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的道:“往后,鸭棚和鱼塘的生意,就归你们两家自己了,赚的钱也全归你们,大哥不管了,大哥要专心种地了。” 他忽然一下,就找到了自己在这存在的价值了。 他就是为了这片土地来的。 第247章 那他们开多少合适? 文修易已经想好了,以后,他的重点就放在了改良这片土地上,一定要让这里的百姓也能够吃上饭,吃饱饭,这或许就是老天爷让他到了这片土地的最终目的。 他要对得起他身上这个官职,哪怕只是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 文修竹和文修庆完全没有想到自家大哥会忽然说这个,兄弟俩的酒都醒了大半了。 “大哥,你说什么胡话呢。”鸭棚和鱼塘赚来的钱他们俩虽然没摸到,但是大哥每次都给他们分钱的,都让家里的婆娘给收起来了,这才多久啊,就已经赚了他们之前从来没想过的数量了。 文修易却招手将儿子和闺女们都叫了过来,看着文老汉和罗氏还有两个弟弟郑重的说道:“爹,娘,这些年你们因为我吃了不少苦,儿子都记在心里。” 罗氏听见这话,悄悄歪过脑袋擦了擦眼角的泪。 文修易又道:“娘,我如今有了官身,真的不适合再挂着这些生意的名头了,不信你问石嬷嬷和巡风,他们懂得多。” 罗氏看向石嬷嬷,石嬷嬷行礼:“老夫人,老爷说的是对的,如今老爷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官身,朝廷是不允许官员做生意的。” 罗氏脸色变了变,石嬷嬷看了一眼文瑶,又补充道:“不过若是小姐名下,倒是对老爷没什么影响。” 文修易就看见自家老娘眼睛亮了,赶紧戳了戳旁边的闺女。 文瑶秒懂开口:“奶,可别再把这俩塞给我了,我还有酒厂,还有烤鸭店,还有奶茶店要管呢,还有这后面一大片山头,里头可有李逸的本钱呢,我要是管不好到时候李逸怪我咋办?” 巡风瞪大了眼睛看了她一眼,他家世子还记不记得这片山头上的果树还不知道呢。 罗氏:“……”这一家子到底什么毛病?哪有人把赚钱的营生往外推的。 罗氏看向文俊,文俊直接摊手:“奶,我没空。” 罗氏:“……算了,你好好跟着金大夫学医要紧。” 罗氏又看大头。 大头:“奶,我才五岁,而且义父说我将来要参加科举的。” 罗氏:“……” 罗氏看文修易那一脸看你这下咋说的表情,终究还是败下阵来,叹了口气: “算了,那就这样吧,你现在当了官,确实不太合适继续做生意了,既然你想好了,那就给老二和老三,我和你们爹就守着我们那大酱作坊,也不会惦记你们的。 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要知足,知道你们大哥的好,得了鸭棚和鱼塘就别惦记别的,酒厂是瑶瑶的,后面山头也是瑶瑶的,河边那些地,是你们大哥给我们两老养老的,要惦记也得等我们将来蹬腿了再你们三兄弟自己去分。” 文瑶蹭到老太太身边挨着她:“奶,你和我爷一定能长命百岁。” 罗氏噗呲笑了一声:“那不成老妖怪了。” “嘿嘿,我乐意奶当老妖怪。”文瑶笑嘻嘻的说道。 罗氏嗔了她一眼,看了一眼三个儿子,这都是她生的啊,哪一个她不疼。 而且这件事文修易提了不止一次,她一直都知道这个大儿子是为了让另外两个儿子有安身立命的根本,这鸭棚和鱼塘赚的钱,他每次都会给两个弟弟多分一些,这些罗氏都看在眼里。 如今圣旨下了,老大这官算是当上了,石嬷嬷说的话她还是听的,这当官的不能做生意,若是让对头知道了,到时候给老大使绊子,那就坏了事了。 所以她也就不再阻拦了。 “小俊,你去取纸笔来。”罗氏喊了文俊一声。 文俊虽然不知道老太太要干什么,但还是听话的去了,等到纸笔拿回来,罗氏往文修易的面前一放:“老大,你读的书最多,你来写吧,立个文书,把我刚才说的话都写上,然后你们哥三个都签字画押,省得往后麻烦。” 文修易:“娘,不用了吧,都是自家兄弟。” “写。”罗氏不容他拒绝,直接把笔往他手里一塞,瞪眼道。 文修易看了看两个弟弟,两个弟弟这会是彻底的醒了,两人都手足无措的搓着手,李氏和蔡氏也被叫了过来,也知道了刚才的事,两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高兴。 见拧不过自家老娘,文修易只能老老实实的写。 写完了还签了字,摁了手印。 罗氏又看向另外两个儿子,俩人也在老娘的注视下摁了手印,主要他俩也不会写字啊。 罗氏将文书收好,这才道:“行了,往后鸭棚和鱼塘那边的事,就你们两家自己商量着做主了,但是你们在做什么之前,得先俩问过你们大哥或者问问我问问瑶瑶,别一股脑的自己傻干,回头让人给诓了,听见没。” 李氏推了文修竹一把,文修竹没反应,她也只好笑着应道:“娘,您放心,我们肯定都听您的,听您和瑶瑶还有我大哥的。” 文老汉见老太婆都安排好了,才咳嗽了两声,道:“你们都说完了吧?说完了也该我说几句了。” 众人这才齐刷刷的看向文老汉。 “那什么,鸭棚那边一直都是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打理的,往后她们照看肯定没问题,但是鱼塘那边,是人家鲁伯一家照看的,往后这鱼塘跟你们大哥没关系了,你们要再想让鲁伯他们给你们干活,就得开工钱了。”文老汉道。 鲁伯一听,连忙开口:“老太爷,不用,不用的。” 文老汉抬抬手:“不一样,之前鱼塘和鸭棚都是老大占了大头,你们干活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现在给了老二和老三,你们是老大的人,他们请你们哪有不开工钱的道理,老二老三,你们自己说是不是。” 文修竹和文修庆对视一眼,齐齐点头:“爹说的是。” 他们确实不能再占大哥的便宜了。 文老汉满意的点点头,这说明他和老婆子的教育没出问题,这哥俩还算是知道感恩。 文老汉又道:“多少工钱你们回去自己商量商量,再告诉鲁伯他们,要是开少了他们不愿意干了,你们也不许埋怨,那是你们自己活该。” 弟兄俩:“……”那他们开多少合适? 第248章 她要带你走,你跟不跟她走 最后兄弟俩抓耳挠腮的跟俩人的媳妇去旁边商量这工钱的事了,文修易憋着笑,搂着自己的宝贝儿子乐的不行。 “老大。”文老汉喊了一声。 文修易停住笑:“咋了,爹。” 文老汉深深地叹了口气:“爹也不知道这官好不好当,但是你记住了,咱们老文家是有骨气的,可不能当了官就忘了初心,把自己往高了放了,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不。” 文修易抱稳了大头,点点头:“爹,我知道呢,您放心吧,我就想改善改善大家的情况,能用自己会的东西多帮帮大伙儿,收成好了,大伙儿都能吃上饭,吃饱饭,我就知足了,我没啥志向,我还担心您和娘嫌我不够上进呢。” “那不能,我和你娘求的也就是你们一个平安,安安稳稳的就行了,哎。”文老汉又叹了口气,才看向大孙子,道:“俊啊,领爷再去看看那圣旨去,回头我也好跟祖宗们说说,咱家现在也是有圣旨的了。” 文俊微微一笑,扶着老爷子去书房看圣旨去了。 罗氏嫌弃地瞥了他们一眼,跟文瑶小声吐槽:“你爷这人,德行。” 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 文瑶挨着老太太坐着,肩膀放在她肩膀上,看着这一家子,心底的满足都快溢出来了。 真好,一家人都好好的。 ———————— 文修易得了圣旨,那往后就是光明正大的推行新粮了,几乎每天都往地里跑。 陈县令来找过他几回,除了古桐村,陈县令治下可还有不少村子呢,如今文修易得了这司农的官职,那管的不就是这些地么,那可不能浪费了。 三天两头的,陈县令就来一趟,把文修易给叫走,弄的古桐村的村民们就跟自家宝贝被人抢了似的,一个个的紧张的不行,生怕这天大的好处让别的村子给抢走了。 其他村子倒是想抢啊,但是抢不走啊,不过也有不少人求到文修易的跟前来,也想跟着种新粮,不求能和古桐村一样能免税,只求能让大家吃饱。 今年肯定是不行了,不过文修易承诺,明年,明年只要是他们云雾镇的村子,都能领到新粮种。 哪怕到时候他们收上来的这些不够分,还有邱蓉蓉那庄子上的呢,她可是在这次麦收之后种了一庄子。 实在实在不够分了,还能让他闺女给做个弊嘛,这空间虽然说不能依赖,却也该用的时候就用嘛。 就这么过了半个月,有一天文俊回来突然将文瑶和文修易单独叫到了房里,告诉他们,金大夫的儿子给金大夫送来了信,说孟德告了假,说是要陪夫人回乡祭祖,按照送信的速度和他们路上走的速度,差不多这几天人就该到云雾镇了。 金大夫自从知道文家的事之后,就一直让远在京城的儿子盯着孟德的一举一动,这不,孟德前脚刚告假,后脚金大夫的儿子就给他送信了。 虽然不如李逸的信鸽快,却也已经用了加急,肯定是比人走得快的。 三人默默地坐在房里,这该来的一天终究是要来了,只是比起原书里记载的关于孟德和柳氏回来带走大头的日子,已经晚了不少时日,他们还以为是文修易受到陛下的器重,让那姓孟的和柳氏打消了这个念头了,没想到只是推迟了。 文瑶撑着脑袋分析:“按理说新粮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这些当官的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就连金修宜他爹都知道这新粮的事,那姓孟的咋可能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他们还要来这一趟,是真的回来祭祖还是另有所图了。” 文修易冷哼了一声:“反正想把大头带走是不可能的。” 文瑶看了文修易一眼,虽然不想打击自家老爹,但还是决定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爹,我们是知道这俩人什么德行,所以不想让他们带走大头,可大头自己不知道啊,那柳氏怎么说也是他亲娘,而且大头从前跟我们这娘的感情可是很好的,您别忘了,万一大头见到她,就不想跟她分开,自己跟她走咋办?” 文修易:“……”心里突然堵得慌是怎么回事。 文俊蹙了蹙眉,道:“爹,瑶瑶说的不无道理,关键还得看大头。” 文修易看了儿子和闺女一眼,小心翼翼的说道:“那要不,让大头去他干爹那住段时间,那孟缺德和柳氏回来要人,我们就说大头不在家?” 文瑶翻了个白眼:“那以后呢?万一大头以后回来听村里人说他娘回来过了,我们却不让他见,这小子脑袋瓜那么聪明,他会咋想?” 文修易急了,挠挠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们说咋办嘛,总不能看着你们弟弟往火坑里跳啊,那俩人什么样别人不知道,你们还不知道吗?” 文瑶和文俊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才必须要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以前他们不管,现在他们来了,大头的人生路是绝对不能歪的,这要是再让大头的人生路歪了,就枉费他们三人来这走一遭了。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文俊看着愁眉不展的两人,忽然道:“我觉得,咱们得问问大头的意思。” “嗯?”俩人一起看向文俊。 文俊接着道:“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之前不管遇到什么事,大头都是有参与权和决定权的那个,与其我们在这苦思冥想,不如直接告诉大头,让他自己做决定。” 文修易一脸茫然:“这,能行吗?” 文俊:“大头很聪明,我们一说他就能懂,有些事,我们替他做不了选择。” 文瑶二话不说,直接起身去后院把人给拎来了,大头还满头大汗,练功练的。 他小大人一般爬上凳子,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下去,才问道:“爹,大哥,姐姐,你们这是怎么了?” 文修易张了张嘴,犹豫了半天:“大头啊……” 文俊:“……” 最后还是文瑶直来直往的开口:“大头,爹收到消息,娘和她改嫁的那个人要回云雾镇,说是回来祭祖,但是我们觉得他们可能是冲着你来的,我问你,娘如果要带你走,你跟不跟她走。” 这小子的脑瓜子聪明着呢,原书里十几岁就开始算计别人的人,能是个傻子? 文瑶这一句话,直接给大头问得愣住了。 文修易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第249章 她要回来了吗? 大头一下就被文瑶给问懵了。 其实这一年过去了,大头对柳氏的印象已经变得很模糊了,他的记忆里充斥着文修易的身影,他背着他走路,他教他写字,他给他做饭,给他洗衣服,牵着他的手走在路上。 一桩桩一件件,都印刻在了大头的脑海之中,而柳氏留在大头脑中的记忆,却只停留在了她每日坐在床前郁郁寡欢,看他的眼神也透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直到现在大头才明白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 那里面有愧疚,又有嫌弃,又有无奈。 所以,他娘,要回来了吗? 呆愣过后,大头很快就平静了下来,问道:“她要回来了吗?” 文瑶嗯了一声:“不过不是回咱们家,是和她现在的丈夫一起回来,唔,回来给外祖扫墓吧。”其实是为了带走你。 大头陷入了沉默,文修易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但他还是不希望勉强这个孩子,只能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且就像他们平时的交流一般,说道:“头啊,爹不逼你哈,那毕竟是你娘,你如果有什么想法,你一定要告诉我们,咱们一家人好好商量,行不?” 大头看向文修易,过了一会才问道:“爹,你想让我跟我娘走吗?” 文修易再也绷不住,一个大老爷们眼圈红红的,哽咽道:“我当然不想啊,可那毕竟是你娘。” 谁知他在这伤感的要死,大头却直接从凳子上蹦了下来:“既然你不想那不就行了吗?我还以为什么事把我叫来呢,我得赶紧回去跟师父练武了,不能让金修宜和谢安翊超过我,我走了啊爹,大哥,姐姐。” 说完大头就往外跑。 文修易看着他一溜烟不见了的身影,喃喃问闺女和大儿子:“他,他这是啥意思啊?” 文瑶甚至有些想笑,他们在这担心的要死,谁知道当事人大头却根本就没把这事给当回事。 “他说他不跟我们那娘走,爹,你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文修易还有些不信:“真的啊?” “真的真的,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还能硬抢不成?那也得看她抢不抢的走啊,这段时间大哥,就辛苦你每日接送大头了,再加上巡风大哥,应该没事的。”文瑶说道。 这柳氏和孟德就算真的想弄个儿子回去,也不至于直接明抢吧。 不过以防万一,还是多做准备的好,文瑶决定了,一定要给巡风大哥多做几顿好吃的。 哎,可惜他们家就巡风一个会武功的,要是多几个该有多好啊。 想到这里,文瑶看向文修易突然问道:“爹,你当官了,那咱们家是不是也能找护卫啥的了?”总不能老麻烦人家巡风,人家毕竟是客人,将来还是要回京城回李逸身边的。 文修易现在可是有官身的人,只是没有个固定的办公场所,也不用去上班打卡,舒服惬意的他们都快忘了这人现在是个官了。 文修易对这古代官员的制度也不了解:“我也不知道啊,要不你问问石嬷嬷和巡风。” 文瑶:“行,我问问去。” 原本苦恼三人的大头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他们就没必要再杞人忧天,反正大头这小子机灵着呢,心里肯定有自己的成算。 谁知文瑶问了巡风,还被巡风好一阵笑。 “瑶瑶小姐,这护卫就算文大人不当官也能用啊,只不过文大人有官身,就可以找就像我这样的,能光明正大佩武器。”巡风还得意的拍了拍自己腰间的长剑。 “那上哪找?”文瑶追问。 巡风朝廊下的鸽子笼抬了抬下巴:“找我家世子啊,让他帮你搞定。” 文瑶摸了摸下巴:“这,不太好吧。”你还真是一点也不替你家主子省心啊。 巡风却无所谓的继续道:“这有什么不好的,文大人是我家王爷举荐上去的,让王爷再给要两个人来保护文大人也不是什么难事啊,你只管提,我家世子肯定能帮你解决。” 文瑶:“……”我真是替你家世子谢谢你。 不过,文瑶到底还是给李逸写了封信,再三检查过自己语气非常的客气,非常的懂礼貌,非常的有求人办事的那种态度之后,才把信鸽放了出去。 就是不知道李逸收到这封信之后会不会觉得他们太蹬鼻子上脸了。 哎,管他呢,实在不行,就多做点好吃的让巡风送去。 想开了的文瑶美滋滋的休息去了。 而想开了的文修易也重新投入了工作当中,现在都不用陈县令派人来喊了,自己就把工作给安排好了,今天去这个村子晃晃,明天去那个村子晃晃的,有时候一整天都不带回来的。 柳氏的马车停在古桐村村口的时候,正好是村里人起早去地里除草松土回来的时间。 对于停在村口的马车,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奇怪的瞥了两眼就自顾自的走了,他们连王爷都见过了,这马车看起来也就一般般,谁知道是哪家的,哪家的能大过王爷去? 马车上的人也没料到这些村民会是这样的反应,按理说他们从京城来的,这样小地方的人看到他们这马车不是应该好奇,崇拜,羡慕吗? 跟着柳氏来的有一个嬷嬷和一个丫鬟,那嬷嬷瞧见这,这些村民也没像夫人说的那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啊。 柳氏也没想到,三十多岁的妇人正是年华正茂的时候,原本在文家罗氏也从未苛待过她,家里的粗活重活都是另外两个儿媳妇干,她整日的待在房里读书绣花的,自然养得好。 加上跟着孟德去了京城这么些日子,人也养的更年轻了,颇有些韵味。 只见她眉眼微微蹙了蹙,道:“直接去文家吧。” 那嬷嬷应了声是,让车夫按照柳氏说的路往文家去。 可当他们到了老宅门口,却只看见大门敞开,门上挂了个牌子,文家大酱坊。 嬷嬷愣了一下:“夫人,这?”这真是夫人原来的夫家?怎么是个作坊,夫人不是说是一家农户吗? 第250章 只管这般端着态度就行了 “夫人,我们真的没走错路?”嬷嬷问。 柳氏掀开帘子看了一下,这里确实是文家老宅,只是怎么变成了作坊了? “让车夫去问问。”柳氏吩咐道。 嬷嬷吩咐车夫去作坊打听,那车夫到了门口也没进去,只站在门口喊了一声:“请问这里是文秀才家吗?” 作坊里现在请了十来个人,都是村子里老实本分的妇人,这会大家都在干活,听见喊声就朝门口看了过去。 “你找谁啊?”杜嬷嬷上前打量了一番车夫,也看到了外面的马车。 车夫再问道:“请问这里是文秀才家吗?” 杜嬷嬷点头:“是,你找谁?”作坊是老太太的,也是文家的,这里也算是大爷的家了吧,她也没说错。 车夫得到了答复,也没再理杜嬷嬷,赶紧跑回马车旁给柳氏汇报,这里是文家。 杜嬷嬷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这人好没有礼数,再看那马车里的人,连帘子都没掀一下,摆这么大的谱,怕是来者不善。 很快那车夫又回来了,问道:“那文秀才在家吗?” 这次杜嬷嬷可没了好脸,直接沉声道:“不在。”说完,直接让旁边的人把大门就是一关,他们这作坊里多的是秘方,让人偷瞧了去咋办。 那车夫吃了个闭门羹,气得不行,一个乡下老婆子也敢跟他甩脸色。 柳氏没想到如今的文家变化这般大,还有那边的两座新宅,是什么时候搬来的?这村里难道搬来了什么富户不成? 可今天她是回来看孩子的,这文家的门必须得进去,不然见不到三个孩子。 犹
相关推荐:
向着FIRE进发(高H)
爱妻的兼职AV演出(全)
天敌(1v1,SC)
梦醒时分(兄妹,H)
与兽共枕之苍穹之恋(H)
我想要你(美攻x强受)
腐男男校轶事
执念(骨科,兄妹)
捅了太子一刀后
橙汁分你一半(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