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个字母也教了他,还有α、β、sin、cos等等这些涉及到的符号。 他现在就是反覆地看。 非常着迷。 严磊也在看。 乔薇跟他说:“数学公式什么的倒没必要。但是物理化学了解一下,能对世界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生物也了解一下吧。” 严磊觉得物理化学是有点意思的。 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第一次从不一样的视角了解世界,而不是仅凭生活经验。 乔薇说:“这些基础知识了解了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破除封建迷信。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一定有一个科学的解释,比如半夜坟地出现的鬼火,其实就磷在空气中的自燃,瞧,解释清楚了,一点都不可怕了。” 严磊说:“还真是。” 乔薇说:“要是解释不了,那是我们的科学理论还不够,科学家们还得继续努力。” 严磊哈哈大笑。 严磊搞了家具票,去青山镇买了一个全新的更大的书桌给乔薇,原来那张书桌就搬到了东间的外间,这样严湘也有了自己的书房。 严磊想着是给严湘画个画学个字之类的。 他没想着严湘大部分时间是在看他根本看不懂的那些书籍。 北京寄过来的书对严湘来说简直是宝藏。 但严湘也有看不懂的东西,他拿着那本书来找乔薇:“妈妈,这个看不懂。” 他还说:“这个和课本里那个是一样的。” 他拿的这本书夹在很多书中间,乔薇也没有每一本都翻开看。 这时候才打开,发现完全是另一种语言。 俄语。 再翻翻,有很多数学符号,应该是一本数学的书。@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哎呀,是俄语呀。”乔薇为难地握住下巴。 乔薇托二厂中学班主任搞回来的教材里有俄语教材。 乔薇没有学过俄语,但她的记忆里是有乔薇薇学过俄语的记忆的。很有意思,继承了记忆的她,也继承了这门外语。 但先前严湘拿着俄语教材来找她的时候。她考虑了社会形势、政治风向等多种因素,没有立刻让严湘学习俄语。 严湘这个智商,等长大了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再去学就行了。 但她没想到严磊在北京的朋友真能弄来俄文的东西,而且看起来非常专业。 “你很想看这本书吗?”乔薇问。 严湘点头。 有很多高中课本里学到的符号,但还有更多不认识的。说明什么呢,说明这本书涵盖的内容要比高中数学课本更多。 他非常渴望学习。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第 109 章 第109章 天气很快就暖和起来, 军大衣换羊绒大衣,羊绒大衣换了呢子列宁装短款外套。 很快呢子短外套也穿不住了,可以只穿衬衫了。 五月, 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 乔薇这时候隐隐已经有了预感。 记不住历史事件年份的穿越者真是不合格的穿越者啊。 果然六月,人日头版的文章一篇接一篇。 乔薇一直不期待的那个历史阶段终于到来了。 她拿着报纸,忍不住叹息一声。 黄秘书端着茶缸子过来:“叹什么气呢?” 乔薇说:“昨天湘湘精神头太足, 一直玩,害得我也睡得晚, 头疼。” “喝点茶, 沏浓点, 今天怕是得一天的会。” 中央的新指示,下面的人得一个字一个字的抠着解读。这么大的变革,这指示精神不参悟透了要出大岔子的。 肯定又是文山会海的一天。 乔薇翻开军挎包,拿出一个纸包:“喏, 今年的新茶, 明前茶。” “这么快就拿到了?”黄秘书高兴,接了, “谢了。” 体制内坐办公室的人,烟和茶,离不了手。 六月,新的报纸到了,废除高考制度这件事也被提了出来。高考被认定是为资产阶级培养接班人。 黄秘书和乔薇私底下沟通:“大学生的日子要不好过了。” 乔薇垂眸:“何止, 知识分子, 大概都不好过了。” 黄秘书点点头:“高中中专反而是最好的。” 黄秘书也是高中学历。 这时候大学生反而是凤毛麟角的。 这么一想, 原主钟情过的那个技术员, 竟然还真是个优秀的人才了?仗着自己的学历光环,撩拨已婚女性。 乔薇嘴角忍不住扯扯。 没关系, 人渣有天收。 身边倒是没有像乔薇想的那样一下子就变天了。这种变化其实一直都是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像涟漪一样,一层层地向外扩展蔓延。 博城如今还只是个小县城而已,不是后世的知名重工业城市。@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一圈圈的涟漪,得先扩到省城,再扩到林市,最后才能覆盖到县一级的地区。 在被波涛吞噬淹没之前,人们还是得照样吃饭拉屎睡觉上班骂娘打孩子。 但县城的确穿绿军装的人变得更多了,军绿色成了最时尚的颜色。 布拉吉明显变少了。女同志们上班很少再穿裙子,更多是衬衫裤子,服装上开始去女性化。 宣传科的吴爱珍来找乔薇帮忙,乔薇帮她弄了个全新的军挎包。 这可是最in时尚单品,吴爱珍天天都背着。 赵团长又给林夕夕介绍对象,杨大姐把那几件布拉吉拿出来想给林夕夕穿还挨了说。 赵团长批评她:“穿那干啥!没一点政治敏感性!啥时候了,能穿这个吗?不知道现在什么情况啊。” 今年3月,老大哥那边召开二十三大,咱们这边决定不派代表出席,两党关系基本中断。 布拉吉是什么?是从那边传过来的! 现在再穿这个,是思想有问题。 杨大姐不服气,嘟嘟囔囔:“相亲呢,不得打扮漂亮点,裤子哪有裙子好看。穿个裙子咋啦,穿个裙子就成了反/革命是咋地?” 家庭主妇对外面世界的认知始终慢一步,她成天在家里锅边灶台的,只来往于菜市场和自家院子,她感受不到越来越收紧的气氛。 赵团长跟她说不通,气得翻白眼。 林夕夕还是穿着裤子相亲的。 不仅是因为现在布拉吉已经被认为是修正主义,也是因为她一直对相亲提不起热情。 她想要的那种人,舅舅舅妈根本找不到。他们能给她找的,依然都是泥腿子出身,最好的也不过就是小镇青年。连县城里的都没有。 林夕夕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反而真正想明白了自己要什么。 她就是想要未来当人上人,当大官的夫人,没有穷困包围,没有下岗的担忧,有别墅住,有大把的票子花。 当然最好这个人还是个城里人,最好不要是泥腿子出身。 她观察了,泥腿子出身的这些军官里,除了严磊和陆广播员的爱人,没几个能看的。哪怕拿着高工资,出身带来的痕迹也依然特别明显。 只有严团长和李营长摆脱了这种痕迹。 果不其然这次相亲又失败了。 杨大姐虽然是想多留她两年做做家务,但她这样相亲一次失败一次,次数多了对名声也不好哇。人家会觉得这姑娘眼高于顶。 杨大姐就说了她两句。 林夕夕憋不住,问:“那个李营长,怎么当初不介绍给我?” “哪个李营长?”杨大姐一时没反应过来。 林夕夕说完就后悔了,不吭声了。杨大姐再问,她也不说了,只说:“我胡说的,妗子,你别管我了。我就给你带孩子,不是挺好的吗?” 实在不行,她就一辈子赖在舅舅家。这是亲舅舅,赖的时间足够长,卖力给他家干活。舅舅迟早也得把她当成亲闺女看。 她想了,实在不行,能和表弟表妹们一样,被舅舅安排一份不会下岗的工作,怎么都比跟着没用男人没饭吃的强。 想通了这一点,她的抑郁都好多了。 但杨大姐夜里跟赵团长合计:“到底哪个李营长啊?” 合计来合计去,还能有哪个李营长。年貌相当,能让年轻姑娘看得上的,当然只有陆曼曼的爱人,原来在严磊手底下当连长的那个李营长了。 “要说起来……确实……当初咋没介绍给咱家夕夕呢?”杨大姐忍不住问。 赵团长嘿了一声:“你以为我眼瞎看不见他?” 李连长在人群里也是非常扎眼的,也是一眼就能让人看见的存在。 这么好他咋不介绍给自己外甥女呢?他是傻吗? 是人家当时婉拒了好吗。 后来严磊要给镇供销社主任的千金介绍对象,只一提,李爱国就又刮脸又洗头,制服洗了挂起来硬是用力气扯平整,一点褶子都没有,慇勤热情地去相亲去了。 赵团长一瞅就明白了。 啥将带啥兵。 李爱国就跟他领导一个德行,只想找城里姑娘。 看不上赵团长家那个农村出身、没工作、在家干家务,以贤惠勤劳会做饭出名的外甥女。 风气变紧了,各种学习会变多了。 孟书记这么强势的人都开始收敛。 他的位置肯定是知道更多,看到更多,想得也更多。 包括他对黄秘书和乔薇的要求,也变成了“收着点”。@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多说多错。”他说,“风向太乱,摸不清的时候,别冒失。” 乔薇简直太同意了。 她本来是特别担心孟书记还像以前那么刚,她是他的笔杆子,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乔薇得考虑找退路了。 但现在领导脑子清醒就很好。 办公室变得闲了不少。 乔薇甚至开始开始在办公室里勾毛衣、勾线兜。 她勾了个绿毛线,中间有红五角星的小兜兜杯子套,大受欢迎。 因为这时候很多人是用各种玻璃瓶子当杯子的,这很常见。这种水杯没有把手。 勾一个小兜子,还带提手,可以挂在自行车把上随身带了,特别方便。 她给好几个同事都勾了。 这都是小件儿,大件是织毛衣。 她现在技术好了,毛衣不全是平针了,开始有花样了。 她给严磊织了一件V领的,给严湘织了高领的,护住脖子冬天不冷。 如今,不光布拉吉不时兴了,连从前盛极一时的列宁装也不行了。 要知道,列宁装一度是公务员女干部的标准着装。 现在也不行了。 有一天,孟书记都开始穿着军便装来上班了。 簇新的,显然也是刚弄来的。 领导干部们人人都穿绿色军便服,只有正式活动的场合才换上中山装。 日常大家都生活在绿色的海洋里。 天冷了,下霜的时候,杨大姐跑到乔薇这里来生气。 “非让我剪头!”她说,“我多大岁数了,那革命头不都是姑娘家才剪的。” 杨大姐一直都是传统的发髻,赵团长让她剪成革命头,她不好意思,觉得老黄瓜装嫩。 乔薇给她解释:
相关推荐:
认输(ABO)
南城(H)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带着儿子嫁豪门
痛之花(H)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珊璐短篇CP文
妄想人妻