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两盒,还有一张礼单,上面还写了大米二十石,鸡鸭各一对,猪后腿两只,鱼六条。 文瑶虽然不懂这里的规矩,但是这么多的聘礼,已然超过了这个时代大多数的普通人家,文瑶啧啧了两声,小声问道:“是不是我二婶嫌不够啊?” 罗氏嗔怪的瞪了她一眼,跟着笑了笑:“你二婶这头一回娶儿媳妇,给了我一百两银子,还担心不够,我还给她了,这些东西,都是公中出钱,她要是想再补贴你二哥他们小两口就另外算。” 老大一家虽然已经分出去了,但是老二和老三两家还没有,这种事情一般都是走公中,而且罗氏现在自己手上有钱了,也舍得,这些聘礼,别说古桐村了,就是这十里八乡都没有谁家能拿得出来。 想来这么些东西,也足够给小娇家挣来脸面了。 “奶,我觉得差不多了,树大招风。”最后四个字文瑶是小声贴着罗氏的耳朵说的。 罗氏微微蹙眉,但很快就明白了,小娇家就她和她奶奶两个人,按照他们的意思,这两人成亲还得再等一年,这段时间小娇肯定还是和她奶奶住在原来家里的,太张扬对他们祖孙俩确实不太好。 “还是你考虑的周到,这样吧,东西就摆在明面上,钱,到时候让你二婶私下里交给小娇的奶奶。”罗氏说道。 文瑶伸出大拇指:“还得是我奶。” “少拍马屁。”罗氏点了点文瑶的鼻子,又问道:“李逸不是来了吗?你那酒名的事怎么样了?皇帝给起了个什么名字?” 罗氏也是好奇的很,但是前些日子因为灾民的事情给耽搁了去小娇家提亲,后来不管是他们村子还是小娇他们村子都在忙着开荒和生产队的事,说好的正月里去提亲的事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眼看现在风平浪静了,李氏那催得,她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没办法,只能先忙着张罗。 李逸来了也只是见了个面打了个招呼,具体的事情她还没怎么问呢。 文瑶想到这个就嘴角抽了抽,回道:“起了,叫第一酒。” 罗氏:“……”到嘴的话硬生生给憋了回去,最后换成了一句:“挺好的,记得朝京城的方向磕头谢恩。” “嗯啊,知道了。”文瑶胡乱的应着,李逸也没跟她提谢恩这回事,就当不知道了。 祖孙俩又再三确定聘礼没有问题了,才把李氏叫来,准备找媒婆挑个吉日去张家村提亲。 当天晚上文家众人就得知了要去张家村给文农提亲的事。 文发兴奋的问道:“奶,我们也能去吗?”毕竟去给他哥提亲,就能少去一天书院了。 罗氏刚想说他去什么去,好好上学去,就看见旁边几个脑袋和眼睛全都一脸期盼的看着她。 特别是看到大头那好奇又带着兴奋的眼神,罗氏这心一下就软了下来。 “行吧,记得给先生请假,等定了哪天去提亲,咱们一家都去。” 已经完全融入文家的关晟睿:“好玩吗?” 文发点头:“好玩,到时候女方家还会准备喜糖什么的,谁抢了就是谁的。” 关晟睿一头雾水,抢喜糖,这有什么好玩的。 第394章 谁家提亲这么多人啊 罗氏在李氏的催促下,终于挑了个最近的日子。 没办法,她实在是磨不过这个儿媳妇了。 到了这天,文家众人一脸喜气洋洋,就连家里的马车都装饰上了红色的绸缎,为了方便晒聘礼,初春时犁地累坏了被文老汉放在牛棚那边休养的大黄都被牵了出来,把他们家那许久不用的牛车都给用上了,所有的聘礼全都摆在了牛车上面。 文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足足坐了三辆马车,就连文俊去医馆,文修易去衙门都是带着穆离坐的村口的牛车。 就连媒婆看到他们家这阵仗都不得不感慨一句,这文家办事就是妥帖,这只是提个亲,又不是去迎亲,居然全家都出动了,可想而知这家人对女方的看重。 等到罗氏看时辰差不多了招呼大家出发的时候,才发现李逸的马车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跟在了后面。 罗氏上马车的脚步一顿,朝着最后一辆马车走了过去。 李逸,邱志,关晟睿都在马车上坐着。 “你们这是干啥?”罗氏无奈的问道。 李逸面上带着笑,但藏在长袍下的脚不着痕迹的踹了一下旁边的关晟睿。 关晟睿立马扑到马车门边上,可怜巴巴的开口:“文奶奶,我们去凑热闹,就我和我表哥还有先生在家多无趣。” 罗氏又看向邱志。 邱志微微一笑:“婶子,我们顺便去码头转转。” 李逸:“嗯。” 罗氏反正已经习惯了这几个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但是想到他们的身份,罗氏还是说道:“那什么,小娇家的条件不是很好,若是有招待不周……” 罗氏话还没说完就被关晟睿给打断了:“文奶奶,没事,我们不嫌弃。” 罗氏:“……” 算了,一个世子,一个公主家的儿子都不嫌弃,她一个老太婆还多什么嘴。 “那就走吧,出发。” 罗氏回到前面的马车,一行人就开始出发了。 村里人这段时间都忙碌着,忙着种自家的地,忙着种生产队共同的地,村子里到处都是干活的人,瞧见文家这样,不少人都好奇他们这是又要干什么去。 现在家里条件越来越好,罗氏就变得越来越低调了,所以他们这次去张家村提亲的事,除了亲近的几家,没几个人知道。 有人眼尖瞧见了人群里的媒婆,顿时猜测文家这是要去谁家提亲的,一时之间各种猜测都出来了。 有说是去帮文俊提亲的,也有人说是去给文农提亲的,毕竟文家现在适龄的青年就这兄弟俩。 但很快就有人站出来表示,文修易一家已经分家了,这再怎么样也不能是文俊,毕竟如果是去帮文俊提亲的话,文大人怎么也得在场吧。 但是文修易连人影都没看见,倒是李氏一脸的喜气洋洋的,一看就是去帮文农提亲的。 一时之间大伙都开始好奇,到底是哪家的姑娘,能在这个时候嫁进文家,那可真的是掉进金窝窝咯。 文家众人不管村里人怎么议论,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张家村。 今天文农的炒饭铺子关门歇业一天,门口贴了告示,不少来吃饭的人虽然不认识字,但是问了旁边的店铺,才知道文老板今天去提亲去了。 张家大哥也没在铺子里,而是早早的就带着媳妇和家里人去小娇家帮忙了。 村里不少看着小娇长大,又心疼她家遭遇的人都来帮忙,整个张家也是热热闹闹的。 “来了来了,看见了,到村口了。”有看热闹的妇人早早的就等在了村口,瞧见文家来的那几辆马车牛车的,马上就跑回来报信了:“来了好几辆马车,老气派了。” 传话的人话音刚落,院子里来帮忙的同村人就都跑了出去看热闹去了。 小娇一身崭新的水红色的衣裳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在听见外面的人大喊来了来了的时候,整个人就都变成了煮熟的虾,从头到脚都变红了。 “害羞了,害羞了,咱们小娇害羞了。” 屋里陪着她的几个年轻姑娘见状,都跟着起哄。 很快,外面就变得热闹了起来,小娇脸红着躲到了旁边,不敢朝窗户外面看。 倒是她屋里的几个小姑娘好奇的趴在窗口往外看,很快小娇便只能听到她们一声一声哇哇哇的惊呼声。 “天呐,小娇姑姑,小东家家里来了好多人啊。”说话的是张家大哥的闺女,已经十岁了,她爹娘作为这边帮忙的主要人物,而且是唯一一家和来提亲的文家有关系的人,小姑娘便跑来陪着小娇了。 此时看见文家那么多人,小姑娘都惊呆了。 小娇也愣了一下,随即走了过来挨着窗户往外看去,这一看,小娇自己都愣住了。 只见四辆马车一辆牛车齐刷刷的停在他们家有些破败的院子外面,陆陆续续的有人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我的天,那些是聘礼吗?”其他姑娘们瞧见文家从牛车上搬下来的一件件聘礼,那眼神里满是羡慕,她们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哪家提亲,有这么多聘礼的。 而且,好齐全啊,鸡鸭鱼猪都有,还有喜饼,天呐,还有那么多好看的料子。 小娇自己都惊到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确定这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之后,漂亮的姑娘眼圈突然就红了,接着豆大的泪珠吧嗒吧嗒就开始往下掉。 她胡乱的擦着,连忙在人群里寻找那个让自己安心的身影,就瞧见他跟在李氏和罗氏的身后,喜笑颜开的给街坊邻居们抱拳作揖。 似乎是察觉到了小娇的目光,文农抬头朝她这边看了过来,然后露出了一个憨憨傻傻的笑容。 小娇顿时脸色一红,胡乱的擦干眼泪躲到了旁边,这一刻,她的心里说不上来的暖。 文家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属实是将小娇奶奶给惊到了,她看着文家众人,担心自己准备的东西够不够,急得想找张大嫂再想想办法。 但是媒婆一直拉着她说着吉利话,罗氏和李氏也一直在旁边,小娇奶奶愣是没找到机会去找张大嫂。 直到走完了所有的过场,到了中午留客吃饭的时候,席面摆上桌,看着桌上准备妥当的饭菜,小娇奶奶是又松了口气又惊讶。 张大嫂见她这样,便小声的解释了一句:“小东家早就知道他们一大家子都要来,所以啊,给了我家当家的银子,让把东西都备多一些,三奶奶,小娇能嫁给小东家这样贴心的男人,您老往后啊,有福了。” 第395章 五百两一坛的酒都抢疯了 小娇奶奶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心下感动的同时也在担心,小娇嫁到文家属实是高攀了,就怕到时候小娇出嫁时他们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嫁妆,连累了文家丢了脸面。 就在她走神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落座了,小娇奶奶也被众人簇拥着上了主桌,和罗氏坐在了一起。 另外一边,因为小娇爹娘已经不在了,家里就只有她们祖孙俩,所以男客那边是一个族中的长辈代为陪着的。 吃过饭,该走的流程也都走完了,文家众人也该回去了,临走前李氏进了小娇的房间,把其他人都叫了出去跟她私下里说了几句话,其他人就在外面等着。 没多久两人就从屋里出来了,小娇的眼圈还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了,见到文农,脸上立马就染上了绯红,这还是今天两人头一回在众人面前见了面。 只见文农那眼睛都直了,直愣愣的看着小娇傻笑。 李氏啪一下拍了一把没出息的儿子,瞪了他一眼:“走了,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明天铺子里开门不就又见到了。” 想到这,李氏的声音忽然提高了一些,看着小娇说道:“小娇啊,明天别忘了去铺子里啊,往后那铺子就是你们小夫妻两个的了,赚了多少钱也归你们自己,我和你们爹也不参合了,往后有你在,铺子里的钱也不用再交给我了,你们两口子自己收着吧。” 这话像是在交代小娇,但同时也是说给别人听的。 那意思就是,往后小娇就是他们文家的人了,自己家铺子里干活那是理所当然的,也免得旁人在背后说闲话,虽说订了亲,但防不住别人嘴碎啊。 小娇红着脸红着眼点头:“知道了,婶子。” 要不是还没成亲,李氏都想说一句叫什么婶子,叫娘了。 罗氏见差不多了,才招呼众人回家,临走前,罗氏拉着小娇奶奶的手,拍了拍叮嘱道:“你也照顾好自己,谁也不想经历这样的事,往后多了文农孝敬你,你该好好的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我那大孙子就在城里的济世堂,哪天我让他来给你好好看看。” 小娇奶奶抹着泪点头:“老姐姐,你放心,我现在可舍不得走了,我得好好活着,将来给他们俩看看孩子。” 罗氏笑了:“这才对嘛,那我们就先走了,有事就让小张来家里说一声,别不好意思,往后都是一家人了。” “嗯嗯。”小娇奶奶一把年纪,此时却在罗氏跟前哭成了泪人。 罗氏微微叹了口气,这心病啊,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 招呼了众人上了马车,这才起程回家。 马车里,文英盘腿坐在垫子上,一脸的气鼓鼓:“娘,我听见有人说小娇姐走了狗屎运,肯定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才勾引了我哥,不然这么好的婚事怎么能轮到她这样的孤女身上。” 李氏的脸色瞬间就变了,就是罗氏的眉头都蹙了起来,今天人多,又乱,她们还真没注意什么,主要是张家村这边谁都对他们客客气气的,几人也没多想,没想到最小的文英竟然听见了这些话。 文英煞有介事的点头:“真的,就你们和小娇姐的奶奶商量她和我哥的婚事的时候,我无聊,就想四处看看,溜达到厨房的时候听见厨房里两个帮忙干活的婶子说的。” 李氏那叫一个心疼哦,哼哼道:“这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都不敢想这孤孤零零的祖孙俩平时在村子里多被人欺负。” 罗氏的脸色也有些不好,说道:“小娇本就是孤女,还得了这么好的姻缘,招人嫉妒也是正常,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要说什么咱们也拦不住。” 李氏一急:“但是娘,这话要是传出去,传到了小娇耳朵里,她受不了咋办?” 罗氏看了她一眼,开口:“要是这点打击和闲言碎语都扛不住,这丫头和她奶奶早不知道死多少次了,没事,我看小娇这丫头不是这么软弱的性子,往后你多上点心,让文农也多注意,要是真的有人欺负到头上来了,也不用客气,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咱们家还不至于怕了他们。” 李氏点点头:“回家我就叮嘱文农,让他往后对小娇好一些,可千万别听了那些腌臜人的话。” “嗯。”罗氏点点头,这几个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什么样的品性自己自然是清楚,文农老实憨厚,虽然不如其他几个那么聪明,却是个靠得住的孩子,她相信这件事上文农一定能处理好的。 再说小娇,若是她真的抗压能力那么差,只怕也活不到现在,一个孤女,这么多年不光是照顾了奶奶,还让自家在村子里没被欺负,可见是个有主见也足够坚强的,罗氏也放心了不少。 文农的亲事定下,可算是解决了李氏的一块心中大石,然而这件事带来的后果就是,罗氏每次看到文俊都要上上下下的打量他个遍,然后看文修易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 文俊被自家奶奶那眼神看的头皮发麻,只能求助自家妹妹。 好在鸭绒厂的房子盖的已经接近了尾声,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就是招人了。 文瑶也找了时间把皇帝写的第一酒三个字做成了牌匾,正式挂在了文家酒厂的大门上。 毕竟是上过御宴的酒,还被皇帝亲自赐名,文瑶都不需要宣传,那位自带广告效果,毕竟御酒谁不想喝啊。 而邱蓉蓉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先拿下了文家酒厂第一酒的第一批订单。 当然,亲兄弟明算账,第一酒因为已经成了皇帝口中的御酒,文瑶也没打算将这种酒往外大肆售卖,便和老秦商量着,每年都有定量,五百坛,每坛十斤,每年送二百坛进宫,送五十坛给福王,剩下的一部分,就用来卖给和他们合作的酒商。 有御赐BUFF加持,这酒价自然不能太低,最后还是邱蓉蓉给出了主意,将这第一酒一坛定在了五百两。 文瑶当时都惊呆了,五百两一坛酒,疯了吗?真的会有人喝吗? 然而她还是低估了这些人对皇权的追崇,为了能和皇帝喝上一样的酒,舍得砸重金的人大有人在。 邱蓉蓉占了个关系,所以每年能分到五十坛,五百两的定价是她自己帮着文瑶定的,自然不能耍赖,至于她拿过去之后转手卖多少,那就跟文瑶没关系了。 不少人都跑上门来想买酒了,为了不影响家人和村里人,文瑶在城里直接盘了个铺子,做了个同样一模一样的牌匾挂上,将酒铺的事全部丢给了樊管事,自己一门心思的扑在了鸭绒厂上。 毕竟他们家酒厂里不止第一酒,还有很多别的酒呢。 第396章 这小子被瑶瑶灌迷魂汤了? 不得不说,樊管事真的是一个很称职的管事,文瑶觉得自己给他开的工钱都少了,上到生意,下到家里,事无巨细都能安排的好好的,简直就是捡到宝了。 这不,光是挑选酒肆的掌柜,樊管事就已经跑了邓牙人那里不下三次了。 有樊管事在,文瑶是一点都不担心,一门心思的扑在鸭绒厂上。 厂房盖的已经差不多,开始招工。 当时文修易和陈县令就已经说过,以后每个村会给发展一个产业,就是古桐村迟迟未动,不是他们不想,主要是觉得古桐村毕竟是他们根据地,总得好好商量一下才行。 这不,正好文瑶要弄鸭绒厂,这厂要是弄起来,几乎能解决村子里一半以上的妇女就业的机会,加上古桐村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在那,生产队分到的地也是所有村子里最多的,再弄出点什么别的产业,那古桐村的村民恐怕是要分出三头六臂来了。 这姑且不说,其他村子只怕就要开始有意见了。 招工开始,除了那几家一开始就安排了名额的,其他人都正常报名,然后筛选。 主要是分三个工种,一个就是分拣鸭绒,屠宰场那边取下来的鸭毛,会统一送到鸭绒厂,然后分拣工人就负责将鸭毛上的鸭绒分拣出来,然后收集好。 第二个,就是鸭绒的处理部分,这一部分涉及到鸭绒的处理和去味,用文瑶的话说这一步就属于核心技术了,之前都是李氏在做,但是鸭绒厂盖起来之后,鸭绒产量肯定会增加,李氏一个人恐怕就忙不过来了。 一家人商量之后,还是决定从邓牙人那里买上十个人,至少手里拿着他们的卖身契,他们不敢把秘方说出去,毕竟这个时代,背主可是要被直接打死的。 谁也不会不惜命不是? 第三个工种,就是做衣服的人了。 现在的女人,谁都会点针线活,能做衣服,但是这衣服和衣服的区别还是有的,羽绒服更讲究的就是针脚的细密,不然就容易跑毛,所以在做衣服的人上,挑选是最为仔细的。 最后就是由蔡氏担任的质检队,选的都是人品比较好,做事细心的人,总共五个,专门负责跟蔡氏一起检查那些挑选出来的鸭绒合不合格,还有做好的衣服,如果有不合格的就得重做。 工钱是按照计件模式算,有一个底薪在,每月二两银子的底薪,挑选鸭绒的按斤来,每斤鸭绒五十文,衣服也一样,一件五十文,若是勤快一些,肯干一些,一个月下来赚个三四两银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这对普通人家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更何况每个月每个人还有四天的休息,提前跟小组的组长说一声,登记上就可以了。 这么好的差事,几乎抢破了脑袋。 这也就导致了,罗氏每次从作坊回家的时候,路上总是会碰上些‘路过’的村民,要么就是拎着只鸡,要么就是拎着点菜,要么就是拎着点点心,都是‘顺便’的给罗氏带回去给几个孩子打打牙祭。 这点小心思,罗氏还不懂吗? 麻溜的全部拒绝,反正她说了,鸭绒厂的事她不参和,找她也没用。 等到尘埃落定,将所有人都选好了,签了合同,便开始正式培训入职开工了,毕竟时间不等人,定下的那么多衣服必须在定好的时间内做出来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全靠人工,就算她们的速度再快,四五十个人同时开工,也很难在几个月之内做完七千件羽绒衣。 但定金都收了啊,除了闷头干,找不到别的办法。 要是有缝纫机就好了,那咻咻咻的,可不就省大事了? 人呐,这脑子里一旦有什么想法冒出来,那就是刹都刹不住。 文修易在地里忙了一天回家就看见自家闺女垂头丧气的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撑着脑袋一脸心事。 李逸在她对面坐着,手里拿了本书在看,两人都没说话,一个发呆一个看书。 在两人后面不远的台阶上,明月和德顺
相关推荐:
邻江南+小舅子+弃不悔+指间沙
参加成人综恋直播节目后被团宠了
重生1997[治愈]
捅了太子一刀后
陆少的独佳婚期
爱妻的兼职AV演出(全)
末世重生女配狠狠宠
桃花源(H)
顾家情事
执念(骨科,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