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十夜 > 第70章

第70章

而且其中两个她都认识, 另一个她虽不识, 只看此人在琅琊王面前依旧傲气不减, 就知道身份很不一般。 五十来岁的华衣老者道:“行了,赵博士不用送了,老夫还有公务需料理,就此别过。” 他作了个揖,动作却是极随意,然后转向司马邳道:“殿下既喜欢豫章人物风貌,就在此好好游玩一番。下月还有章河赛舟,举城相庆,到时正好让殿下领略江右子弟的风采。” 司马邳点了点头,“庾使君说的是。” 庾使君卫��听到这个称呼,立刻明白眼前这位五旬老者是江州刺史庾治。 庾治最后朝谢宣点了下头,并没有说什么,守在院外侍从立刻上前,簇拥着他往外走去。 赵霖三人目送庾治离去,司马邳目光一瞟忽然看到站在树下等候的卫��。 赵霖与谢宣随后目光也移过来。 “玉度。”谢宣既惊又喜,脱口唤了一声。 赵霖问道:“子渊认得这位小郎君” 谢宣回答两人是故交,快步朝卫��走了过来,“你什么时候到豫章来的” 他前后给卫家写去三封信,除了第一封卫��回信谢过他求医一事,后来两封都没有回信,没想到在此处倒碰上了。 相较于谢宣脸上喜悦之色,卫��神情淡淡的,先对着赵霖作揖,双手奉上一卫申准备的书信,“江夏卫琮拜见赵博士,愿拜入门墙,从师受学。” 赵霖抚须,见卫��姿容既好,举止亦佳,心中已经很满意,看了卫申的书信后,道:“好,安邑卫氏之后,颇有慧才,留下跟学吧。” 卫��面露笑意,正要行拜师礼。 司马邳忽然开口道:“这两日我看博士收徒都有学问考校,怎么今日如此特殊,不问一句就让他列入门墙了” 赵霖道:“殿下有所不知,前几日来求学的都是寒门子弟,不知学问如何,我自要询问一番,卫氏乃诗礼传家,卫公已在信中与我言明,小郎君已将毛诗,论语等学过了,所以我才不需考问。” 谢宣此时也说了一句,“玉度家学渊源,于书道也极擅长。” 赵霖略点了点头。谢宣是谢家这一代中的佼佼者,连他都出言褒奖,那肯定是没错了。 其实寒门与士族的差别明显,寒门子弟要学习,起步尤其艰难,因为家中并无书帛,所有珍贵文字传承几乎全被士族收藏,而士族子弟要学习则容易得多,家中既有书,也有长辈可以教习。寒门子弟与士族从学的环境截然不同。所以到赵霖这里求学的寒门子弟,他都会考一下功课,一则看寒门子弟学过什么,二则也是观察寒门子弟的言谈举止。 司马邳瞥了眼谢宣,嘴角微挑道:“宣郎君与卫氏才是渊源甚深,竟连他擅书道也知道。” 他目光一扫众人道:“本王只是听说近来士族子弟中尸位素餐者不少,又有好靡靡之音,放浪形骸,全无士族该有文才风骨,所以才有此一问,也是怕赵博士收错了徒。” 谢宣心里奇怪,司马邳为何会对卫小郎君心存不满。 赵霖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但司马邳是皇亲宗室,他很清楚,当今天子无后,这位琅琊王已是默认的皇储。赵霖虽然声名在外,但说到底也只是寒门,他叹了口气,道:“既这样,卫琮,我来考你一题。” 卫��躬了躬身,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刚才听他们几个说话,无论是贬义还是褒奖,她都没有露出自得或者不满。 自古以来,含笑者总叫人心情愉悦,何况卫��外貌如此出众。 赵霖心中更是满意,问道:“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以论语释读。” 卫��这些日子以来,读论语最多,毫不犹豫就答:“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赵霖问的为政篇,卫��答的是学而篇,义理含乎。 赵霖道:“不错,当是熟读论语了。” 正要宣布考校通过,司马邳笑了一声道,“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何解” 不仅是卫��微微怔住,赵霖和谢宣都意外地看着他。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出自论语为政篇。这句却颇有争议,先秦以来,留下古籍太过精简,断字断章都由后代士子判断,出了许多学术上的争议。这一句难解之处就在于争议较多。 有人解释这句是“如果钻研异端杂学,不过带来危害罢了。” 也有人认为并非如此,而是“如果去批判不正确的言论,可以将祸害消灭。” 只八个字,注释却多,而且每种释意都看着都有道理,难以分辨是否是原文之意。 司马邳问这题,摆明了要为难卫��。 卫��睫毛微垂,低头思索。冷冽的风吹过,拂动兜帽上的狐狸毛,显得她脸色越发细白柔嫩,只唇上略带朱色。 谢宣原是担心卫��回答不上,正盯着她看,不知怎的,竟有些心慌起来,撇开眼神,有心说两句为卫��开脱。比如,这题太难,卫小郎君年幼。 还没等他张口。 卫��缓缓道:“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这句出自《管子。君臣》,意思为看待事物,只听一面值此,太过片面会犯错误,需听取各方意见,才是正确的。 用管仲这句来解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意思就成了“攻击与自己观点并不一致的言论,是危险的事。” 赵霖眼睛一亮道:“妙解。” 司马邳乜斜着眼看她一眼。 谢宣面露喜色。 如此回答,入赵霖门墙已是毫无异议。 赵霖夸奖了卫��几句,叫她三日之后来此处正式拜师。卫��躬身谢过,然后离开赵府。 谢宣和赵霖作别,跟了上来,在背后喊她,“玉度。” 卫��回头,看着他有些心烦,虽说这一世与前世早已有所不同,但前世那些事就像不可磨灭的记忆,虽然时隔许久,想起仍是觉得心中厌烦。 她一眼瞪过来,表情也说不上好。谢宣却无所觉,走到她身边和她并肩而行。 “你到豫章求学怎么不告知我” 卫��反问:“为何要告知你” 谢宣一愣,表情顿时变得有些讪讪的,“你我相识,也算旧友。” 卫��心里冷哼一声,反正如今母亲已经在葛洪处诊治过,她自问以后与谢氏也没有什么交集,何必再和谢宣牵扯。 她蓦然停下脚步,“谢郎君,我们两家本来有秦晋之好,但舍妹衣冠入冢,我见着你就忍不住想到妹妹,心中悲恸,虽这也非你的错,但日后能避则避,于你我都好。” 谢宣愣住。 卫��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 到了门口,等车夫将牛车牵来。在她身后,谢宣和司马邳不久前后走出来。 谢宣脸色微黯,有意放慢了步子,司马邳反倒走到了前面。他看了眼谢宣,表情戏谑,也不知在想什么。 作者有话说: 应该是昨天的第二更,晚了。 主要是这里面的论点我摸索了不少时间,里面的原文引用论语,这个我就不特意标注了。 写之前我一直很犹豫,极其用心的部分或许很多人不会仔细去看,但最后还是觉得应该写,一是符合当时环境,二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展现,当然这种以后也不会很多,咱毕竟是个言情小说,哈哈哈 还有一更在晚上感谢在2022-11-26 21:06:49~2022-11-27 08:34: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36 第36章 宴席 卫��回到家中, 黄芷音知道她已经被赵博士收入门下,好言好语恭喜了一番。其实拜师这事本来一点也不难,有卫申的荐书, 卫��又是安邑卫氏之后, 哪有儒师会无故拒绝士族子弟。也就是遇上司马邳,才被为难非要考校。 卫��还觉得奇怪, 驿舍也才见了一面,为什么司马邳看她这般不顺眼。难道仅仅因为她拿弹工射他豢养的鸟儿还是为了其他原由,她想到了当时阮氏女郎和司马邳在树后,莫非是记恨她扰了他们的好事 司马邳不是普通的皇亲, 卫��知道,他是未来帝王,虽然在位仅五年,但无故得罪他并非好事。 她在心里盘算一回,如今司马邳留在豫章,听刺史庾治说的那句,可以推测出司马邳短时间内还不会离开, 以后若有机会, 她要试着找出得罪他的根源,尽力修补关系。 卫��将白天发生的事又从头至尾想了一遍,觉得并没出什么纰漏, 这才睡下。 第二日罗弘的帖子就送来了,约她明日与灵犀楼赴宴,打的名号自然是庆祝她拜得赵博士为师。 惠娘知道这些士族举宴, 必是要招伎子相陪, 讲究些的带家中蓄养的家伎, 恣意些的就招外面的粉头, 宴席上更是放浪形骸,什么举动都有。她想劝卫��别去,还未开口,卫��就知道她的意思,“要想在豫章士族中站住脚,总不能独来独往,罗弘是二哥的朋友,又是特意为我举宴,我岂能落他的面子。” 惠娘道:“这些伎子粉头,都是风月场里的妖精,眼睛可毒辣着,小郎君千万小心。” 这句提醒的对,卫��心弦绷紧,明天的场合更应该处处警醒。 第二日,卫��穿了厚厚一身冬衣出发,很快来到灵犀楼前。果然是士族喜欢聚会取乐的地方,檐角垂着灯笼,照的四周一片敞亮,如同白昼。嬉闹的声音从楼里传出,显见的十分热闹。 卫��步入灵犀楼中,门前就有奴仆守着,并非是各家私仆,而是楼里的仆役,都穿着青衣,打躬作揖地请她进入。 灵犀楼高三层,两名俏婢守在楼梯口,看见卫��眼睛亮了一下,迎上来,一左一右就要贴过来。 这般温柔阵仗卫��两辈子了也没试过,赶紧用手挡住两人,“请两位带路。” 两人一笑,领着她上楼。 大堂内一片闹哄哄,罗熊邓三姓的年轻子弟都在,还有其他本地小姓士族,平日他们也都是围着三姓,这样的举宴当然不会错过。众多俏美的婢女在客人中穿梭来回,更有几名打扮的脂光粉艳的女子陪坐席间,莺声燕语,春意盎然。 卫��刚一路面,罗弘就看见了她,“玉度,过来。” 众人都朝

相关推荐: 人间四月   明明就(破镜1V1)   男人们的滋味   长得丑就不配攻略病娇了吗[穿书]   节操喂狗   金庸群侠之风流段二   七零寡妇再嫁[穿书]   (西幻)旧神与新神(np)   禁止入侵(H)   【我和妻子江湖行黑暗结局版】高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