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惊惧盛宴 > 第27章

第27章

自己。 “这就是祁桓告诉我的。”她说,“他带走阿父,是为了保护他,我与他成婚,是因为我们相爱。” 姜洄气得脸色都变了:“胡说八道,他竟这样颠倒是非!” “我也没信,但是我假装信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姜洄深吸了口气,忍着怒气道:“与他虚与委蛇,反正你这情况与真失忆并无分别,不大容易露出破绽。” “嗯……”“姜洄”点点头,迟疑了片刻,说道,“你知道我们怎么换回来吗?” ——果然,她也这么想。 三年的遭遇让自己性情有了极大变化,但终究是同一个人,很多想法都是相通的。 姜洄心沉了一下,说道:“我会想办法的,但是现在不能换,你要明白,若是换回来了,以你此时的状况很难救阿父。我比你多拥有三年的记忆,知道更多的先机,这样才更有把握对付太宰。” 虽是不甘愿,但“姜洄”还是接受了这个说法。 “四月初八,帝烨寿宴,到时候妖族会有动作,贵族中毒,死伤不少,原本祁桓就是在那个时候立功,得到帝烨嘉奖,这一次,我会抢占先机,立下功劳。”姜洄说道,“但那个时辰刚好是日落时分,所以你要闭上眼睛,否则我可能会受到干扰。” 她尝试过,同时看到两个画面会让她晕眩失衡,还不如只用一只眼去看。届时场面混乱,她不能让自己也出了意外。 然而“姜洄”听她这么说,却十分吃惊:“你既然知道了妖族侵犯,为什么不提前阻止?” 姜洄神色冷了下来:“第一,我无法解释自己为何能预知,只怕会被当成通妖的证据。” “第二,即便阻止了这个事件的发生,妖族也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会以其他方式侵犯,到时我也无法防范。” “第三……”姜洄眼神冰冷,“有些人并不值得救。” 她看着对面的自己,心中哂笑——原来十六岁的自己,有一双那么天真单纯的眼眸。 丰沮玉门是一座山,位于玉京城西北百里之外,高三百余丈,不占高不占险,只占了一个灵字。传说在不可考的年代里,神族取人魂与神髓合二为一,创造了半人半神的巫,代神行走天下。感念巫圣之德,人族诸王各派出奴隶前往丰沮玉门,为巫圣修筑宫殿,耗时百年,方修成开明神宫。 巫族虽人数不少,但神族亲自创造的巫圣仅有三人,被称为开明三圣。开明三圣高坐神宫,选出人族中有先天慧根之人为弟子,共计三千,传授巫术,行走八荒六合。这三千人便是最早的巫族。 后来神族消失,众巫者失去了神明的指引,又恐是自身德行有亏遭到神明遗弃,不敢声张,便假借神明之意招摇撞骗,为非作歹,以至于后来巫族名声尽丧。 一千多年前,武朝先祖子垚率领异士强攻开明神宫,才发现传说不老不死的开明三圣早已消失,甚至连拱卫神宫的四神兽都不见踪迹,这才确信八荒为神明所弃。 虽然开明三圣已然消失,但丰沮玉门仍然是一块灵气馥郁的仙山福地,子垚便在丰沮玉门以南建立了玉京城,自号帝垚,一统六合。之后一千多年,丰沮玉门便成了帝陵,君王驾崩后便被葬入山中的风水宝地,开明神宫也成了武朝历代帝王的宗祠。每年伊始,或有大事,君王便在此举办隆重的祭祀仪式。 这一年因为是帝烨的六十之寿,帝烨郑重其事,率百官乃至一众贵族登山祭拜,同沐仙山灵气与先祖恩泽。 天未亮便有八百人身着华服登仙阶。 云上羲和殿,人间开明宫。 这三千阶梯被认为是人族通往神圣的一道桥,也被称为“登仙阶”。经贞人计算,在日出之时登完仙阶,便有机缘得授长生。 对一些年迈的公卿贵族来说,登三千阶几乎能要去半条命,但丰沮玉门不同他处,此地灵气丰沛,凝为霜华,即便是凡人在此居住也能身强体健。如今武朝凡人寿命均数不过三十,贵族也仅到五十之数,而历代帝王却常寿达七八十,便是因为时常在丰沮玉门吐纳灵气。 因此登山虽累,对贵族们来说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能有幸登仙阶的,也仅有身份尊贵之人,而奴隶们只能山下等候。 姜洄身着玄衣纁裳,华贵而肃穆,神色恭谨地站在队列之中,跟随众人登山祭拜。 周围起初是一片漆黑,仅有软绸做的鞋底在玉石地面上摩擦的声音。慢慢地眼前开始亮起来,像有光穿透水面照进了海底,熹微却不明朗。那是日出的征兆。 姜洄忽地感觉眼前一花,甚至有神魂出窍的玄妙之感。 “姜洄。”脑海中响起一个声音。 姜洄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但并没有慢下脚步。 “原来日出之时若没在梦中,是这种感觉……”那个声音喃喃自语,“我身上感觉到的凉意,是属于你的。” 此刻她们一人在登山,晨风料峭。 另一人在高床软枕间,温暖舒适。 但因日出之时阴阳相生,灵魂相融,她们拥有了对方的感受,甚至能在脑海中听到对方的心声。 姜洄若有所思,在心中说道:“日出,乃阴极生阳,强阳逐阴,或许是这个原因,我们能更强烈地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今日凶险,你一定要多加小心。”那个声音又道。 “你也谨慎言行。”姜洄说着,抬头向上看去。 天边像鸦青色的丝绸,被火星烫出了一道口子,金光顺势将裂缝撕开,自东向西地洒落人间。开明神宫高耸入云的飞檐如同烛火的灯芯,率先被旭日点亮,随即将更多的光芒倾泻而下。天上金光如被神明掀倒的琼浆玉液,顺着三千仙阶流入人间。 白玉所造的开明神宫沐浴在晨曦中,恢宏而圣洁,登上仙阶的众人看到眼前景象,无不心生触动,甚至热泪盈眶,低声哽咽。 第六章 祭典 第六章 祭典 姜洄看着眼前高大不似人间居所的开明神宫,一时陷入了恍惚。 前世她并没有参加过这次祭典,因此这也是她第一次亲眼见到了开明神宫的宏伟。 武朝有明确礼制,平民所住茅屋不可超九尺高,贵族的屋宇方可过一丈,而帝王宫殿则高两丈,如头顶穹宇,威严肃穆,足以给诸侯公卿无形的压迫感。 然而跟眼前的开明神宫比起来,泰华宫也不过像个稚子一般矮小。昔年八荒诸王为巫圣建此宫殿,亦将此视为神族降临人间之所。世人未曾亲眼见过神明,因此便以自己的想象为神明铸造宫殿。世人心中的神明,皆如传说中的盘古神一般,能分天地、移山海,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威不可仰视。自然这开明神宫也宏大得令人自感卑微,战栗心惊。 通体白玉的宫殿数千年仍未见半点污浊侵蚀,威严凛然,晨曦金光更给它增添几分神秘与圣洁。众人俯首跪拜,不敢有丝毫疏忽懈怠。 随着贞人的一声声唱喏,诸人跟随帝烨行礼拜祭,三步一叩首,九步一跪拜,缓慢行至神宫面前。 左右各九名异士合力,推开天上宫阙的大门。 姜洄抬眼望去,只见这宫殿纵深不知几许,竟似无穷无极,然而所有人第一眼便会看到的,便是殿中的三座人形玉雕。 那是用最好的羊脂玉雕琢而成,三位神女面容神态栩栩如生,一肃穆,一悲悯,一欢喜。 这便是传说中的开明三圣,融合了神髓与人魂的半神巫圣,是三圣引领八荒人族走出了远古的蒙昧。 左首玉像神情肃穆,掌心捧着莲花灯,被称为烛幽巫圣。据说她手中的莲花灯名唤“烛幽台”,可照亮一切幽暗,穿梭于阴阳两界,她能看见过去,亦被称为“过去神”。 中间的玉像神情悲悯,手持宝镜,被称为洞玄巫圣。她手中的神器唤作“洞玄镜”,此镜可照朗朗乾坤,她对现世无所不知,也因知晓众生之苦而面露悲悯,她也被称为“现世神”。 右首玉像笑意温煦,令人如沐春风,正是明真巫圣。据说她能算尽未来之事,而面上含笑,是因为她看到了人族的未来一片光明,充满希望。人们称她为“未来神”。 然而众人先拜武朝历代君王之灵,再拜开明三圣。 即便帝垚立国后肃清了巫族,但也没有否认过开明三圣的功德。武朝之前,神族在上,一切与神族信仰有关的建筑事物都宏大无比,彰显神威,威慑众生。神族消失后,帝垚用了很长的时间为人族重塑信仰,一开始仍是依靠着开明三圣的余威,又为人族自立了“神农无面像”,慢慢地将神族的威望逐步削弱,至今过去一千多年,君权俨然已凌驾于神权之上了。 开明大殿可容纳万人入座,八百君臣并不显得拥挤,贞人的唱喏在宫殿中回响,一股冷冽的香气也蔓延开来,驱散了众人的疲惫,让人清心凝神。 姜洄扫了一眼,贞人正往四周的烛台倒入寄魂草的粉末。 至此,祭祀大典方才拉开序幕。 祭祀有三,祭天,祭地,祭人。 上有日月昊天,乃是天道,祭祀于上天,祈求四季风调雨顺。 下有社稷神农,乃是人道,祭祀于社稷,劝勉万民勤于耕作。 最后祭祀武朝先祖,劝诫诸侯感念王之恩德,恭顺忠诚。 “天作高山—— “吾王荒之—— “彼作矣—— “吾王康之——” 八百公卿贵族齐声吟诵,声如仙乐缥缈,绕梁不散。 钟乐之声悠悠作响,祭品被送上了供桌。姜洄虽为贵族,却未有官身,按辈分也只能跪在外围,因此祭品被送上来时看不清楚,她只以为是牛首羊头,然而定睛一看,顿时冷汗流了下来,一股寒意直透心口。 ——那是人头! 甚至是烹煮过的人头,死前的惊惧凝固在了脸上,可以看出是活活烹死。被砍下的人头男女老少皆有,与牛首羊头并无分别,被盛放在精致的青铜器皿内送上供桌。 所有人似乎对这一幕早已司空见惯,他们仍沉浸在仪式中,神情或肃穆或安然。 姜洄手脚仿佛冻结了一般,胃中翻江倒海,只觉得恐惧又作呕。 她已经听不清贞人又唱了什么,也忘了去跟随旁人吟诵,失了魂似的跪坐着,不知谁拉了一下她的袖子,她才回过神来,看到了苏妙仪担忧焦急的脸。 姜洄意识到自己失态了,立刻站了起来,跟随众人离席,向外走出。 如此大典,不可私语,苏妙仪本是与她离了几个身位,见她失魂落魄,才冒着危险扯她袖子提醒她。 从侧门走出开明神宫,日光洒在身上,似乎驱散了一丝凉意,但姜洄还未回过神来,便看到眼前开阔的平台上有数百人正跪着。 他们瘦骨嶙峋,手脚被缚,双目处只余血洞,像是被抽去了所有的精气,只剩下一副残躯无力地跪着。 他们身后是搭起的刑台木架,身前是挖好的巨大深坑。 一声令下,有人被绑上了木架,有人被推入了深坑,熊熊烈火燃了起来,一抔抔黄土填入深坑。 人牲被割掉了舌头,他们张大了嘴却无力呐喊,嘶哑的悲鸣很快便被烈火与黄土吞没。 火光将无瑕的神宫映成了猩红,神圣的吟诵与痛苦的呻吟交织。 这不是祭祀,这是人间炼狱。 姜洄瞪大了眼睛,冷汗湿透了后背,恍惚间脑海中似乎响起了徐恕曾经说过的话。 ——神族虽然不知何故消失,但人族的信仰并未变过,他们相信的,是得失之道,若要有所得,必先有所失。 ——上古之时,人族向神族祈求,须得献祭贵重之物,而下界最为贵重的,莫过于生灵。 ——祭祀之典,乃为祈福、感恩、立威,必用人牲,方得其效。 姜洄少时听到这些话,尚且不明其意,直到亲眼所见,方才明了。 这样一场“盛大”的祭祀,便残杀了五百奴隶,五百条生

相关推荐: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致重峦(高干)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误打误撞(校园1v1H)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蔡姬传   烈驹[重生]   突然暧昧到太后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