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十夜 > 第137章

第137章

听她说君子品德,令人印象极深。 卫��说完,对着亭间作揖。 贺台道:“你年岁虽小,却已对儒学有妙解,实在难得。” 等卫��退下,他再次问卫进是否就以此文应题。 卫进摇头道:“这是两年前所作,今时今日已有新的见解。”于是他又重新作答,被盗的文章里他说的是“情之有无”,眼下又论到了“应物与否”。 众士子刚才已经全部答过题,暗自比较,都觉得是严思所盗的那篇文水准最高,但卫进此番再答,众人却觉得比上一篇更佳,心中不由暗暗叹服,就算严思盗文的事不被揭穿,依然要落于下风。 贺台等他说完,感慨道:“你这篇经学妙解当排第一。” 卫进拱手作谢,众士子也没有不服的。 贺台挥手让众人暂时歇息。 士子们并不离远,几个成群议论纷纷,讨论的几乎全是刚才那件事。严思本就不是本地士子,士子们鄙夷起他来没有丝毫心理障碍。也有不少士子去与卫家兄弟两个寒暄,刚才贺台亲口说了卫进当排第一,那品级肯定不低,日后前程可期。大家同乡子弟,混个交情再好不过。 等了一盏茶的时间。 胥吏通知士子回来,公布今日定品。依照刚才答题顺序,一个个品级经胥吏之口报出,有人欢喜有人忧,还有人当场落下泪来。轮到最后两个时,胥吏都顿了一顿,然后大声喊出,“……卫琮,第六品;卫进,第四品。” 士子们纷纷向卫氏兄弟道喜。卫进所定的第四品,已经是江夏近些年来最高品级,上三品并非郡中正所能定,这四品也是中正贺台所能擢取的最高定品。而卫��的六品也同样令人惊奇,士子中定为六品的有四人,卫��是其中年纪最小的。 十四岁六品,等日后成年去参加州中正雅集,品级会更高。 所有士子都预见到,经过此次灵山雅集,卫氏兄弟两人必然名声大噪,江夏士子无人能盖过他们的风头。 县令在亭中看着众士子表现,笑道:“卫氏兄弟确实出众,只是这小郎君,年仅十四就获六品,会不会惹人非议” 贺台笑道:“姿容风骨才华他一样不缺,谁若不服就叫来看看他。” 县令闻言笑出了声。本朝以貌取人的风气实在太重,如卫��这般,若是效仿潘安去洛阳,日后去建康一趟,只怕妇人女郎的瓜果同样能投掷满车。只需将美少年的名声传出去,只怕比真正有才学的士子名字传播更快更广。 日落之时,灵山雅集结束,士子们纷纷登牛车,跟在中正贺台车驾之后,缓缓从山道下来。 到了山脚,贺台所坐牛车停住。 士子们看见贺台下车,与道边一个年轻郎君说话。 卫��察觉到外面动静,打开厢门,看见与贺台说话的人身形颀长,气度英武,正是卫钊。 她微微吃了一惊,卫进也向外看去,讶然道:“二弟莫不是来接我们的” 在灵山上,众士子仰望拜服的中正官贺台,与卫钊说话的样子却没有半点倨傲,两人年岁相差一个辈分,交谈态度却宛如平辈,甚至给人的感觉是贺台态度更谦卑讨好一些。 贺台上车离去。卫钊打马朝着后面的牛车赶来,身后跟着十几个骑马的侍卫。 众士子都在牛车里打眼望着,心中艳羡不已。 “敬道,你怎么来了”卫进问道。 卫钊视线朝车里一遛,只见卫��坐在里面,目光和周围截然不同的冷淡。 “恭喜大哥,玉度,”卫钊刚才已经知道两人定品的事,先道贺一声,然后道,“怕你们这里首尾还没收拾干净,所以我来看看。” 这时侍卫从胥吏手中把严思接手过来。严思不想事情又有变化,双目赤红,挣扎的如同垂死的鱼。 卫钊鼻腔里冷冷哼笑一声道:“就是这个斯文扫地的东西手伸到卫家来盗文” 侍卫拔刀高举。 士子们纷纷惊呼,只见侍卫刀背狠狠劈下,砸在严思膝盖上。 那一声骨头崩裂的声音在山道上传出很远,严思凄惨万分地哀嚎一声后又戛然而止,完全昏厥过去,身下流出一摊红的黄的,血和恶臭混在一起,周围看见的人无不胆寒。 卫钊却视若不见,调转马头,跟在牛车身边,道:“略作惩处,行了,回家。” 作者有话说: 第113章 一一三章 苦恼 卫钊卫��回家, 巷口早有仆从迎接,卫申乐氏带着一家子都在们前候着。 卫��和卫进从牛车下来,对卫申乐氏行礼, 卫申看着两人, 老怀宽慰直道“好。” 一群人簇拥着往堂屋去。 两人定品的消息早一步传到县里,乐氏许下赏钱, 府里内外俱是喜气洋洋。 卫申问起灵山雅集情况,卫进将经过说了一番,众人听着都觉得惊险,就算素锦已经被乐氏看管住, 但到底办的如何不到雅集这日谁也不知,如今总算有惊无险地度过。卫进说到严思下场,众人这才知道卫钊去接人时还下了这样的狠手。 卫家以诗书传家,历来行事儒雅端方,还没有一个有卫钊这样狠厉的手段。卫申听了,却面露赞赏道,对卫进道:“敬道这全是为着你免除后患, 省得日后再被这般小人惦记。” 严思名声已毁, 又断了腿,如今受着重伤被逐出江夏,就算途中得到医治, 以后也必然成了一个废人,再难对卫家做些什么。 卫进神色严肃道:“二弟的苦心我懂。” 卫钊不在意地笑笑,杀头见血的事都经过许多, 严思的事在他眼中实在不值一提。 众人闲聊说笑, 堂屋外仆从往来忙碌, 人人脸上都带着笑, 十分热闹。 刘氏坐在席上亲手拿了糕点喂刘琦吃。卫进今日擢取四品,她心中欣喜自不必说,可方才听乐氏卫进等人谈到“素锦盗文”“彭城严氏”,让她大吃一惊。这几日她为了乐氏不由分说扣了她贴身婢女有所不快,眼下那点子不满早已烟消云散,反而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卫��稍坐片刻就告辞回家,一墙之隔的卫府同样热闹。杨氏前些天心绪不宁,卫��不许仆役告诉她雅集的事,但杨氏还是知道了,整日紧张,吃了药才能安睡。 卫��进了屋,婢女打水拿了帕子来给她擦手擦脸。 杨氏听说她取了第六品,眼立刻就红了,等婢女离开,立刻搂着卫��道:“入不入品都不紧要,我就是担心你叫人看穿了。” 卫��道:“母亲别怕,等再过几年,我定了高品,有了名士的名声,就对外说研究玄学隐世不出。” 杨氏知道就算是士族出身,十四岁就获得定品也是难得的事,心中又是欣喜又是担忧,“我的儿,这些日子看你闷头苦读,练字不缀,这般辛苦,如今这样也不知道是不是机缘,可你到底还是个女郎,婚约没了,日后又该怎么办” 杨氏犯癔症的时候,卫��顶了卫琮的身份,与谢家的婚约自然作废。等杨氏清醒过来知道时已经晚了,她长吁短叹,时常为卫��忧心。 卫��握着她的手道:“现在家里这样不是挺好,便是一辈子不嫁人也没什么。” “胡说,哪家女郎不嫁人。”杨氏道。 惠娘从外面端了热茶进来,关上门正巧听见母女两谈话,道:“夫人莫急,小女郎这般出息,等闲郎君都比不上,等日后女郎以郎君的名义归隐,夫人再名义上把女郎收养回来,配个好人家也不迟。” 卫��还要说什么,惠娘对她使了个眼色,又劝了几句,只说谢氏门楣太高,家业大人丁多,是非极多,况且谢家郎君,娶的不是公主就是豪族贵女,若卫��真遵照婚约嫁过去还不知道要受多少闲气。杨氏是个软性子,如今只得一个女儿,听惠娘几句劝后心思也渐渐回转,暂时放下婚姻之事不提。 卫��陪着母亲说了好一会儿话才回去休息,晚上一个人的时候,她长长吐出一口气,只觉得勤学苦读并未辜负。按九品中正制规定,定了六品,入朝就取六品以下官职,不过她如今年岁还未满十六,并不能任官职。卫��想着家中情况与前世已经大有不同,卫进定了四品,若是有意便可入仕。卫家眼看着已有了兴盛之象,与前世衰败仅靠卫胜一人支撑的情况截然不同。 如今再想起前世种种,恍如虚幻不真的梦境一场。 卫��辗转反侧,许久都没睡着,把家里种种都想了,卫钊的脸最后跳出来,她顿时拧起眉头,苦恼万分。之前准备参与灵山雅集,她把那种不安深深压在心底,如今定品已尘埃落定,卫钊那些出格的言行所带来的压力仿佛巨石堵在卫��心口。 对于卫钊无视礼教的狂放肆意,卫��只稍稍想起,就如坐针毡,头皮发麻。 雅集既过,她还要继续跟随赵师学玄,可瞧着卫钊的态度,她实在是害怕。在江夏还有卫申乐氏两位长辈在,若离开这里,谁还能管束得了他卫��万万没想到,下山之时还欣喜得意于改变大哥命运,自己也获得品级。可这才一入夜,万籁俱静之时,她却要开始忧愁以后的日子。 倘若是别人,她可以避而不见,一躲了之,可卫钊是她二哥,再避也避不开同族同姓。 卫��烦恼思索良久,等身体困倦实在熬不住了才睡着。 第二日一早,卫��就被外面的热闹吵醒,惠娘端着水进来服侍她梳洗,说县衙传来消息,县令今日要上门来。卫氏两个郎君一起定品,一个才高,一个年少,一夜之间就传遍周遭几座县城。一县之内,定品的士子数量多,都算是本地官署教化之功,县令脸上有光,见卫家起势,上门有交好之意。 惠娘给卫��穿上一身柳青色簇新袍子,腰间佩玉,她上下打量一番,满意点头。 卫��去看了一回杨氏,穿过后院小门来到伯父家中。 卫申早起就要读书一个时辰,不让人打扰。卫��便先去了乐氏院里。婢女之夏敛秋站在小厅门前,见卫��来了,笑吟吟地请她进去。 乐氏和卫进都在,卫��进门之时就听见乐氏道:“……这两日就送往彭城,前因后果她已经知道了,总不会再怪我这个母亲落她彭城刘氏的颜面了罢。” 卫进语气温和道:“母亲这是说哪里

相关推荐: 狼性失禁   俘虏蔷薇(西幻h.1v1)   generous mind (gl)   甜甜   小妖精[娱乐圈]   男人们的滋味   【我和妻子江湖行黑暗结局版】高H小说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午夜时分返航(先婚后爱)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