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十夜 > 第145章

第145章

弄的,进门就问这一句,显然是提醒这事他还没忘。 福宝上前道:“等头发再长些就看不出伤口了。” 司马邳指着卫��道:“你过来看看,他们说的是不是蒙骗孤。” 卫��往前走了几步,朝司马邳脑后看去,外皮留下一条细长微凸的疤痕,周围长了一层短短的发。 她道:“是长好了。” 司马邳扭头看过来。冷笑道:“都说好了,怎么孤摸着还有疤痕。” 福宝与宫女面色齐齐一变,就要请罪。 卫��被他盯着也有些怕,但避无可避,道:“殿下生得好相貌,见之忘俗,发中微瑕也无人能注意。” 司马邳微怔,瞥了她一眼,还以为听错了,回过味来才发觉她奉承地如此直白,满腹郁火不自觉散了大半。 “光会捡好听的说,”他道,“当日问你,不是不愿来王府,王妃给你脸面,你就愿意了” 卫��自进门就仿佛站在刀口浪尖上,幸好这句她早就思量过,忙道:“其实那日回去便有些悔意,是我年幼不知轻重,幸而殿下雅量豁达,不曾怪罪。” 司马邳微微皱眉,这种话他不知听过多少,也知其中假意居多,他素来不在乎这些。但不知为何,这话从卫��口中说出,让他却有些愿意相信。 他沉默不语,房中静谧。 过了片刻,司马邳才又开口:“行了,虚话不用多说,书房里要理的事多,你才初来,先跟着戚公明学着吧。” 卫��还当他要继续为难,没想到这样轻易就放过了,抬起眼飞快看了司马邳一眼,见他神色稍霁,她暗自松了口气,满面微笑答应一声。 司马邳对上她的笑,心突突跳了两下,他垂了眼皮,挥手让她出去。 卫��从里面出来,自觉过了一大险关,马不停蹄又立刻去拜见王妃。 王穆之面含微笑,问候她家中长辈,听卫��回答过后又说了些其他闲话。站在王穆之身后的宫女几次提醒卫��,是王妃青眼有加才让她到琅�e王身边做事。 卫��只好再把原先的奉承话又说了一遍,只是称呼换成王妃,又不着痕迹夸了太原王氏一番。 王穆之颔首,对卫��知情识趣感到满意,叮嘱几句后便放了她走。 卫��走出殿外,抬头看了眼日头,发现半日已经过去,只跑了两处地方,身体精神却疲沓。她拖着缓慢的脚步往外走,这时听见后面有个脆生生的声音喊卫小郎君。 卫��回头一看,是棠儿追了上来。 “卫小郎君刚才已见过殿下王妃,书房可是好去处,便是王妃娘家堂兄弟想来殿下都未答应呢,小郎君可知背后我说了多少好话,嘴皮子都快说破了。” 卫��:……原来是你。 “小郎君”棠儿眨着眼道。 卫��打迭起笑,“多谢棠儿姐姐了。” 棠儿笑道:“还是小郎君自己有才,我才有机会卖这份人情。” 卫��苦笑,心道:司马邳脾气古怪,去他书房做事也福祸难料,日后定要十二分小心。别的小郎君这个年纪正是恣意寻乐,潇洒自在的时候,过了十八再入仕,行走官场。如今她是提前好些年就来品尝官场滋味,还没有官身,简直命苦。 她无力地摆手与棠儿话别,这才朝书房走去。 戚公明得知她今日要来,早早就在门前相望,等了小半日才看见人慢吞吞走来,忙迎上来道:“玉度你可来了,我等了半日,没想到我们竟还有这样的缘分,当日一起整理书楼,今日又共事。” 卫��摇了摇头。 戚公明奇怪道:“我说的哪里不对” 卫��道:“快别说了,我都想哭了。” 作者有话说: ��早早走上了打工人的道路 第122章 一二二章 消息 戚公明将卫��带入书房, 此处离司马邳所住殿室极近,分内外两间,司马邳亲手倒了一杯茶来。卫��打量四周帘子, 案几, 笔墨等物,都是品质上好的佳品, 随口问戚公明平日在何处办公。 戚公明指着外间靠窗口的案几道:“就是这里。”说完他目光四下一转,压低声音道,“殿下书房内最倚重的是李公,你既来了, 跟着我先去拜谒。” 卫��跟着他进了内屋,里面宽阔敞亮,有三张案几,居中坐着的中年文士,面长细眼,气质儒雅,就是戚公明所说的李公。 卫��行了一礼, 李公抬头看了她两眼, 随口问她读了哪些书,跟着谁学。听到她说赵霖的名字后,李公又考了她一题, 等她回答之后点了点头,道:“儒学功底倒还扎实,就先跟着学吧。” 卫��跟着戚公明出来, 外间也有文士坐着, 说话不是很方便, 卫��便把戚公明拉到外面。 经他之口, 卫��才知道琅琊王府书房内有不少人,除了刚才见着的几个,还有两个正歇着。夜里也有人当值,处理紧急要务。 卫��道:“这屋里内外有什么差别。” 戚公明道:“里面的都跟随殿下多年,深得殿下信任,各地奏报公务都先经他们的手,外屋为殿下处理文书,殿下喜好书法文墨,也时常召人去一同鉴赏。” 卫��听懂了,李公三人是司马邳心腹,外屋的几个平日就处理些无关紧要的事,照此看来,她如今也是此列。 戚公明谈起这个对内屋颇为向往。卫��却觉得一身轻松,不接触司马邳的公务最好不过。 两人窃窃私语一阵。戚公明想到什么,欲言又止。卫��问他想说什么,戚公明忧虑瞥她一眼,道以后你就知道了。 没过过久卫��就明白他当日未说出口的话,书房里除了李公,其余人以士族寒门的出身隐隐形成两个派别,暗自争斗不休。说来卫��倒有些特别,她是士族子弟,却因为刚来的时候就与戚公明熟识,士族几人并未对她招揽。 别人以寒门士族区分,卫��就特别了,她成了“垂髫小儿不堪大用”这一类。 卫��接连去了书房几日,除了誊抄过几页纸,再没干过其他。通报过后,她每隔三日仍去赵府读书。赵霖听说她通过王妃的门路去了琅琊王府,虽还称不上掾属,他仍觉得十分满意,语重心长道:“多看,看听,少言,慎行,日后定有出头之机。” 说完还和卫��隐晦提了几句司马邳对寒门极为看重。 卫��知道赵师定是怕她抵触与寒门士子共事,所以特意提点,便认真听着。 司马邳来豫章多时,时常与赵霖探讨玄学,用了好几个赵氏门下的士子。赵霖见卫��年纪小,也不像有些士族有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将司马邳有意重用寒门的事透露了一些。 卫��当着赵霖的面听了只是笑笑,未做评论,心中想道:九品官人法掌选官制度,要想削弱士族,需从根源上改,仅靠琅�e王登基后与士族抗衡,也只是两败俱伤的局面,何况如今朝廷内外并不安稳,外有强敌,内有权臣,顽疾实在太多。 想到此处,卫��也不仅有些同情起司马邳。等登基之时,他要面对的局面并不算好,虽他也算隐忍,手段高明,但环伺在高门士族之中,可以施展的余地并不大。重用寒门就是动摇士族根基,无论哪个姓氏家族都不会同意。 卫��暗自叹了口气,最最关键的一点,他太短命。 第二日来到行宫书房内,卫��坐下刚喝了一口茶,只见外面匆匆跑来一个侍卫,将文书递了进来。这类文书外间几人都不能经手,直接送到里面。这日来送信的有好几个,忙的一干人等人仰马翻。 卫��还当发生了什么大事,猜想或是北伐来了战报。 她悠闲自在,干脆练字。才写了十来个字,门口传来内侍声音,让她立刻去偏殿。 卫��一怔,来王府多日,一直都没什么事,怎么突然就要把自己叫过去。她放下笔,捋了捋衣袖跟着内侍走去。 偏殿还有一间书房,是司马邳处理公务的地方。卫��被叫了进去,她目不斜视,也不打量四周。进门只瞧见司马邳坐着,几子上放着几张纸,应该就是刚才经李公的手筛选出来呈上来的。 如外书房那些文士,最大作用就是将各地呈报的信息先筛一道,那些无关紧要的暂放一旁,有用才拿来给司马邳看。卫��刚才看见司马邳半垂着眼,意态淡然,也不知是什么事,便站着不动。 司马邳指着几子上的纸道:“站着做什么,先拿去看。” 卫��吃了一惊,刚才看架势,这些都是最紧要的公文传信,怎能随便看。 司马邳朝她瞥来。 卫��只好拿起那几页纸看起来,眉头渐渐拧了起来。 纸上是桓启在回家祭祖的路上遇袭受伤的事。卫��大吃一惊,心都跳得快了些。可惜来信写的太过简洁,并未说清受伤是否严重。 卫��放下纸笺,看向司马邳。 他双眼闪烁着微微一丝探究,“玉度觉得是谁下的手” 卫��摇头。 司马邳淡淡道:“能算准行经路线和时间,范围并不大。” 卫��刚才就已经想到,只有桓家自己人才最有可能安排这场刺杀。但她此时更关心桓启受伤是否严重。她想到伯母乐氏若是听说这个消息,只怕立刻就要哭出声来。 她虽厌烦桓启打的主意,但到底曾视作血脉手足,她心底并不想他横祸出事。 卫��问道:“殿下,不知他伤得如何” 司马邳道:“活着,死不了。” 卫��听着放下一半的心,只听司马邳道:“外面说的不错,他秉性脾气和桓温相似。越是遇到这种事就越是狠,我看这背后动手的人也讨不到好。” 卫��问道:“殿下知道背后的人” 司马邳轻笑一声。 作者有话说: 今天白天没摸鱼的机会,唉,明天还是下午更 第123章 一二三章 无题 “还能是谁, 桓温现在那几个儿子,全是酒囊饭袋,读书平庸, 打仗也没什么本事, 眼看又认了一个回去,那些人心里着急就先下手。怕桓启日后得了桓温支持, 等成了气候,再想动手就难了。” 卫��心惊不已,前世她也曾听过桓家不少消息,大多都是桓温拥兵自重, 权倾朝野,让王谢两家不得不联手相抗。关于桓家内的阴私事并不十分清楚。 她

相关推荐: 穿书后我成了团宠小公主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爸爸第二部(H)   男人们的滋味   快叫我爸爸[快穿]   月与山(真骨科,1v1)   野鹤(H)   和离后战王跪着求我回府谢千欢萧夜澜无错版   江城雾(叔侄1V1)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