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妖后的小太监gl > 第130章

第130章

退兵的几日间,崔浩在军中遭遇的白眼愈发多了。邺城之战中,崔浩带人活捉了慕容麟,还曾被军中士卒视为少年英雄,现在却有不少人,将对他的恶意表露在了台面上。 但拓跋圭也不得不承认,他一面觉得自己迟早也要摆脱对这些北方世家的依赖,一面又觉崔浩属实是个人物。 光看他此刻能不悲不喜地站在此地,品评天幕所说,就已是这世间多少人学不来的心态。 只是他终究还是年轻了些,也受限于他的出身,对于永安的评价不够客观。 崔浩的眸光沉沉,“臣有错。” 在听到永安启用识字女子的时候,他已猛地惊觉,自己先前说起拓跋圭优势的时候,到底漏掉了什么。永安的唯才是举,竟是不仅仅不限出身,不限年龄,还做到了不限性别。 能如苻登的毛皇后一般“壮勇善骑射”的女将,放在北人之中都并不多,更何况是能畅谈政令、主持局面的女官,放眼天下,更是凤毛麟角。 可若是对于一个崭新的,一切都在起步的王朝来说,要让她们从屋内走到堂前,将她们培养成栋梁之才,又好像确是一条可行之道。 也只有她们,会比任何人都坚定地站在永安的背后。 更为可怕的是,她们成功了! 那麽毫无疑问,他先前的说法,失之偏颇了。 但面对拓跋圭的问题,崔浩仍是回道:“永安在募招人才的局面上是利是弊,还是得看看她回到建康之后的行动,倘若她一味遵照天幕所说,再举行一次考试,恐怕会让一些本可以出头的人才,湮没在一众雷同的答卷中。” 拓跋圭笑了笑:“但你应该也明白了,我们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是。”崔浩回答得诚恳。 洛阳之战,秦国在争,魏国在变,他崔浩也已出了奇策,但应朝的反应也证明了,人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未知,永安也是天幕广而告之的明君统帅,不会坐以待毙,这才有了魏军秦军的惨败。 先得假定她能做到,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映射的还击策略。 听听天幕接着说的是什么吧,说永安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一点也不过分。在这批参与考试的“人才们”同时面向皇帝、楚王和太后的时候,她依然拿到了最适合她的一批人手。 “都看着我做什么?”王神爱一脸正色,权当自己没看到,天幕在说起这段的时候,竟然难得调皮地配了个动画。 反正本来就已经有两个垃圾桶了,现在也不介意多来一个卡通的永安大帝,从卷子中扒拉出来了几张,揉成了团,丢进了左边的一号垃圾桶。 还……还挺可爱的。 再想到面前这位看似成熟稳重的皇帝,实际上也才只有十三岁,那就更可爱了。 王神爱一本正经地岔开了话题:“现在肯定没人敢这麽写了。” 晋朝都没了,谁有这麽大逆不道。 “……也没法这麽写了吧。”刘义明想了想自己在战后追击,入山寻人时看到的景象,表情古怪地说道。 墓葬都成武器了,修什么修呢?就这样吧。 …… 桓玄:“……” 他的目光往附近扫了一圈,大为光火地看到,刘义明虽然是回来报信了,但刘裕还没从函谷关方向撤兵回来呢,导致他最能找到对比优势的一位竟然不在此地,简直是无处诉说的冤枉。 偏偏,天幕完全不能理解他的郁闷,眼看就要说到二号垃圾桶了。 “咳……”谢道韫向来从容稳健,就连与王凝之和离一事也办得很是体面,现在真是没能忍住,一口茶呛在了喉咙里。 同在此地的刘穆之也不免神情漂移了一下,颇为同情地看向坐在最末的少年人。 这位更是失态,直接一口茶喷了出来,年轻的面容憋得有些通红,仍在费力地看向天幕。 先前天幕提到过,身为谢道韫侄子的谢灵运在永安大帝的兰台省任职。 兰台这个机构,在汉代就有,乃是国家中央的文件典籍库,兼具整理文书与修编史书的作用,或许会在新朝有所改动,但无外乎还是与文学相关。 谢道韫干脆将谢灵运接到了身边,方便督劝这个年轻的后辈好好进学,以免步了某些姓“谢”之人的后尘。 结果怎麽还能来上这样一出啊? “也就是说,我的答案不能让陛下满意,起码不是她的最优选,所以就变成了……” “但你起码是天幕说的,山水诗派创始人。”谢道韫已找回了先前的沉稳,朝着谢灵运回道,“这足以证明陛下的选人态度了。务实的她要,但其他的人,也自有自己的去处。” 这才是坐拥天下的人应有的气度。 何止是天幕之上的三方达成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天幕之下,一双双眼睛也因得到了启发而愈发明亮。 若考试再来,他们知道该当如何答题了! 第54章 天幕:好像忘记了什么人 如何答题?当然是往务实、言之有物的方向答。 若是对洛阳局势知之甚少的,便往流寓州走一趟,寻来南渡后裔问询一二。 虽然这些人不可能亲自在洛阳住过,但或多或少,也从祖辈口中听到过一些东西。能多出些“论据”就是好事。 陛下有意取消流寓州郡的称呼,以新朝新州为其命名,想来等洛阳战局落定,此地也将有新的州府修建起来,空缺出来的官职不知凡几,正是他们这些人的机会。 “若是对长篇策论没什么把握,那就落实于一地一村,这洛阳八关之内,昔日京畿之地,人口百万,村镇接邻,总能找到个冷僻的角度特立独行。至于随后如何,且待在陛下面前露脸之后再说。” 这听起来像是个歪门邪道? 不不不。 要知道,读书多年仍旧一穷二白,只能依托于士族庄园而居的不在少数,要得到举官的机会,比登天还难,若真能切中陛下喜好,先从个小吏做起,总好过蹉跎岁月。 ——这该算是人群之中最为普遍的想法了。 再便是些家底殷实些的,已有了另外的算盘。 为人捉刀一事,在方今并不少见。难以跻身官场的人常有受高门雇佣,为即将踏入政坛的年轻人代笔成文,以便给这后生晚辈图个好名声。 现在陛下不爱空谈只爱时务策,大不了就是换一篇文章来默背就好。 只是洛阳那地方,属实是距离交战前线太近了,还不知道陛下此次支持能否将其保住,这样说来,再记一些诸如江南吴会的治理,官阶吏治的改动等等,或许更为合适。 还有一些人则是想到了另

相关推荐: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高达之染血百合   将军宠夫   小公子(H)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小怂包重生记(1v2)   归宿(H)   倒刺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阴影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