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次了。” “钱这东西,万万不能省,该花还得花!” 李刚连连叩首:“相爷,卑职知错了,卑职知错了!” 杨英广放下手中的奇石,悠悠道:“这横看竖看,都只是一块石头。” “但因为形状嶙峋,独一无二,也就价值连城,你可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刚连声道:“卑职明白,卑职明白!” “卑职这就去给神策军的将士们看赏!” “嗯。”杨英广满意地点点头。 这样,他手上就又多了一支军队。 或许不会听命于他,但也不会与他为敌,这样就足够了。 京州的这滩死水,终于开始起波澜了啊! 他已经等太久,太久了。 秦王已经出手了。 下一个又会是谁呢? 贾师宪? 孔令达? 还是别的藩王? 想来北境的匈奴,也快有动静了吧? 总算是变得有趣了啊! 风浪起了,何时卖鱼? 杨英广激动不已,不知不觉间已是心潮澎湃。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镇定,不能出错,也不可以出错! 杨英广缓缓起身,在书房里踱步沉思,平缓胸腔中那沸腾的热血。 第137章 秦大人?朝中何时有了这等人物! 烈山,三川口。 华宜孙重新扎紧手臂上松开的绷带,然后往掌心唾了口唾沫,握起旁边一柄柄部折断的大斧,用力砍断榛树的树身。 叛军残部聚集在一个小山丘上,依地势树起重重栅栏。 从最初与官军交锋开始,他们已经连续作战三日。 自从三川口之战落幕之后。 他们便迎来了朝廷军队无止境的袭扰。 营中主将想要缓一口气的希望彻底破灭。 众人一阵商讨过后,本想退出烈山重新整顿之后,再一鼓作气,重新翻越烈山。 哪想到当晚,烈山一带竟然起了大雾,十丈之内不可见人。 他们本想原地返回,却在李药师等人的袭扰下,迷失了方向,折腾了好一阵,主力部队才发现自己迷了路。 经过半日的跋涉,竟然又回了三川口附近。 出于无奈,只能重新在这个地方安营扎寨,重新清点人员后发现,这一次又走失了千余人。 第二天。 残存的军队主力与李药师连续作战四场,而且四场战斗全部发生在夜间。 全都以失败告终。 至此。 华子健率领的八千余人,只剩下骑兵四千余人。 李药师无休止的袭扰战术使叛军士气严重低落,伤亡数字更是直线上升。 华子健断然下令,全军结寨自守。 华子健他久经沙场,自然知道在山中结寨是兵法中的绝地,但连日来叛军人马疲惫,已经很难与李药师正面交锋,结寨的举动纵然是杯毒酒,也不得不喝下去。 翌日,李药师利用浓雾再次发起突袭,一度接近中军大帐。 正在寨中巡视的华子健亲自率队反击,双方血战竟日,李药师终于退去。 这次攻击之后,叛军能够作战的士兵,还剩下三千人。 战事不利,悲观的气氛在营中迅速蔓延,但华子健现在最担心的是粮食。 他们在昨天就已经断粮了,没有吃的,是顶着饥肠辘辘,强撑着跟敌人作战的。 几位高级将领对此也心知肚明,丁人路就提议,让华宜孙和燕民世带一队的轻骑去请援兵。 他们在山中耽搁了四天,按照路程,秦王的大军应该已经距离烈山不远了。 华子健知道他的意思,但他只是呵斥道:“尽管打你的仗!这种事哪里需要你来多口!” 丁人路只好唯唯而退。 良久,他说道:“就让二公子带一队轻骑走一遭吧。” 丁人路又道:“一个只怕不成。不如再派一队去,宜孙……” 华子健打断他,“那个提议生火为号的副队率呢?” 华子健下令立寨的时候,有一名低级军官提议生火,放出信号。 但由于雾气太浓,军中急需木料设置栅栏,另一方面又担心引来敌寇,一直没有施行。 这时主将问起来,几名将领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戊人路想了起来,“好像是王信?” 华子健道:“叫他来。” 几名将领开口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那些敌寇虽然凶悍异常,但终究人数没有太多,他们目标明显是自己的中军。 此时要是让人出去求援,敌寇未必会分兵阻挡,只要杀出去,就等于捡了条性命,可主将偏偏把机会给了王信。 …… 又过了两天。 能吃的东西,已经全被叛军的士卒吃了,就连草根树皮也没放过。 只可惜援军迟迟未到,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状况。 入夜,很多人已经饿得不行了。 一声号角划破夜色,华宜孙惊醒过来,抓住手边的佩刀,旁边打盹的军士也坐起身,四处张望。 山中的浓雾似乎淡了一些,透过栅栏,能看到十几步外被伐过的树桩。 一名军士低声道:“队率,是不是敌寇又来了?” 华宜孙点了点头。 因为探路失利,他被贬到这个先锋营当队率,与手下的军士并不熟悉。 但几日来的作战,他每次都冲在最前面,很快就赢得这些军士的信任。 远处有军士喝道:“口令!” 一个浑厚的声音道:“荡寇。” 华宜孙跳了起来,那个声音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竟然是父亲亲自来了。 他所守的位置在营寨最东侧,随时都可能受到敌寇的攻击,父亲身为军中主将,此时前来巡寨,中军就空虚了。 手下的军士却没有他想得那么多,看到主将出现,众人都吃了一惊,然后纷纷叫道:“将军!” 华子健一路走来,不时拍拍某个军士的肩膀,以示鼓励,见到伤员,还蹲下来问候几句。 华宜孙知道父亲生性如此,他在边军时,就有爱兵如子的名声。 相应的,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看得与士兵一样,自己从来没有因为是他的儿子而沾什么光。 华子健停下脚步,然后朝华宜孙看来,“华队率,手下的兄弟怎么样?” 华宜孙吸了口气,“回将军!我队满员三十人!现有十七人人!其中伤员十三人,没有一人掉队!兄弟们都是好样的!” 华子健微微颔首,然后扭头对众人道:“那伙杀不尽的贼寇又来了,大伙怕不怕?” 军士们参差不齐地应道:“不怕。” 华子健摇了摇头,“害怕没什么丢人的。不瞒你们说,我第一次上战场,吓得连刀都拔不出来。” 军士们发出一片压低的笑声,紧张的气氛松弛了一些。 “怕不要紧,”华子健道:“只要记得你们是军人,记得你们手中的刀,记得‘忠义报国’四个字便够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王前驱,虽死何憾!” 华宜孙生出一不祥的预感,父亲这番话虽然是勉励众人,却像是专说给自己听的遗言。 他不由自主地踏前一步。 华子健目光扫来,虎目流露出一丝温情。 华宜孙定了定神,然后道:“敌寇将至,请将军速回中军。” 华子健还未开口,中军处,忽然传来了呼喊声。 众人回眸望去,中军帐处已是火光四起。 此时几名主将都去寨中巡视,中军只剩一些疲兵,见状四散逃生,中军大营几乎兵不血刃便即陷落。 逃奔的军士大声叫嚷,慌乱中,不知有多少敌寇趁机杀来,营中顿时大乱。 华子健旁边的亲兵拔出兵刃,簇拥过来,紧张地看着四周。 华子健却没有理会中军的乱状,眼睛盯着栅外,瞳孔微微收缩。 电光飞舞间,映出一匹铁黑色的战马。 一个高大的汉子骑在马上,鞍前横着一杆长槊,他身躯伟岸,面容方正,一双眸子犹如寒星,半睁半闭间,透出慑人的寒光。 此刻的他就像一头威猛的雄狮,似乎发散着他自己的威势。 战马踏着夜色缓缓行来,蹄下缭绕着淡淡的雾气,仿佛踏雾而至。 男子直起腰,提着缰绳道:“想来你便是华子健,华将军吧?” 华子健眼神一厉,“李药师!你是一个可敬的对手,败在你手上,华某心服口服!” 李药师摘下头盔,嫌热似的扇着风,半是叹息地说道:“你们连对手都没搞明白,又岂能不输?” “实话告诉你们,这节节抵抗,不断袭扰的麻雀战,乃是朝中秦大人的手笔,李某不过是现学现卖,学了个囫囵罢了。” “从你们来到三川口的时候
相关推荐:
失身酒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岁岁忘忧(完结)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流萤
带着儿子嫁豪门
痛之花(H)
召唤之绝世帝王
我在末世养男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