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满门炮灰读我心后,全家摆烂杀疯了 > 第61章

第61章

自己被认真重视着的感觉。 明明他戴着面具,看不清脸容,传闻里还生得丑陋无比,偏生他一笑,便有种光风霁月之感。 郁书荣忍不住耳根一热,一时不知道该回什么,呐呐应是。 自古朝臣皆在品貌上有追求,丑陋残缺有疾者,莫不被耻笑,陆清则占了两样,却叫人不敢耻笑。 陆清则没想那么多,视线下滑,落到他抱在怀里的那叠东西上:“郁大人是要去给陛下送文书?” 郁书荣回过神,下意识地顺着他的话低头看了眼怀里的东西,反应过来,哦哦两声:“対,対,方才下官去送文书时,忘记把这个也送去了。” 说到这个,他又有精神了:“这是您写的那份治水案,哎哟,您可真是字字珠玑,见解深刻,没想到您対治水还这么有研究,听说您老家是临安府的,临安也常闹水患吧?难怪呢!” 叭叭吹了会儿彩虹屁,又有点失落:“陛下让下官誊抄一份,把原稿送回去,可惜了,下官还想珍藏……” 陆清则保持微笑,听到最后,笑容一滞:“……?” 他那日翻阅遍了所有能翻到的水患资料,结合后世的治水方法,才写了这份方案。 尽管已经努力用词简略,但为了能精确地表达意思,加起来也是有几千字的。 这位郁大人是怎么得罪宁倦了吗,竟然还要被罚抄? 这小兔崽子,人家在江堤边负责修筑堤坝多忙啊,还不干人事! 陆清则略一思忖,含笑伸手:“我正好要去找陛下,不如交给我,我带过去吧。” 郁书荣还得回去监督,分洪与抗洪两道工序,筑坝尤其重要。 官兵的人手不足,所以召集了许多百姓参与,发的工钱不少,还管吃管住,附近的百姓,包括灵山寺内的灾民都去了。 只是人一多,难免就有浑水摸鱼、勾心斗角的,得随时有个主心骨盯着。 虽然有点遗憾不能多和陆清则多说几句,但正事要紧,郁书荣也没拒绝,反正手稿也是陆清则写的。 他连连道了谢,才匆匆离开。 人一走,陈小刀终于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呵欠。 他嘴上说得轻松,但在江浙可一日都不敢放松精神,带着粮草赶来的路上也提心吊胆的。 江右的局势虽然被宁倦控制住了,但听说也有落草为寇的百姓,他和长顺在路上生怕出什么变故,没敢睡太实。 陆清则看陈小刀努力睁大眼睛的样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去睡会儿吧,我找陛下说点事。” 陈小刀也不跟陆清则太客气,揉着眼睛就找地方睡觉去了。 陆清则站在原地,翻了翻手里保存完好的一叠手稿,提着去找宁倦算账。 处理公务的书房离得不远,陆清则进去也不需要通传,进去的时候,郑垚居然已经提审赵正德回来了。 见陆清则走进来,宁倦眼底一亮。 陆清则冲他轻轻比了个嘘,抱着那卷手稿,慢吞吞地走到边上坐下,听郑垚的汇报。 赵正德不比潘敬民,性子懦弱,本来防线就不高,被郑垚凶神恶煞地一提出来,再将账本一扔,就面色煞白地全交代了。 当年赵正德中进士后不久,被分到个鸟不拉屎的小地方,做了几年知县,穷得勒着裤腰带过活,也没什么升官的指望。 大概就是这样的无望改变了他造福百姓的心态,不久他就遇到了自己的贵人,得以指点,学会了巧立名目征税,和乡绅往来,一来二去积攒了点资本,打通了关系,日子也逐渐滋润起来。 就这么一路上来,最后升为集安府知府。 那个贵人,就是潘敬民。 赵正德没有半点犹豫,把潘敬民出卖得一干二净,甚至都不需要太过施压。 宁倦扫完郑垚呈上的状纸,眉峰冷冽,淡声道:“明晚之前,把潘敬民的账本和画押的状纸交给朕。” 郑垚恭声应是,又急匆匆地去提审潘敬民了。 陆清则旁听完,扭头问:“于姑娘父亲的下落,赵正德交代了吗?” 明明离得也不远,宁倦非要凑过来答话,一只手搭在陆清则的椅背上靠过来,清爽的少年气息拥过来,搞得陆清则觉得背后像是拱着团太阳,热烘烘的。 “于铮被赵正德的人逼落下了崖,我已经派人去寻了。” 宁倦垂眸顺眼,歪着脑袋,看陆清则的嘴唇有些干涸,替他倒了杯茶:“赵正德没找到账本,本来准备继续対于家其他人下手,没料到林溪身手极好,他几次三番也没找到机会下手。” 不久洪水就袭来,将于家村淹了。 赵正德以为账册也没了,颇为安心,没料到还能给宁倦派人掘出来,见到账本的瞬间,就再也生不出一丝狡辩的心思了。 被逼得落了崖,又这么久都没消息……恐怕凶多吉少。 陆清则无声一叹。 宁倦心底凉薄,没怎么将无关之人的生死太放在心上,目光落到陆清则怀里的东西上,好奇地低下头:“老师手上的是什么?” 差点忘了。 陆清则和善地微笑着,将东西递过去:“这就要陛下来解释了,为什么非要郁大人誊抄一篇,送回原稿?郁大人怎么得罪你了?” 宁倦:“……” 平时他藏起陆清则的东西,还挺光明正大,甚至在乾清宫里有一个私库,专门用来贮藏陆清则的笔墨。 但这不代表他能在陆清则面前也那么理直气壮。 像是什么秘密猝不及防被捅破,宁倦一时心跳加快,脸色肉眼可见地窘迫无措起来,半点也没了在郑垚面前的冷肃:“我,老师……” 陆清则和颜悦色,鼻音微扬:“嗯?” 宁倦的耳根发着烧:“我……” 陆清则好整以暇看着他:“哦?” 俩人视线交触,宁倦的手心起了汗,心跳隆隆地仿佛就在耳边,喉间止不住地发干,耳根的红逐渐蔓延到脸颊。 气氛正有些微妙,外面忽然传来哒哒哒的脚步声,郑垚去而复返:“哎対了陛下,您还没把赵正德的账本给臣呢……哇!” 郑垚钉在门口,惊恐地张嘴瞪大了眼:“我的陛下喂!您是不是生病了?脸怎么恁红,微臣这就去找太医……” 话没说完,宁倦恼怒地抄起桌上账本丢过去,冷冰冰骂道:“滚!” 郑指挥使无辜又灰溜溜地抓着账本滚了。 作者有话要说: 长顺:笑着活下去。 大声哔哔:师生吵架,床头吵架床尾和! 第三十三章 那股诡异的气氛成功被郑垚大马金刀地打破了。 都被打断了,再追究就不适合了,陆清则轻咳一声,用手里的手稿轻轻拍了下宁倦的脑袋:“那么凶做什么。” 这小崽子,从小到大对他以外的人脾气都不如何。 郑大人吃口公家饭不容易啊。 周围的暗卫看得眼角一抽。 堂堂天子,被训小孩儿似的,倒也不恼,反而还开心地又往陆清则身边又蹭了蹭,黏糊得不行,好声好气的:“我错了老师。” 嘴上错了,下次还敢。 陆清则睨他一眼:“收着吧,让郁大人抄完还给你送来,真有你的。” “郁书荣不是为此事来的。”宁倦立刻叫屈,“是为另一桩事。” 还有什么事,值得郁书荣百忙中亲自跑一趟? 陆清则蹙了蹙眉:“怎么了?与疫病有关?” 江右这疫病潜伏时,症状与寻常风寒差不多,过了三五日就会发病,开始漫长的折磨,上吐下泻,食水不进,多则一月,少则十日,人就会没了。 这段时日,太医们日夜钻研,尝试了许多方子,却都无法对疫病有良好的效果,至多能让患者好受一些。 因疫病有传染性,病患所只有巡守的士兵与大夫能进,每日有人统计病患情况上报。 疫病仍在病患所内蔓延,好在病患所建在距离集安城颇远的地方,不至于传染到城中百姓。 原书里没有提过江右的瘟疫,陆清则在这方面也没有涉猎,帮不上忙,只能靠大夫们攻克。 宁倦顺手把陆清则脸上的面具摘下来,随手从书案上拿起一份文书,递给他道:“不是,是另一件事。” 心火太旺,很想杀人。 得多看老师两眼缓缓。 不是你摘我面具做什么? 陆清则满头雾水地接过文书,耳边传来宁倦微微冷凝的嗓音:“朕看他们是不想活了。” 陆清则起初还不太明白,翻开文书。 文书上面先是一封密信,是锦衣卫递上来的,天气炎热,每日施粥不便,城外另有发放米粮的,锦衣卫在维持秩序时,发现来领取赈灾粮的灾民队伍中似有浑水摸鱼者,观察了两日后,确信是来冒领救灾粮的。 陆清则浅拧着眉头:“这些人竟连点灾民的救灾粮都贪?弄清楚身份了吗?” 从前听闻某些地方施粥,会掺点土进去,就是为了防止这些冒领多领的人,让真正饿肚子的灾民都能吃到粥。 没想到当真会发生这种事。 宁倦点点头:“是集安府城内粮行老板。”他眼底流过丝冰冷的嘲讽

相关推荐: 将军男后(修改版)   掌中之物   蛇行天下(H)   医武兵王混乡村   朝朝暮暮   可以钓我吗   妙拐圣僧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九品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