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人氣AV歐巴在床我在下 (1v2) > 第61章

第61章

担心着皇帝会重新起用王安石――因为他知道,只要这样的事情发生,他辛苦经营来的地位,便会在一夜之间拱手送人。他用尽办法巩固自己的地位,努力标榜自己与王安石的区别,却始终无法逃避王安石的阴影。无论他做什么,他都是“新党”,而“新党”,则永远是王安石的党。这种感觉让吕惠卿极不舒服,如非朝堂之上还存在着有司马光、石越这样的劲敌,考虑到王安石有朝一日也许会是极重要极有用的棋子,使得吕惠卿竭力克制自己的冲动,他早就对王安石下手了。 但这颗预备的棋子,吕惠卿自己都害怕使出来的棋子,却被石越用了。而且是被用来对付自己。吕惠卿知道这肯定是石越搞鬼,这样的手腕,根本不是文彦博、司马光使得出来的。 “阴险小人!”吕惠卿在心里咒骂着,手中的笔却始终无法落下去。自己要亲自给自己的死刑判决书签发核准令,是该觉得讽刺,还是该觉得残酷?但是,他能拒绝么?他素有的勇气与智慧,在面对那个名字的时候,就已经面目全非。 “吕相?吕相……”王??的唤声让吕惠卿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王??,只觉此人面目可憎,但他已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今日见的人太多了,有点不舒服。这一封诏令……”他推出王安石的那封诏令来,道:“介甫最近患了偏头痛,益州瘴疠地……这恐非朝廷优待老臣之礼。禹玉看呢?” 王??同情地望了吕惠卿一眼,委婉道:“介甫的偏头痛,皇上已经赐过禁方――是以新萝卜取自然汁,入生龙脑少许调匀,昂头滴入鼻孔。左痛灌右鼻,右痛灌左鼻。听说颇有神效,已经好了。且自介甫居金陵以来,皇上每两月必遣使者慰问,十余年来从无间断,介甫身体好不好,皇上岂能不知?今日皇上接连接见两府大臣,恐是圣意已定――皇上与介甫,君臣之间的情义,相公又不是不知道。此事下官看并无不妥之处。” 吕惠卿默然良久,终是难以甘心。掷笔道:“反正不急在一时。范纯仁、韩维为执政,我辈都要面圣道贺的,不如等见过皇上再说。” 王??看着吕惠卿,本来吕惠卿遭难,他未必无幸灾乐祸之意,但此时自己是唯一在场的参政,他亦担心惹出什么事来牵连到自己,沉吟一下,还是劝道:“吉甫,皇上不过让介甫去益州查看地方官员有无欺上瞒下,了解益州局势,这是平常之事。吉甫若坚执己意,恐多有不妥。同殿为臣数十年,下官不敢不言,还望吉甫三思。” 这话已然是说得极直白了。两府大臣没有人反对,吕惠卿却坚持反对,是本来皇帝还以他无私,反见有私了,只能更增皇帝之疑。面圣反对,不仅于事无补,反是自掘坟墓。这些道理,以吕惠卿之智,岂有想不到的?但这时他只觉大势已去,方寸全乱。听了王??之言,默然半晌,终于再次拿起案上的毛笔,在诏书上艰难地写上自己的名字。王??见他署了名,在心里叹了口气,接过笔来,在下面亦签上自己的名字,交还吕惠卿。眼见着吕惠卿默然钤上相印,王??亦不禁生出一种兔死狐悲之感,他有意宽慰几句,却又觉无法择辞,动了动嘴唇,终是什么也没说出来。 第四章 书生名利浃肌骨 第十三节 吕惠卿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熬到离开政事堂的。“王安石”――这三个朱笔红字是那样的刺目,不断在他眼前晃动着,晃得他心烦意乱。上了马车后,便听随从在旁边问道:“相公,可是回府么?”吕惠卿抬头看了看天色,夏日昼长,虽已过了酉正,竟还是白堂堂的,他掀衣上了马车,道:“去集禧观。”随从亦不敢多问,应了一声,便吩咐了车夫仪卫,驱车往集禧观驰去。 这集禧观在南薰门与普济水门之间,从皇城而往,颇有一段距离,酉正以后,正是昼市收摊,夜市开始的时间,街道上熙熙攘攘,热闹得不行。吕惠卿虽然是宰相出行,有仪仗清道,但竟也是走不快,快到集禧观之时,天色已黑了下来,观中早已点起了灯烛。吕惠卿在观前里许便下了马车,留下随从仪仗,只带了两个伴当,信步往观门走去。到了观前,却见大门紧闭,一个伴当连忙上前抓起门环叫门,未多时,便听大门“吱”地一声打开了一条缝,一个小道士从门缝中伸出半个头,看了吕惠卿三人一眼,问道:“不知施主有何贵干?” 伴当正要说话,却已被吕惠卿止住,他上前几步,抱拳笑道:“道友叨扰,未知寇真人可在观中?”他口中的“寇真人”,便是集禧观的主持,俗名叫寇天素。那小道士听说是来访主持的,又看了吕惠卿一眼,见他装扮高贵俊逸,更不敢怠慢,忙开了门,出来稽首道:“不知施主如何称呼?找家师何事?” 吕惠卿淡淡一笑,道:“便劳烦道友通传一声,便说是有旧友来访。”说罢早有伴当递来名帖,那小道士接过名帖,说声稍候,便匆匆回观中禀报。未多时,便见观门大开,一个鹤发童颜的道士领着几个道童迎了出来,出得门来,上下打量了一眼吕惠卿,打了个稽首,呵呵笑道:“相公,久违了。” 吕惠卿早已见着寇天素,连忙还礼,笑道:“尊师,神采更胜往昔。” 二人相顾大笑,携手共入观中。这集禧观原叫会灵观,供着三山五岳的神灵,亦是汴京数一数二的大观,仁宗时毁于大火,重建改名集禧观。寇天素本是天师道的道士,有宋一代,三教合流,不仅儒家吸收佛、道二家之思想重建,佛、道二家,也有许多杰出之士,纷纷弃佛、道而归儒,大相国寺的智缘,便是一例。但这寇天素在天师道中却其名

相关推荐: 锁妖   幸福家庭背后的隐私   分手后,小叔子夜夜敲我房门   贱不过三(H)   四合院:我是棒梗的大伯   四喜宴之瑰殊结草   妈妈的美会让人疯狂   同时穿越:每个我有不同的金手指   我在赛博世界当万人迷   异地夫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