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三个男人一台戏(总攻)上 > 第17章

第17章

秦青灼没什么地方要去,他坐在床上,把书柜里的书拿出来看。这是社学里的教材,教的还是四书五经,但在他手上的《论语》看上去比后世的要薄一些。 秦青灼读的汉语言文学,他选修的课程其中就有《论语》《孟子》《中庸》《诗经》,九本书就学了四本书。 自己因私下对《周易》感兴趣,还读了一些《周易》。 他打开《论语》看见几个熟悉的字眼,露出一抹笑。虽说字体不同,但这几日的学习和原主中的记忆托底,让他还是认清了这些字。 他从包袱里把《三字经》拿出来摆在书柜里面。 《论语》和孔子的生平事迹息息相关,他私下了解到孔子长得高大,也有武功。 在《史记》中司马迁就说道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而异人。” 怪不得孔子敢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招摇过市。 他打开《三字经》继续看书。 等他回过神来,察觉到肚子饿了,放下书打算去膳堂。 “于兄,你不用膳吗?”秦青灼礼貌询问。 于岳:“不用,你自己去吧。” 他还是一副睡眼朦胧的样子,打了一个哈欠。 秦青灼自己去了膳堂,吃了一碗白米饭,还有明南知放在他包袱里的咸菜罐子,然后打了一些青菜。 在社学里不好出门赚钱,他叹口气,不知道在社学里有什么营生可做。 …… 吃个半饱后,他去社学溜达,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毕竟书生的钱最好赚。 饭后一群书生在一座亭子里围成一圈,有热闹的地方就有争论,有争论的地方就可能有商机。 秦青灼挤了进去。 “冯兄,这句话有何解?”说话的书生眉眼如漆,长得高大,语气带着笑。 冯桦冷哼一声:“这句话是说为人孝顺就不会犯上作乱,这样的人就是君子的品德,孝悌是实行仁的根本。” 洛川露出微笑:“那冯兄可觉得对?” “孔夫子说的自然是对的,要是连父母都不孝顺,那如何侍奉君主,怎么成为仁德的君子。” 洛川:“但有人不孝顺父母,同样是仁德的君子,成为了君主的左右臂膀,自古忠孝难两全,这何解?” 书生们窃窃自语起来,他们陷入了沉思,不知道如何来回答洛川的话。 冯桦和洛川都是甲班的学生,他们两人是知己也是对手,经常对经典展开辩论。夫子们又不拘着他们,反而还鼓励他们。 周池看见秦青灼在人群中,拍了拍他的肩膀:“秦兄,你也来看热闹?” “周兄也在。” “他们两个人又杠上了,这回估计又是洛兄赢了,冯兄说不过洛兄。”周池笑道:“马上冯桦就认输了。” 周遭的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话,一旦冯桦和洛川要说话了,他们就安静下来。 “这回又是我那弟子赢了。”一个老夫子挼了挼自己的花白胡子。 “这辩题要是我弟子来问,你那弟子也回答不上来。”一个穿着黑衣的老夫子冷哼一声。 自古忠孝难两全,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秦青灼下午才翻了《论语》,他记得原文是: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汉代李密的《陈情表》中为了照顾自己年迈的祖母,陈情上表拒绝了皇帝的征召。明代袁崇焕抵御金国,未曾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三国徐庶,为了母亲,投奔曹操,由此出一句话:“身在曹营心在汉”。 秦青灼看亭上的冯桦和洛川争论得面红耳赤。 冯桦:“诸位对此有何解?” 他倒是也聪明,记得集众人之长。 有书生拱手而立:“身为读书人,自然是要精忠报国,为朝廷出力,何故在于小家!为朝廷出力可救千千万万的小家,所谓舍小家而救大家。” 两个夫子赞叹点点头,向学子们询问这位书生的名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是连自己的小家都顾不上,何谈救千千万万的小家,我看反而是害了千千万万的小家!”一书生冷笑。 书生们又开始以理服人。 秦青灼想了想,脑子灵光一闪。

相关推荐: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外婆的援交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迷踪(年下1v1)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作恶(1V2)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删除她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