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春帐暖(骨科,亲兄妹) > 第87章

第87章

刻就打消了不该有的念头,他们的君王看上去一点毛病都没有,健康的不像个受过伤的人,精神状态比之前都要好很多。 康熙痊愈之后,太子爷果断的放弃了权政,全部交还给康熙,甚至提醒索额图急流勇退。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索额图心灰意懒,看清了康熙暧昧不清态度背后的冷血,他也生出了退隐的心思。放权有何难,他的几个儿子还会因此受到重用。 遇刺之事就像衣服上的一粒小小灰尘,轻轻一弹就被抹掉了。 太子爷和康熙疏离了很多,他没有去询问,但手里握着的证据都表明这是英明的君主设下的圈套,恐怕连受伤都在他的算计之中,不然何以见得,伤好得如此之快?甚至要传位给他的圣旨,都是在试探他的心思,究竟有没有弑君之心,还是有没有迫不及待要登位之心。 太子爷冷淡康熙,而康熙也冷着太子爷,这个局布下后,收到的结果并不让他满意,他被太子爷的做法和态度寒了心。 帝王心术,终究是权谋太多,疑心也多。 就在群臣以为太子爷会受到重视,委以重用的时候,康熙却将目光放到了四阿哥胤禛身上,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四皇子却是心思缜密,小小年纪便城府很深,是个做大事的料子。 太子爷对他们的尔虞我诈没任何心情,乐得清闲,每日写写字看看书,随便侍弄花草。若有可能他都不想在毓庆宫待着,回他的太子府再不进宫了,但是康熙却以刺客之事为戒,将他留在了皇宫,也没说期限。 父子二人还会常见面,聊一些话题,但明显太子爷兴致缺缺,十句话才结一句,独角戏唱久了康熙也有点恼了,每到这时候太子爷便似嘲似笑的看着他,康熙理亏,再多的火气也没了。 时间悄悄溜走,两年后,索额图乞骸骨,帝准,令其赋闲在家。 太子爷很满意叔公识时务,自己主动退出,总比康熙翻出旧账要强,赋闲在家颐养天年,总比流放饿死的结局好得多了。 他重活了一辈子,总算改变了一点历史的轨迹。 第40章 | 第六十四章:请战 早在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势力不断增加,对关内虎视眈眈,冒犯不断。蒙古多数部落首领曾向清廷告急,请求保护。康熙一面把他们安置在科尔沁放牧,一面责令噶尔丹罢兵西归。但噶尔丹气焰嚣张,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势南下,深入乌珠穆沁境内。 上一世康熙最后一次亲征是在三十六年,彻底大破葛尔丹,收复准葛尔。 如今提前了三年,随着太子爷的重生,葛尔丹活动的手脚也加快了,成了大清心腹大患,必须彻底消灭。 群臣纷议中,太子爷一步出列,整了整马蹄袖,高声道:“儿臣请战。” 大清对葛尔丹用兵是一定的,商讨的都是派谁出战,没想到一声不吭的太子爷主动站了出来,顿时刚才还热火朝天讨论的声音立刻熄灭了下来,太子爷此举,用意何为? 康熙也被太子爷突然的请战愣主了,继而升起怒火,考虑都没有直接否决:“太子心系天下,朕心甚慰,可太子未带过兵,降伏葛尔丹非同小可,太子还请归列。” 太子爷正声坚持道:“调兵遣将自有将帅辅导,儿臣身为大清储君,理当该为大清尽忠尽力,噶尔丹得势张狂,不得不除。我大清休养生息,专等一举打破的时机,此战必胜,儿臣愿请战。” 最后一战提前了三年,依着太子爷对事局的把控来看,这次出战情形和康熙第三次亲征相差无几,而且论实力,大清更胜一筹。此战必胜,他自然要去。 没有什么政绩比战功更有份量,太子爷闲了两年也不得不为自己打算,如今他身边没了索尔图,几个叔叔虽能帮衬他,却终不如自己去挣一分战功。他前世输在这上面,这一世不能不提早准备。 还有一个顾虑就是,康熙亲征得了疟疾,性命垂危,真正的危机,不然这消息一传到京城里,索尔图立刻劝他登基,连龙袍都准备好了。 战事提前了,传教士却未必会提前来,要是康熙再得了疟疾,岂不是要命丧草原,太子爷不否认自己存了一分为康熙考虑的心思。 战场之事,瞬息万变,胜负未出的时候,谁也料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了什么,所以太子爷铁语铮铮的“大清必胜”,和他要请战的话,听在康熙的耳朵里就是他不知天高地厚,固执己见,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太子主动请战,若是康熙一再当面驳了他的意,未免会让太子爷落人口舌。于是康熙阴着一张脸,丢下一句:

相关推荐: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山有木兮【NP】   蝴蝶解碼-校園H   弟弟宠物   NTR场合_御宅屋   将军在上   婚里婚外   树深时见鹿   乡村桃运小神医   淫魔神(陨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