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既然要跟九姓世家斗,想要削弱九姓世家的力量和影响力,那首先,就得了解我们的对手。” “老头子,你也算是跟九姓世家那些人明争暗斗大半辈子了。” “你觉得,九姓世家最难对付的地方是什么?” 闻言,明楼陷入了深思,自己的一生又重新在他的眼前重现了。 他这一生,心比天高,从不肯弱于人。 即便是面对,谢家最为优秀的天骄——谢玄,也不曾放在眼里。 屡次挫败了谢玄的各种阴谋与阳谋。 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他终究是一个人,输不起。 可谢玄不同,根本不怕输,输了一次还有一次,屡败屡战。 最后啊,被谢玄逼得心灰意懒,只能回乡教书。 也算是认输了。 谢玄呢,倒也有几分风骨,赢了却没有落井下石,反倒还处处帮衬着明楼开书院。 …… 明楼微微扬起脑袋,看着那碧蓝的天空,轻声道:“九姓世家之人,或许不会是当世最有才华的,但他们却是当世最为团结的。” “也许他们内中也会有矛盾,但是当有强大的外敌出现时候。” “他们会不约而同,解决了外敌,再去处理内部的一些纠纷。” “这也是最为棘手的地方,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群体的力量却是无穷无尽。” “每一代都会有人横压当世,可是他们终究会老去。” “可是九姓世家之人却源源不断,代代不绝……” “家族,这或许是九姓世家屹立千年的秘密吧。” 明楼说着说着,心中越发的悲凉与无力。 他斗了大半生,也没改变什么,于是发奋用后半生教书育人,期盼着能够编织起一股新的力量。 可是十年过去了,这股力量反倒成了九姓世家壮大的养分…… 唉—— 这世上,最让人痛苦的,莫过于知道问题所在,却没有办法改变。 听完明楼的话,秦渊点了点头,又问道:“老头子,你说得很对。” “那你有没有想过,如何瓦解这种家族呢?” 明楼无奈地叹气道:“想过,当然想过,可是该怎么办呢?” “九姓世家之人大多都在一起授课,相互间都是朝夕相处一起长大,无比熟悉。” “能当上主事的,都是在无数子嗣里筛选出来的。” “这样的人,或许不会是最优秀的,但终究是最服众的,能够保证偌大的家族平稳前进。” “即便有些许人叛族而出自立门户,也不会影响什么大局。” “更斗不垮这般庞然大物。” “九姓世家的家资,九姓世家的人才储备,足以让他们失败十几次。” “即便是消灭了一家一姓,很快又会有新的旁支挑起大梁。” “九姓的根早就深深扎在了华夏大地之上,即便大周亡了,他们也不会亡的。” 明楼说着说着,越发的感伤和消极。 “那可不一定。”秦渊摇摇头。 明楼眼前一亮,“怎么,你有办法打断这种以家族和亲缘的纽带?” 秦渊捏起一块糕点,丢进嘴里,耸耸肩,道:“老头子,你不也说了嘛。” “世家之所以难对付,是因为子代都是在一起呆了几十年,也斗了几十年的。” “他们的成长也拿尽了家族的好处,自然要为家族出力。” “是啊,那你准备?”明楼急忙问道,这可是困扰了他大半生的难题。 “这还不简单。”秦渊微微一笑:“把他们从家里弄出来不就好了。” “只要地头蛇离开了自己的地盘,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自然也就不会有盘根错节的关系了。” 明楼闷声道:“你说得容易,可是真要做起来,谈何容易?” “那是你们办事的方向不对。”秦渊回答道。 “方向不对?”明楼更加疑惑。 秦渊微微一笑道:“就拿报纸来说,把报纸的总部设在京州,只接受来稿人亲自投稿就好了。” “呃……” 明栈雪有些疑惑,不解道:“夫君,这样子的话,虽说能吸引一部分人到京州来,可是大多数世家子嗣并没有必要来啊。” “不能投稿就不能咯,他们又不一定非要在这报纸上一争长短咯。” “大可在乡里也学着我们的样子,搞个报纸就好了。” “犯不着到京州来的吧?” 明楼也点头道:"是啊,小渊子,驱使他们来京州拼搏奋斗的动力是什么呢?" “要知道,呆在家乡,可是有家族的助力,如鱼得水。” “为什么要舍弃家族,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呢?” “他们背井离乡,究竟能得到什么好处?” 秦渊咧嘴一笑,“很简单,科举。” “科举?”明楼和明栈雪两人更疑惑了。 这怎么又跟科举扯上边了。 即便是京官手上都有“解送”的名额和资格,大多数背井离乡,希望获得达官显贵青睐的也都是寒门子弟啊。 对世家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诱惑。 因为,他们想要在当地的乡贡中脱颖而出,简直不要太容易。 两人完全不明白,秦渊这话是什么意思。 秦渊看着两人一脸懵逼的样子,特地压低了声音,轻声道:“用科举来吸引他们就好了。” “比如说,提前个一年半年,公布主考官人选。” 嗯? 明栈雪眉头一挑,又确认了一遍:“夫君,你是说要提前公布科举考试主考官的人选?” 秦渊肯定道:“没错,娘子。” “可是,这样子不是助长了徇私舞弊的现象么?”明栈雪不解道。 通常科举考试的主考官,都是临近考试了,这才临时选派。 为的就是避免徇私舞弊的现象。 可你现在提前公布了,岂不是给了这些人徇私舞弊的机会,变相的助长了作弊的气氛,这对那些寒窗苦读的寒门学子可一点儿都不公平。 “胡闹!”明楼摇摇头,当即否决了这个提议。 “这样一来,朝堂不是又要被世家把持了?” “张首辅好不容易营造的格局,全都毁于一旦了。” 可刚说完,明楼就后悔了。 这不是秦渊的风格啊。 这小子一向不打无把握之仗。 他的嘴里,怎么会说出这么荒谬的办法呢? 难道说,是这背后有什么玄机? 可是…… 没道理啊! 重走历史老路,越折腾越回去,能有什么玄机? 这提前公布主考官的人选,究竟跟让世家子弟大量进京会有什么关联? 明楼和明栈雪对视一眼,根本想不明白,一头雾水。 这次的操作,比米糠掺沙赈灾还要离奇! 这小子,到底是想干嘛呢? 第300章 这女婿,老夫可真没看走眼! 秦渊看着两人疑惑的目光,轻声笑道:“你们啊,不要只看眼前,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 “是,没错,提前把主考官的人选公布,世家的人会纷纷各显神通,试图收买主考官。” “为什么要阻止呢,让他们收买就是了。” “提前一年,公布二十、三十人的名单,一一收买过去,得多费事啊?” “而且,九姓有多少子嗣,他们能怎么分?” “最后,没分到名额的那些人,不都得孤身入京搏一搏么?” “家族给不了他们机会,他们只能自己去争取机会喽。” “如此一来,绝大部分世家子弟,想要出仕的话,就不仅仅是呆在家里埋头苦读了。” “还得到京州来搏一搏,闯一闯,看看能不能获得主考官的青睐。” “这样,他们不就都进京来找机会了么?” “这些人离了家,会在哪儿安家,他们交友的人又都是在哪里?” “背井离乡几十年,就算是灰溜溜的回乡了,物是人非,乡里除了童年的味道,还剩下些什么呢?” “……” 秦渊的话,给明楼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思路。 还真是。 批阅试卷,总是会参加个人情感的。 若是能提前博取到主考官的好感,科举的把握自然就大得多了。 这样一来,来京州能够争取到的机会,就远比呆在家里强。 等大量的世家子弟为了考取功名,都成了京漂,在京州奋斗几十年,牟取名望,达官显贵的青睐。 能熬出头的总归是少部分人。 等一大帮人名落孙山,再回家乡的时候,背井离乡了几十年,家族里物是人非,他们还能有多少关系? 正应了那首
相关推荐: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痛之花(H)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南安太妃传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碧荷衍生文
双凤求凰
交易情爱(H)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召唤之绝世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