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卫星撞击锦石山后的去向。 政府保护特殊人才,经过沟通将他跟马光年等人安排进军方基地,其他普通人员则送往嘉城官方基地。 只是没想到路上困难重重,又是沙尘暴又是暴雨,到达军方基地时,长期跋涉的李老病倒。 这一病,再也没有起来。 哪怕有特殊照顾,他的身体还是在数年天灾中亏损的厉害。 抢救无效。 马光年则进入军方医院。 第459章 思想不达标 姜宁只去过两次医院,两人并没有相遇。 小行星撞地球时,马光年被安排上运输船,在海上风浪中兜兜转转数月,于昨天安全抵达新家园。 他没有休息,主动申请到医院工作。 想到和善慈祥的李老,姜宁不禁心情失落,同时又敬佩马光年从未动摇过的信念。 “老师,我也是从军方基地出来的。”她打开背包掏了一包方糖跟一盒茶叶出来,“当时运气好找到批稀有金属,换了条潜艇回来,从家里带的物资都没有丢。 这两样你先拿着,改天我再送些粮食过来。 您身体太差了,要尽快调养好才能更好面对工作。” 东西太珍贵,马光年不愿意收。 “老师,比起您传授给我的知识,这点东西根本算不得什么。” 姜宁有自己的坚持,“基地在稳步发展,将来会越来越好的,您不能让自己的身体垮了。” 盛情难却,马光年只能收下。 两人又聊了些,姜宁这才离开医院。 到码头要经过科研院,只见门口排满前来应聘的幸存者。 打听才知道,科研院要成立食品厂,提前招一批手脚灵活的生产工,专门宰杀处理黄花鱼,拔除它们身上的毒瘤腺体。 由于生产要求高,需要穿防护服,避免被黄花鱼伤到,所以待遇是普通工种的几倍。 “选我,天灾前我在大润发杀过10年的鱼,闭着眼睛都能将鱼杀出花来。” “我家祖上三代都是杀鱼的,保证熟练到能在鱼骨头上雕花。” 竞争很激烈,现在差点没打起来,把面试官都吓退了。 离下班渡轮还早,姜宁到物资交易中心逛。 除了海盐之外,居然卖起鱼饼。 鱼饼是新品,刚推出有优惠,普通幸存者一天的工资能买半斤。 如果将来批量化生产,只会越来越便宜。 看得出来,基地现阶段的目标是民生,推出来的商品并不为营利,而是为幸存者的生命考虑。 姜宁来得太晚,鱼饼早被一抢而空。 不过,随着变异鱼类可食用的消息传开,基地上下为之振奋,连服务员脸上的笑容都灿烂很多。 “我试了昨天领回去的鱼饼,虽然口感很一般,但吃了之后没有不舒服,今天起来感觉身体充沛了不少。” “谁说不是,多少年没吃过肉了,身体补充了营养当然舒服。” “希望将来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还能像天灾以前那样,大伙聚会痛快涮火锅。” “还真别说,别看我们工资粮不高,但福利还可以,听说过几天还有青菜发。” 从物资交易中心出来,姜宁并没到码头,而到行政服务中心找蒋关山。 得知她前来,蒋关山连忙迎出来,“姜同志,你考虑得如何?” 姜宁没有再犹豫,“我同意加入。” 蒋关山笑容满面,“没问题,待遇好说,另外我帮你跟小霍写申请特批入军籍。” 军籍?开什么玩笑! 姜宁神情严肃,“领导,我的思想觉悟还没到那个高度,如果那天做到了,我们会自行申请的,你没必要为我们开后门。” “哪能啊,如果你们没有觉悟,岂能万里迢迢让英雄回家。” 不不不,姜宁真不是自谦,而是思想真不达标。 其实,她真的只想跟在乎的人过好自己的日子,之前所做的种种,不过是身为华夏子孙的责任跟义务。 然而,蒋关山真挺看好两人,想要招纳到麾下。 她越是拒绝,他越是舌灿莲花。 最后姜宁急了,“领导,你要执意如此,到医院上班的事我再考虑一下?” 蒋关山这才打住,“别啊,你说了算。” 姜宁从包里掏出速效救心丸,“这是我囤的最后一瓶,至于以后医院能不能炮制出来,只能到时再看了。” 将救命药收下,蒋关山热情邀请,“小姜,你今天有空没?我请你跟小霍到家里吃饭。” “不必了,我明天要到医院报道,现在回去整理一下。” “行,吃饭的事改天再说,在医院要是遇到麻烦,记得随时跟我说。” 送走姜宁,蒋关山兴冲冲到医院,找到正在忙碌的马光年,“马院长,我刚才给你招了位女医生,也是从南部军方基地出来的,明天你带一下。” 没有外人,蒋关山也不怕说实话,“这位医生的水平如何暂不好说,但她对基地有功,要是医术好你就带着,要是医术不行,你就安排她到普通岗位。” 马光年搞学术研究的,最讨厌走后门拉关系的,皱着眉头道:“她叫什么名字?” “姜宁。” 马光年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名字?” “姜宁。”蒋关山以为他不乐意,隐晦道:“看着是年纪轻了点,不过之前她在海上救过飞行员,不但托人将英雄的骨灰送回来,还给同胞指明新家园坐标。 上次领导突发心绞痛,也是她拿药救的人。” 马光年哭笑不得,“姜宁是我的学生,今天她已经在教医务人员如何炮制药材。” 至于她为什么不来医院上班,总归是有自己的考虑,每个人选择不同,他不会特意去问。 蒋关山震惊,“天,那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知自家人。” 怪不得姜宁会突然改变主意,原来是在医院遇到自己的老师,这才改变主意的。 这下他可真就放心了,马光年的中医水平,早在天灾之前就全国出名的。 他带出来的学生,不可能差到哪里去。 有师徒俩坐镇,医院这块他是真的放心了,可以将精力放在其他地方。 姜宁坐渡轮回到B区,没过多久豆豆下班回来。 她带了半斤青菜回来,高兴道:“嫂子,黄花鱼肉可以吃,养蛆组的任务就没那么重了。” 重磅消息,不知是她表现良好,还是嘴甜会跟领导处关系,过几天调任到青菜组做大组长。 经过各区种植园的努力,种出来的青菜勉强能供应基地食堂,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培育跟留种。 争取早日让所有幸存者都有青菜吃。 姜宁笑问,“豆豆,你喜欢现在的生活吗?” 第460章 我没吃鱼,我没吃鱼! 姜宁笑着问,“豆豆,你喜欢现在的生活吗?” 豆豆毫不犹豫,“喜欢。” 虽然同事间会有勾心斗角,但她已经能轻松应对,甚至有时候能从中找到快乐。 工作挺辛苦的,但能让她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有吃有喝的日子很美好,但精神却非常贫瘠,现在累点忙累,却从未有过的踏实。 “嫂子,我觉得挺好的。” 人都会有私心,但不可否认的是,都在往大方向努力,坚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姜宁微笑,嗯,她也想开启新生活了。 晚上,霍翊深回来看到姜宁在收拾东西,不由问道:“今天去医院觉得怎么样?” 缺医少药的医院,还能怎么样呢。 不过因为马光年的坐镇,又让人重新看到希望。 听到马光年来到华城基地,霍翊深不由想起中医院科研院的日子,“李教授怎么样?” 姜宁心有遗憾,“李教授年纪太大,去到军方基地就生病了,没有熬过来。” 李教授是中医界的泰山北斗,想到他研发的抗雾霾病毒的药方,不知救活了多少幸存者,在天灾中陨落实在可惜。 如果他还在,必能大大加快中医药系统的恢复。 得知姜宁决定去医院上班,霍翊深感到很高兴。 没有人知道,天灾到底有没有结束,但生活总归要继续。 有份工作,能让人踏实下来。 “挺好,以后我们一块上下班。” 姜宁唏嘘,说好一辈子不上班,结果还是上班了。 睡惯懒觉,真的起不来。 软瘫瘫的姜宁被霍翊深从床上拉起来,挤好牙膏塞到她手里,“第一天上班,不能迟到。” 她这才清醒过来,打仗似的忙碌起来。 紧赶慢赶上渡轮,困得倒在霍翊深肩膀上睡着。 到了A区,时间还算充裕,霍翊深将她送到医院门口,“下班我来接你。” 医院有两个院长,一个主管行政,一个管学术的。 姜宁挂在马光年名下,缘分兜兜转转真是奇妙,仿佛又回到了粤城中医药科研院的日子。 马光年昨天忙到深夜,将医院的情况摸了个透,给姜宁下达任务。 他这辈子都在钻研中医,对西医一知半解,姜宁跟过老胡一段时间,不敢说独挑大梁,简单的外科应急处理是没问题的。 基地建设如火如荼,陆续有外伤的送过来,光靠中医是治不了的。 最好的办法是中西医结合,尽可能救治伤患。 姜宁昨天看过药品库存清单,急救的手术器械以及药品不算多,但能撑个一
相关推荐: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数风流人物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烈驹[重生]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差生(H)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镇痛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