我只感觉你
滋味
快穿之拯救病娇偏执反派
多一点(1v1)
从时间停止开始纵横诸天
荡妇笔记
雍正试婚宫女[清穿]
性福集精之旅
大周谜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