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小岛狌奴 > 第241章

第241章

着, 跟杜衡一起进了灶房里, 灶下暖和, 比屋子里还舒坦些。 有了崽子喜悦褪却一半,秦小满也理智了许多,他一边往灶膛里放柴,一边道:“而下有了孩子固然是好,胎像不稳要吃药花钱也就罢了,照这样子怕是也干不得多重的活儿,一耽搁可就两厢耽搁了。” 好不易手头上攒着了点钱,要养着孩子原本还计划供杜衡读书,而下手头可就又紧凑起来。 从医馆回来,昨儿夜里杜衡也想了以后的打算,决计是不能再让小满一个人下地去干重活儿了,但是家里相对于稳当的收入来源就是料理田地,地还是得要种的。 “要么全程请人耕种,要不然就找雇农。” 秦小满道:“请人耕种十分麻烦,且春耕秋收就得请无数回,若是把土地交给雇农倒是省事儿的多。既是万事不必操心,秋收时还能跟里正一般前去收取粮食,可而今朝廷条例改了,寻常人家不得私招雇农。” 以前是只要有钱土地多就能招雇农给自己种地,秋收的时候雇农缴纳粮食给东家,那是早些年战乱流民多的时候,难民为了能够落地安家,没有土地这才前去做雇农。 比起寻常农户雇农的日子难过的多,除却按照朝廷的律令缴纳三成的粮食以外,还得缴纳三成的粮食给借租土地给自己的东家,剩下的四成才是自己的,粮食拿去卖几乎是不可能,也就只堪堪够自己一家人吃。 赋税常年缴纳不足,也就只有借钱借粮,如此恶性循环下去,雇农也就只有完全依附于借土地的东家,久而久之沦为奴籍。 随着雇农的兴起,许多生意人和地主不断的兼并土地,一时间自由身的农户急剧减少,影响了朝廷的集权控制。 前些年朝廷为了整治土地兼并,维护士族权利,下令只有童生及其以上身有功名者才可以召集雇农为家中耕种,平素人不得私招雇农。 且这童生功名还得是真刀真枪给考的才行,捐钱买的是不能作数的。 一时间倒是整治了许多商户和地主。 以前落湾村不止一个地主,除却李家也还有旁的,后头也因为政令被整治没落了下去。 李家老四倒是个童生,但有人说他的童生其实也是李家捐钱买的,李四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布告的榜单上。 按例李家是不能招揽雇农的,可李四的老丈人是秀才,家里又几番疏通关系,想必打通了县府这捐的童生也就成了考的,这才保住了招揽雇农的权利。 但若真是捐的终究也是不合律令,只不过碍于李家的权势和地位,村里的人不敢多嘴说什么。 在外头李家也是把雇农的事情掩藏着没往明路上过,家里也都还指着李四争气赶紧考上秀才,如此家里也再不必顶风作案。 “我爹在世的时候,小爹去世了那几年他一个人料理不过来家里的田地,其实也是招过雇农的,后来他去世了就不可再用雇农了。” 秦小满回想起有雇农的那些日子,家里就跟小地主一般,雇农百般奉承讨好,生怕来年就不给他地用,逢年过节的都要送礼来不说,家里有点什么大喊小事儿的不用去叫就自己前来帮忙了。 只不过这样的好日子也没过上两年。 杜衡微叹了口气。 秦小满挑起眉毛:“要不然去找堂叔,看他能不能帮咱们家疏通一下关系,毕竟我爹生前也是童生是不是?” 杜衡摆了摆手:“这事情不好去麻烦堂叔,毕竟是违反律令的事儿。乡亲们晓得了也不好,若是上头不查也就罢了,但要查是一查一个准儿,到时候不是害了堂叔嘛。就算是他愿意帮咱们,咱也不能这样借着亲戚关系如此。” 秦小满点点头,他堂叔的日子也并不多好过:“那就先定请人帮忙吧,说不定我养两个月身子就好了。冬日翻地倒是也能找到人帮忙,送些柴火给乡亲,家里有牛牵着去翻地轻松,会有人乐意干。” 杜衡也是这么想的,这些能拿点东西就请到人帮忙办事儿的活儿轻快,能不花钱就不花钱,明年春耕了再花钱请人就是。 但在春耕以前,这几个月里闲散归闲散,还得找点事情做,最好是能再挣点钱,毕竟开了年花销就多了。 盘算了一番,卖柴卖粮,以及卖点地里的蔬菜瓜果收益终究不如吃食。 杜衡还是决定去县城里摆摆小摊儿,先时庙会在外头一天还是挣了几百文的。 虽是不如像种庄稼一般种下能挣一大笔,但庄稼生长周期长,平素没少耗费精力,且还分了时节。 在县城里摆个小摊儿一日赚那么一点,到底来钱快,每日都能看到钱。 秋收以后家里可用的食材不少,杜衡预备就着有的食材做吃食,自家有的总比再去费钱采买划算。 杜衡尽可能的把能用的都给用起来。 这个月份里挖回来的地瓜正是新鲜,汁水多还甜,杜衡很瞧的中它内里饱含的淀粉。 红薯淀粉制作其实也简单,无非便是把地瓜清洗干净以后掺水捣碎成泥,将地瓜泥过滤,瓜泥与水分离。 分出的水静置,沉淀后

相关推荐: 桃源俏美妇   乡村桃运小神医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弟弟宠物   山有木兮【NP】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旺夫   虎王的花奴(H)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