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不满的原因是。 ——水缸漏了! …… 良久,依旧没有勇士开口。 即便是老倒霉蛋蔺采泉也滚刀了,答不了答不了。 这问题谁答谁丢人。 “嗯?” “诸位道长,你们怎么都不说话,是这三个问题太难了吗?” 秦渊笑眯眯地看着眼前愁眉苦脸的道士们。 “既然你们都不说,那我说了。” “天上的云,其实是汽化的水汽,遇冷又重新凝结的小水滴,汇聚而成。” “然后,不断会有水汽冷凝下来,不断累积,颜色也就会越来越黑,就成了乌云。” “等到了不堪重负了,就会变成雨水落了下来。” “而这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大地上河流蒸发的水。” “二、大海上转移过来的水汽。” “大海的海面之所以不会上涨,其实是因为,海水也受日照蒸发,转移了一部分到大地上,又重新汇入了大海之中。” “而大地、天空、大海,三者所形成的一个整体,就是靠着这种方式维持着水总量的稳定。” “哪边多了,哪边少了,就会由道进行调节、转移,从而始终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这便是水的循环!” 道! 祖师爷在论“道”! 虽然秦渊说了这么一大段话,众人只听懂了一部分,甚至很多地方还觉得有矛盾,有问题,不对劲。 但是,道法无穷。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也是很正常。 祖师爷肯定是不会错的。 那么就是自己认知的问题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重要的是,在祖师爷的道中,自己领悟了什么。 虽然针对这段话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最关键的道字,却是深深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道的调控。 动态的平衡。 在变化中寻求平衡与稳定。 相互转化与制衡。 这是……太极! 道者,衡也! 祖师爷这哪儿是在讲水循环,分明是在揭示世界运行的道理,告诉大家世界,又或者“道”的本质呐! 只要洞悉了这个本质,掌握了本源之力,何愁不能成仙? 成了成了,道爷我掌握成仙的法门了! …… 屋外。 孙华原抬眸看了看日头,又低头扫了一眼战局。 慢,太慢了。 照这个速度,什么时候能攻进内院? 沉声道:“老朽也下去锻炼锻炼,活动下筋骨。” 闻言,抱朴子一愣,师叔,您这也忒不要脸了吧? 这可是以大欺小,要被同道们唾弃的…… 也罢,您老都不要脸了,那我这脸儿要来也没什么用。 一起随风散了吧,还是祖师爷要紧。 于是乎,抱朴子也微微一笑道:“贫道的身子也有些不舒服,需要活动活动。” 接着,两人的身影一起消失在了屋檐上。 孙华原缓缓的走进院子,所过之处,敌我不分,所有人全都软到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抱朴子则是从另一个方向,杀了进去,每一次出现都在太乙真宗弟子的身后,轻轻一个手刀打在他们的脖子上,而后这名弟子便倒在了地上。 莫斯趴在地上,眼珠子都要突出来了,抬起手,无力地指着两人,断续道:“以大欺……不……讲……武……德……” “无量天尊,修道之人,遵天道,循天命,不讲武德。” 第362章 打打杀杀,多没意思呐 蔺采泉想了想,脑中忽然出现一个想法。 便开口问道:“祖师爷,您刚才说,是‘道’在调控着,天空、大地、大海三处的水的总量,从而达到一个平衡。” “那么,祖师爷,到底是怎么调控的呢?‘道’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控制着水的流动呢?” “比如说,大地上的河流归于大海,靠的是高度形成的落差。” “那么大海上的水清之气,转移到大地上是靠什么呢?” “难道是仙人搬过去的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仙人又是依据着什么规则,去制定一个地方应该降雨多少厘地呢?” 蔺采泉提出的问题很有见地,显然是已经理解秦渊说的这些内容了。 秦渊缓缓吐出了一个字:“风。” “风?!” 蔺采泉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秦渊。 “不错,风。”秦渊又开始提问:“蔺道长,你可曾想过,风是如何产生的?” “这……” 蔺采泉欲言又止,这他上哪儿知道去? 祖师爷这也忒会卖关子了吧。 “唉。” 蔺采泉无奈地摇了摇头,“小道不知,还请祖师爷明示。” 秦渊缓缓说道:“气体流动,所以才有风。” “就像水会从高处往低处流一样,风也会自发地从压力高的地方,流向压力低的地方。” “于是,便有了风。” “当大海上积攒了很多的水汽,便会使得压力很大很大,而大地上相对较小,压力小。” “水汽便会开始朝着大地上转移,自然也就形成了风。” “原来如此!”袁拱一拍手,恍然大悟道:“难怪百越之地,刮偏南风的时候,又湿又热,原来是这风把海上的水汽给带来了!” 秦渊又继续说道:“正是在风和水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了一条等温线和降雨线,这才有了中原大地上,各地不同的气候特征与四时的轮转,继而衍生发展出了我们的农耕文明!” 祖师爷不愧是履凡的谪仙! 太乙真宗原来就是比较精通风水之术的宗门。 听完秦渊的解释,只觉得萦绕在心里几十年的疑惑被解开了。 太乙真宗的开宗祖师爷留下的典籍里曾经说过。 “夫风者,万物之象,日月光明昭昭之使见。” 此后,更是留下了很多藏有道门大秘密的诗句,后人研究这些诗句,不断实践总结,逐渐摸索出一套看风水的本事。 不仅能观测地理,预言天象,还能推断人的命运。 这也是太乙真宗一切风水之术的理论基础与总纲。 今天听完秦渊的课,他们已经彻底悟了。 风水学,不是用来给人算命,帮人改变命运,更不是用来给人挑选坟墓的,而是…… 而是勘定一国的风水,定一国之运势,造福上千万生灵的。 这才是真正的风水之学! 这才是祖师爷所留下的风水学的真正含义! 他们这些后人,实在是将先辈的智慧全都埋没了。 他们终于明白明明已经飞升成仙的祖师爷,为什么要转世重生了。 原来是看不下去他们这些个不肖的徒子徒孙糟蹋自己的学问,特意过来敲打他们,为他们引领方向的啊! 而他们太乙真宗所传承的风水学的本质,便是大道的一种具体表现呐! 只要真正掌握了风水之学,就能“几于道”,白日飞升! “祖师爷,不知道这等温线和降雨线在什么地方?” 蔺采泉搓了搓手,准备一路开挂开到底了。 秦渊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这就需要你们自己去寻找了啊。” “找到这两条线,就能明白这历史的真相,一切文明的成因!” 作为一个口嗨怪,能记得这玩意儿不错了。 上哪儿给你画线去。 更何况,还是上千年来,挪了好几回的线。 你们还是自己研究去吧。 “现在,咱们再聊一聊季风……” 秦渊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一声厉叱打断了。 “什么人?竟敢擅闯太乙真宗的驻地!” 袁拱忽然站了起来,如临大敌。 “砰——” 抱朴子推门而入,堂而皇之地走了进来,目光锁定在秦渊的身上,委屈道:“祖师爷,小道终于找到您了!”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全都射到门口,牢牢锁定着来人,势要将他千刀万剐。 蔺采泉看着抱朴子和孙华原的身影,哪儿还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厉声呵斥道: “抱朴子,孙华原,你们两个不要脸的东西,居然以大欺小!” 抱朴子根本不理,怒斥道:“呔!你们莫要恶人先告状。” “快把我玉函宗的祖师爷放了!” “呸!”袁拱啐了一口,“你们祖师爷武道天下第一,我们哪儿招惹得起?” “泼脏水也没有你们这么泼的!“ 太乙真宗的众人义愤填膺。 这两个不要脸的老道士分明是看上他们的祖师爷了! 来抢大道之基了! 以大欺小,脸都不要! 两方人马,为了证明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当即开始打嘴炮争辩了起来。 江湖俗称,先礼
            
相关推荐: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小寡妇的第二春  
                                游戏王之冉冉  
                                火影之最强白眼  
                                我有亿万天赋  
                                岁岁忘忧(完结)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痛之花(H)  
                                南城(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